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振动筛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0468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有机肥振动筛分机。



背景技术:

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或动物,施于土壤中能够为作物提供含碳化合物,利于作物的生长。有机肥主要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或植物残体等加工而来,有机肥中含有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长的主要养分,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有机肥的生产包括原料配比、条堆、添加菌剂、搅拌发酵、分筛加工、造粒、烘干冷却包装等工艺流程。目前,对各个流程均已投入相应的生产设备加工,相比传统加工模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分筛流程中,目前,主要应用振动筛分机进行搅拌后的肥料原料分筛,将其中的较大颗粒杂物等筛离,从而提高有机肥的成品质量。现有的有机肥筛分机主要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进料斗、出料口、电机和振动筛,通过电机运转使振动筛振动,对肥料进行筛分,将较大的杂物筛出分离,而合格原料从振动筛的缝隙中通过并由出料口排出,之后被收集。由于现有振动筛分机仅有一个振动筛,振动筛上的肥料原料在被筛分的同时均向出料口移动,导致肥料的筛分时间短,使得部分合格原料未得到有效筛分而随较大杂物一同被筛离,降低了筛分质量和造成了原料的浪费。同时,合格原料从出料口排出后在排出的位置不断堆积,需要筛分工作完成后对肥料再次进行转移,十分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有机肥振动筛分机,以解决现有振动筛分机筛分效果差和合格原料堆积滞留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有机肥振动筛分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电机和进料斗,并设有倾斜的第一筛料斗,第一筛料斗位于进料斗的下方,还设有倾斜的第二筛料斗,第二筛料斗位于第一筛料斗低端的下方,第二筛料斗低端设有出料口,机架上还设有偏心轮和传送装置,传送装置位于第一筛料斗和第二筛料斗下方,偏心轮与电机连接,偏心轮上设有偏心轴,偏心轴上铰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一筛料斗铰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第二筛料斗铰接。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在于:通过进料斗将需要筛分的肥料原料送入,原料由进料斗到达第一筛料斗。电机工作带动偏心轮转动,使偏心轮上的偏心轴跟随旋转,进而带动铰接在偏心轴上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作上下往复运动,第一连杆的运动使第一筛料斗振动,同时第二连杆的运动使第二筛料斗振动,从而对原料进行筛分。第一筛料斗使较细的合格原料从筛料斗的缝隙中落下到达传送带,并由传送带向前输送,而较粗的废渣混合物与部分合格原料则沿第一筛料斗的倾斜表面下滑至第二筛料斗,由第二筛料斗进行二次筛分,再次筛分后的合格原料下落至传送带上,而废渣则由排渣口排出。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第一筛料斗上的肥料原料较多,堆积得较厚,在原料一边下滑一边被筛的过程中难以筛净,致使部分合格原料仍混合在废渣之中而被排出。本方案设置了第二筛料斗,对经过第一次筛分的废渣混合物进行二次筛分,此时废渣混合物的量较第一次筛分时的量已经大为减少,原料在第二筛料斗上不会堆积过厚,使原料容易被筛净,减少废渣中混合的合格原料含量,提升筛分质量。同时,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筛分而落下到传送带上的合格原料被传送带向前传送,原料不会在下落处堆积,不需再次进行人工转移,从而提高有机肥的生产效率。

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

优选方案一:基于基础方案,所述第一筛料斗和第二筛料斗倾斜角度均为20°。如果筛料斗太平,会使其表面的原料难以下滑排出,如果筛料斗太陡,又会使原料下滑太快,筛料斗无法及时将合格原料进行筛离,降低筛分效果。将第一筛料斗和第二筛料斗倾斜角度设为20°,能够同时保证较好的筛分效果和排渣效果。

优选方案二:基于优选方案一,所述传送装置为传送带,且传送带两侧均设有挡板。传送带结构简单,易于安设,而在传送带两侧设置挡板,能够将合格原料围挡在传送带上,避免其洒落到地面造成浪费。

优选方案三:基于优选方案二,所述传送带末端设有倾斜的出料口。当合格原料经传送带传送到达其末端后,能够通过出料口顺利排出。

优选方案四:基于优选方案三,所述进料斗形状为上大下小的锥形。进料斗上端较大,便于加料,而下端较小,能够限制进入第一筛料斗的原料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原料进入第一筛料斗,降低筛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有机肥振动筛分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电机2、皮带3、传送带4、挡板5、偏心轮6、偏心轴7、第一连杆8、第一筛料斗9、进料斗10、第二筛料斗11、排渣口12、第二连杆13、出料口14。

如图1所示,有机肥振动筛分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电机2、传送带4、偏心轮6、进料斗10、第一筛料斗9和第二筛料斗11,进料斗10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电机2与偏心轮6轴向平行,电机2与偏心轮6通过皮带3相连,偏心轮6的偏心轴7同轴铰接有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13,第一连杆8另一端与第一筛料斗9铰接,第二连杆13与第二筛料斗11铰接;第一筛料斗9与第二筛料斗11均与水平面呈20°夹角倾斜,第一筛料斗9较高一端位于进料斗10下方,第二筛料斗11位于第一筛料斗9较低一端的下方,第二筛料斗11较低一端连接有排渣口12;传送带4位于第一筛料斗9和第二筛料斗11下方,传送带4上两侧均设有挡板5,传送带4末端设有出料口14。

在使用的时候,将需要筛分的肥料原料送入进料斗10,原料通过进料斗10到达第一筛料斗9,进料斗10上大下小,便于加料的同时能够限制到达第一筛料斗9的原料量。同时电机2工作,带动偏心轮6转动,偏心轴7跟随偏心轮6旋转,进而带动铰接在偏心轴7上的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13作上下往复运动,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13分别带动第一筛料斗9和第二筛料斗11作往复振动,从而对原料进行筛分。第一筛料斗9使较细的合格原料从筛料斗的缝隙中落下到达传送带4,并由传送带4向前输送;而较粗的废渣混合物则第一筛料斗9的倾斜表面下滑,到达第二筛料斗11,由第二筛料斗11进行再次筛分,筛得的较细的合格原料下落至传送带4上,而筛分后的废渣通过排渣口12排出。

由于第一筛料斗9上的肥料原料较多,有较大的厚度,在原料一边下滑一边被筛的过程中难以筛净,致使部分合格原料仍混合在废渣之中;本方案设置了第二筛料斗11,对经过第一次筛分的废渣混合物进行二次筛分,此时废渣混合物的量较第一次筛分时的量已经大大减少,物料在第二筛料斗中不会堆积太厚,从而容易被筛净,有效提升筛分效果,降低其中的合格原料随废渣排出造成的浪费。同时,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筛分而落下到传送带4上的合格原料会被向前传送,不会在下落处堆积,不人工再次进行转移,提高了有机肥的生产效率;在传送的过程中,合格原料被挡板5围在传送带4表面,能够避免肥料洒落到地上造成浪费。

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二筛料斗11对原料进行二次筛分,提高了筛分效果,减少了原料浪费;并通过传送带4将合格原料向前传送,避免其堆积,有效地提高了有机肥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