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模垢刮除装置的料条挤出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053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模垢刮除装置的料条挤出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改性生产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带模垢刮除装置的料条挤出生产线。



背景技术:

双螺杆挤出机在生产混合改性塑料时,沿模孔板口模内表面流动的树脂移动相对慢,随后在流出口模时突然被加速,这种突然加速在熔体中引起应力。在应力作用下,低分子量聚合物部分和熔体中的其它组分就会(与聚合物熔体)分离,并沉积在口模出口上,造成口模处积料而产生模垢。尤其是对于本色或染色材料,因积料温度高且暴露在空气中,受热氧化后模垢会发黄发黑,随后模垢会粘附在挤出的料条表面,经切粒系统切粒后混入成品中,导致产品污染甚至报废,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良率。

目前现行的去除模垢方法为:

1、生产中额外投入人力去挑出产品中混杂的模垢,耗时费力人员成本高昂。

2、停机后对口模处的模垢进行清除,清除模垢后在口模出料口使用脱模剂或者硅酮可以减轻积料程度并延长两次清除之间的时间。但是停机清理时会产生料块,造成材料浪费和洗机料用量增加,需持续人工周期性清理,劳动强度增大。

3、放慢加工速度也可以减少积料,但这牺牲了生产效率。

目前来说,现有的方法均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人力、材料、生产效率的浪费,增加加工成本。因此,如何保证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更加行之有效地解决模垢污染产品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设计一种新型的带模垢刮除装置的料条挤出生产线,在切粒前将料条表面粘附模垢刮除,避免模垢经切粒后混入成品,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产品良率,为了实现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模垢刮除装置的料条挤出生产线,所述带模垢刮除装置的料条挤出生产线包括依次相连的挤出机、冷却水槽、吸水系统、切粒系统、分筛装置、干燥机、计量装置和包装装置,所述冷却水槽的出水口位置处设有模垢刮板,所述模垢刮板与料条挤出机挤出的料条相垂直,且该模垢刮板上设置有若干豁口;

所述料条挤出机挤出的料条进入冷却水槽进行冷却后,通过模垢刮板上的豁口输送至吸水系统,藉由模垢刮板来刮除料条表面附着的杂质;

经吸水系统进行吸水处理后的料条进入切粒系统进行切粒后,利用分筛装置对料粒进行分拣后,经干燥机进行干燥、计量装置进行称重后,送入包装装置进行包装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模垢刮板能够沿着模垢刮板水平方向上下翻转,且在模垢刮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一排尺寸相同的豁口。

进一步的,所述豁口为贯穿所述模垢刮板的U型凹槽,且在各所述U型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槽设置有滑轨,所述模垢刮板固定在所述滑轨上并能够沿着滑轨方向进行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料条挤出机为双螺杆料条挤出机,料条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的模孔板输送至冷却水槽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模垢刮板上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铰接在所述模垢刮板上,通过旋转所述支架以抬高料条。

进一步的,冷却水槽上还设置分条器,用于料条通过豁口时将料条下压,以使料条紧贴模垢刮板的豁口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模垢经刮板刮除后未混入成品,保证产品无模垢污染,避免之前需人工将混入的模垢挑出,极大降低人工成本;

2、无需停机清理模板口模处所积模垢,避免因停机产生产废料并造成洗机产浪费,降低成本,工人劳动强度亦大幅下降;

3、使用该模垢刮板无需降低产量而牺性生产效率;

4、可翻转的支架让生产接条操作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模垢刮除装置的料条挤出生产线的主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垢刮板的截面图;

图3和图4为支架在2种不同情况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模垢刮除装置的料条挤出生产线,参照图1所 示,带模垢刮除装置的料条挤出生产线依次包括挤出机10、模孔板20、冷却水槽30、吸水系统50、切粒系统60、分筛装置70、干燥机80、计量装置90和包装装置100,冷却水槽30的出水口位置处设有模垢刮板40,模垢刮板40与料条挤出机10挤出的料条相垂直,且该模垢刮板40上设置有若干豁口。

具体的生产流程为:挤出机10经模孔板20挤出的料条进入冷却水槽30进行冷却后,通过模垢刮板40上的豁口输送至吸水系统50,藉由模垢刮板40来刮除料条表面附着的杂质;之后经吸水系统50进行吸水处理后的料条进入切粒系统60进行切粒后,利用分筛装置70对料粒进行分拣后,经干燥机80进行干燥、计量装置90进行称重后,送入包装装置10进行包装处理。其中,包装装置100用于对料粒进行装筒和外包装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模垢刮板40能够沿着模垢刮板40水平方向上下翻转(即沿模垢刮板40长度方向进行翻转),且在模垢刮板40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一排尺寸相同的豁口4a,参照图2所示。进一步的,豁口4a为贯穿模垢刮板40的U型凹槽,且在各U型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倒角。可选的,U形槽宽为5MM,高度为7MM,料条直径为4MM,这样可使正常无模垢料条顺利通过,而料条表面粘有模垢后尺寸会大于5MM,使模垢无法通过而被刮除。

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冷却水槽30两侧设置有滑轨,模垢刮板40固定在滑轨上并可沿着滑轨方向进行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料条挤出机10为双螺杆料条挤出机,料条通过双螺杆料条挤出机的模孔板20输送至冷却水槽30进行冷却。

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模垢刮板40上还设置有支架7,支架铰接在模垢刮板40上,可以通过旋转支架以抬高料条。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产线进行料条生产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料条断裂,接条后料条直径会大于5MM,而料条又是在模垢刮板40的豁口4a内,接条处料条无法通过模垢刮板40的豁口4a内,因此考虑到接条,我们在模垢刮板40上还设置有可旋转的支架7,方便料条断裂时工人进行接条。参照图3和图4所示,图3示 出了将支架7支起的示意图,进而可以将料条抬高以离开模垢刮板40的豁口4a,方便工人进行接条;图4示出了将支架7放下的示意图,在接条完成后,放下支架进而使得料条重新放入模垢刮板40的豁口4a后,即可进行正常生产。需要说明的是,为图示更加清楚,仅示出了模垢刮板40顶端部分的齿状豁口4a。优选的,刮板和支架均采用304不锈钢材料,表面喷除高耐磨材料,以防止易磨损造成尺寸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冷却水槽30上还设置分条器8,用于料条通过豁口时将料条下压,以使料条紧贴模垢刮板40的豁口底部。优选的,分条器8的水平高度略低于模垢刮板40的顶面高度为最佳,进而实现将料条下压。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技术优点:

1、双螺杆挤出机将塑料熔融后从口模中挤出料条,口模处的积模垢粘附在料条表面,料条先进入水槽冷却,出水后经模垢刮板去除刮除表面粘附模垢,使产品不受模垢污染;

2、模垢刮板上下两端为均匀分布齿形,齿形形状为U形,上部倒角以使料条方便进入U形凹槽的豁口,同时豁口的尺寸与料条截面宽度相当,使模垢无法通过而被刮除;

3、模垢刮板架在冷却水槽上,为可移动式,放置位置经实验后放置在粒条出水后位置,此时料条温度仍较高,模垢未完全冷却粘固在料条上,刮除模垢时不易产生断条;

4、料条经模垢刮板后用分条器将料条下压,以使料条紧贴刮板的豁口底部,有利于模垢完全去除;

5、生产断条需要接条时将支架翻起,支架斜靠在模垢刮板上并高于豁口上端,可将料条托起离开刮板的豁口,接条后将支架放下料条自行进入豁口,操作方便一人可单独完成;

6、模垢刮板的豁口上下两侧对称分布,两侧均可用,可延长刮板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