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98452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0024]请参见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压力油释放机构改进的液压立式运送装置的结构体系的一油缸座1、一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油缸座I上的油缸2、一设置在油缸座I上的并且与油缸2下部相配合的踩踏式栗油机构3以及一与油缸2的上侧部连接的压力油释放机构
4。前述的踩踏式栗油机构3包括油栗31、踩板32和踩杆33,油栗31设置在油缸座I上并且与油缸2相配合,踩板32固定在踩杆33的一端,而踩杆33的另一端通过销轴331铰接在销轴座3311上,销轴座3311固定在油缸座I上,并且该踩杆33还通过栗芯铰接销332与油栗31的栗芯311铰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踩踏式栗油机构3的更为详细的结构、与油缸2的配合形式以及向油缸2栗油的原理等等均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可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CN102225713B的说明书第0021至0029段,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0025]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油缸2包括外缸套21、内缸套22、缸盖23和活塞柱24,内缸套22位于外缸套21内,并且该内缸套22以及外缸套21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所述油缸座I上,其中,内、外缸套22、2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储油腔25,缸盖23同时与内缸套22以及外缸套21的上部固定,在该缸盖23上开设有一回油道231,该回油道231的回油道进油口 2311与内缸套22的压力油腔221 (也可称活塞柱腔,以下同)相通,而该回油道231的回油道出油口 2312与前述的储油腔25相通,活塞杆24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内缸套22的压力油腔221内,并且在该活塞柱24探出缸盖23的一端端部(即上端端部)固定有一托架241 (图1 示)。
[002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的压力油释放阀机构4包括一回油阀阀体41和一回油阀阀杆42,回油阀阀体41以垂直于前述缸盖23的状态(与缸盖23形成T字形关系)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回油道231的回油道进、出油口 2311、2312之间的位置优选以焊接方式固定于缸盖23上,在该回油阀阀体4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并且自左向右依次构成有阀杆头孔411、内螺纹腔412和台阶密封腔413,阀杆头孔411与前述回油道进油口 2311相对应并且与回油道进油口 2311相通,在内螺纹腔412上开设有一回油孔4121,该回油孔4121与阀杆头孔411相通并且同时通过开设在回油阀阀体41上的过渡回油孔41211与回油道231相通,回油阀阀杆42与回油阀阀体41相配合,在该回油阀阀杆42上并且循着回油阀阀杆42的长度方向自左向右依次构成有阀杆头421、阀杆外螺纹422、阀杆密封台阶423和阀杆旋钮424,阀杆头421与前述阀杆头孔411相配合,阀杆外螺纹422与内螺纹腔412螺纹配合,阀杆密封台阶423与台阶密封腔413密封配合,阀杆旋钮424探出台阶密封腔413与回油阀阀体41的右侧面相对应。
[0027]当向逆时针方向旋动阀杆旋钮424时,回油阀阀杆42向右位移,前述阀杆头421离开阀杆头孔411,压力油腔221内的压力力油依次经回油道进油口 2311、阀杆头孔411、回油孔4121、过渡回油孔41211和回油道231的回油道出油口 2312进入所述的储油腔25,前述活塞柱24载着重物在压力油腔221内徐缓地向下位移;而当顺时针方向旋动阀杆旋钮424时,前述回油阀阀杆42向左位移,所述阀杆头421处于对所述阀杆头孔411的封堵状态,回油道进、回油口 2311、2312之间的通道阻断。由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释放机构4的结构可知:自前述回油道进油口 2311进入阀杆头孔411内的压力油的油量大小即流量大小与所述回油阀阀杆42向右位移的程度成正比。具体而言,回油阀阀杆42越向右位移,阀杆头421对阀杆头孔411的开启度越大。压力油腔221内的压力油依次经回油道进油口 2311、回油孔4121和回油道231进入储油腔25内的速度越快,活塞柱24的下行速度也相应越快,反之亦然。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对活塞柱24在载荷状态下的下行速度的依需控制。
[0028]由图1所示,在前述油缸座I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滚轮架11,在该第一滚轮架1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第一滚轮111,而在油缸座I的另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第一滚轮架11的位置固定有一第二滚轮架12,在该第二滚轮架12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第二滚轮121。在前述的外缸套21的上部外壁上固定有一对扶手211,该对扶手围绕外缸套21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如此结构使油缸座I具有行走功能,例如由操作者握住一对扶手211便可钭本实用新型驱住使用场所。
[0029]请重点见图2,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前述的缸盖23的内壁上并且围绕缸盖23的圆周方向开设有缸盖密封圈槽232,在缸盖密封圈槽232内嵌设有缸盖密封圈2321,前述的活塞柱24与缸盖密封圈2321密封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缸盖密封圈槽232有一对。
[0030]优选地,在前述活塞柱24上并且围绕活塞柱24的圆周方向开设有钢丝挡圈槽242,在钢丝挡圈槽242内设置有一钢丝挡圈2421,该钢丝挡圈2421与前述缸盖23的内壁相配合,即起到对缸盖23的限位作用。
[0031]优选地,前述的阀杆头421呈圆锥体的形状(即呈子弹头的形状),并且该圆锥体的小头端朝向回油道进油口 2311(即朝向左),前述阀杆头孔411的形状是与阀杆头421的形状相适应的(即呈圆锥形孔)。阀杆头421的这种形状能确保当回油阀阀体42越向右位移时对阀杆头孔411的开启程度越大的作用效果。
[0032]在前述的阀杆密封台阶423上并且围绕阀杆密封台阶423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台阶密封圈槽4231,在该台阶密封圈槽4231上设置有一台阶密封圈42311,该台阶密封圈42311与所述的台阶密封腔413的台阶密封腔腔壁密封配合。
[0033]在前述的回油阀阀杆4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阀杆密封台阶423的右侧的位置围绕回油阀阀杆42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限位螺钉配合槽425,而在前述的回油阀阀体41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螺钉配合槽425的位置开设有一限位螺钉孔414,在该限位螺钉孔414上旋配有一限位螺钉4141,该限位螺钉4141探入到限位螺钉配合槽425内。由此可知,回油阀阀杆42向左或向右位移的幅度为限位螺钉配合槽425的宽度,不论是向左还是向右位移,只要遭到限位螺钉4141的阻挡,则表明位移程度已达到极限。
[0034]前述的内缸套22的上部探入到前述缸盖23内并且在内缸套22的上部的外壁上构成有内缸套外螺纹222,而在缸盖23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内缸套外螺纹222的区域构成有缸盖内螺纹233,内缸套外螺纹222与缸盖内螺纹233螺纹配合。
[0035]优选地,在前述缸盖23的内壁上并且位于前述缸盖内螺纹233的上方的位置围绕缸盖23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内缸套密封圈槽234,在该内缸套密封圈槽234内设置有一内缸套密封圈2341,所述内缸套22的外壁与该内缸套密封圈2341密封配合,该内缸套密封圈2341的作用是防止压力油腔221内的压力油从内缸套外螺纹222与缸盖内螺纹233之间渗漏至储油腔25。
[0036]请参见图3,前述的回油孔4121通过开设在回油阀阀体41上的并且与回油孔4121相垂直的过渡回油孔41211与回油道231相通。过渡回油孔41211还可起到防止开设在外缸套21上的排气孔212喷油的作用,因为当活塞杆24快速下行时会产生油气,而油气会造成外缸套21上的排气孔212喷油。
[0037]在托架241托持着重物的状态下,即在活塞柱24处于载荷状态下,当要使活塞柱24下行时,那么可根据需要而由操作者缓慢将阀杆旋钮424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