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056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的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升降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公告号为CN2058157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高温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主轴、固体加料口、液体入口、氮气入口、出气口、支座、出料口;所述的高温反应釜还包括旋转横隔柱、双平行螺带、框式导流刮边、螺旋推进系统、封头刮壁系统,在反应釜体中上部焊接有4个支座,在反应釜底部设有出料口。

在工厂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反应釜架在半空中,以方便从反应釜下端进行放料,上述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釜体的中上部均匀焊接4个支座,以方便对反应釜体进行支撑,在一些反应釜的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生产车间的高度对反应釜的高度进行调节,但是该实用新型的支座是焊接固定的,且吊装反应釜的时候反应釜的安装平台已经搭建完毕,从而难以灵活的调节反应釜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反应釜,通过设置可移动的支撑座使得在吊装一些反应釜的时候能够根据需求将支撑座调节至合适位置,以适应生产车间内不同高度的安装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升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间隔均匀分布在釜体周侧的支撑座,所述釜体周向分布有与支撑座一一对应且呈竖直设置的轨道,所述支撑座滑移设置在轨道内,所述支撑座与轨道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者相对位置的锁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支撑座在轨道上的位置的时候,首先操控锁定机构将支撑座与轨道分离,接着将支撑座移动至合适位置,最后再次操控锁定机构,使得支撑座与轨道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支撑座在竖直方向上的灵活调节,以适应生产车间内不同高度的安装平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位于支撑座两侧的限位板、位于轨道侧壁且与限位板呈一一对应卡接配合的固定板,所述驱动组件位于两限位板之间用以带动两限位板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座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竖板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与两限位板上下端面贴合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控驱动组件能够带动限位板在滑槽内滑移,从而控制限位板与固定板的卡接与分离,当限位板与固定板卡接的时候,支撑座能够被固定在固定板上,当限位板与固定板分离的时候,支撑座能够脱离固定板沿轨道滑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调节杆及连接杆组,所述连接杆组包括与调节杆转动连接的一号连杆和二号连杆,两限位板分别为一号限位板和二号限位板,所述一号连杆和二号连杆对应转动连接一号限位板和二号限位板,所述调节杆与支撑座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一号连杆一端与一号限位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杆转动连接,二号连杆一端与二号限位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杆转动连接,转动调节杆便能够控制调节杆发生位移,从而一号连杆和二号连杆便会发生转动,从而带动一号限位板和二号限位板沿滑槽发生位移,使得转动调节杆便能够方便地控制一号限位板和二号限位板与固定板的卡接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下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调节杆轴向固定径向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块与一号连杆和二号连杆转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杆下端设置安装块,安装块与一号连杆和二号连杆转动连接,且安装块与调节杆轴向固定径向转动连接,使得在转动调节杆的时候,安装块不会随调节杆转动,但是能够随调节杆发生位移,从而带动一号连杆和二号连杆靠近调节杆的一端发生位移,一号连杆和二号连杆随之发生转动,带动一号限位板和二号限位板沿滑槽发生位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块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环槽,所述调节杆底端设置有嵌设在环槽内的凸环,所述安装块上穿设有销轴,所述一号连杆和二号连杆通过销轴与安装块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环槽与凸环的配合实现调节杆与安装块轴向固定径向转动连接,使得安装块不会妨碍调节杆的转动,但是调节杆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的时候,安装块能够随调节杆在竖直方向上一起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把手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调节杆的时候把手杆增加了调节杆的力臂,方便了调节杆的转动,且把手杆能够在通孔内滑移,使得在转动调节杆的时候能够移动把手杆,使把手杆一直处于易于转动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板与竖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应釜在灌装物料的时候重量较重,通过加强板的设置能够增加支撑座的结构强度,使得支撑座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为固定板,两限位板靠近最近的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棘齿,棘齿与固定板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棘齿与固定板啮合的时候,两限位板在竖直方向上被固定板限位,使得支撑座能够对釜体进行稳定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远离釜体的一侧设置有将限位板限定在轨道内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号限位板和二号限位板与固定板处于啮合位置时,挡板能够对一号限位板和二号限位板的横向位置进行限定,使得支撑座在横向位置难以发生偏移,从而提高了支撑座与轨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凸环与环槽的设置实现了调节杆与安装块轴向固定径向转动连接,使得连接杆组部会妨碍调节杆的转动;通过调节杆与连接杆组的设置,使得转动调节杆便能够方便地控制连接杆组的转动,从而实现对一号限位板和二号限位板的推送;通过棘齿与固定板的设置,使得棘齿与固定板啮合的时候安装座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被固定在釜体的侧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升降反应釜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座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轨道;3、支撑座;31、横板;32、竖板;4、锁定机构;41、驱动组件;411、调节杆;412、连接杆组;4121、一号连杆;4122、二号连杆;42、卡接组件;421、限位板;4211、一号限位板;4212、二号限位板;422、固定板;5、滑槽;6、加强板;7、棘齿;8、通孔;9、把手杆;10、安装块;11、安装槽;12、凸环;13、环槽;14、销轴;1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升降反应釜,主要是针对于轻量型号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支撑座3,釜体1周侧间隔设置有轨道2,支撑座3滑移设置在轨道2内,在支撑座3与轨道2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4,锁定机构4用于将支撑座3固定在轨道2上。

参照图1和图2所示,锁定机构4包括驱动组件41和卡接组件42,卡接组件42包括位于支撑座3两侧的限位板421、位于轨道2侧壁且与限位板421呈一一对应卡接配合的固定板422,固定板422为固定板422,支撑座3包括横板31和竖板32,竖板32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通槽,两限位板421分为一号限位板4211和二号限位板4212,一号限位板4211和二号限位板4212滑移设置在通槽的两端,一号限位板4211和二号限位板4212靠近固定板422的一端设置有棘齿7,通过棘齿7与固定板422的啮合,使得支撑座3能够被固定板422在竖直方向上固定,从而支撑座3能够对釜体1进行稳定的支撑。

在固定板422远离釜体1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5,将挡板15拧紧在固定板422上,使得一号限位板4211和二号限位板4212与固定板422处于啮合位置时,挡板15能够对一号限位板4211和二号限位板4212的横向位置进行限定,使得支撑座3在横向位置难以发生偏移,从而提高了支撑座3与轨道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横板31与竖板32之间设置有加强板6,由于反应釜在灌装物料后重量较重,通过加强板6的设置能够增加支撑座3的结构强度,使得支撑座3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

参照图2和图3所示,驱动组件41包括调节杆411及连接杆组412,连接杆组412包括与调节杆411转动连接的一号连杆4121和二号连杆4122,一号连杆4121和二号连杆4122对应转动连接一号限位板4211和二号限位板4212,调节杆411与支撑座3螺纹连接,在调节杆411下端设置有安装块10,安装块10上端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侧壁上开设有环槽13,调节杆411底端设置有嵌设在环槽13内的凸环12,从而实现了调节杆411与安装块10轴向固定径向转动连接,使得安装块10不会妨碍调节杆411的转动,但是调节杆411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的时候,安装块10能够随调节杆411在竖直方向上一起移动。

安装块10上穿设有销轴14,一号连杆4121和二号连杆4122通过销轴14与安装块10转动连接,使得在安装块10上下移动的时候,安装块10能够推动一号连杆4121和二号连杆4122发生转动,由于销轴14在水平方向的位置未发生改变,从而一号连杆4121与一号限位板4211的转动连接点和二号连杆4122与二号限位板4212的转动连接点发生移动,实现了一号限位板4211和二号限位板4212在滑槽5内的移动。

在调节杆411的顶端开设有通孔8,通孔8内穿设有把手杆9,在转动调节杆411的时候把手杆9增加了调节杆411的力臂,方便了调节杆411的转动,且把手杆9能够在通孔8内滑移,使得在转动调节杆411的时候能够移动把手杆9,使把手杆9一直处于易于转动的位置。

工作过程概述:

在调节支撑座3在釜体1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时,首先转动把手杆9,使得安装块10上移,安装块10带动一号连杆4121和二号连杆4122发生转动,号连杆与一号限位板4211的转动连接点和二号连杆4122与二号限位板4212的转动连接点内移,一号限位板4211和二号限位板4212与固定板422分离;

将支撑座3沿轨道2进行滑移,使支撑座3移动到适合的位置;

最后反向转动把手杆9,使得安装块10下移,安装块10带动一号连杆4121和二号连杆4122发生转动,号连杆与一号限位板4211的转动连接点和二号连杆4122与二号限位板4212的转动连接点外移,一号限位板4211和二号限位板4212与固定板422啮合,支撑座3被固定在固定板422上,实现对釜体1的稳定支撑。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