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式陶瓷面砖坯料干法造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9087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循环式陶瓷面砖坯料干法造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行业原料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式陶瓷面砖坯料干法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201110213843.6号专利,其优点是颗粒级配均匀,含水率稳定,大幅度的减少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对环境无污染;缺点主要是:第一、造粒方式比较单一,造粒质量和速度比较低;第二、该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功能有限,无法实现对所造颗粒的筛选与颗粒优化;第三、造粒过程中循环性比较低,对于不合格粉体无法自动进行循环回收再造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式陶瓷面砖坯料干法造粒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循环式陶瓷面砖坯料干法造粒装置,包括:造粒系统、颗粒震动筛分优化系统和粉体回收系统;造粒系统包括动力输出装置、造粒室、组合造粒装置;造粒室上侧设置有加料口,下侧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组合造粒装置转动设置于造粒室内,动力输出装置连接组合造粒装置;颗粒震动筛分优化系统包括震动筛分装置,震动筛分装置中设置有筛网,震动筛分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第一进料口通连通第一出料口,第一进料口设置于筛网上方;第二出料口连通一粉体运输装置;粉体回收系统包括回收仓,回收仓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口连通第三出料口。

进一步的,回收仓下侧还设置有第四出料口,第四出料口连通加料口。

进一步的,回收仓通过连接管连通加料口,连接管上连通有真泵用于将粉体回收装置中的不合格粉体输送至加料口处。

进一步的,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电机和连接电机和组合造粒装置的皮带。

进一步的,筛网包括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第一筛网设置于第二筛网上方,第一筛网的孔径大于第二筛网的孔径。

进一步的,第三出料口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一筛网处和震动筛分装置的底部,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均连通回收仓。

进一步的,第二出料口设置于第二筛网处。

进一步的,造粒室上侧设置有多个喷嘴,喷嘴通过可控加压装置控制。

进一步的,该循环式陶瓷面砖坯料干法造粒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用于支撑组合造粒装置。

进一步的,组合造粒装置包括转动轴以及设置于转动轴两端的螺纹搅拌片以及设置于螺纹搅拌片之间的搅拌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循环式陶瓷面砖坯料干法造粒装置,包括造粒系统、颗粒震动筛分优化系统和粉体回收系统,将多种造粒方式和结构运用到一种造粒装置中,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了造粒的效果和效率;通过相应的筛选装置,实现了对所造颗粒的筛选,对所得颗粒可进行优化;对于不合格粉体,进行回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紧凑,各种装置协调配合,性能可靠,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造粒速度快、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极大的降低能耗,且无污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前陶瓷干法造粒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组合造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小皮带轮;3、可控加压装置;4、真空泵;5、皮带;6、大皮带轮;7、造粒室;8、组合造粒装置;9、加料口;10、喷嘴;11、陶瓷粉体;12、固定装置;13、第一出料口;14、震动筛分装置;15、粉体运输装置;16、回收仓;17、第一进料口;18、第二出料口;19、第三出料口;20、第二进料口;21、第四出料口;22、第一筛网;23、第二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式陶瓷面砖坯料干法造粒装置,包括:造粒系统、颗粒震动筛分优化系统和粉体回收系统;造粒系统包括动力输出装置、造粒室7、组合造粒装置8;造粒室7上侧设置有加料口9,下侧设置有第一出料口13,组合造粒装置8转动设置于造粒室7内,动力输出装置连接组合造粒装置8;颗粒震动筛分优化系统包括震动筛分装置14,震动筛分装置14中设置有筛网,震动筛分装置14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17、第二出料口18和第三出料口19,第一进料口17通连通第一出料口13,第一进料口17设置于筛网上方;第二出料口18连通一粉体运输装置15;粉体回收系统包括回收仓16,回收仓16设置有第二进料口20,第二进料口20连通第三出料口19。

造粒系统中,通过动力输出装置提供动力,陶瓷粉体11持续通过加料口9加入造粒室7,通过组合造粒装置8来混合造粒室7中的陶瓷粉体11和造粒液;造粒所得陶瓷颗粒通过出料口和第一进料口17进入震动筛分装置14,其中设置有筛网,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要求定制不同孔径的筛网,通过震动和重力的作用,分别筛分出合格与不合格的陶瓷颗粒,合格陶瓷颗粒通过第二出料口18进入粉体运输装置15,并运送到下一道工序,对其进行干燥、陈腐等操作,不合格陶瓷颗粒则通过第三出料口19进入回收仓16,将不合格颗粒输送到加料口9,与原陶瓷粉体11混合,进入造粒室7重复之前造粒的步骤,对其进行再次造粒,直到最大限度造出合格的陶瓷颗粒,并被粉体运输装置15运送到下一道工序,完成造粒过程。

本实用新型循环式陶瓷面砖坯料干法造粒装置,包括造粒系统、颗粒震动筛分优化系统和粉体回收系统,将多种造粒方式和结构运用到一种造粒装置中,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了造粒的效果和效率;通过相应的筛选装置,实现了对所造颗粒的筛选,对所得颗粒可进行优化;对于不合格粉体,进行回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紧凑,各种装置协调配合,性能可靠,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造粒速度快、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极大的降低能耗,且无污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前陶瓷干法造粒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优选的,回收仓16下侧还设置有第四出料口21,第四出料口21连通加料口9。

优选的,回收仓16通过连接管连通加料口9,连接管上连通有真泵用于将粉体回收装置中的不合格粉体输送至加料口9处。

不合格陶瓷颗粒则通过第三出料口19进入回收仓16,在真空泵4的作用下,将不合格颗粒通过第四出料口21输送到加料口9,与原陶瓷粉体11混合,进入造粒室7重复之前造粒的步骤,对其进行再次造粒,直到最大限度造出合格的陶瓷颗粒,并被粉体运输装置15运送到下一道工序,完成造粒过程。

优选的,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电机1和连接电机1和组合造粒装置8的皮带5。

电机1输出动力,电机1上设置有小皮带轮2、组合造粒装置8上设置有大皮带轮6,通过皮带5、小皮带轮2与大皮带轮6相配合将动力传输到组合造粒装置8,为设备的造粒过程提供动力,

优选的,筛网包括第一筛网22和第二筛网23,第一筛网22设置于第二筛网23上方,第一筛网22的孔径大于第二筛网23的孔径。

第一筛网22筛除大于所需直径的陶瓷颗粒,第二筛网23筛除小于所需直径的陶瓷颗粒,第二筛网23上即为合格的陶瓷颗粒,通过第二出料口18输送至粉体运输装置15,并被运送到下一道工序,完成造粒过程。

优选的,第三出料口19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一筛网22处和震动筛分装置14的底部,第二出料口18和第三出料口19均连通回收仓16。

将第一筛网22上和第二筛网23下不合格的陶瓷颗粒通过第三出料口19输送至回收仓16中,等待回收再造粒。

优选的,第二出料口18设置于第二筛网23处。

第二筛网23上即为合格的陶瓷颗粒,通过第二出料口18输送至粉体运输装置15,并被运送到下一道工序,完成造粒过程。

优选的,造粒室7上侧设置有多个喷嘴10,喷嘴10通过可控加压装置3控制。

先经过造粒组合装置对造粒室7中的陶瓷粉体11进行一定的混合以后,在可控加压装置3的作用下,喷嘴10定时定量的喷出造粒液,多个喷嘴10之间相互配合,保证造粒液在最短的时间内与陶瓷粉体11充分接触,在组合造粒装置8的作用下,得到所需的陶瓷颗粒。

优选的,该循环式陶瓷面砖坯料干法造粒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12,用于支撑组合造粒装置8。

组合造粒装置8通过支撑固定装置12固定,从而保证造粒过程的平稳性。

优选的,组合造粒装置8包括转动轴81以及设置于转动轴81两端的螺纹搅拌片82以及设置于螺纹搅拌片82之间的搅拌棒83。

组合造粒装置8将多种造粒方式和结构运用到一种造粒装置中,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了造粒的效果和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所采用的陶瓷墙面砖原料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上饶高岭土48%,星子高岭土6%,界牌土21%,萍乡黑泥8%,贵溪长石4%,石灰石3%,废素砖10%。其中软质原料为上饶高岭土、星子高岭土、界牌土、萍乡黑泥,硬质原料为贵溪长石、石灰石、废素砖。在原料进入造粒机之前,将存在大块的原料用破碎机进行预破碎,得到粒度45目左右的粉体原料,然后将硬质原料按照配方比例加入立磨机,研磨2.5h,磨成粒度350目的陶瓷粉料,接着按照配方比例将软质原料加入立磨机,继续研磨2h,获得粒度550目,筛余2.5%的陶瓷粉体11,并存入储料室以便进行下一步工序。将粘结剂羧甲基纤维素加入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5%的造粒液备用。启动设备,将储料室中的陶瓷粉体11通过加料口9加入造粒室7,先经过一定时间的干混以后,在可控加压装置3的作用下,喷嘴10定时定量的喷出造粒液,多个喷嘴10之间相互配合,保证造粒液在最短的时间内与陶瓷粉体11充分接触、混合,在组合造粒装置8的作用下,得到含水量在14%左右的陶瓷颗粒。造粒所得陶瓷颗粒通过第一出料口13进入颗粒震动筛分装置14,其中有第一筛网22和第二筛网23,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要求定制不同孔径的筛网,通过振动和重力的作用,筛分出合格与不合格的陶瓷颗粒,合格陶瓷颗粒通过第二出料口18进入粉体运输装置15,并运送到下一道工序,不合格陶瓷颗粒则通过第三出料口19进入回收仓16,在真空泵4的作用下,不合格颗粒被输送到加料口9,与原陶瓷粉体11混合,进入造粒室7重复之前造粒的步骤,对其进行再次造粒,直到最大限度造出合格的陶瓷颗粒,并被粉体运输装置15运送到下一道工序,完成造粒过程,然后对所制得陶瓷颗粒进行干燥,得到含水量7%左右的陶瓷坯料,在坯料仓对其进行24h陈腐操作,即可进行陶瓷墙面砖的生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所采用的陶瓷墙面砖原料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叶腊石34%,堪塘黏土20%,东山白土15%,华星土20%,石灰石9%,长石2%。其中软质原料为堪塘黏土、东山白土、华星土,硬质原料为叶腊石、石灰石、长石在原料进入造粒机之前,将存在大块的原料用破碎机进行预破碎,得到粒度55目左右的粉体原料,然后将硬质原料按照配方比例加入立磨机,研磨2h,磨成粒度400目的陶瓷粉料,接着按照配方比例将软质原料加入立磨机,继续研磨1.5h,获得粒度500目,筛余3%的陶瓷粉体11,并存入储料室以便进行下一步工序。将粘结剂聚乙烯醇加入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4.5%的造粒液备用。启动设备,将储料室中的陶瓷粉体11通过加料口9加入造粒室7,先经过一定时间的干混以后,在可控加压装置3的作用下,喷嘴10定时定量的喷出造粒液,多个喷嘴10之间相互配合,保证造粒液在最短的时间内与陶瓷粉体11充分接触、混合,在组合造粒装置8的作用下,得到含水量在13%左右的陶瓷颗粒。造粒所得陶瓷颗粒通过第一出料口13进入振动筛分装置,其中有第一筛网22和第二筛网23,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要求定制不同孔径的筛网,通过振动和重力的作用,筛分出合格与不合格的陶瓷颗粒,合格陶瓷颗粒通过第二出料口18进入粉体运输装置15,并运送到下一道工序,不合格陶瓷颗粒则通过第三出料口19进入回收仓16,在真空泵4的作用下,不合格颗粒被输送到加料口9,与原陶瓷粉体11混合,进入造粒室7重复之前造粒的步骤,对其进行再次造粒,直到最大限度造出合格的陶瓷颗粒,并被粉体运输装置15运送到下一道工序,完成造粒过程,然后对所制得陶瓷颗粒进行干燥,得到含水量6.5%左右的陶瓷坯料,在坯料仓对其进行24h陈腐操作,即可进行陶瓷墙面砖的生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所采用的陶瓷墙面砖原料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大同土20%,烧大同土20%,紫木节15%,石英30%,石灰石10%,长石5%。其中大同土、烧大同土、紫木节为软质原料,石英、石灰石、长石为硬质原料,在原料进入造粒机之前,将存在大块的原料用破碎机进行预破碎,得到粒度50 目左右的粉体原料,然后将硬质原料按照配方比例加入立磨机,研磨3h,磨成粒度350目的陶瓷粉料,接着按照配方比例将软质原料加入立磨机,继续研磨2h,获得粒度460目,筛余3.5%的陶瓷粉体11,并存入储料室以便进行下一步工序。将粘结剂聚乙烯醇加入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5.5%的造粒液备用。启动设备,将储料室中的陶瓷粉体11通过加料口9加入造粒室7,先经过一定时间的干混以后,在可控加压装置3的作用下,喷嘴10定时定量的喷出造粒液,多个喷嘴10之间相互配合,保证造粒液在最短的时间内与陶瓷粉体11充分接触、混合,在组合造粒装置8的作用下,得到含水量在13.5%左右的陶瓷颗粒。造粒所得陶瓷颗粒通过第一出料口13进入颗粒震动筛分装置14,其中有第一筛网22和第二筛网23,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要求定制不同孔径的筛网,通过振动和重力的作用,筛分出合格与不合格的陶瓷颗粒,合格陶瓷颗粒通过第二出料口18进入粉体运输装置15,并运送到下一道工序,不合格陶瓷颗粒则通过第三出料口19进入回收仓16,在真空泵4的作用下,不合格颗粒被输送到加料口9,与原陶瓷粉体11混合,进入造粒室7重复之前造粒的步骤,对其进行再次造粒,直到最大限度造出合格的陶瓷颗粒,并被粉体运输装置15运送到下一道工序,完成造粒过程,然后对所制得陶瓷颗粒进行干燥,得到含水量7.5%左右的陶瓷坯料,在坯料仓对其进行24h陈腐操作,即可进行陶瓷墙面砖的生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