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湿法脱硫的工艺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7342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烟气湿法脱硫的工艺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湿法脱硫的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喷淋塔、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在入口烟道上沿设置有屋檐板,目的是防止部分斜向喷淋的浆液以及沿塔壁流下的浆液进入入口烟道;并对入塔烟气的流态进行控制。 常规的采用塔内氧化的喷淋吸收塔,其石膏浆液直接从吸收塔塔釜排出,浆液密度控制在
I.08 I. 12g/cm3之间。根据部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浆液密度相差一倍的前提下,亚硫酸钙氧化速率差距50 100% ;浆液温度相差10°C前提下,氧化速率相差20 40%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氧化风管插入深度越深,氧化速率越高;常规的喷淋吸收塔中下落的喷淋浆液空中吸收SO2后,下落的喷淋浆液越接近塔釜液面处其PH值越低,在接近塔釜液面处与塔釜内浆液瞬时pH值相差I. 5 2. 5,稳定后 pH值差距I I. 5,较低的pH值有利于浆液的氧化;当吸收塔釜浆液密度自I. 12g/cm3下降至I. 04g/cm3,循环泵电流减小5 15%,系统阻力下降80 200Pa,衆液密度下降对于设备磨损、堵塞现象有所缓解,无从量化。当原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较高时,提高脱硫塔内脱硫剂的PH值降低脱硫液气比,并提高脱硫效率,但是较高的pH值不利于浆液的氧化, 影响脱硫石膏的产出。申请号为200710156609.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塔外氧化石灰/电石渣-石膏法脱硫工艺及装置,将一部分初始烟气通入氧化罐,将脱硫塔排出的脱硫浆液的 pH值调整至3. 0 5. 5以利于氧化,再向氧化罐中通入氧气与脱硫浆液进行氧化反应生成脱硫石膏并回收。其采用一个增压风机将小部分原始烟气通入氧化罐内,在氧化罐内设置烟气洗涤器降低浆液PH值,经洗涤后的烟气重新回到主引风机入口 ;氧化空气只通往氧化罐进行氧化,氧化罐内浆液不参与吸收塔循环。该发明专利的缺点在于,为了达到氧化系统所要求PH值范围3. 0 5. 5,增加了增压风机、浆液排出泵等动力设备,氧化罐内设置了烟气洗涤器,罐体构成复杂,成本上升;设备较多,运行控制难度提高;小部分原始烟气经过洗涤后重新回到主引风机入口,烟气含湿量较高,对主引风机及其下游设备有腐蚀的风险; 浆液停留时间及氧化时间受制于氧化罐大小,氧化罐体积需设置足够大,与吸收塔塔釜无法连通使用。申请号为200920004227. 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氧化镁湿法脱硫塔外循环装置,虽然其设置有外置塔釜,实际上是将原本与吸收塔一体的塔釜外置,仍然是单塔釜设计,与常规的脱硫系统工艺流程没有区别。申请号为201020210955. 7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塔外氧化吸收塔,其脱硫剂从喷淋雾化装置进入,全部烟气进入吸收塔后需经过鼓泡吸收,常规的鼓泡吸收阻力 > lOOOPa,主引风机能耗大;塔内烟道对于吸收塔内烟气流场影响较大;其通往氧化装置的浆液与贮存槽中浆液相同,氧化空气只通往氧化装置,与常规的脱硫系统吸收塔塔釜内直接通入氧化空气相比增加了没有氧化功能的贮存槽;贮存槽采用锥形设计,吸收塔底部空间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气湿法脱硫的工艺及装置,在保证脱硫吸收系统效率的前提下,降低投资费用及运行能耗;在吸收系统高负荷运行时,提高吸收液PH值,其氧化系统不受影响,正常出石膏。一种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包括吸收塔、副塔和氧化风机,所述的吸收塔上设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的吸收塔内设有喷淋层,所述的氧化风机的出风口分两路,一路连通吸收塔,另一路连通副塔,所述的喷淋层下方设有接收器,所述的吸收塔外设有与接收器连通的分流器,所述的分流器有两个分别连通吸收塔和副塔的分流出口。优选地,所述的分流器包括分流腔、与分流腔连通的进浆管和两个分流管,所述的两个分流管的相邻侧壁在分流腔底部交汇,所述的分流腔内设有分流板,所述的分流板底端与两个分流管的交汇处铰接,两侧紧贴分流腔的腔壁;所述的分流器还包括翻转分流板的拉杆,该拉杆一端与分流板活动连接,另一端穿过分流腔侧壁与一动作执行机构连接。更优选地,所述的分流腔外壁设有水平的套管,拉杆穿过该套管与动作执行机构连接;所述的动作执行机构为与拉杆螺纹连接的手轮,所述的手轮与所述的套管卡合连接, 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的拉杆穿入套管的部分设有轴向设置的导向孔,套管的管腔内设有穿过该导向孔的导向杆;所述的分流板与拉杆连接的表面设有两个在同一水平位置的卡环,所述的拉杆连接分流板的一端设有与它垂直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穿入两卡环内。分流器将来自接收器中的浆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回流进吸收塔,继续参与脱硫循环,一部分送进副塔,两部分的流量可通过调节分流板的位置进行随意分配,但流过分流器中的总量不变,以保证接收器中浆液的流速,防止沉积;分流板以铰接处为圆心进行扇面运动,分流板所处的位置不同,进入两个分流管中的浆液流量比例也不同,从而达到分配流量的目的, 通过动作执行机构控制拉杆沿直线运动,从而定位分流板在分流腔中的位置,以根据需要调节浆液流量的分配,方便快捷。优选地,所述的动作执行机构由传动机构和电机组成,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拉杆连接。电机通过电气控制正、反转从而带动拉杆往返运动,分流板在拉杆的推拉下对衆液流量进行分配,可实现自动化控制浆液流量的分配。优选地,所述的副塔上部设有连通吸收塔的溢流管,用于溢流副塔上部密度较小浆液且平衡分流管流入的浆液量。优选地,所述的接收器为开口朝上且倾斜设置的接收槽,所述接受槽的开口面积为其所处高度处的吸收塔横截面积的8-15%。其所收集的喷淋浆液量可满足正常工况与高负荷工况下副塔所需的循环浆液量要求;更优选地,所述接收槽的坡度为10-30%,即接收槽上下端之间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为10-30%。防止固体在接收槽的底部沉积。优选地,所述的烟气入口上沿处设有屋檐板,所述的接收器设置在紧贴屋檐板的上方。屋檐板上方为烟气流态的盲区,将接收器安装在此盲区内,以降低接收器对吸收塔内烟气流场的影响。优选地,所述的接收器上端设有冲洗水管。定期冲洗,防止浆液沉积。
所述的分流器的一分流出口与副塔的底部连通,以保证吸收塔流至副塔的浆液在副塔中有最大的停留时间;所述的副塔内靠近底部处设有侧搅拌器。石膏浆液塔罐内的停留时间越长或石膏浆液搅拌强度下降,石膏的结晶颗粒就会越大,石膏浆液的浓度及石膏晶粒的大小影响石膏的品质,石膏浆液的浓度越高、结晶颗粒越大则石膏的脱水性能越好, 含水率越低,石膏品质越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进行烟气湿法脱硫的工艺,包括,将烟气与脱硫剂送入吸收塔中,脱硫剂经喷淋层向下喷淋,与向上运动的烟气反应,烟气脱去二氧化硫后排出,所述的脱硫剂与烟气反应后形成脱硫浆液,当脱硫剂的pH值为4. 0-5. 5时,氧化风机产生的氧化风送入吸收塔中,脱硫浆液在吸收塔中氧化成石膏浆液,接收器接收部分石膏浆液送入分流器中,分流器将占总流量 10 30%的浆液分流至副塔中,将占总流量70 90%的浆液分流至吸收塔内;当脱硫剂的pH值为5. 5-6. 5时,氧化风机产生的氧化风送入副塔中,接收器接收部分脱硫浆液送入分流器中,分流器将占总流量70 90%的浆液分流至副塔中进行氧化, 将占总流量10 30%的浆液分流至吸收塔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I)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较低时,正常工况即pH值5. 5以下能满足脱硫系统规定的性能指标,此时吸收塔内浆液密度可控制较低,循环泵电流降低,系统阻力降低,设备磨损降低,整套系统运行能耗较常规技术低;脱硫浆液的氧化在吸收塔内进行,送入副塔中进行提浓结晶,由于副塔中搅动强度小,结晶环境良好,下部密度较高,石膏脱水性能好,含水率较常规技术下降2 4%。(2)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较高时,高负荷工况即提高脱硫剂pH值至5. 5 6. 5能满足脱硫系统规定的性能指标,此时选择较低液气比也可达到吸收效率,而氧化在副塔中顺利进行,不受吸收系统高PH值的影响,通过降低系统液气比来降低投资于运行费用。


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I所示吸收塔的A向视图3是图2所示屋檐板和烟气入口的俯视图4是图2所示接收器和烟气入口的俯视图5是图I所示分流器的机构示意图6是图5所示分流器的A向视图7是图5所示分流器的B向视图8是图5所示C部分沿D-D的剖视图9是图5所示分流板、转轴、卡环和连接杆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烟气脱硫装置,包括吸收塔I、分流器5、副塔6、氧化风机9和石膏排出泵8。吸收塔I选用喷淋塔,塔内上部设有三层喷淋层,每层喷淋层都由管道及管道上的若干喷嘴组成,吸收塔I内底部设有浆池,浆池内设有3-4个搅拌器,吸收塔I中部设有烟气入口 2并连通入口烟道,顶部设有烟气出口并连同出口烟道,吸收塔I的外壁上设有3 个循环泵(图中未示出),循环泵的入口均连通吸收塔I的浆池,出口分别与各层喷淋层连通,吸收塔I外部设有分流器5,在吸收塔I附近设有副塔8,分流器5底部的第一分流管501 连通副塔6,第二分流管502连通吸收塔I的浆池,在副塔6的顶部设有一溢流管7,溢流管 7的入口连通副塔6的上部溢流面,出口连通吸收塔I的浆池,副塔6内底部设有3-4个侧搅拌器,副塔6的底部连通一台或两台石膏浆液排出泵8,石膏排出泵8的出口与石膏脱水设备(图中未示出)连通,在吸收塔I和副塔6附近设有一个氧化风机9,氧化风机9的出风口分为两支,一支连通吸收塔I并伸入吸收塔I的浆池内,另一支氧化风管连通副塔6并伸入副塔6内(副塔6与吸收塔I内氧化风管的接入采用相同设置方案,根据侧搅拌器数量在每个侧搅拌器叶片前各设置一个氧化风管,氧化风管的出口在侧搅拌轴向延长线上), 连通吸收塔I的一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0,连通副塔6的一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1。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吸收塔I内的烟气入口 2上沿处设有屋檐板12,屋檐板12 为一块弧形钢板,屋檐板12内弧线弦长为入口烟道宽度的100 105%,外弧线贴合吸收塔I塔壁,内弧线与吸收塔I的截面为同心圆,内外弧线半径差即为屋檐板12的宽度,宽度以保证屋檐板12的面积占所处高度处塔截面积的8 15%而设置;在紧贴屋檐板13的上方,设有一个接收器3,接收器3为一开口朝上且倾斜设置的接收槽,接收槽开口面保证水平,接收槽沿屋檐板12布置在紧贴屋檐板12的上部,并随同屋檐板12的弯曲曲率贴合在吸收塔I的塔壁上,其头端位于沿屋檐板12弦长方向的一端的上方,其底部出口位于沿屋檐板12弦长方向的另一端的上方,接收槽截面尺寸不超过屋檐板12的尺寸,接收槽头端设置有冲洗管道4,定期冲洗,防止浆液沉积,接收槽尾端出口与分流器5的进浆管道504之间通过一端连接管13连通,接收槽底部从头端至尾端由高到低设置坡度,坡度为10 30%, 接收槽尺寸以不影响塔内烟气流场为原则,其长度设置为不超过屋檐板12的长度、宽度不超过屋檐板12的宽度。如图5 图9所示,分流器5的结构为包括分流腔503,分流腔503为矩形腔体, 分流腔503上部与进浆管504连通,进浆管504与分流腔503相互垂直,分流腔503的底部与两个分流管501、502(即第一分流管501和第二分流管502)连通,第一分流管501和第二分流管502的相邻的侧壁在分流腔503的底部的中间处交汇连接,交汇连接处设有与其交汇线相互平行的转轴509,用于连接分流板505 ;分流板505的下端与转轴509连接,使分流板505能绕转轴509自由转动,上端伸入进浆管504的入口处,伸入高度以当分流板505上端绕转轴509摆动至分流腔502的腔壁处时分流板505的上端正好与进浆管504的入口下沿512在同一水平面上为准,分流板 505下端、转轴509和交汇连接处三者相互平行处于同一平面上,分流板505的两侧紧贴分流腔503的腔壁,将分流腔503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第一分流管501连通,另一部分与第二分流管502连通;分流板505与拉杆506连接的一侧板面上在位于从下至上1/3高度处沿竖直向相互平行设置了两个卡环510,两个卡环510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卡环510内设有滑轨,拉杆 506连接分流板505的一端设有与之垂直的连接杆511,连接杆511两端穿设在卡环510中, 与卡环510连接处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槽,连接杆511两端在卡环510内可沿竖直向自由滑动,拉杆506的另一端穿过分流腔503的腔壁后穿套上一套管508和手轮507,套管508 一端固定在分流腔503的外壁上,另一端与手轮507卡合连接,手轮507连接套管508处设有沿径向的翻边507a,套管508上设有与翻边507a扣合的环形卡槽508a,扣合处设有密封垫圈;拉杆506上设有螺纹,与手轮507之间为螺纹连接,在套管508内能自由滑动,拉杆506上设有沿轴向的导向孔506a,导向孔506a的长度设置为拉杆506运动行程的I. I 倍,管套508的管腔内固定有穿过该导向孔506a的导向杆508c,套管508的外周面和分流腔503的外壁之间设有3-4根斜撑杆508b。手轮507作为拉杆506的动作执行机构,转动手轮507,通过螺旋传动控制拉杆 506沿直线运动,推拉拉杆506并使其定位。动作执行机构还可以由齿轮减速箱和电动机组成,电动机连接齿轮减速箱,齿轮减速箱的输出转速为30 120rpm范围内的某个转速,通过输出轴与拉杆506直接连接,电动机通过电气控制正、反转从而带动拉杆506往返运动,分流板505在拉杆506的推拉下对浆液流量进行分配。分流腔503、进浆管504、第一分流管501和第二分流管502设置为矩形,进浆管 504的宽度设置为0. 5m,控制进浆总流量为320m3/h左右,第一分流管501和第二分流管502 的管径一致,在分流腔503的交汇处位于分流腔503底部的正中间,分流板505处于竖直状态时,将来自进浆管504内的浆液平均分配。卡环510的长度设置为当分流板505处于竖直状态时,连接杆511位于卡环510 的最下端;当分流板505的上沿摆动至分流腔503贴合上分流腔503内壁处时,连接杆511 位于卡环510的最上端。副塔内的有效浆液高度的设计副塔内有效将夜高度为[吸收塔有效浆液高度 + (入口烟道上沿高度-吸收塔有效浆液高度)X (1/3 2/3)],如吸收塔有效浆液高度为 7m,入口烟道上沿为12m,则副塔有效浆液高度设置为8. 7 10. 3m。副塔的有效容积根据工程实际设计,以副塔+吸收塔有效容积以可保证浆液24h停留时间为准。本发明的工况一将脱硫剂送入吸收塔I中,控制吸收塔I内pH值为5. 5,此时即可达到脱硫系统规定的性能指标,循环泵将浆池中的浆液泵入喷淋层,由喷淋层的喷嘴喷下,烟气由烟气入口 2送入吸收塔I中,烟气在吸收塔I内向上运动,与喷淋层喷下的浆液反应,烟气脱去二氧化硫后经除雾除尘处理后排出,氧化风机9正常开启,第一控制阀10开启,第二控制阀11关闭,氧化风送入吸收塔I中,脱硫剂与烟气反应后的脱硫浆液的氧化在吸收塔I内进行,副塔6发挥提浓与结晶作用,接收器3接受部分浆液送入分流器5中,分流器5将来自接收器 3的浆液分别分流至副塔6和吸收塔I中,将通往副塔6的浆液流量调节至总流量的10 30%,并根据吸收塔I中氧化情况进行调节,防止大量未氧化完全的浆液进入副塔6底部从而无法参与吸收塔I中的彻底循环,副塔6只运行侧搅拌器,由于副塔6下部分比上部分浆液密度高,石膏排出泵8从下部抽取密度较高浆液进行脱水,上部分密度较小浆液通过溢流管7溢流回吸收塔I中;稳定运行后,吸收塔I由于循环泵的大流量循环(5 10分钟内循环一次浆池浆液),上下部分浆液密度维持一致,浆液密度控制在I. 04 I. 06之间;副塔6依赖提浓效果使底部浆液密度在I. 10 I. 12g/cm,上部分溢流浆液密度I. 05 I. 06之间,底部的浆液通过石膏浆液排出泵8送入脱水设备中进行脱水,上部分的浆液通过溢流管7流回吸收塔I中。本发明的工况二将脱硫剂送入吸收塔I中,控制吸收塔I内pH值为5. 5-6. 5,此时即可达到脱硫系统规定的性能指标,循环泵将浆池中的浆液泵入喷淋层,由喷淋层的喷嘴喷下,烟气由烟气入口 2送入吸收塔中,烟气在吸收塔内向上运动,与喷淋层喷下的浆液反应,烟气脱去二氧化硫后经除雾除尘处理后排出,氧化风机9正常开启,第一控制阀10关闭,第二控制阀11 开启,氧化风送入副塔6中,脱硫剂与烟气反应后的脱硫浆液的氧化在副塔6内进行,高pH 值使得吸收塔I中氧化缓慢或难以进行,而由于喷淋下来的浆液PH值较吸收塔I的浆池中低I I. 5,氧化风切换至副塔6中,副塔6发挥氧化作用,接收器3接受部分浆液送入分流器5中,分流器5将通往副塔6的浆液流量调节至总流量的50 90 %,充分混合副塔6与吸收塔I的浆液,达到两塔合一的理想效果;吸收塔I浆液密度控制在I. 08 I. 10之间, 副塔6中由于氧化风的搅拌作用,下部分浆液的密度为I. 10 I. 12g/cm3,通过石膏排出泵8送入脱水系统中脱水,上部分浆液密度达到I. 08 I. 09之间,溢流回吸收塔I中,其循环泵电流及系统阻力比工况I要高,但由于吸收液PH值高,故吸收液气比较低。实施例I某电厂2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A 口烟气SO2浓度3000 6000mg/Nm3,接收槽开口面积为吸收塔截面积的10%,吸收塔有效容积为240m3,副塔有效容积200m3,液气比为 15L/Nm3,采用电石渣-石膏法工艺,其吸收塔内pH值根据入口 SO2浓度控制在5. 0 6. 5之间,入口烟气SO2浓度较低(3000-4000mg/Nm3)时,控制吸收塔内的pH值在5. 5以下,采用吸收塔氧化,副塔结晶与提浓,产出石膏含水率8 10%之间,由于吸收塔浆液密度较低,氧化风机负荷与循环泵电流均有下降,较常规技术年运行费用节省约50万元;入口烟气SO2 浓度较高(4000-6000mg/Nm3)时,控制吸收塔内的pH值在5. 5-6. 5之间,采用副塔氧化,与吸收塔循环,产出石膏含水率11 14%之间,由于吸收塔pH值可控制较高,较常规技术液气比减小5 7L/Nm3,仅运行费用年节省约150万元。
权利要求
1.一种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包括吸收塔(I)、副塔(6)和氧化风机(9),所述的吸收塔(I)上设有烟气入口(2)和烟气出口,所述的吸收塔(I)内设有喷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风机(9)的出风口分两路,一路连通吸收塔(1),另一路连通副塔¢),所述的喷淋层下方设有接收器(3),所述的吸收塔(I)外设有与接收器(3)连通的分流器(5),所述的分流器(5)有两个分别连通吸收塔(I)和副塔(6)的分流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器(5)包括分流腔(503)、与分流腔(503)连通的进浆管(504)和两个分流管(501、502),所述的两个分流管(501、502)的相邻侧壁在分流腔(503)底部交汇,所述的分流腔(503)内设有分流板 (505),所述的分流板(505)底端与两个分流管(501、502)的交汇处铰接,两侧紧贴分流腔 (503)的腔壁;所述的分流器(5)还包括翻转分流板(505)的拉杆(506),该拉杆(506) — 端与分流板(505)活动连接,另一端穿过分流腔(503)侧壁与一动作执行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腔(503)外壁设有水平的套管(508),拉杆(506)穿过该套管(508)与动作执行机构连接;所述的动作执行机构为与拉杆(506)螺纹连接的手轮(507),所述的手轮(507)与所述的套管(508)卡合连接,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的拉杆(506)穿入套管(508)的部分设有轴向设置的导向孔(506a),套管(508)的管腔内设有穿过该导向孔(506a)的导向杆(508c);所述的分流板 (505)与拉杆(506)连接的表面设有两个在同一水平位置的卡环(510),所述的拉杆(506) 连接分流板(505)的一端设有与它垂直的连接杆(511),连接杆(511)的两端穿入两卡环 (5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作执行机构由传动机构和电机组成,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拉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塔(6)上部设有连通吸收塔⑴的溢流管⑵。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器(3)为开口朝上且倾斜设置的接收槽,所述接受槽的开口面积为其所处高度处的吸收塔(I)横截面积的 8-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槽的坡度为 10-30%。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入口(2)上沿处设有屋檐板(12),所述的接收器(3)设置在紧贴屋檐板(12)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器(3)上端设有冲洗水管⑷。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I所述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进行烟气湿法脱硫的工艺,包括,将烟气与脱硫剂送入吸收塔中,脱硫剂经喷淋层向下喷淋,与向上运动的烟气反应,烟气脱去二氧化硫后排出,所述的脱硫剂与烟气反应后形成脱硫浆液,其特征在于当脱硫剂的PH值为4. 0-5. 5时,氧化风机产生的氧化风送入吸收塔中,脱硫浆液在吸收塔中氧化成石膏浆液,接收器接收部分石膏浆液送入分流器中,分流器将占总流量10 30%的浆液分流至副塔中,将占总流量70 90%的浆液分流至吸收塔内;当脱硫剂的PH值为5. 5-6. 5时,氧化风机产生的氧化风送入副塔中,接收器接收部分脱硫浆液送入分流器中,分流器将占总流量70 90%的浆液分流至副塔中进行氧化,将占总流量10 30%的浆液分流至吸收塔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湿法脱硫的工艺及装置,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装置包括吸收塔、副塔和氧化风机,吸收塔上设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吸收塔内设有喷淋层,氧化风机的出风口分两路,一路连通吸收塔,另一路连通副塔,喷淋层下方设有接收器,吸收塔外设有与接收器连通的分流器,分流器有两个分别连通吸收塔和副塔的分流出口;工艺根据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调整脱硫剂的pH,当脱硫剂的pH值为4.0-5.5时,脱硫浆液的氧化在吸收塔内进行,副塔发挥提浓结晶的作用,当脱硫剂的pH值为5.5-6.5时,脱硫浆液的氧化在副塔内进行。本发明用于烟气的湿法脱硫,在保证脱硫吸收系统效率的前提下,降低投资费用及运行能耗。
文档编号B01D53/18GK102600701SQ20121006580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夏纯洁, 程常杰, 莫建松 申请人: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