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加工的注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0697发布日期:2018-06-15 22:2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塑料成型加工的注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注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成型加工的注塑设备。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通过注塑设备注塑至塑料成型模具中,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方法。现有的注塑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为:塑料熔液通过输料管道输送至螺旋送料器,再通过螺旋送料器送入至模具中,在模具中成型。

该种方式下,塑料熔液输送的过程较长,其极易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降温的情况。现有的设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在螺旋送料器的外壁上设置空腔,通过通入热油对螺旋送料器内的物料进行保温处理。

但该种结构仅能实现对物料的保温,若物料在前期已经出现了降温的情况,在螺旋送料器内无法恢复到熔融状态,流动性差,从而严重影响了螺旋送料器的推送速度,不仅工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影响加工后成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输送过程中塑料熔液不易凝结的塑料成型加工的注塑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成型加工的注塑设备,包括机架、进料件、与该进料件相连的送料通道、与该送料通道相连的螺旋给料器及与该螺旋给料器相连的注塑模具;所述螺旋给料器包括外壳、内壳、设于内外壳之间的加热腔室、可转动地设于内壳内的螺杆、驱动件及用于实现驱动件和螺杆的传动连接的传动部件;所述螺杆内设有可与所述加热腔室相连通的内加热通道; 所述送料通道外设有保温外壳,该保温外壳与送料通道之间形成保温通道,该保温通道与所述加热腔室相连通。本发明通过在螺杆内部设置内加热通道,从而加热腔室和内加热通道同时在内外两个方向上对螺旋给料器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当进入螺旋给料器内物料温度并未达到指定状态时,通过内外的双重加热,使得物料能够快速实现升温,从而恢复至流动性极强的熔融状态,螺杆对于物料的推进不会受到阻碍,推进速度快,物料出料快,工作效率高;通过保温通道的设置,对送料通道进行保温处理,避免物料在送料通道内输送的过程中出现降温凝结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上设有进料接头,该进料接头上设有供料通道、与该供料通道相连通的进料管、出料通道及与该出料通道相连通的出料管;所述进料接头可相对所述螺杆转动,该进料接头与螺杆之间设有密封结构;进料接头与螺杆之间为转动配合,从而并不会对螺杆的转动造成影响,设备依旧可维持正常运行,保证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内部热油的循环;通过进料接头做转接,实现与进料管出料管的连接;通过密封结构的设置,使得进料接头与螺杆在转动配合的过程中依旧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不会出现泄漏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螺杆上与该进料接头相配合的插接腔、设于该插接腔内壁的第一密封套、套设于进料接头外的第二密封套及设于该第一、第二密封套之间的用于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的活动部件;通过第一、第二密封套的设置,有效实现进料接头头与插接腔之间的密封配合,密封效果良好;且通过密封活动部件的设置,有效减小了两密封套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过大而影响螺杆的转动;且还减小了两密封套之间的相对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部件为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套外的至少两活动套体,该活动套体的一侧与第二密封套相抵,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密封套相抵;由于活动套体的存在,使得第一、第二密封套基本不会直接发生接触,摩擦力小;且由于活动套体相对第一、第二密封套都是可以发生相对转动的,从而在进料接头相对插接腔转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减小了进料接头与插接腔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套体外壁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圈限位凸筋;通过限位凸筋的设置,有效限制了活动套体的轴向移动,避免进料接头和插接腔在相对转动时活动套体发生移动而从插接腔中掉出。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接头外套设有防脱件,该防脱件与所述螺杆端部螺接配合;通过防脱件的设置,对插接腔进行封闭,有效避免活动套体从插接腔的开口处向外掉出,结构稳定,不易出现故障。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腔内壁上间隔分布有多个环形凸部,相邻环形凸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粘接槽;通过环形凸部的设置,对第一密封套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一密封套相对插接腔发生向外的移动;第一密封套与插接腔粘接时,第一粘接槽内能够存储较多的胶水,从而使得第一密封套与插接腔的粘接更为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接头外壁上间隔分布有多圈连接凸环,相邻连接凸环之间形成有第二粘接槽;通过连接凸环的设置,对第二密封套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二密封套相对进料接头发生向外的移动;第二密封套与进料接头粘接时,第二粘接槽内能够存储较多的胶水,从而使得第二密封套与进料接头的粘接更为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蓄油室,该蓄油室内设有加热件;所述蓄油室上设有出油管和回油管,该出油管上设有泵体。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内外的双重加热,使得物料能够快速实现升温,从而恢复至流动性极强的熔融状态,螺杆对于物料的推进不会受到阻碍,推进速度快,物料出料快,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进料接头与螺杆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塑料成型加工的注塑设备,包括机架1、进料件2、与该进料件相连的送料通道3、与该送料通道相连的螺旋给料器及与该螺旋给料器相连的注塑模具4;所述机架为内部中空的不锈钢箱体,所述进料件为设于机架上部位置的漏斗,所述送料通道3为内部中空的不锈钢管,该送料通道3的上部与所述进料件相连;优选的,所述送料通道3外设有不锈钢制成的保温外壳31,该保温外壳与送料通道之间具有间隙进而形成环形的保温通道32;所述注塑模具的结构为现有技术,且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故不做具体限定;具体的,所述螺旋给料器包括外壳51、内壳52、加热腔室53、可转动地设于内壳内的螺杆54、驱动件55及传动部件56;所述内外壳均为筒状结构设置,且内外壳之间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的加热腔室53;所述机架1上设有蓄油室9,该蓄油室9内设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加热管,所述蓄油室9内设有油,油可在加热件的加热下升温。

所述驱动件55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电机,所述传动部件56为设于电机输出轴上的滚轮和皮带,该皮带一端套设在滚轮上,另一端套设在螺杆上,从而电机启动时即可驱动螺杆发生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螺杆54内设有两条内加热通道541,两条内加热通道541一端设于螺杆端部,另一端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螺杆54上设有进料接头6,该进料接头上设有供料通道61、与该供料通道相连通的进料管62、出料通道及与该出料通道相连通的出料管63,所述供料通道61和出料通道分别为设于借料接头上的柱形通槽,所述供料通道61和出料通道分别于螺杆上的其中一内加热通道541相连通;所述进料管62和出料管63均为不锈钢管;所述蓄油室9上设有出油管91和回油管92,出油管91和回油管92均为不锈钢管,该出油管与所述保温通道32的上部相连,出油管上设有泵体,该泵体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抽油泵;该保温通道32的下部通过不锈钢管道与所述加热腔室53一端相连,所述加热腔室5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料管62与所述内加热通道541相连通,所述出料管63与所述蓄油室9相连,从而使得油路构成循环回路。

所述进料接头6可相对所述螺杆54转动,且该进料接头6与螺杆54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具体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螺杆上与该进料接头相配合的柱形插接腔71、设于该插接腔内壁的第一密封套72、套设于进料接头外的第二密封套73及设于该第一、第二密封套之间的用于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的活动部件;所述第一密封套72和第二密封套73均为橡胶套,所述活动部件为3个间隔分布的活动套体81,该活动套体81由不锈钢制成,所述活动套体81活动套设在第二密封套外,且该活动套体81的一侧与第二密封套73相抵,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密封套72相抵,从而活动套体81的上下两端分布实现与第一密封套、第二密封套的密封配合;为了防止活动套体81在第二密封套上发生移动,我们在活动套体81外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了多圈限位凸筋811,该限位凸筋811为活动套体81侧壁直接向外延伸形成;优选的,可在所述进料接头6外套设防脱件64,该防脱件64为一不锈钢盖,防脱件64中心部设于供第二密封套穿过的开口,防脱件64与所述螺杆54端部螺接配合。

为了实现第一、第二密封件的牢固连接,我们在所述插接腔71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了多个环形凸部711,且相邻环形凸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粘接槽712;同样的,所述进料接头6外壁上沿其长度方向也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圈连接凸环65,相邻连接凸环之间形成有第二粘接槽66。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