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球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079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钢球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钢球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球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钢球是钢球、钢段及异形研磨体的泛称。从外形来分,可分为正圆形球、胶囊球、椭圆球、阴阳球、空心球、多面球、多缺球等。钢球生产方式一般有锻造、轧制、半固态成型及铸造四大类。钢球在加工完成后,目前钢球防锈是通过工作人员用手工淋防锈油的方式完成的,这种方式淋油不容易控制,经常因为淋油不均匀而造成钢球生锈;而且市场上的钢球包装均是人工将钢球放入盒子内进行包装,工作不仅繁琐而且工作效率低下。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3170457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钢球自动筛选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一放料盒,一筛选过滤轨道,一称重平台,放料盒倾斜设置在机架上的左端,筛选过滤轨道分为:初选轨道、筛选轨道、喷油轨道和出料轨道,该筛选过滤轨道与机架上平面构成倾斜角度为5°~8°的夹角,在称重平台上开设有凹槽,筛选轨道内卡扣一筛选模具,该筛选模具分为上下两排间隔板,且上间隔板的间距大于下间隔板的间距,在下间隔板的两侧开设向下倾斜5°的台阶。本设备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由控制箱一体控制,通过钢球自身为球状,实现自行滚动,且筛选模具具有三条输出轨道,可以检测出完全符合标准的钢球,最终由称重平台进行称重计量并打包,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工和能源。

上述专利文献还存在以下问题:喷油处理时,容易使得钢球表面喷油不均匀,钢球易生锈;当钢球表面的油过多时,容易使得钢球包装盒上也沾有油渍,影响钢球后期的销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球输送装置,能够在筛选钢球的过程中对钢球表面进行均匀涂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钢球输送装置,包括装料漏斗、传送钢球的传送轨道和由电机带动的扇形传送部;装料漏斗的下端连接有只允许一个钢球通过的输送管;扇形传送部位于输送管的下方,扇形传送部包括多个传送叶片,相邻的两个传送叶片之间的容腔为放置钢球的钢球腔;传送轨道的传送面为凹弧面,传送轨道位于扇形传送部的一侧,且扇形传送部朝着传送轨道的方向旋转;传送轨道沿着传送方向依次包括涂油段、沥油段和筛选段,涂油段上设有油腔,油腔内设海绵层,海绵层上方设有棉布层,棉布层的两侧与传送轨道可拆卸连接;涂油段上设有油腔轨道弯折部;沥油段上设有橡胶层,橡胶层的两侧与传送轨道可拆卸连接,沥油段上设置有沥油轨道弯折部;筛选段上设有筛选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向油腔内放入防锈油,使得海绵层能够挤压处防锈油;然后将钢球放入装料漏斗内,钢球会运动到输送管的管口处,同时打开电机,电机带动扇形传送部转动,当扇形传送部的传送叶片位于输送管口的时候,输送管会被传送叶片堵住,钢球不会落下;当转动到传送叶片离开输送管口时,钢球会落入到钢球腔内,此时下一个传送叶片又会堵住输送管口,待下一个传送叶片离开的时候,另外一个钢球又会掉入下一个钢球腔内;扇形传送部旋转到一定位置的时候,钢球腔内的钢球会滑入到传送轨道上;首先,钢球会落入到棉布层上,此时由于钢球自身的重力会压迫棉布将钢球的底部和侧面包裹住,同时棉布被压入海绵内,进而粘到海绵上的防锈油,此时防锈油会浸入到棉布内,进而实现钢球在滚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涂油;当钢球滚动到油腔轨道弯折部的时候,钢球会撞击油腔轨道进而实现转弯,钢球在转弯的过程中以及转弯后实现对钢球上部的涂油,进而实现了钢球表面都能够被涂上防锈油。钢球涂油完毕后,由于钢球表面的油会较多,此时钢球会落入到沥油段上,沥油段上的橡胶层会将钢球表面的油挂下一些,进而防止钢球表面防锈油过多,使得钢球包装的时候防锈油不会粘到包装盒上;当对钢球表面进行沥油后,钢球会进入到筛选段中,直径较小的钢球则会从筛选孔中掉出,而直径较大的钢球则会从传送轨道滑出。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扇形传送部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实现钢球的间隔传送,防止钢球在传送轨道上滚动的过程中出现相互摩擦的情况,进而使得钢球表面不会有刮花的情况出现。

2、涂油段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向钢球表面涂油,当钢球落入到棉布层上,此时由于钢球自身的重力会压迫棉布将钢球的底部和侧面包裹住,同时棉布被压入海绵内,进而粘到海绵上的防锈油,此时防锈油会浸入到棉布内,进而实现钢球在滚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涂油;当钢球滚动到油腔轨道弯折部的时候,钢球会撞击油腔轨道进而实现转弯,钢球在转弯的过程中以及转弯后实现对钢球上部的涂油,进而实现了钢球表面都能够被涂上防锈油。

3、沥油段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防止钢球表面的防锈油过多,钢球包装的时候包装盒上粘上防锈油;,沥油段上的橡胶层会将钢球表面的油挂下一些,进而防止钢球表面防锈油过多,使得钢球包装的时候防锈油不会粘到包装盒上。

4、筛选段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筛选不用直径大小的钢球。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涂油段和沥油段水平设置,海绵层的上表面为沿着钢球的传送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且棉布层与海绵层的上表面平行;橡胶层的上表面也沿着钢球的传送方向倾斜设置,且棉布层的高度高于橡胶层的高度;筛选段朝着钢球传送方向倾斜设置。

由于涂油段和沥油段为水平,为了钢球能够在传送轨道上滚动,所以海绵层的上表面为沿着钢球的传送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棉布与海绵层平行,使得棉布也朝着钢球传送方向倾斜;同理,橡胶层的上表面也沿着传送球的方向倾斜,筛选段沿着传送方向倾斜,且涂油段的高度高于沥油段的高度,沥油段的高度高于筛选段的高度。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传送轨道上设有可收集橡胶层上的防锈油的集油腔,集油腔与油腔连通。

集油腔与油腔连通,主要是使得从钢球上沥下的防锈油能够再次被利用;当集油腔内的防锈油装满后,防锈油会进入到油腔的海绵中,进而实现了对油的再次利用。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输送管的管口处设有导轨,导轨与输送管的管壁固定连接;导轨内滑动连接有可挡住管口的挡片,挡片与导轨的一端之间设有弹簧;挡片的底部设有拨条;传送叶片可与拨条接触。

虽然传送叶片在抵住输送管口的时候,可以使得钢球不会掉出输送管,只有当钢球与钢球腔对应的时候,钢球才会掉入钢球腔内;但是为了进一步防止钢球在未与钢球腔对应的时候掉出输送管,在输送管的管口处的管壁连接了导轨,导轨内滑动连接有挡片,当传送叶片转动抵住拨条的时候,会将挡片滑开,此时钢球会出现向下掉的趋势,当钢球与钢球腔对应的时候,挡片已离开输送管的管口,此时钢球会掉入钢球腔内;钢球掉下的瞬间,传送叶片离开拨条的时候,拨条会在弹簧的作用下立即恢复原位,进而实现对钢球的间隔输送。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橡胶层上设有橡胶凸起。

钢球与凸起接触的时候,凸起会将钢球表面的防锈油刮下,防止钢球表面防锈油涂抹过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钢球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涂油段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沥油段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输送管的管口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装料漏斗1、输送管11、传送轨道2、涂油段21、油腔211、海绵层212、棉布层213、油腔轨道弯折部214、沥油段22、橡胶层221、沥油轨道弯折部222、集油腔223、筛选段23、筛选孔231、扇形传送部3、传送叶片31、钢球腔32、导轨4、挡片5、弹簧6、拨条7、管道8。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钢球输送装置,包括装料漏斗1、传送钢球的传送轨道2和由电机带动的扇形传送部3;装料漏斗1的下端连接有只允许一个钢球通过的输送管11;扇形传送部3位于输送管11的下方,扇形传送部3包括多个传送叶片31,相邻的两个传送叶片31之间的容腔为放置钢球的钢球腔32;传送轨道2的传送面为凹弧面,传送轨道2位于扇形传送部3的一侧,且扇形传送部3朝着传送轨道2的方向旋转;传送轨道2沿着传送方向依次包括涂油段21、沥油段22和筛选段23,涂油段21上开设装防锈油的油腔211,油腔211内放置海绵层212,海绵层212上方设有棉布层213,传送轨道2的两边对称设置有沿着传送方向横向设置的条形槽,条形槽的外壁设置了轴棍,且轴辊的直径大于条形槽的竖向宽度。棉布层213的两侧穿出条形槽后缠绕在轴棍上,然后将部的侧端采用针线缝在棉布层213靠近条形槽处的部分上;当需要更换棉布层213的时候,用剪刀将轴辊上缠绕的棉布的连接处剪开即可;实现棉布层213的两侧与传送轨道2可拆卸连接;涂油段21上设有油腔轨道弯折部214;沥油段22上设有橡胶层221,橡胶层221上设有橡胶凸起,钢球与凸起接触的时候,凸起会将钢球表面的防锈油刮下,防止钢球表面防锈油涂抹过多。橡胶层221的两侧与传送轨道2可拆卸连接,且橡胶层221实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与棉布层213相同,只是橡胶层221的接头处采用粘接的方式。沥油段22上设置有沥油轨道弯折部222;筛选段23上设有筛选孔231。

涂油段21和沥油段22水平设置,为了钢球能够在传送轨道2上滚动,所以海绵层212的上表面为沿着钢球的传送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棉布与海绵层212平行,使得棉布也朝着钢球传送方向倾斜;同理,橡胶层221的上表面也沿着传送球的方向倾斜,筛选段23沿着传送方向倾斜,且涂油段21的高度高于沥油段22的高度,沥油段22的高度高于筛选段23的高度,使得涂油段21、沥油段22和筛选段23依次呈现向下倾斜的状态。

传送轨道2上设有可收集橡胶层221上的防锈油的集油腔223,集油腔223与油腔211之间连通有一个管道8。使得从钢球上沥下的防锈油能够再次被利用,当集油腔223内的防锈油装满后,防锈油会通过管道8流入到油腔211的海绵层212中,进而实现了对油的再次利用。

参见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防止钢球在未与钢球腔32对应的时候掉出输送管11,在输送管11的管口处的管壁连接了导轨42,导轨42内滑动连接有挡片5,当传送叶片31转动抵住拨条7的时候,会将挡片5滑开,此时钢球会出现向下掉的趋势,当钢球与钢球腔32对应的时候,挡片5已离开输送管11的管口,此时钢球会掉入钢球腔32内;钢球掉下的瞬间,传送叶片31离开拨条7的时候,拨条7会在弹簧6的作用下立即恢复原位,进而实现对钢球的间隔输送。

使用时,向油腔211内放入防锈油,使得海绵层212能够挤压处防锈油;然后将钢球放入装料漏斗1内,钢球会运动到输送管11的管口处,同时打开电机,电机带动扇形传送部3转动,当扇形传送部3的传送叶片31位于输送管11口的时候,输送管11会被传送叶片31堵住,钢球不会落下;当转动到传送叶片31离开输送管11口时,钢球会落入到钢球腔32内,此时下一个传送叶片31又会堵住输送管11口,待下一个传送叶片31离开的时候,另外一个钢球又会掉入下一个钢球腔32内;扇形传送部3旋转到一定位置的时候,钢球腔32内的钢球会滑入到传送轨道2上;首先,钢球会落入到棉布层213上,此时由于钢球自身的重力会压迫棉布将钢球的底部和侧面包裹住,同时棉布被压入海绵内,进而粘到海绵上的防锈油,此时防锈油会浸入到棉布内,进而实现钢球在滚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涂油;当钢球滚动到油腔轨道弯折部214的时候,钢球会撞击油腔轨道弯折部214进而实现转弯,钢球在转弯的过程中以及转弯后实现对钢球上部的涂油,进而实现了钢球表面都能够被涂上防锈油。钢球涂油完毕后,由于钢球表面的油会较多,此时钢球会落入到沥油段22上,沥油段22上的橡胶层221会将钢球表面的油挂下一些,进而防止钢球表面防锈油过多,使得钢球包装的时候防锈油不会粘到包装盒上;当对钢球表面进行沥油后,钢球会进入到筛选段23中,直径较小的钢球则会从筛选孔231中掉出,而直径较大的钢球则会从传送轨道2滑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