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滑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5796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滑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气动滑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注塑行业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注塑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注塑设备中的开合模装置对产品的成功与否起到重要的作用。注塑完成后,需要将开合模装置中的定模板和动模板分开,由于定模板是固定在平台上的,因此通常是动模板移动,实现开模和合模。

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动模板的下表面设置滑脚装置,现有的滑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动模板的安装座和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下表面的耐磨片,耐磨片直接与平台相接触,这样虽然保护了动模板,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以下问题:1、耐磨片与平台接触,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同时也会产生热量,消耗大量的能量;2、长时间使用会减少耐磨片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定期更换耐磨片,导致成本较大;3、为了使耐磨片更加耐用,通常会对其进行润滑处理,但是存在润滑油泄露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量消耗小、成本较低且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气动滑脚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动滑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动模板的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垫板,每个所述的垫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的垫板上设置有进气口,多个所述的出气孔通过第一管道相连通,所述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的第一管道相连通。

多个所述的出气孔均匀设置在所述的垫板上。其好处在于使整体在出气孔出气时运行平稳。

多个所述的出气孔呈矩形分布。该结构中,多个出气孔呈矩形分布,在运动时,向下喷气均匀,运行平稳。

同一列所述的出气孔通过一根所述的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的第二管道与多根所述的第一管道呈十字交叉设置。该结构中,通过进气口向第二管道进气,然后再通过第二管道将气体扩散到第一管道中,最终实现每个出气孔均匀出气,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呈十字交叉设置,能缩短气体经过的路线,实现快速进气。

每个所述的出气孔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上同轴设置有与所述的出气孔连通的通孔。密封圈的设置能避免漏气,气体只能从通孔向下喷出。

所述的安装座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设置有挡板。挡板的设置能够对动模板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的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则进一步加强了支撑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多个垫板的设置,减小了安装座与平台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对安装座产生摩擦损害;垫板上设置的出气孔通过第一管道相互连通,通过对进气口进气,气体通过第二管道传输到第一管道中,均匀扩散到出气孔中,最后从出气孔处向下喷气,将整体托起,实现浮动式移动,避免了摩擦,大大降低了运行阻力,能量消耗小、无噪音,且无需润滑,更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量消耗小、无噪音、成本较低且不对环境产生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气动滑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动模板的安装座1,安装座1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垫板2,每个垫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出气孔3,垫板2上设置有进气口4,多个出气孔3通过第一管道5连通,进气口4通过第二管道6与第一管道5连通。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一种气动滑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动模板的安装座1,安装座1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垫板2,每个垫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出气孔3,垫板2上设置有进气口4,多个出气孔3通过第一管道5连通,进气口4通过第二管道6与第一管道5连通。

本实施例中,多个出气孔3均匀设置在垫板2上。

本实施例中,多个出气孔3呈矩形分布。

本实施例中,同一列出气孔3通过一根第一管道5连通,第二管道6与多根第一管道5呈十字交叉设置。

实施例三:如图所示,一种气动滑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动模板的安装座1,安装座1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垫板2,每个垫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出气孔3,垫板2上设置有进气口4,相邻出气孔3通过第一管道5连通,进气口4通过第二管道6与第一管道5连通。

本实施例中,多个出气孔3均匀设置在垫板2上。

本实施例中,多个出气孔3呈矩形分布。

本实施例中,同一列出气孔3通过一根第一管道5连通,第二管道6与多根第一管道5呈十字交叉设置。

本实施例中,每个出气孔3上设置有密封圈7,密封圈7上同轴设置有与出气孔3连通的通孔71。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设置有挡板8,挡板8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8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