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781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爸。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釜体上转动连接有伸入釜体内腔且由连接在釜体顶部的动力装置驱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连接有搅拌臂。上述结构的反应釜,存在料液混匀速度慢、混匀效果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料液混匀速度快、混匀效果好的反应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圆周面上连接有内螺旋桨叶,搅拌轴上连接有支撑臂,支撑臂上连接有外螺旋桨叶,内螺旋桨叶和外螺旋桨叶均沿釜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内螺旋桨叶螺旋角的方向和外螺旋桨叶螺旋角的方向相反。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长短不一且错乱设置的多根搅拌臂。所述搅拌臂上连接有倾斜设置或/和竖直设置的副搅拌臂。上述结构的反应釜,搅拌轴转动时,内螺旋桨叶可以将反应釜底部的料液向上提升,外螺旋桨叶可以将反应釜顶部的料液向下输送,以加快料液的上下环流,支撑臂的搅拌下又可使料液形成由上及下形成多个层流,以加快料液的混合速度和达到好的混匀效果,从而可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综上所述,该结构的反应釜具有料液混匀速度快、混匀效果好的优点,能带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有益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反应釜包括釜体I和搅拌轴2,搅拌轴2转动连接在釜体I上,搅拌轴2由装在釜体I顶部的动力装置驱动,动力装置由电机8和变速箱9构成,釜体I的顶部设有进料口 10,釜体I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11。搅拌轴2的圆周面上连接有内螺旋桨叶3,搅拌轴2上连接有多根支撑臂4,支撑臂4上连接有外螺旋桨叶5,内螺旋桨叶3和外螺旋桨叶5均沿釜体I的高度方向延伸,内螺旋桨叶3螺旋角的方向和外螺旋桨叶5螺旋角的方向相反。搅拌轴2上连接有长短不一且错乱设置的多根主搅拌臂6。错乱设置的含义为:多根主搅拌臂6在搅拌轴2上下间隔布置且任一根搅拌臂6的相位与其它搅拌臂6均不相同。所述搅拌臂6上连接有副搅拌臂7,副搅拌臂7可以竖直连接在搅拌臂6上,也可以倾斜的连接在搅拌臂6上;或者连接在同一搅拌臂6上的两根以上的副搅拌臂7中,有的倾斜设置,有的竖直设置。设置搅拌臂6和副搅拌臂7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高料液混匀速度和料液的混匀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I)和搅拌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的圆周面上连接有内螺旋桨叶(3 ),搅拌轴(2 )上连接有支撑臂(4 ),支撑臂(4 )上连接有外螺旋桨叶(5 ),内螺旋桨叶(3 )和外螺旋桨叶(5 )均沿釜体(I)的高度方向延伸,内螺旋桨叶(3 )螺旋角的方向和外螺旋桨叶(5)螺旋角的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上连接有长短不一且错乱设置的主搅拌臂(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臂(6)上连接有倾斜设置或/和竖直设置的副搅拌臂(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圆周面上连接有内螺旋桨叶,搅拌轴上连接有支撑臂,支撑臂上连接有外螺旋桨叶,内螺旋桨叶和外螺旋桨叶均沿釜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内螺旋桨叶螺旋角的方向和外螺旋桨叶螺旋角的方向相反。该结构的反应釜具有料液混匀速度快、混匀效果好的优点,能带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B01J19/18GK202962477SQ20122071678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连文玉, 曲文军, 李志刚, 卢茂军, 李正浩 申请人: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