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及表面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6713发布日期:2020-05-20 01:3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及表面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及表面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是现代电子和信息产业的基础产品。印制电路板就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电路,通过在板材表面制作形成用于元器件之间连接的导电图形,其制作过程有20道工序之多。目前,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流程包括一系列的对板材表面进行处理的表面处理工艺,如:除胶渣、化学沉铜、镀镍、退锡、沉镍、沉金、化镍、化金。

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833803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表面处理系统,包括:夹具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所述夹具转动,所述夹具设有周向间隔分布的多组夹持架,装夹空间形成于相邻两组夹持架之间,所述夹持架面向所述装夹空间的表面为内凹曲面。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内凹曲面的存在,所以夹持架呈现为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而且多组夹持架时围绕夹具的轴心布置的,因此在夹持架靠近夹具轴心的一端比较大的情况下,夹持架的数量会比较稀少,从而导致整个夹具的装夹空间较大而且数量稀少,在板材插入装夹空间中被带动转动时,板材容易晃动,不利于表面处理稳定进行,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具有结构牢固、装夹空间更多、板材不易晃动、板材表面不易出现印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整体呈现为圆形结构,包括:轴芯、支撑杆和凸头;

所述支撑杆为横截面一致的均匀直线结构而且具有弹性,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多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均匀固定于所述轴芯的外周壁,两根相邻所述支撑杆为一组,同一水平线的多组所述支撑杆之间形成装载板材的装夹空间;

所述凸头设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板材的一侧搭在所述支撑杆上,板材的另一侧搭在所述凸头上,板材在所述装夹空间内倾斜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远离凸头的一端直接与轴芯相固定,由于支撑杆远离凸头的一端比较小,所以轴芯上可以固定更多的支撑杆,所以由支撑杆形成的装夹空间更多,在装夹空间增多的基础上板材会被夹持更紧,不易晃动;当板材插入装夹空间中时,板材的一端靠在支撑杆靠近轴芯的一端,板材的另一端靠在凸头上,形成斜支撑放置关系,从而支撑杆的表面不会与板材进行大面面接触,在该夹具带动板材运动的过程中,板材可以与表面处理液充分接触反应,表面处理效果更好,而且可以防止板材因支撑杆与其面接触而形成印痕,而且整个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结构比较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端部插接于所述凸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与凸头相插接,凸头可以将支撑杆的端部包裹住,以防止支撑杆的端部划伤板材,而且结构比较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头通过螺钉锁紧于所述支撑杆,所述凸头设置有供所述螺钉螺纹装配的螺纹孔,所述螺钉的端部抵紧于所述支撑杆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杆与凸头相插接的基础上,增加的螺钉可以进一步使支撑杆与凸头之间连接牢固,从而凸头不易掉落,结构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头在所述螺纹孔处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用于容置所述螺钉的帽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孔的设计可以防止螺钉的帽部凸出于凸头的外表面,进而螺钉的帽部不易划伤板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呈圆柱体结构,所述支撑杆插入所述凸头的端部呈矩形体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杆插入凸头的端部设计为矩形体结构,可以防止凸头相对于支撑杆转动,结构更加稳定;圆柱体结构的支撑杆与板材之间为点接触形式,进而可以使板材的表面与表面处理液进行更加充分的反应,板材的表面也不易出现大面积印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头设置有板材外侧相接触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面的设计方便板材斜搭其上,而且斜面可以有效防止板材轻易滑脱装夹空间,进而板材在装夹空间内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头的外端部棱角处设置有圆弧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角的设计可以防止凸头的外端部棱角刮伤板材,进一步防止板材表面出现印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表面处理系统,具有结构牢固、装夹空间更多、板材不易晃动、板材表面不易出现印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表面处理系统,包括:如上述的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具有上述诸多优势的基础上,该表面处理系统同样具有上述优势,即:结构牢固、装夹空间更多、板材不易晃动、板材表面不易出现印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浸泡槽、驱动机构、支撑机构、前推板机构和后取板机构;

所述浸泡槽用于盛装表面处理液,所述浸泡槽为顶部开口的容器,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

所述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对应于所述浸泡槽的顶部开口设置,与所述进口端和所述出口端相通,且所述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下部位于所述浸泡槽内;

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所述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转动;

所述支撑机构对应于所述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设置,在所述板材位于所述装夹空间内随所述装夹空间移动时支撑所述板材;

所述前推板机构位于所述浸泡槽的上游,并与所述进口端相对,而能够将所述板材输送至所述进口端并进入所述夹具的装夹空间;

所述后取板机构位于所述浸泡槽的下游,并与所述出口端相对,而能够将所述板材由所述出口端向下游输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前推板机构将板材输送至浸泡槽的进口端,并进入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上的装夹空间,再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转动而带动装夹空间内的板材在浸泡槽内运动至浸泡槽的出口端,最后板材从浸泡槽退出至后取板机构,即完成板材的表面处理,实现了表面处理系统的自动化,且板材逐一的进入和退出该表面处理系统,可以很好地与板材处理的上游和下游对接,自动化程度高;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上设有多个装夹空间,可以将多个板材同时带入浸泡槽内,进行表面处理,保证了表面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且板材随着夹具的转动在浸泡槽内运动,保证了浸泡时间;将板材浸入浸泡槽内的表面处理液中,采用浸泡式的方式对板材进行表面处理,提高了板材表面处理的品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其一,支撑杆远离凸头的一端直接与轴芯相固定,由于支撑杆远离凸头的一端比较小,所以轴芯上可以固定更多的支撑杆,所以由支撑杆形成的装夹空间更多,在装夹空间增多的基础上板材会被夹持更紧,不易晃动;当板材插入装夹空间中时,板材的一端靠在支撑杆靠近轴芯的一端,板材的另一端靠在凸头上,形成斜支撑放置关系,从而支撑杆的表面不会与板材进行大面面接触,在该夹具带动板材运动的过程中,板材可以与表面处理液充分接触反应,表面处理效果更好,而且可以防止板材因支撑杆与其面接触而形成印痕,而且整个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结构比较牢固;

其二,斜面的设计方便板材斜搭其上,而且斜面可以有效防止板材轻易滑脱装夹空间,进而板材在装夹空间内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撑杆、凸头和螺钉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浸泡槽;2、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21、轴芯;22、支撑杆;23、凸头;231、螺纹孔;232、沉孔;233、斜面;234、圆弧角;24、螺钉;3、驱动机构;4、支撑机构;5、前推板机构;6、后取板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整体呈现为圆形结构,包括:轴芯21、支撑杆22和凸头23。

支撑杆22为横截面一致的均匀直线结构而且具有弹性,支撑杆22设置有多根,支撑杆22的一端均匀固定于轴芯21的外周壁,两根相邻支撑杆22为一组,同一水平线的多组支撑杆22之间形成装载板材的装夹空间;凸头23设于支撑杆22的另一端,板材的一侧搭在支撑杆22上,板材的另一侧搭在凸头23上,板材在装夹空间内倾斜布置。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支撑杆22的端部插接于凸头23内,支撑杆22与凸头23相插接,凸头23可以将支撑杆22的端部包裹住,以防止支撑杆22的端部划伤板材,而且结构比较牢固。

凸头23通过螺钉24锁紧于支撑杆22,凸头23设置有供螺钉24螺纹装配的螺纹孔231,螺钉24的端部抵紧于支撑杆22的端部。在支撑杆22与凸头23相插接的基础上,增加的螺钉24可以进一步使支撑杆22与凸头23之间连接牢固,从而凸头23不易掉落,结构更加稳固。

凸头23在螺纹孔231处设置有沉孔232,沉孔232用于容置螺钉24的帽部,沉孔232的设计可以防止螺钉24的帽部凸出于凸头23的外表面,进而螺钉24的帽部不易划伤板材。

支撑杆22呈圆柱体结构,支撑杆22插入凸头23的端部呈矩形体结构,将支撑杆22插入凸头23的端部设计为矩形体结构,可以防止凸头23相对于支撑杆22转动,结构更加稳定;圆柱体结构的支撑杆22与板材之间为点接触形式,进而可以使板材的表面与表面处理液进行更加充分的反应,板材的表面也不易出现大面积印痕。

凸头23设置有板材外侧相接触的斜面233,斜面233的设计方便板材斜搭其上,而且斜面233可以有效防止板材轻易滑脱装夹空间,进而板材在装夹空间内更加稳固。

凸头23的外端部棱角处设置有圆弧角234,圆弧角234的设计可以防止凸头23的外端部棱角刮伤板材,进一步防止板材表面出现印痕。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支撑杆22远离凸头23的一端直接与轴芯21相固定,由于支撑杆22远离凸头23的一端比较小,所以轴芯21上可以固定更多的支撑杆22,所以由支撑杆22形成的装夹空间更多,在装夹空间增多的基础上板材会被夹持更紧,不易晃动;当板材插入装夹空间中时,板材的一端靠在支撑杆22靠近轴芯21的一端,板材的另一端靠在凸头23上,形成斜支撑放置关系,从而支撑杆22的表面不会与板材进行大面面接触,在该夹具带动板材运动的过程中,板材可以与表面处理液充分接触反应,表面处理效果更好,而且可以防止板材因支撑杆22与其面接触而形成印痕,而且整个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2结构比较牢固。

实施例二:

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表面处理系统,包括:如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2、浸泡槽1、驱动机构3、支撑机构4、前推板机构5和后取板机构6。

浸泡槽1用于盛装表面处理液,浸泡槽1为顶部开口的容器,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2对应于浸泡槽1的顶部开口设置,与进口端和出口端相通,且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2下部位于浸泡槽1内;驱动机构3连接并驱动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2转动;支撑机构4对应于转动式输送板材用夹具2设置,在板材位于装夹空间内随装夹空间移动时支撑板材;前推板机构5位于浸泡槽1的上游,并与进口端相对,而能够将板材输送至进口端并进入该夹具的装夹空间;后取板机构6位于浸泡槽1的下游,并与出口端相对,而能够将板材由出口端向下游输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