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上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5880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粉末上扬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零件工艺处理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粉末上扬结构。



背景技术:

机械零件在加工完成后,为了提升零件的产品性能或者便于储存和运输,往往需要对零件进行后续的工艺处理,例如进行渗氮或者渗氮处理,提升零件表面的耐磨性,喷涂防锈层或者涂抹黄油等,用来实现防腐和氧化,便于零件的存储和运输,保证加工面在存储过程中氧化或者被腐蚀,影响零件的产品性能,后期工艺的处理水平直接影响了零件在使用或者装配环节的质量和精度,因此十分重要,目前在零件工艺处理方面,最常见的防腐和防锈工艺就是涂覆防锈层,目前常见的涂覆装置多采用手动的,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劳动强度较大,涂覆的粉末多具有挥发性,吸入后对人体也有一定的伤害,长此以往,影响到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而且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如果采用全自动涂覆生产线,对于非标产品的涂覆不适用,而且针对涂覆量不是很大的企业来说,采购涂覆生产线,成本太高,而且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而且涂覆均匀的粉末上扬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粉末上扬结构,包括支撑架、第二电机、固定筒、竖杆、第一喷吹筒和第二喷吹筒,所述竖杆设在所述固定筒内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竖杆的外从下到下均布设有第二螺旋片,所述第二电机设在所述固定筒的下端且驱动所述竖杆旋转,所述第一喷吹筒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下端与所述固定筒的内部连通,所述固定筒的上端与料斗的下端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正梯形角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料斗为内径从上到下铸件缩小的圆筒形,所述料斗的前端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三观察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吹筒和所述第二喷吹筒的内径相同且二者相对所述固定筒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所述竖杆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吹筒的内径为所述固定筒内径的1/3~1/2,所述第一喷吹筒与所述固定筒连通的位置设在所述固定筒的中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竖杆的直径是所述固定筒内径的1/4~1/3,所述竖杆上的所述第二螺旋片外径是所述固定筒内径的0.75~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工件下端粉末的涂覆,同时采用左右对称结构,可同时对两个工件进行涂覆,提升了涂覆的工作效率;2、支撑架采用正梯形结构,对称设置,结构稳定牢靠,采用角钢焊接而成,取材方便,而且强度高,成本低;3、设置第三观察窗方便观察料斗内的粉末的使用情况,有利于及时添加粉末,保证涂覆过程的连续性;4、从第二空腔的上方进入到固定筒内部的粉末,经过竖杆的转动和第二螺旋片的搅动,通过第一喷吹筒和第二喷吹筒分别进入到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的内部,并对工件的下方进行涂覆,实现了工件上下同时涂覆的需求,而且两侧设置,可同时完成两个工件的涂覆,大大提升了效率;5、第一喷吹管和第二喷吹管规格一致且对称设置,简化结构,规格统一,方便下料和组装,对称设置,使得结构更加美观,而且保证两边喷吹的力度一致,保证喷吹效果的一致性;6、设置第一喷吹管与固定筒的尺寸关系,有利于将固定筒内的粉末均分到第一喷吹筒和第二喷吹筒的内部,并保证一定的喷吹压力,增大喷吹力度;7、设置竖杆、第二螺旋片和固定筒之间的比例参数,保证第二螺旋片与粉末有充分的接触面积,提升粉末扬起的比例,有利于粉末通过第一喷吹管和第二喷吹管进入到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的内部,对工件的下方进行粉末的涂覆。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粉末上扬结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粉末上扬结构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粉末上扬结构使用状态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支撑架;2-下扬灰组件;21-第二电机;22-减速机;23-竖杆;24-第二螺旋片; 25第一喷吹筒;26-固定筒;27-第二喷吹筒;3-箱体;31-第一观察窗;32-第二观察窗; 33-第二空腔;34-第二空腔;35-第三空腔;4-料斗;41-第三观察窗;5-上扬灰组件; 51-旋转杆;511-中部;512-端部;52-第一电机;53-第一螺旋片;6-隔板;61-第一缺口;62-第二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粉末上扬结构,包括支撑架1、箱体3、下扬灰组件2、上扬灰组件5和料斗4,箱体3居中设置在支撑架1的上端,箱体3的上端设有与之内部连通的料斗4,上扬灰组件5设在箱体3的内部且二者转动连接,下扬灰组件2设在箱体3的下端且与箱体3的内部连通,上扬灰组件5包括旋转杆51和驱动旋转杆51转动的第一电机52,旋转杆51包括中部511和相对中部511对称设置的端部512,中部511的外圈固设有第一螺旋片53,第一电机52设置在箱体3的外部且与端部512 固定连接,箱体3通过隔板6依次划分为第一空腔33、第二空腔34和第三空腔35,第一空腔33和第三空腔35相对第二空腔34对称设置,中部511设在第二空腔34内,端面设在第一空腔33和第三空腔35内,第一空腔33和第二空腔34的隔板6上端设有第一缺口61,第二空腔34和第三空腔35的隔板6上端设有第二缺口62。

优选地,支撑架1为正梯形角钢结构,正梯形结构,对称设置,结构稳定牢靠,采用角钢焊接而成,取材方便,而且强度高,成本低。

优选地,箱体3远离第一电机52的一端设有第一观察窗31,箱体3靠近第一电机 52的两侧设有第二观察窗32,有利于观察工件涂覆的实际情况,确认产品涂覆的效果,保证产品一次装夹后涂覆的合格率。

优选地,料斗4居中设置在箱体3的上端且与第二空腔34连通,有利于粉末居中散散落到第二空腔34的内部,第一螺旋片53在旋转杆51的带动下,通过第一缺口61和第二缺口62进入分别进入到第一空腔33和第三空腔35内部,保证量端部512上工件涂覆的均匀性。

优选地,料斗4为内径从上到下铸件缩小的圆筒形,料斗4的前端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三观察窗41,方便观察料斗4内的粉末的使用情况,有利于及时添加粉末,保证涂覆过程的连续性。

优选地,下扬灰组件2包括第二电机21、固定筒26、竖杆23、第一喷吹筒25和第二喷吹筒27,竖杆23设在固定筒26内且二者转动连接,竖杆23的外从下到下均布设有第二螺旋片24,第二电机21设在固定筒26的下端且驱动竖杆23旋转,第一喷吹筒25 的上端与第一空腔33连通,下端与固定筒26的内部连通,第二喷吹筒27的上端与第三空腔35连通,下端与固定筒26的内部连通,固定筒26的上端与第二空腔34连通,从第二空腔34的上方进入到固定筒26内部的粉末,经过竖杆23的转动和第二螺旋片24 的搅动,通过第一喷吹筒25和第二喷吹筒27分别进入到第一空腔33和第三空腔35的内部,并对工件的下方进行涂覆,实现了工件上下同时涂覆的需求,而且两侧设置,可同时完成两个工件的涂覆,大大提升了效率。

优选地,第一喷吹筒25和第二喷吹筒27的内径相同且二者相对固定筒26对称设置,简化结构,规格统一,方便下料和组装,对称设置,使得结构更加美观,而且保证两边喷吹的力度一致,保证喷吹效果的一致性。

优选地,第二电机21通过减速机22驱动竖杆23旋转,在同样转速的前提下,可增大扭矩,提升竖杆23旋转的平稳性。

优选地,第一喷吹筒25的内径为固定筒26内径的1/3~1/2,第一喷吹筒25与固定筒26连通的位置设在固定筒26的中下部,有利于将固定筒26内的粉末均分到第一喷吹筒25和第二喷吹筒27的内部,并保证一定的喷吹压力,增大喷吹力度。

优选地,竖杆23的直径是固定筒26内径的1/4~1/3,竖杆23上的第二螺旋片24 外径是固定筒26内径的0.75~0.9,设置一定的比例参数,保证第二螺旋片24与粉末有充分的接触面积,提升粉末扬起的比例,有利于粉末通过第一喷吹管25和第二喷吹管27 进入到第一空腔33和第三空腔25的内部,对工件的下方进行粉末的涂覆。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待涂覆的工件固定在旋转杆51的端部11上并随着旋转杆51 转动,将涂料粉放置在料斗4的内部,在重力的作用下,涂料粉会掉落到第二空间34的内部,第一电机52旋转,带动旋转杆51以及其上的螺旋片转动,扬起的粉末通过第一缺口61和第二缺口62进入到第一空腔33和第三空腔35内部,涂覆在工件的上部,同时部分粉末会掉落到固定筒26的内部,第二电机21通过减速机22驱动竖杆23旋转,扬起的粉末通过第一喷吹筒25进入到第一空腔33内,通过第二喷吹筒27进入到第二空腔35内,对工件的下端进行粉末的涂覆,即同时完成了工件上下两面的涂覆,而且工件在第一电机52的驱动下旋转,更保证了涂覆的均匀性,整个结构简单紧凑,可同时对两个工件的上下两端进行涂覆,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整个涂覆过程均采用机械控制,避免了涂覆过程中,粉末对人体的伤害,提升了整个装置的安全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