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状散热体及带弹簧状散热体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8047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形,所述弹簧状散热体10呈阵列状相互间隔地排布在热载板20上。为增加弹簧状散热体10与热载板20的接触面积,第一导热段141、第二导热段142、第三导热段143和第四导热段144与热载板20接触的底面为冲压或打磨后的平面而非弧形。
[0070]所述热载板20的形状和弹簧状散热体10的排布方式不限于图8?图10所示,可根据需要任意排布,例如图11和图12示出了弹簧状散热体10在圆形热载板20的排布方式,多个弹簧状散热体10以热载板20的圆心为中心多角度径向分布。
[0071]实施例2
[0072]弹簧状散热体的形状也不限于图1?图7所示的圆柱状,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弹簧状散热体30以及散热器3,如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散热体30的立体图,其形状为上小下大、轴向中空的圆台形,包括上层弹簧体上层弹簧体310、下层弹簧体320、第一延长段331、第二延长段332、第三延长段333、第一导热段341、第二导热段342、第三导热段343、第四导热段344。
[0073]第四导热段344 —端与下层弹簧体320的下端相接并在下层弹簧体320底面顺着原来的轨迹环绕,第二延长段332上端与上层弹簧体310的下端相接并延伸至下层弹簧体320底面,第二导热段342 —端与第二延长段332下端相接并在下层弹簧体320底面环绕于其外侧,另一端与第四导热段344相连;第三延长段333上端与下层弹簧体320的上端相接并延伸至下层弹簧体320底面,第三导热段343 —端与第三延长段333下端相接并在下层弹簧体320底面环绕于其外侧;第一延长段331上端与上层弹簧体310的上端相接并延伸至下层弹簧体320底面,第一导热段341 —端与第一延长段331下端相接并在下层弹簧体320底面环绕于第二导热段342和第三导热段343外侧。
[0074]如图17、18所示为本实施例散热器3的爆炸主视图和爆炸立体图,包括多个直径依次减小且可依次套接的弹簧状散热体30、30b、30c、30d,散热体30、30b、30c、30d的结构如图13所示和上文所述,不再赘述。为保证能够依次套接,里外相邻的弹簧状散热体30、30b、30c、30d的底面直径应小于其相邻外层的弹簧状散热体30、30b、30c、30d的底面内径。优选地,最内侧的弹簧状散热体30d可为锥体。所述弹簧状散热体30、30b、30c、30d套接后并固定于热载板20上,参见图14?16,固定方式同样采取焊接、铆接、螺栓压合等方式。
[0075]实施例3
[0076]图19?图2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散热器4,包括热载板20、两个直径不一的圆台形的弹簧状散热体30、30b以及多个圆柱形的弹簧状散热体10,所述弹簧状散热体10、30、30b的结构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一致,不再赘述。直径较大的弹簧状散热体30套接于直径较小的弹簧状散热体30b外,弹簧状散热体10设于直径较小的弹簧状散热体30b的中空部位,所述弹簧状散热体10、30、30b均固定于热载板20上。
[0077]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下层弹簧体底面”指下层弹簧体下端所在的垂直于下层弹簧体轴线的平面。
[0078]由上述各实施例可知,为实现上层弹簧体与下层弹簧体相互固定,根据上层弹簧体和下层弹簧体形状不同,也可使第一导热段或第二导热段与第三导热段或第四导热段相连,不限于实施例所示。同样,第一导热段、第二导热段、第三导热段、第四导热段在下层弹簧体底面的盘旋或环绕方式(内侧、外侧、长度等)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示。
[0079]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状散热体及散热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热源散热,为进一步说明其应用方式,下文将具体说明其用于灯的具体结构,并不限制其适用领域。
[0080]图23?图29示出了第一种带有弹簧状散热器的灯50的结构,包括螺丝501、驱动电源502、上盖板503、防护罩504、下盖板505、散热器1、与螺丝501适配的内螺纹柱506、LED灯板507、硅胶垫508、反光碗509、PC罩510、灯罩511。参见图11、图12,与实施例1相同,散热器I由热载板20和固定于热载板20上的多个所述圆柱形的弹簧状散热体10构成,弹簧状散热体10以热载板20的圆心为中心径向分布。LED灯板507、硅胶垫508、反光碗509、PC罩510和灯罩511依次叠加固定于散热器I的热载板20底部,其固定方式采用现有LED灯板的固定方式即可。四个内螺纹柱506设置于热载板20上表面,下盖板505开有与内螺纹柱506、弹簧状散热体10的位置以及截面形状适配的孔,下盖板505的孔对准内螺纹柱506和弹簧状散热体10后从上往下压在弹簧状散热体10底部的第一导热段141、第三导热段143上起到美观以及导热、散热作用。下盖板505顶面边缘设有与防护罩504底部边缘适配的沟槽512 (如图28所示),防护罩504的直径和高度均略大于弹簧状散热体10和内螺纹柱506外周,所述防护罩504从散热器I上方向下套装于所述沟槽512上。上盖板503压合在防护罩504顶部边缘,驱动电源502置于上盖板503上,螺丝501穿过驱动电源502和上盖板503与内螺纹柱506连接,从而使驱动电源502、上盖板503、防护罩504与散热器I固定。
[0081]图30?图36示出了第二种带有弹簧状散热器的灯60的结构,包括驱动电源602、防护罩604、散热器3、LED灯板606、灯罩607和螺丝601、603、608。灯60采用的散热器3的结构如图13?18所示和前文所述,多个直径依次减小的圆台形弹簧状散热体依次套接并固定在热载板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利用率,最里层的弹簧状散热体的中空部位设有圆柱形的弹簧状散热体10(如图35所示)。防护罩604亦呈圆台形和网格状,其直径和高度均略大于散热器3的弹簧状散热体,防护罩604从上至下套在散热器3的弹簧状散热体周围,底部通过螺丝603与散热器3的热载板20连接,驱动电源602通过螺丝601与防护罩604顶部边缘连接,LED灯板606固定于热载板20底面,灯罩607通过螺丝608固定于热载板20底面。
[0082]散热器的形状及其弹簧状散热体的排布可根据灯的形状设置,除了上文所述的形状外,图37示出了另一种散热器7的立体图,图38?43为采用该散热器7的灯70的各个视图,该灯70同样包括驱动电源702、防护罩704、散热器7、LED灯板706、灯罩707和螺丝701,703,708ο所述散热器7包括多个圆柱形的弹簧状散热体10和热载板20,热载板20的形状呈圆角矩形,多排弹簧状散热体10交错排布于其上,间隔比图8?图10所示的散热体I的弹簧状散热体的间隔更紧密。防护罩704体积略大于弹簧状散热体10且呈网格状,防护罩704从上至下套在散热器7的弹簧状散热体周围,底部通过螺丝703与散热器7的热载板连接,驱动电源702通过螺丝701与防护罩704顶部边缘连接,LED灯板706固定于热载板20底面,灯罩707通过螺丝708固定于热载板20底面。
[0083]采用上述结构的弹簧状散热体和散热器具有如下优点: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