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27995发布日期:2021-07-27 13:3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托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属于建材设备类。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水泥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分干法生产水泥窑和湿法生产水泥窑两大类。冶金化工窑则主要用于冶金行业钢铁厂贫铁矿磁化焙烧;铬、镍铁矿氧化焙烧;耐火材料厂焙烧高铝钒土矿和铝厂焙烧熟料、氢氧化铝;化工厂焙烧铬矿砂和铬矿粉等类矿物。石灰窑(即活性石灰窑)用于焙烧钢铁厂、铁合金厂用的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石。

现有技术中,在回转窑托轮生产线上的托轮支撑装置,因安装时期,托轮调整的不到位,及后运行期间一次意外,造成回转窑有弯曲,造成轮带与托轮接触不好,托轮瓦经常发热,特别是在夏季温度高时,就必须使用冷却水对托轮进行降温。冷却水降温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另一方面冷却水随着托轮被带到支撑轴承上,造成支撑轴承上的油液乳化,影响润滑效果,严重时造成回转窑筒体的转动阻碍。

现有公开的一种回转窑托轮,申请号cn201820198600.7,通过在托轮装置壳体内侧夹层中设置盘管给托轮中的润滑油进行加热,通过控制在盘管中蒸汽或自来水进行升温和降温,有效避免润滑油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托轮正常使用,但是该回转窑托轮在使用时,不具备对清水装置,易造成油水混合,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设计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回转窑拖轮在使用时,冷却水易造成油水混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包括底座、托轮和回转窑筒体,所述底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对立固定设有两组侧架,所述侧架顶部固定设有多组支柱,所述支柱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托轮两侧中心处均固定设有转轴,两组侧架相靠近的一侧内均固定嵌设有支撑轴承,两组防护罩相靠近的内侧均固定嵌设有防水轴承,所述安装板顶部内开设有排水槽,且防护罩顶部内固定穿设有给油管,所述托轮与回转窑筒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侧面剖视呈倒“凵”型结构,且防护罩底面在水平位置上位于托轮下方。

优选的,所述转轴共设有两组,且两组转轴远离托轮一端分别固定于两组支撑轴承内圈中。

优选的,所述防水轴承与支撑轴承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两组转轴中段分别固定于两组防水轴承内圈中。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沿安装板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且排水槽呈倒梯形结构,且排水槽两端均为开口结构。

优选的,所述给油管位于转轴正上方,且给油管位于支撑轴承与防水轴承之间,且给油管顶部内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封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通过设置支撑轴承与转轴实现对托轮的支撑作用,通过设置防护罩起到对支撑轴承的防护作用,从而可有效避免托轮上的冷却水对支撑轴承造成影响,通过设置排水槽便于排出托轮表面滤下的冷却水,该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结构简单,支撑稳定性高,并且便于对转轴给油,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局部正面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局部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安装板,3、侧架,4、支柱,5、防护罩,6、托轮,7、转轴,8、支撑轴承,9、防水轴承,10、排水槽,11、给油管,12、封塞,13、回转窑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包括底座1、托轮6和回转窑筒体13,底座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有安装板2,安装板2顶部对立固定设有两组侧架3,侧架3顶部固定设有多组支柱4,支柱4顶部固定连接于防护罩5的内顶面,支柱4固定连接有防护罩5,托轮6两侧中心处均固定设有转轴7,两组侧架3相靠近的一侧内均固定嵌设有支撑轴承8,转轴7共设有两组,且两组转轴7远离托轮6一端分别固定于两组支撑轴承8内圈中,以此可实现托轮6的转动作用,防护罩5侧面剖视呈倒“凵”型结构,且防护罩5底面在水平位置上位于托轮6下方,通过防护罩5起到对支撑轴承8的防护作用,从而可避免托轮6上的冷却水飞溅到支撑轴承8上,两组防护罩5相靠近的内侧均固定嵌设有防水轴承9,防水轴承9与支撑轴承8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两组转轴7中段分别固定于两组防水轴承9内圈中,通过防水轴承9的作用,使得转轴7可穿设在防护罩5内,并且防水轴承9在实现转轴7转动的同时,对防护罩5内部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安装板2顶部内开设有排水槽10,排水槽10沿安装板2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且排水槽10呈倒梯形结构,且排水槽10两端均为开口结构,这样便于通过排水槽10将托轮6上滤下的水排出到安装板2外,且防护罩5顶部内固定穿设有给油管11,给油管11位于转轴7正上方,且给油管11位于支撑轴承8与防水轴承9之间,且给油管11顶部内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封塞12,封塞12表面设有螺纹,给油管11顶部内壁面设有与封塞12表面相咬合的螺纹槽,通过给油管11便于工作人员将润滑油液滴加到转轴7上,提高转轴7与支撑轴承8之间的润滑性,托轮6与回转窑筒体13转动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时,先通过螺栓将安装板2固定在底座1顶部,以此可将多组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装配在回转窑筒体13下端两侧,托轮6可实现与回转窑筒体13的转动连接,并且提供给回转窑筒体13支撑作用,工作人员可通过冷却水对托轮6表面进行冷却作用,托轮6上滤下的冷却水通过排水槽10排出到安装板2外,防护罩5可避免冷却水飞溅到防护罩5内部,并且工作人员可通过取出封塞12,通过给油管11对转轴7上滴加润滑油液,以上为本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工作过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包括底座(1)、托轮(6)和回转窑筒体(13),所述底座(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顶部对立固定设有两组侧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3)顶部固定设有多组支柱(4),所述支柱(4)固定连接有防护罩(5),所述托轮(6)两侧中心处均固定设有转轴(7),两组侧架(3)相靠近的一侧内均固定嵌设有支撑轴承(8),两组防护罩(5)相靠近的内侧均固定嵌设有防水轴承(9),所述安装板(2)顶部内开设有排水槽(10),且防护罩(5)顶部内固定穿设有给油管(11),所述托轮(6)与回转窑筒体(13)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5)侧面剖视呈倒“凵”型结构,且防护罩(5)底面在水平位置上位于托轮(6)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共设有两组,且两组转轴(7)远离托轮(6)一端分别固定于两组支撑轴承(8)内圈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轴承(9)与支撑轴承(8)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两组转轴(7)中段分别固定于两组防水轴承(9)内圈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10)沿安装板(2)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且排水槽(10)呈倒梯形结构,且排水槽(10)两端均为开口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油管(11)位于转轴(7)正上方,且给油管(11)位于支撑轴承(8)与防水轴承(9)之间,且给油管(11)顶部内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封塞(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包括底座、托轮和回转窑筒体,所述底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对立固定设有两组侧架,所述侧架顶部固定设有多组支柱,所述支柱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安装板顶部内开设有排水槽,且防护罩顶部内固定穿设有给油管,所述托轮与回转窑筒体转动连接。该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通过设置支撑轴承与转轴实现对托轮的支撑作用,通过设置防护罩起到对支撑轴承的防护作用,从而可有效避免托轮上的冷却水对支撑轴承造成影响,通过设置排水槽便于排出托轮表面滤下的冷却水,该回转窑托轮表面清水装置结构简单,支撑稳定性高,并且便于对转轴给油,实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美腾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