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4012阅读:10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种材料按照一定比例相互混合的自动化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配料是人工进行,配料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即使配戴口罩,长期工作仍然会对工人身体产生危害,若可以使用自动化设备则可大大减少在粉尘环境下工人的工作时间,并可降低人力成本。同时,大多数配料常用到部分小品种原料,通常做法是将小品种原料提前预混,即人工称量后再由人工投入贮料斗,这样常常会发生称重误差或者投放错误的情况,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配料装置,可大大减少在粉尘环境下工人的工作时间,并可降低生产中的人力成本;配料过程称重、给料均由控制系统完成,精度高,误差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化配料装置,包括配料仓、缓存仓、螺旋输送机、配料秤、出料仓和气动阀,所述配料仓设置有若干个,每个配料仓的底部分别与相应的缓存仓连接,每个缓存仓的下端分别与相应的螺旋输送机连接,所述每个螺旋输送机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底部设有重量传感器的配料秤连接,用于对原料进行称量,所述配料秤的下方设置有出料仓,该出料仓的下部设有气动阀。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阀为翻版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配料仓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高料位计与低料位计。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输送机为单螺旋输送机或双螺旋输送机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输送机为双螺旋输送机时,该自动化配料装置还包括有气锤,所述气锤设置在缓存仓与双螺旋输送机之间。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有混料机,所述混料机的上部与所述气动阀连接,下部设有卸料口,侧面设置有添加液体菌管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装置配料的准确度较高,物料的均匀度较好,实现了配料的连续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水平高,精度高,误差小,容易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化配料装置,包括配料仓1、缓存仓2、单螺旋输送机3-1、配料秤4、出料仓5、气动阀6和混料机7,所述配料仓1设置有4个,在其配料仓1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高料位计11与低料位计12,每个配料仓1的底部分别与相应的缓存仓2连接,每个缓存仓2的下端分别与相应的单螺旋输送机3-1连接,所述每个单螺旋输送机3-1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底部设有重量传感器的配料秤4连接,用于对原料进行称量,所述配料秤4的下方设置有出料仓5,该出料仓5的下部设有气动阀6,该气动阀6为翻版式结构,所述混料机7的上部与所述气动阀6连接,下部设有卸料口8,侧面设置有添加液体菌管道9。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自动化配料装置,包括配料仓1、缓存仓2、双螺旋输送机3-2、配料秤4、出料仓5、气动阀6、混料机7和气锤10,所述配料仓1设置有4个,在其配料仓1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高料位计11与低料位计12,每个配料仓1的底部分别与相应的缓存仓2连接,每个缓存仓2的下端分别与相应的气锤10连接,每个气锤10的侧面设有进气口,下方分别与相应的双螺旋输送机3-2连接,所述每个双螺旋输送机3-2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底部设有重量传感器的配料秤4连接,用于对原料进行称量,所述配料秤4的下方设置有出料仓5,该出料仓5的下部设有气动阀6,该气动阀6为翻版式结构,所述混料机7的上部与所述气动阀6连接,下部设有卸料口8,侧面设置有添加液体菌管道9。采用这种双螺旋输送机的结构,适用于草粉的配料。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将实施1和实施2结合得到的一种自动化配料装置,包括配料仓1、缓存仓2、单螺旋输送机3-1、双螺旋输送机3-2、配料秤4、出料仓5、气动阀6、混料机7和气锤10,所述配料仓1设置有8个,在其配料仓1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高料位计11与低料位计12,每个配料仓1的底部分别与相应的缓存仓2连接,其中的4个缓存仓2的下端分别与相应的单螺旋输送机3-1连接,另外的4个缓存仓2的下端分别与相应的气锤10连接,每个气锤10的侧面设有进气口,下方分别与相应的双螺旋输送机3-2连接,所述的单螺旋输送机3-1、双螺旋输送机3-2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底部设有重量传感器的配料秤4连接,用于对原料进行称量,所述配料秤4的下方设置有出料仓5,该出料仓5的下部设有气动阀6,该气动阀6为翻版式结构,所述混料机7的上部与所述气动阀6连接,下部设有卸料口8,侧面设置有添加液体菌管道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