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座的定向上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89559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座的定向上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用配件组装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座的定向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次性静脉针产品在临床中具有广泛使用。如今,国内的静脉针的针座普遍采用的是单叶片针座,但在国外,静脉针的针座广泛采用的都是双叶片针座。
[0003]双叶片针座包括呈管状的针柄和连接在针柄外壁上的两个叶片,针柄的一端连接导管,另一端连接钢针,两者方向不能相反。因此,在进行静脉针的自动组装过程中,需要在针座上料的过程中保证针座朝向的准确性,防止针座与导管、钢针之间发生反向组装。
[0004]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200710071383.1)公开了一种输液针机械化上针座技术及其装置,包括针座的定向排列和完成排列后的组装方法,所述的针座的定向排列是采用截面相似法筛选排列,所述的完成排列后的组装方法是每组装一条工装的针座时,分两步实现,也可以一步完成一条工装的上座。其实现的装置它包括料箱,料箱底部是滑道,滑道包括上斜V形滑道、下成型槽滑道,在下成型槽滑道的上方,沿着拨料板的外圆轨迹,盖有弧形挡料块,组成筛选成型夹缝,在下成型槽滑道下端装有前排压阻、拨座、后排阻挡。该装置仅能进行单叶片针座的定向排列与上料,而无法实现双叶片针座的定向上料。由于双叶片针座形状的特殊性,现在在组装双叶片注射针的过程中,对于双叶片注射针的组装都是采用手工的方式来完成,这样的方式不但速度慢,而且容易造成医用配件的污染。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座的定向上料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针座上料过程中保证针座朝向一致,并且上料过程稳定、可靠。
[0006]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针座的定向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定向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固定有检测座和换向座,所述检测座的顶部开设有能够定位针座的定位槽,在检测座上还设有能够检测定位槽内针座朝向的检测结构,所述换向座上设有能在换向座上旋转的旋转座和能带动旋转座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旋转座上具有能定位针座的定位结构,在机架上还设有能将针座从定位槽内移送至旋转座上的移送机构。
[0007]本定向上料装置主要用于双叶片针座的上料。本定向上料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首先,供料机构将针座输送至定位槽内,检测结构对定位槽内的针座朝向进行检测,判定定位槽内针座的朝向是否符合要求。检测完成后,移送机构将针座移送至旋转座上,驱动件能带动旋转座转动,对朝向不符合要求的针座进行换向。经过检测和换向的过程,保证了旋转座上的针座朝向一致并都符合要求,最后再通过机械手将针座从旋转座上取下,放置到载具上。定位槽对针座具有限位作用,使检测结构在对针座朝向进行检测时,针座不会因为机器本身的震动和外界的因素发生移动和抖动,保证检测的准确性,避免错检的出现。旋转座是否对针座的朝向进行换向,是基于检测结果来决定的,检测结果准确性高,使换向可靠性更高,能避免换向错误。旋转座上具有对针座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防止旋转座旋转的过程中针座掉落的情况,保证针座换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针座的定向上料装置一方面检测精度高,另一方面换向过程稳定,使整个上料工序稳定、可靠。检测过程、移送过程、换向过程三者依次分步进行,且通过三个独立的机械结构来完成,这样的设计能使各个机械结构设计方便,提升各机械结构的运行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上料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08]在上述的针座的定向上料装置中,所述检测座的顶部具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水平设置,所述定位槽开设在所述检测板的上表面,所述定位槽和旋转座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两者数量相等、位置一一对应。多个定位槽沿检测板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定位槽的数量为多个,能一次性检测多个针座,提高生产效率。检测板水平设置,针座放置在安装槽内也水平设置,使针座能稳定放置,从而方便检测并提升检测精度。旋转座与定位槽是一一对应的,即当某个定位槽内的针座朝向不符合要求时,移动机构将该针座移送至对应的旋转座上,旋转座旋转180度,对该针座进行换向。而当某个定位槽内的针座朝向已经符合要求时,则与其对应的旋转座则不旋转。通过这样的动作,使最终旋转座上的所有针座朝向均保持一致。
[0009]在上述的针座的定向上料装置中,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在定位槽的槽底开设有贯穿检测板上下板面的检测孔一,所述检测孔一内安装有检测针座朝向的传感器一。由于针座形状的特殊性,当针座在定位槽内朝向不同的方向时,该针座会遮挡或不遮挡检测孔一,此时传感器一根据是否能检测到针座,判断针座朝向是否符合要求,对不朝向不符合要求的针座,通过旋转座来对其朝向进行改变,保证针座以一致的朝向进行上料。
[0010]在上述的针座的定向上料装置中,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在机架上安装有能对所述定位槽内针座进行摄像的摄像头以及与摄像头连接的控制器。在每个定位槽的上方均设置一个摄像头,摄像头获取定位槽内针座朝向的图像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判断针座的朝向。
[0011]在上述的针座的定向上料装置中,所述定位槽的底部还开设有贯穿检测板上下板面的检测孔二,当定位槽内具有针座时针座能始终封堵所述检测孔二,所述检测孔二内安装有传感器二。只要定位槽内具有针座,那么该针座都能封堵检测孔二,从而被传感器二检测到。反之,只要传感器二不能检测到针座,便能说明定位槽内没有针座,之后等待补料。补料之后,能保证换向过程中每个旋转座上均具有针座,使上料过程可靠,避免载具上存在空位的现象。
[0012]在上述的针座的定向上料装置中,所述定位槽的槽底沿检测板宽度方向开设有条形的凹槽一,所述定位槽具有平行于凹槽一长度方向且相对凹槽一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抵靠壁,两个第一抵靠壁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与其相互垂直的第二抵靠壁,两个第一抵靠壁的另一端之间形成进料敞口。在针座放置在定位槽内时,针座的针柄与凹槽一的朝向平行并嵌设在凹槽一内,凹槽一对针座具有定位作用。针座向前运动,从进料敞口进入定位槽内,针座叶片的前侧边缘能抵靠在两个第二抵靠壁上,对针座的前后位置进行限定,而两个第一抵靠壁位于凹槽一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抵靠壁和第二抵靠壁可以供叶片边缘进行抵靠,从而对针座的左右位置进行限定。显然,依靠凹槽一、第一抵靠壁和第二抵靠壁的作用,能使针座定位在固定槽内精确的位置,保证检测的精确性,使上料过程可靠,能以一致的朝向进行上料。
[0013]在上述的针座的定向上料装置中,所述第一抵靠壁和第二抵靠壁之间的连接面为弧面。针座上叶片的拐角处为弧面,因此第一抵靠壁和第二抵靠壁之间设置弧面连接,使定位槽的形状整体与针座的形状相匹配,增加对针座的定位效果,保证检测的精确性,使上料过程可靠,能以一致的朝向进行上料。
[0014]在上述的针座的定向上料装置中,所述旋转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与驱动件相连,所述底板上板面的两相对边缘分别固连有边立板,在底板上板面的中部还固连有中立板,所述边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