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1526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粉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粉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粉末涂料生产过程中,车间内经常会散发着粉尘,由于粉末粉尘属于易爆品,而且大量的粉尘混合着空气中的烟尘会严重破坏车间的空气环境,危害操作员工的身体健康,损坏车间机器设备,排放还会污染大气环境造成社会公害。因此我们为了治理粉尘,改善车间的空气环境,和防止大气的污染,采取了各种措施,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粉尘处理装置,使员工的工作现场达到卫生标准,环保设施的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申请号为201210226623.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气粉尘处理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用于收集废气的集气装置,洗涤液喷淋装置,集气装置与洗涤液喷淋装置连通,粉尘进入洗涤液喷淋装置内,经洗涤液喷淋、净化,然后净化的后气体直接排到车间内。

现有技术中的废气粉尘处理装置,只是经过喷淋装置对粉尘进行吸附过滤,喷淋过后,还有一些没有完全过滤的粉尘会排入到空气中,造成污染,而采用多次过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节能环保且过滤效果好的粉尘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粉尘处理装置,包括粉尘收集器和粉尘过滤装置,粉尘收集器包括粉尘吸头,粉尘吸头通过管道与粉尘过滤装置入口连通;粉尘过滤装置包括有均位于室外且依次连通的粉尘过滤池和粉尘收集屋,粉尘过滤池中盛有过滤液。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车间生产出现了大量的粉尘,粉尘吸头将粉尘吸收,粉尘经过管道送入到粉尘过滤池,粉尘在粉尘过滤池第一次过滤沉淀,剩余的少量粉尘进入粉尘收集屋,进行第二次过滤,通过粉尘过滤池与粉尘收集屋的二次过滤,使粉尘可以充分地过滤,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合理,成本较低,能够达到粉尘的排放标准。

较佳的,粉尘过滤池内壁上设有进水管,底部设有排水管。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过滤池上设置供水管,缺水时进行供水,在过滤池底部设置的排水管,可以将污水排走,方便处理。

较佳的,粉尘收集屋内壁上开有窗口,窗口上设置有过滤窗框,过滤窗框与窗口卡接,过滤窗框内放置有纱窗。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少量的粉尘在过滤屋内通过内壁上的过滤窗口,经过过滤网过滤,这样可以使粉尘充分过滤,达到好的过滤效果,过滤窗框卡接在窗口上,这样的设计在需要清理时,方便清洗,节省人力与时间。

较佳的,纱窗外侧包有方形密封圈,纱窗嵌合在过滤窗框上形成的方形凹槽中,与过滤窗框紧密贴合。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纱窗四周包有方形密封圈,嵌合在过滤窗框上的方形凹槽中,这样的设计使纱窗与过滤窗框紧密贴合,密封效果好,防止粉尘没有经过过滤散发到空气中。

较佳的,纱窗上固接有一个L形槽,窗口外壁有一个转动块与L形槽卡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纱窗上固接一个L形槽,有一个转动块卡接在L形槽中,这样可以将过滤窗框固定在窗口内,当需要进行清理时,转动转动块,手指伸入L形槽中向外拉拽可以轻松将过滤窗框取下。

较佳的,粉尘收集屋的屋顶设有雨水收集装置,雨水收集装置包括一个蓄水箱,蓄水箱底部固接有一根出水管,出水管伸入屋内,出水管末端有一个喷头,喷头与出水管固定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粉尘过滤屋顶设置的雨水收集装置,在多雨季节可以充分地利用收集利用雨水,这样的设计环保而且节约水资源。蓄水箱收集雨水,雨水通过底部的出水管道,可以给粉尘过滤屋内供水,在出水管道末端接有喷头对粉尘过滤屋进行降尘处理或对设备进行清洗。

较佳的,蓄水箱呈漏斗形或倒梯形。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水力学的原理,漏斗形或倒梯形的形状设计,可以增加水流的出水速度,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同时也可以节约成本。

较佳的,粉尘收集屋侧壁上开有观察门,观察门上固接有一个门把手,观察门与粉尘收集屋铰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粉尘过滤屋一侧开有观察门,观察门上设有一个门把手,在需要清理粉尘堆积或过滤网时,人员可以通过观察门进入到过滤屋内,进行工作,这样的设计方便了人员对于粉尘过滤屋及其内部设备的管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粉尘被粉尘吸头吸入到管道中,通过管道进入到粉尘过滤池中,在粉尘过滤池中与过滤液进行充分过滤,剩余的少量粉尘散发到粉尘过滤屋内,通过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通过两次过滤,使粉尘充分地吸收,达到好的过滤效果。

粉尘过滤屋顶设置的漏斗形或梯形蓄水箱收集雨水,通过出水管道可以为粉尘过滤屋供水,对粉尘过滤屋内进行将尘处理或设备清洗,节约了水资源,达到了环保的效果。

粉尘过滤屋内的过滤窗框与纱窗之间设置的一个方形密封圈,达到了粉尘过滤屋好的密封效果,使粉尘不会散发到空气中;过滤窗框与窗口通过卡扣卡接,在纱窗上设置纱窗把手,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方便了对于过滤窗框、纱窗和过滤网的更换与清洗;粉尘过滤屋上设置的观察门也方便工作人员在过滤屋内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粉尘处理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粉尘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粉尘收集屋窗口结构示意图;

图4是突出窗口处的粉尘处理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过滤窗框与窗口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突出窗口处L形槽与转动块卡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加有液位传感器与液位显示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粉尘收集器;11、粉尘管道;12、粉尘吸头;13、软管;2、粉尘过滤装置;21、粉尘收集屋;22、粉尘过滤池;221、圆形开口;222、进水管;223、排水管;23、水泥盖板;3、窗口;31、过滤窗框;32、纱窗;33、方形密封圈;34、海绵;311、L形槽 ;312、转动块;313、铁柱;314、方形凹槽;4、观察门;41、门把手;42、铰链;5、液位传感装置;51、液位传感器H;52、液位传感器L;53液位显示器;6、蓄水箱;61、出水管;62、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如图1结合图2所示,一种粉尘处理装置,包括粉尘吸头12,粉尘吸头12固接一根软管13,软管13另一头与粉尘管道11密封连接,粉尘管道11位于室内且一端伸出至厂房外,呈90度转折插入地下,地下设有一个长方体粉尘过滤池22,位于粉尘管道11一侧的粉尘过滤池22上接有一根进水管222,粉尘过滤池22底部远离进水管222一端设有一个排水管223,粉尘过滤池22上盖有一块水泥盖板23,将粉尘过滤池22完全覆盖,在水泥盖板23上远离粉尘管道11一端有一个圆形开口221。

结合图6所示,室外的地面上盖有一间粉尘收集屋21,石板上的圆形开口221在粉尘收集屋21内,粉尘收集屋21三面墙各有一个正方形窗口3,窗口3内部设有过滤窗框31,过滤窗框31内侧四周有两道方形凹槽314,两张纱窗通过方形密封圈33紧密嵌合在方形凹槽314中,两层纱窗 31之间夹有一层海绵34(如图4所示);过滤窗框31外侧固定连接了一个L形槽311,在窗口3旁边的墙壁上有一个以铁柱313为轴可以转动的转动块312,转动块312向窗口3侧转动可以卡接在L形槽311中。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粉尘收集屋21一侧墙上设有一道观察门4,观察门上设有一个门把手41,观察门4通过铰链42与墙屋子内壁铰接;粉尘收集屋21的顶部有一个蓄水箱6,蓄水箱6呈漏斗形或倒梯形,蓄水箱通过出水管穿过粉尘收集屋21的屋顶,出水管61末端连接有一个喷头62。

粉尘被粉尘吸头12吸入软管13中,经过粉尘管道11被输送到粉尘过滤池22中,在其中被水充分过滤、沉淀后,剩余的少量未被过滤的粉尘经过水泥盖板23上的圆形开孔221散发到粉尘收集屋21内,粉尘经过,被海绵34再次过滤;在停产期间,工作人员进入到粉尘收集屋21内,通过圆形开孔221观察水位,利用进水管222(如图5所示)与排水管223进行粉尘过滤池22中水的供给与排放。粉尘收集屋21的屋顶的蓄水箱6在降雨时储存雨水,雨水通过出水管61与喷头62被接入屋子内,利用蓄水箱6中的水工作人员可以喷洒降尘,还可以清洗拆卸下来的过滤窗框31、纱窗32和海绵34。

实施例2: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粉尘过滤池排水管一侧,设有液位传感装置5固定在粉尘过滤池内壁上,在观察门门把手41上部固定了一个液位显示器53。

当粉尘过滤池22中的液位不断变化,液位到达液位传感器H51时,液位高,液位显示器53显示液位偏高,工作人员可以关闭进水管222;液位达到液位传感器L52时,液位低,液位显示器53显示液位偏低,工作人员可以打开进水管222。使用较长时间后,可以通过同时打开进水管222与排水水管223,来排放污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