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釉中彩陶瓷煅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4929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釉中彩陶瓷煅烧炉。



背景技术:

陶瓷在中国具有着悠久的历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

釉中彩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瓷器装饰材料和技法。亦称高温快烧颜料。颜料的熔剂成分不含铅或少含铅,按釉上彩方法施于器物釉面,通过1100~1260℃的高温快烧,与一般的陶瓷煅烧时,对于火候以及时间的影响也更加严格,火候和时间控制不当,以及受热不均匀严重影响釉中彩陶瓷的品质,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国专利CN201520083841.3公开了一种新型陶瓷棒煅烧炉,虽然能起到一定的煅烧功能,但是整体结构过于简单,使得防止在煅烧炉没的陶瓷受热极易不均匀,不利于釉在陶瓷上的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釉中彩陶瓷煅烧炉,旨在解决现有的技术方案中煅烧炉不能有效使得釉中彩陶瓷受热煅烧均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釉中彩陶瓷煅烧炉,包括煅烧炉本体、加热丝、风机、滚轴,所述的煅烧炉本体的空腔底部均匀设置若干滚轴,滚轴沿着煅烧炉本体空腔底部依次排列,所述的煅烧炉本体空腔顶部设置加热丝,并在加热丝的上方安装有风机结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在煅烧炉本体左右对称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煅烧炉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若干螺栓通孔。

优选地,所述的煅烧炉本体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优选地,所述的滚轴的外表面缠绕加热丝,进一步提高煅烧效果。

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釉中彩陶瓷煅烧炉,通过设置风机结构能够能将加热丝的热量吹入到煅烧炉本体内的空腔内,达到良好的煅烧效果,且滚轴不能能实现釉中彩陶瓷的翻滚,使其煅烧均匀,不易发生局部受热过多,对陶瓷煅烧产生影响。整个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被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煅烧炉本体;2、滚轴;3、加热丝;4、风机;5、底座;101、进料口;102、出料口;103、控制开关;51、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釉中彩陶瓷煅烧炉,包括煅烧炉本体1、加热丝3、风机4、滚轴2,煅烧炉本体1的空腔底部均匀设置若干滚轴2,用于放置釉中彩陶瓷,滚轴2沿着煅烧炉本体1空腔底部依次排列,使得放置的釉中彩陶瓷能带动滚动,煅烧炉本体1空腔顶部设置加热丝3,并在加热丝3的上方安装有风机4结构,使得风机将加热丝3产生的热量吹入煅烧炉本体1的空腔内,达到梁高的煅烧效果,进料口101和出料口102分别设置在煅烧炉本体1左右对称位置,使得釉中彩陶瓷沿着进料口通过滚轴2的带动从出料口出。

煅烧炉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5结构。

底座5上设置有若干螺栓通孔51。起到固定整个装置的作用。

煅烧炉本体1上设置有控制开关103。

滚轴2的外表面缠绕加热丝3,提高加热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