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注塑产品的落料防堆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5792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注塑产品的落料防堆积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产品从传送带转移至集料箱的过程中,落料位置固定,注塑产品下落时易在集料箱内堆积呈锥状;类似地,注塑产品自模腔内直接掉落至集料箱的过程中,由于脱模位置相对一致,注塑产品亦会在集料箱内堆积呈锥状。一般地,上述情形需要现场人工及时匀料或尽早更换新的集料箱,增加人力操作强度,且不利于集料箱的空间有效利用。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注塑产品的落料防堆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注塑产品的落料防堆积装置,能够使得注塑产品掉落后在集料箱内分布更均匀,避免注塑产品堆积成锥状,提高集料箱的空间利用率,减少人力操作。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产品的落料防堆积装置,包括料盘及用以支撑所述料盘的若干支撑杆,所述料盘包括若干匀料杆,若干所述匀料杆交错设置以形成若干上下贯通的落料孔;其中,注塑产品向下掉落的过程中,至少部分所述注塑产品与所述匀料杆相触碰,以使得相应的所述注塑产品掉落方向发生变化,继而穿过落料孔继续向下掉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盘形成有落料区域及位于所述落料区域的周侧且自所述落料区域的边缘向上弯折延伸的边缘区域,所述匀料杆呈U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盘还具有沿所述边缘区域的外周设置的顶框,所述匀料杆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顶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盘还具有位于所述边缘区域且与所述顶框相平行的围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围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框呈矩形且其包括两组相互平行的侧边,所述匀料杆的两端固定在相互平行的其中一组所述侧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设置为四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底端弯折形成有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落料防堆积装置设于注塑产品的落料端与集料箱之间,注塑产品掉落过程中,至少有部分注塑产品与料盘的匀料杆相碰撞、反弹,使得相应的注塑产品的掉落方向发生变化,进而使得所述注塑产品在集料箱内分布更为均匀,避免注塑产品堆积成锥状,提高集料箱的空间利用率,减少人力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落料防堆积装置与集料箱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注塑产品的落料防堆积装置100包括料盘1及用以支撑所述料盘1的若干支撑杆2。所述料盘1包括若干匀料杆11,若干所述匀料杆11交错设置以形成若干上下贯通的落料孔12。所述落料孔的12的孔径大于所述注塑产品的最大尺寸,以避免注塑产品在所述料盘1上方堆积。在注塑产品向下掉落的过程中,至少部分所述注塑产品会与所述匀料杆11相触碰,相应的所述注塑产品掉落方向发生变化后,再穿过所述落料孔12继续向下掉落。

所述料盘1形成有落料区域101及位于所述落料区域101的周侧且自所述落料区域101的边缘向上弯折延伸的边缘区域102。所述落料区域101大致呈水平设置,所述边缘区域102的高度相当。所述料盘1还具有沿所述边缘区域102的外周设置的顶框13、以及位于所述边缘区域102且与所述顶框13相平行的围框14。

此处,所述顶框13及围框14均呈矩形设置,所述顶框13包括两组相互平行的侧边,所述匀料杆11呈U型且所述匀料杆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互平行的其中一组所述侧边上。所述支撑杆2设置为四根且两两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围框14上;所述支撑杆2的底端还弯折形成有支撑脚21。当然,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亦可以固定在所述顶框13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料箱200包括箱体201、托盘202及形成于箱体201上方开口的翻边203。所述箱体201的开口亦呈矩形设置;所述翻边203自所述箱体201的上缘向外并向上倾斜延伸。所述料盘1的落料区域101小于所述箱体201的开口尺寸,所述支撑脚21向下抵持在所述翻边203上,以便于所述落料防堆积装置100的转移运用。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2亦可延伸进箱体201的内部,抑或者所述支撑杆2跨设于所述箱体201的外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落料防堆积装置100的料盘1设置于注塑产品的落料端与集料箱200之间,注塑产品掉落过程中,至少有部分注塑产品与所述匀料杆11相碰撞、反弹,使得相应的注塑产品的掉落方向发生变化,进而使得所述注塑产品在集料箱200内的整体分布更为均匀,避免注塑产品堆积成锥状,提高集料箱200的空间利用率,减少人力操作。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