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548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包括一抽芯、一注塑件,抽芯的一端部上设有突起;注塑件设有至少一个凹槽,凹槽的非开口端设有一通孔,通孔与突起相匹配;突起的高度与通孔的深度相一致,突起的纵截面与通孔的纵截面相一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抽芯的辅助加强定位,消除了横纵比较大的抽芯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影响注塑件壁厚的问题;此外,相比传统抽芯结构,并没有增加任何费用,经济、方便、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抽芯结构的弊端。
【专利说明】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进气歧管的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大部分自然吸气进气歧管采用6字型弯曲布置且为了减重设计,歧管壁厚都较薄。这对此种歧管的模具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时为了模具出模,模具不得不采用横纵比较大的抽芯。这就对抽芯的稳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如果抽芯的稳定度不高就会导致注塑件壁厚不均匀,影响歧管的性能。
[0003]参见图1、图2,传统的模具抽芯外围无任何加强辅助定位结构,仅靠抽芯的自身刚度来保证不发生弯曲变形,但横纵比越大抽芯的弯曲变形越大。抽芯的弯曲变形越大,样件的壁厚越不均匀,这是不利于进气歧管模具的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包括一抽芯、一注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的一端部上设有突起;
[0007]所述注塑件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非开口端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突起相匹配;
[0008]所述突起的高度与所述通孔的深度相一致,所述突起的纵截面与所述通孔的纵截
面相一致。
[0009]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抽芯的辅助加强定位,消除了横纵比较大的抽芯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影响注塑件壁厚的问题;此外,相比传统抽芯结构,并没有增加任何费用,经济、方便、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抽芯结构的弊端。
[0010]所述突起的高度与所述注塑件的壁厚相一致。
[0011]所述凹槽的纵截面与所述抽芯的非突起部位的纵截面相匹配。
[0012]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抽芯非突起部位的长度。
[0013]所述通孔优选于位于所述凹槽非开口端的中央;所述突起优选于位于所述抽芯一端部的中央。
[0014]所述突起可以是一圆柱型突起,所述通孔为圆柱型通孔。
[0015]所述突起可以是一正方体型突起,也可以是一长方体型突起,还可以是一正六边体型突起。
[0016]所述注塑件设有2个凹槽,一纵向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一凹槽,一纵向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凹槽;
[0017]所述第一凹槽的非开口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凹槽的非开口端设有第二通孔。以便于更有利于抽芯稳定性。
[0018]所述第一通孔可以采用圆柱型通孔、正方体型通孔、长方体型通孔、正六边体型通孔的任意一种。
[0019]所述第二通孔可以采用圆柱型通孔、正方体型通孔、长方体型通孔、正六边体型通孔的任意一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传统进气歧管模具注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传统进气歧管模具采用抽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气歧管模具注塑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气歧管模具采用抽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5]参照图3、图4,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包括一抽芯、一注塑件,抽芯的一端部上设有突起3 ;注塑件设有至少一个凹槽1,凹槽I的非开口端设有一通孔2,通孔2与突起3相匹配;突起3的高度与通孔2的深度相一致,突起3的纵截面与通孔2的纵截面相一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抽芯的辅助加强定位,消除了横纵比较大的抽芯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影响注塑件壁厚的问题;此外,相比传统抽芯结构,并没有增加任何费用,经济、方便、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抽芯结构的弊端。
[0026]突起3的高度与注塑件的壁厚相一致。
[0027]关起3可以是一圆柱型关起,通孔2为圆柱型通孔。关起3可以是一正方体型关起,也可以是一长方体型突起,还可以是一正六边体型突起。
[0028]凹槽I的纵截面与抽芯的非突起部位的纵截面相匹配。凹槽I的深度小于抽芯非突起部位的长度。
[0029]通孔2优选于位于凹槽I非开口端的中央;突起3优选于位于抽芯一端部的中央。
[0030]具体实施1,注塑件设有2个凹槽,一纵向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一凹槽,一纵向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非开口端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凹槽的非开口端设有第二通孔。以便于更有利于抽芯稳定性。
[0031]第一通孔可以采用圆柱型通孔、正方体型通孔,长方体型通孔,正六边体型通孔的任意一种。第二通孔可以采用圆柱型通孔、正方体型通孔,长方体型通孔,正六边体型通孔的任意一种。
[00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包括一抽芯、一注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的一端部上设有突起; 所述注塑件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非开口端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突起相匹配; 所述突起的高度与所述通孔的深度相一致,所述突起的纵截面与所述通孔的纵截面相—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的高度与所述注塑件的壁厚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纵截面与所述抽芯的非突起部位的纵截面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凹槽非开口端的中央;所述突起位于所述抽芯一端部的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是一圆柱型突起,所述通孔为圆柱型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是正方体型突起、长方体型突起、正六边体型突起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件设有2个凹槽,一纵向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一凹槽,一纵向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的非开口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凹槽的非开口端设有第二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是圆柱型通孔、正方体型通孔、长方体型通孔、正六边体型通孔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是采用圆柱型通孔、正方体型通孔,长方体型通孔、正六边体型通孔中的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加进气歧管模具抽芯稳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是长方体型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是采用圆柱型通孔。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3726719SQ201420002532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日
【发明者】李文辉 申请人:马勒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