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13453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的换热器有很多种类,主要有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等,不同种类的换热器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比如换热效率大小,结构复杂程度、是否容易结垢、是否便于清洗,是否容易渗漏,是否会发生串液,占地面积大小等。相比较而言板式换热器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是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这种板式换热器虽然传热系数高,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而且可以通过增减板片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另外制作和拆装方便,成本较低,还便于清洗不易结垢,但这种板式换热器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由于是由一系列板片叠装而成,板片之间采用密封件密封,一系列板片之间的四边都需要密封,很容易发生渗漏甚至串液。
[0003]另外,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较简单,操作可靠,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换热器类型,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密封方便,但是由于壳体由管束构成,拆装不便不易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和清洗并且密封方便的换热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主要包括换热器主体以及两个分流装置,所述换热器主体主要由若干长度相等且直径不同的套管构成,若干套管以直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从内到外依次套设,任意相邻两套管之间均形成环形通道,两个分流装置分别设在换热器主体的两端。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换热器由套管套设并两端与分流装置连接构成,套管与分流装置之间采用密封件密封,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并且密封方便,不易发生渗漏或者串液。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分流板,分流板与换热器主体的一端相连,所述筒体与分流板之间形成中空的容流腔,所述容流腔内设有隔挡板,且隔挡板将容流腔隔成两部分,两部分容流腔中与分流板对应的另一端为的导流口。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分流装置的容流腔分成两部分,分别用来通过两种不同的介质,以实现换热效果,也防止发生串液。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板上设有分流孔,相邻两个分流孔之间为阻隔块,所述换热器主体的环形通道从内到外分为交替间隔设置的奇数环和偶数环,以隔挡板为分界将所述分流板分成分流板A和分流板B两部分;在分流板A上,分流孔与奇数环相导通,阻隔块覆盖在偶数环开口 ;在分流板B上,分流孔与偶数环相导通,阻隔块覆盖在奇数环开口。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部分容流腔分别间隔地与不同的环形通道相连通,使得不同的介质在换热器主体中间隔的环形通道中,既实现很好的换热效果,也能够避免发生串液。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挡板呈一个平面,且垂直于分流板,平面对应换热器主体中心的套管处设有与套管口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分流孔为半圆环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隔挡板均匀地将容流腔分成两部分,使得两部分容流腔中的介质能够均衡地进入环形通道,实现更好的导热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套管的个数至少为两个,若干套管为同轴心可拆卸套设。所述换热器主体的套管的个数至少为三个,套管的直径从小到大为等差排列。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单个环形通道的宽度均匀,不同环形通道的宽度均等,使得每两个环形通道之间的传热效率均衡。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个分流装置以换热器主体的中心为对称点中心对称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两个分流装置中的隔挡板在同一个平面上,每个环形通道的两端对应的分流孔分别在隔挡板所在平面的两侧,介质从隔挡板所在平面的一侧的导流口进入环形通道,从隔挡板所在平面的另一侧的导流口流出环形通道,提高了换热效率。
[00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器主体与两端分流装置之间为可拆卸设置,且采用密封件密封。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器主体的套管为可拆卸套设,换热器与分流装置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便于清洗。
[00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个分流装置之间设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固定杆均匀设在换热器主体外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杆固定两端分离装置和换热器主体,而且三根以上的固定杆使得该换热器结构更加稳定。
[00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装置与固定杆相连处固定设有螺帽,固定杆两端外壁上设有与螺帽螺纹配合的螺纹,且固定杆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固定杆与分流装置通过螺纹配合相连。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与分流装置之间以螺纹连接,且固定杆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使得只要往相同方向拧转固定杆,就能实现两端螺纹分别与对应的螺帽同时拧紧或者拧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实施例的分离视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4为图3在A-A处的剖面图。
[0027]附图标记:1、换热器主体;2、分流装置;3、固定杆;4、套管;5、环形通道;6、筒体;
7、顶板;8、分流板;81、分流板A ;82、分流板B ;9、隔挡板;10、导流口 ; 11、分流孔;12、容流腔;13、螺帽;14、阻隔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9]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换热器,主要包括换热器主体1、两个分流装置2以及若干固定杆3,两个分流装置2分别可拆卸设置在换热器主体I的两端,换热器主体I与两端分流装置2之间采用密封件密封,且两个分流装置2以换热器主体I的中心为对称点中心对称设置,固定杆3至少为三根,且均匀设在换热器主体I的外周,固定杆3两端分别与两个分流装置2可拆卸连接。
[0030]换热器主体I由至少两个套管4可拆卸套设而成,套管可以采用圆形套管4,也可以采取方形、三角形或者椭圆形等其他形状的套管4,由于圆形具有截面积大方便加工等特点,优选圆形套管4。套管4长度相等直径不同,且套管4按直径从小到大为等差排列,套管4按直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