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聚氨酯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2262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立体聚氨酯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制作鞋底的聚氨酯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鞋底是由浇注头(即为聚氨酯浇注装置)将聚氨酯浇注到鞋模的模腔内发泡后形成。目前一般浇注头工作时,其出料口都是对准鞋模模腔的底面注料,即聚氨酯从模腔底面开始发泡,然后慢慢注满模腔,如图4所示。然而,这种注料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聚氨酯从模腔底面开始发泡,聚氨酯慢慢覆盖到模腔侧面上,因此侧向缺乏足够的压力以使模腔侧面与聚氨酯之间的空气被挤出,这样成型后,鞋底侧面会有一个个小气泡,大大影响美观度;第二,有些鞋底为异边鞋底,因此鞋模的模腔也为异形模腔,由于异形模腔的侧边具有凹角,在注料时,聚氨酯难以将凹角全部填满,因此成型后,鞋底的侧面非常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能保证鞋底美观的立体聚氨酯浇注装置。该立体聚氨酯浇注装置包括有主阀体与搅拌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套可旋转设置,所述搅拌套与驱动搅拌套转动的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搅拌套的下端设有与搅拌套相通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朝向外侧。

所述出料管的下端向外弯曲。

所述出料管设置在出料头上,所述出料头可拆卸地安装在搅拌套的下端。

所述出料头具有漏斗状的流腔,所述出料管的上部设置在出料头的流腔内。

所述搅拌套与主阀体之间设有冷却套,所述冷却套上具有冷却腔,所述冷却套上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承装在搅拌套上。

所述冷却套与搅拌套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冷却套的底部设有防摩擦的上塑料件,所述搅拌套的顶部设有防摩擦的下塑料件,所述上塑料件与下塑料件贴合,所述上塑料件或下塑料件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密封圈匹配设于环形槽内。

所述搅拌套外套有同步轮,所述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电机传动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体聚氨酯浇注装置,通过将出料口对准鞋模膜腔的侧面浇注,使聚氨酯充分粘附到膜腔侧面,从而彻底解决鞋底侧面存在气泡、缺角等问题,大大改善鞋底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浇注原理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浇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这种立体聚氨酯浇注装置包括有主阀体20与搅拌套4,主阀体20是混合物料的进料主体,物料经过主阀体20进入到搅拌套4内,经搅拌套4内的搅拌头(未画出)的搅拌混合,聚氨酯就从出料口排出,由此进行浇注工作。

为了实现从膜腔侧面开始浇注,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套4可旋转设置,而搅拌套4与驱动搅拌套4转动的动力源传动连接,该搅拌套4的下端设有与搅拌套4相通的出料管6,该出料管6的出料口朝向外侧,这里的“外侧”指的是在浇注时对着鞋模模腔侧面的方向。

如图3所示,工作时,立体聚氨酯浇注装置沿模腔的长度整体移动(为现有技术),由于出料管6的出料口朝向外侧,而不是朝下,因此出料管6移动时,出料口对着膜腔侧面浇注,由于出料管6是直接将物料喷到膜腔侧面上,因此有足够的力使物料充分附着在膜腔侧面上,排除可能存在的气泡,填充不易触及的凹角,因此不管是普通模腔,还是异形模腔,都成型出既美观又完整的鞋底;当到达模腔端部时,动力源驱动搅拌套4转动,出料管6随之转动,这样出料管6对着模腔端部处的侧面进行浇注,随着出料管6的移动以及转动,聚氨酯充分附着在膜腔的全部侧面,当走完一个来回(流量少也可以走多个来回),聚氨酯填充满整个模腔。通过上述浇注方式,可以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大大改善鞋底的美观度。

如上面所述,出料管6的出料口朝向外侧,因此出料管6的下端向外弯曲,使出料口对着模腔的侧面;当然出料管6也可以不弯曲,而是倾斜安装,只要将其出料口对着模腔的侧面即可。但是弯曲的出料管6不会影响到流量,制造与安装也更方便。

出料管6可以直接设置在搅拌套4下端,也可以与搅拌套4一体成型,但为了方便清洗,本实用新型将出料管6设置在出料头5上,而该出料头5可拆卸地安装在搅拌套4的下端,具体是螺纹连接在搅拌套4的下端。当需要清洗出料管6时,拆下出料头5即可。

如图2所示,该出料头5具有漏斗状的流腔50,出料管6的上部设置在出料头5的流腔内。漏斗状的流腔50可以让物料更好地从搅拌腔40流入到出料管6内。

另外,为了防止因搅拌头搅拌而产生热量影响到物料,本实用新型在搅拌套4与主阀体20之间设有冷却套7,该冷却套7上具有冷却腔70,冷却液就是进入该冷却腔70内对物料进行冷却,从而保证物料的质量不受影响。为了使搅拌套4可转动地安装在冷却套7下方,本实用新型在冷却套7上设有轴承座8,轴承座8上设有轴承9,搅拌套4就安装在轴承9上。

为了防止物料从冷却套7与搅拌套4之间渗出,本实用新型在冷却套7与搅拌套4之间设有密封圈11。如图2所示,冷却套7的底部设有防摩擦的上塑料件10,搅拌套4的顶部设有防摩擦的下塑料件12,上塑料件10与下塑料件12贴合。由于贴合,上塑料件10与下塑料件12两者本身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同时由于材质的原因,上塑料件10与下塑料件12都十分光滑,从而有效防止搅拌套4转动时与冷却套7产生摩擦,而上塑料件10或下塑料件12开设有环形槽,密封圈11就匹配设于环形槽内。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搅拌套4外套有同步轮3,该同步轮3通过同步带2与电机1传动连接。搅拌套4的转动就是由该电机1驱动。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驱动机构驱动,这里的动力源不限电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