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旋风卧式燃烧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5142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双重旋风卧式燃烧锅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具体地说,是一种双重旋风卧式燃烧锅炉。



背景技术:

传统生物质小型锅炉采用的是立式炉膛,固定炉排,如果在生物质燃料结焦的情况下,固定炉排长时间燃烧就会逐步被结焦体累计起来,造成炉膛堵死,燃烧过程中还会由于炉排堵死缺氧,锅炉燃烧冒黑烟。所以现有的生物质小型锅炉存在的问题是:燃料不能充分燃烧,燃料热能没有充分利用;不能清除结焦,需要人工处理。

关于卧式锅炉,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卧式旋风烧锅炉》,公告号CN103307593B。该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燃料充分燃烧,防止燃料结焦堆积,使用保养方便轻松的生物质卧式旋风烧锅炉,它包括卧式旋风风管和卧式燃烧室;多根半圆柱形旋风风管均布在燃烧室后端内壁上;旋风风管位于燃烧室内的前端封闭,后端与鼓风分风腔相通;燃烧室前端与换热烟气管相通,后端通过燃烧室背板与鼓风分风腔相隔离;旋风风管前端与燃烧室相接处的下部设置渣箱;燃烧室和换热烟气管的外周是换热介质腔;第一燃料进料通道内设置有第一进料绞龙,第一燃料进料通道上设置有与鼓风口;旋风风管的管壁上设置出风孔,出风孔的轴线方向与燃烧室的径向方向形成锐角,使得从出风孔进入燃烧室的风形成向同一方向旋转的涡流;鼓风分风箱与鼓风机的出口相通。该技术有个缺陷,结构过于复杂,燃烧效果不理想,且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燃料充分燃烧,防止燃料结焦堆积的双重旋风卧式燃烧锅炉。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重旋风卧式燃烧锅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料仓1、料道2、鼓风腔3、卧式燃烧室4、卧式旋风风管5、水腔6、烟道7、清理口8、清渣口9,燃料通过所述料仓1经由所述料道2进入所述卧式燃烧室4燃烧,所述鼓风腔3与所述料道2相通,所述卧式旋风风管5为多根,呈半圆柱形,所述多根卧式旋风风管均布在所述卧式燃烧室4的内壁上;所述卧式燃烧室4为通腔、中间无阻碍,所述卧式旋风风管5的前端封闭、后端与所述鼓风腔3相通;所述卧式燃烧室4与所述烟道7相通,所述水腔6环绕于所述卧式燃烧室4和所述烟道7周边,所述清理口8和所述清渣口9位列于锅炉的侧面,并且所述清理口8与所述烟道7对应,所述清渣口9与所述卧式燃烧室4对应;所述卧式旋风风管5上设有两列出风孔10,所述两列出风孔10错位设置,且均位于半圆柱形风管的同一侧。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双重旋风卧式燃烧锅炉,燃烧充分,保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双重旋风卧式燃烧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双重旋风卧式燃烧锅炉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双重旋风卧式燃烧锅炉的旋风风管示意图。

图中,料仓1、料道2、鼓风腔3、卧式燃烧室4、卧式旋风风管5、水腔6、烟道7、清理口8、清渣口9、两列出风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双重旋风卧式燃烧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料仓1、料道2、鼓风腔3、卧式燃烧室4、卧式旋风风管5、水腔6、烟道7、清理口8、清渣口9,燃料通过所述料仓1经由所述料道2进入所述卧式燃烧室4燃烧,所述鼓风腔3与所述料道2相通,所述卧式旋风风管5为多根,呈半圆柱形,所述多根卧式旋风风管均布在所述卧式燃烧室4的内壁上;所述卧式燃烧室4为通腔、中间无阻碍,所述卧式旋风风管5的前端封闭、后端与所述鼓风腔3相通;所述卧式燃烧室4与所述烟道7相通,所述水腔6环绕于所述卧式燃烧室4和所述烟道7周边。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双重旋风卧式燃烧锅炉的侧视图。所述清理口8和所述清渣口9位列于锅炉的侧面,上下布置,并且所述清理口8位于上部,与所述烟道7对应,便于对换热烟气管清理和维修;所述清渣口9位于下部,与所述卧式燃烧室4对应,便于燃料灰烬和炉渣清理和维修。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的双重旋风卧式燃烧锅炉的旋风风管示意图。所述卧式旋风风管5上设有两列出风孔10,所述两列出风孔10错位设置,所述卧式旋风风管5为半圆柱形,半圆柱形风管上假设有一个中轴线,错位设置的所述两列出风孔10均位于风管的同一侧。这样,与所述鼓风腔3相通的所述卧式旋风风管5通过所述两列出风孔10吹出双重旋风,使得燃料燃烧更充分、更高效。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