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2154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水分离装置,尤其是适用于高含水且气液比较大的分离环境。
背景技术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是从油水分离池逐渐改进而来,它是利用油、气、水不同的物理性质,使其在分离器中沉降达到三相分离的目的。近些年来,我国在三相分离器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分离器种类、型号不断增多,分离效率也在不断改善。然而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一些新的问题逐渐引起重视,主要有以下两点(1)分离效率低。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多数油田的含水率大幅上升,特别是油页岩原位开采的采出液含水率高且气液比大,致使原有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低;(2)设备体积大,成本高,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简单、 成本低且分离效率较高的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是由壳体1内左端上部装有入口分流器3,壳体1内底面装有整流板4、聚结板5和堰板12,整流板4上设有规则排列的圆孔,聚结板5呈“V”字形放置,板与水平方向倾斜角度为45°,各板间距为15-30mm,内右端上部装有捕雾器7,捕雾器7和出气口 6,内右端底面设有出水口 9和出油口 11,在出水口 9和出油口 11内分别装有防涡器10,堰板12设在出水口 9和出油口 11之间构成。入口分流器3在壳体1外的上部设有进口接管2,入口分流器3在壳体1内的上部设有放气孔14,中部装有与入口分流器3侧壁呈45°角的挡板15,挡板15为凸形板,挡板15底边延伸至入口分流器3的油水界面以下。入口分流器3与进口接管2轴线不在同一竖直面上,进口接管2距入口分流器3轴线向装有挡板15的一侧偏5-10mm。堰板12和聚结板5的高度为分离器直径的1/2,整流板4比聚结板5高30-50mm。整流板4设有平行孔,孔径为80-100mm,孔间距为120_150mm。有益效果在入口分流器中采出液撞击凸形挡板后,改善了气液分离效果,增强了水珠聚沉。气液预分离达到90%以上,预分离效果显著,油水预分离也得到强化。液体处于半满状态,气液界面最大处,更适合于高气液比的采出液分离。聚结板不仅促进了小液滴聚结,还与整流板一起稳定了分离液,使油水检测界面稳定。整流板和聚结板体积小,减小了设备体积,降低了成本。

图1是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结构图;图2是图1中入口分流器3结构图;[0010]图3是垂直分离器轴线方向的整流板剖视图;图4是垂直分离器轴线方向的聚结板剖视图。1壳体,2进口接管,3入口分流器,4整流板,5聚结板,6气出口,7捕雾器,8沉降室,9水出口,10防涡器,11油出口,12堰板,13油室,14、放气孔,1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采用卧式壳体结构,在壳体内依次装有入口分流装置、整流板、聚结板、捕雾器、堰板、防涡器,并在壳体上设有进口接管、油出口接管、水出口接管和气出口接管。所述入口分流装置固接于壳体内壁,位于进口接管之下,其顶部开有一圈放气孔,并内置挡板,底部延伸至分离器油水界面以下;整流板上设有规则排列的圆孔;聚结板与水平方向倾斜放置;除雾器位于壳体内,气出口下方;堰板与分离器轴线垂直放置,并与壳体内壁固接,分隔沉降室与油室;所述防涡器位于壳体内,分别与油出口接管和水出口接管相连。入口分流器放气孔沿圆周放置,据顶部距离120-150mm,各孔直径均为60_80mm, 各孔间距为100-120mm。入口分流器内置挡板为凸形板,沿与水平方向45°放置。入口分流器底部圆管出口与分离器底部距离为150-180mm。为使进入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混合液能够完全撞击入口分离器挡板15,入口分流器与进口接管轴线不对齐,入口分流器沿分离器轴线方向向设有挡板一侧偏移5-10mm。整流板平行开孔,各孔直径均为80_100mm,相邻孔间距120-150mm。聚结板呈“V”字形放置,板与水平方向倾斜角度为45°,各板间距为 15-30mm。为使气液界面面积最大,堰板高度为分离器的半径长度。实施例1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是由壳体1内左端上部装有入口分流器3,入口分流器3 在壳体1外的上部设有进口接管2,入口分流器3在壳体1内的上部设有放气孔14,中部装有与入口分流器3侧壁呈45°角的挡板15,挡板15为凸形板,挡板15底边延伸至入口分流器3的油水界面以下。入口分流器3与进口接管2轴线不在同一竖直面上,进口接管2 距入口分流器3轴线向装有挡板15的一侧偏5mm。壳体1内底面装有整流板4、聚结板5和堰板12,堰板12和聚结板5的高度为分离器直径的1/2,整流板4比聚结板5高30mm。整流板4设有平行孔,孔径为80mm,孔间距为120-150mm。整流板4上设有规则排列的圆孔,聚结板5呈“V”字形放置,板与水平方向倾斜角度为45°,各板间距为15mm,内右端上部装有捕雾器7,捕雾器7和出气口 6,内右端底面设有出水口 9和出油口 11,在出水口 9和出油口 11内分别装有防涡器10,堰板12设在出水口 9和出油口 11之间构成。工作过程是采出液经进口接管2进入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在入口分流器中撞击挡板15后完成气液预分离,气体经放气孔14溢出入口分流器,液体则沿入口分流器管路送入分离器底部水层中,经“水洗”促进分离液中水珠聚沉;油水混合液经过整流板4后进入沉降室;在沉降室,上层气体携带的微小液滴被动沉降到气液表面,未能沉降的小液滴随气体上行通过捕雾器时碰撞聚结,沿器壁流下,气体则经气出口接管流出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液体经过沉降室中的聚结板5时,水中油滴及油中水滴分别聚结,基本达到油水分离,流出聚结板后在沉降室经过进一步沉降后,上层的油液高过堰板进入油室,分离完成的水与油液经水出口与油出口流出设备。实施例2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是由壳体1内左端上部装有入口分流器3,入口分流器3 在壳体1外的上部设有进口接管2,入口分流器3在壳体1内的上部设有放气孔14,中部装有与入口分流器3侧壁呈45°角的挡板15,挡板15为凸形板,挡板15底边延伸至入口分流器3的油水界面以下。入口分流器3与进口接管2轴线不在同一竖直面上,进口接管2 距入口分流器3轴线向装有挡板15的一侧偏8mm。壳体1内底面装有整流板4、聚结板5和堰板12,堰板12和聚结板5的高度为分离器直径的1/2,整流板4比聚结板5高40mm。整流板4设有平行孔,孔径为90mm,孔间距为120-150mm。整流板4上设有规则排列的圆孔,聚结板5呈“V”字形放置,板与水平方向倾斜角度为45°,各板间距为20mm,内右端上部装有捕雾器7,捕雾器7和出气口 6,内右端底面设有出水口 9和出油口 11,在出水口 9和出油口 11内分别装有防涡器10,堰板12设在出水口 9和出油口 11之间构成。工作过程是采出液经进口接管2进入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在入口分流器中撞击挡板15后完成气液预分离,气体经放气孔14溢出入口分流器,液体则沿入口分流器管路送入分离器底部水层中,经“水洗”促进分离液中水珠聚沉;油水混合液经过整流板4后进入沉降室;在沉降室,上层气体携带的微小液滴被动沉降到气液表面,未能沉降的小液滴随气体上行通过捕雾器时碰撞聚结,沿器壁流下,气体则经气出口接管流出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液体经过沉降室中的聚结板5时,水中油滴及油中水滴分别聚结,基本达到油水分离,流出聚结板后在沉降室经过进一步沉降后,上层的油液高过堰板进入油室,分离完成的水与油液经水出口与油出口流出设备。实施例3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是由壳体1内左端上部装有入口分流器3,入口分流器3 在壳体1外的上部设有进口接管2,入口分流器3在壳体1内的上部设有放气孔14,中部装有与入口分流器3侧壁呈45°角的挡板15,挡板15为凸形板,挡板15底边延伸至入口分流器3的油水界面以下。入口分流器3与进口接管2轴线不在同一竖直面上,进口接管2 距入口分流器3轴线向装有挡板15的一侧偏10mm。壳体1内底面装有整流板4、聚结板5和堰板12,堰板12和聚结板5的高度为分离器直径的1/2,整流板4比聚结板5高50mm。整流板4设有平行孔,孔径为100mm,孔间距为120-150mm。整流板4上设有规则排列的圆孔,聚结板5呈“V”字形放置,板与水平方向倾斜角度为45°,各板间距为30mm,内右端上部装有捕雾器7,捕雾器7和出气口 6,内右端底面设有出水口 9和出油口 11,在出水口 9和出油口 11内分别装有防涡器10,堰板12设在出水口 9和出油口 11之间构成。工作过程是采出液经进口接管2进入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在入口分流器中撞击挡板15后完成气液预分离,气体经放气孔14溢出入口分流器,液体则沿入口分流器管路送入分离器底部水层中,经“水洗”促进分离液中水珠聚沉;油水混合液经过整流板4后进入沉降室;在沉降室,上层气体携带的微小液滴被动沉降到气液表面,未能沉降的小液滴随气体上行通过捕雾器时碰撞聚结,沿器壁流下,气体则经气出口接管流出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液体经过沉降室中的聚结板5时,水中油滴及油中水滴分别聚结,基本达到油水分离,流出聚结板后在沉降室经过进一步沉降后,上层的油液高过堰板进入油室,分离完成的水与油液经水出口与油出口流出设备。
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是由壳体(1)内左端上部装有入口分流器(3),壳体⑴内底面装有整流板G)、聚结板(5)和堰板(12),整流板(4)上设有规则排列的圆孔,聚结板(5)呈“V”字形放置,板与水平方向倾斜角度为45°,各板间距为 15-30mm,内右端上部装有捕雾器(7),捕雾器(7)和出气口(6),内右端底面设有出水口(9) 和出油口(11),在出水口(9)和出油口(11)内分别装有防涡器(10),堰板(12)设在出水口 (9)和出油口 (11)之间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入口分流器(3)在壳体 (1)外的上部设有进口接管O),入口分流器C3)在壳体(1)内的上部设有放气孔(14),中部装有与入口分流器C3)侧壁呈45°角的挡板(15),挡板(1 为凸形板,挡板(1 底边延伸至入口分流器(3)的油水界面以下。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入口分流器(3)与进口接管( 轴线不在同一竖直面上,进口接管( 距入口分流器C3)轴线向装有挡板(15) 的一侧偏5-10m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堰板(12)和聚结板 (5)的高度为分离器直径的1/2,整流板比聚结板(5)高30-50mm。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整流板(4)设有平行孔,孔径为80-100mm,孔间距为120_15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在壳体内内壁固装有入口分流装置、整流板、聚结板、捕雾器、堰板、防涡器,并在壳体上设有进口接管、油出口接管、水出口接管和气出口接管。除雾器位于壳体内,气出口下方;堰板与分离器轴线垂直放置,防涡器位于壳体内,分别与油出口和水出口相连。在入口分流器中采出液撞击凸形挡板后,改善了气液分离效果,增强了水珠聚沉。气液预分离达到90%以上,预分离效果显著,油水预分离也得到强化。液体处于半满状态,气液界面最大处,更适合于高气液比的采出液分离。聚结板不仅促进了小液滴聚结,还与整流板一起稳定了分离液,使油水检测界面稳定。整流板和聚结板体积小,减小了设备体积,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B01D17/025GK202289572SQ2011204341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6日
发明者于萍, 刘士雷, 孙友宏, 张春鹏, 张银鸽, 焦宾, 郭威 申请人:吉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