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平衡轴卸油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7020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平衡轴卸油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发动机平衡轴的卸油压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小发动机的振动,通常会在曲轴箱内设置平衡机构。如图1所示,发动机平衡轴1的右侧轴颈支承在右曲轴箱2的第一轴承3上,左侧轴颈支承在右曲轴箱4的第二轴承5上,该平衡轴1与曲轴8平行设置,曲轴8上的齿轮与平衡轴1上的齿轮啮合,曲轴 8带动平衡轴1 一起转动,在曲轴8的左侧还装有起动齿轮7。在左曲轴箱4的左侧设置有挡油板如和水平通孔4b,将起动齿轮7转动过程中飞溅的润滑油引入第二轴承5,解决第二轴承5的润滑问题;右曲轴箱2上设置有左大右小的台阶油孔2a,该台阶油孔加将右曲轴箱2的主油道2b的压力油引入第一轴承3,解决第一轴承3的润滑问题。两轴承的润滑问题解决了,但是使用过程中主油道2b内的压力油多次造成第一轴承3松动,平衡机构损坏,导致该平衡机构工作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在平衡轴右侧设置泄油通道,解决平衡轴右侧轴径的第一轴承内的油压过高,导致轴承松动、平衡轴机构损坏以致平衡轴工作不可靠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平衡轴卸油压结构,平衡轴(1)的右侧轴颈支承在右曲轴箱(2)的第一轴承(3)上,平衡轴(1)的左侧轴颈支承在左曲轴箱的第二轴承(5)上,关键在于在所述平衡轴(1)的右半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水平油孔 (6a)和垂直油孔(6b),水平油孔(6a)和垂直油孔(6b)构成的泄油通道(6)将经过第一轴承(3)的压力油导入右曲轴箱(2)内。作为优选,所述右曲轴箱(2)上设置有左大右小的台阶油孔(2a),该台阶油孔 (2a)将右曲轴箱(2)的主油道(2b)的压力油引入第一轴承(3);所述左曲轴箱(4)的左侧延伸有挡油板(4a),挡油板(4a)与第二轴承(5)之间的左曲轴箱(4)开有水平通孔(4b), 起动齿轮(6)起动齿轮(7)在转动过程中飞溅的润滑油经挡油板(4a)和水平通孔(4b)引入第二轴承(5)。本发明通过在平衡轴右侧开设泄油通道,将第一轴承内的压力油导入右曲轴箱内,避免了第一轴承油压过高造成的轴承松动、平衡轴机构损坏等问题,显著提高了平衡轴工作的可靠性,减少了发动机的振动,降低了发动机的噪音,延长了发动机使用寿命,提升了摩托车驾乘舒适度,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的特点。


图1是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2所示的发动机平衡轴卸油压结构,由平衡轴1、右曲轴箱2、安装在右曲轴箱2上的第一轴承3、左曲轴箱4、安装在左曲轴箱4上的第二轴承5、起动齿轮7、曲轴8等组成。平衡轴1的右侧轴颈支承在第一轴承3上,平衡轴1的左侧轴颈支承在第二轴承5上。平衡轴1与曲轴8平行设置,曲轴8上的齿轮与平衡轴1上的齿轮啮合,曲轴8带动平衡轴1 一起转动,在曲轴1的左侧还装有起动齿轮7,起动齿轮7设置在左曲轴箱4的左侧。右曲轴箱2的右侧设置有主油道2b。为了解决第一轴承3的润滑问题,在右曲轴箱2上设置有左大右小的台阶油孔2a, 该台阶油孔加位于主油道2b的左侧,台阶油孔加将右曲轴箱2的主油道2b内的压力油引入第一轴承3,为第一轴承3提供润滑油。为了解决第二轴承5的润滑问题,在左曲轴箱 4的左侧延伸有挡油板4a,挡油板如与第二轴承5之间的左曲轴箱4开有水平通孔4b,起动齿轮7在转动过程中飞溅的润滑油经挡油板如和水平通孔4b引入第二轴承5,为第二轴承5提供润滑油。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5的润滑结构不限于上述形式。在平衡轴1的右半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水平油孔6a和垂直油孔6b,水平油孔6a 和垂直油孔6b构成的泄油通道6将第一轴承3的压力油导入右曲轴箱2内,避免第一轴承 3的油压过高。水平油孔6a与平衡轴1的轴线最好重合,便于加工制造。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平衡轴卸油压结构,平衡轴(1)的右侧轴颈支承在右曲轴箱(2)的第一轴承(3)上,平衡轴(1)的左侧轴颈支承在左曲轴箱(4)的第二轴承(5)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衡轴(1)的右半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水平油孔(6a)和垂直油孔(6b),水平油孔(6a) 和垂直油孔(6b)构成的泄油通道(6)将经过第一轴承(3)的压力油导入右曲轴箱(2)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平衡轴卸油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曲轴箱(2)上设置有左大右小的台阶油孔(2a),该台阶油孔(2a)将右曲轴箱(2)的主油道(2b)的压力油引入第一轴承(3);所述左曲轴箱(4)的左侧延伸有挡油板(4a),挡油板(4a)与第二轴承 (5)之间的左曲轴箱(4)开有水平通孔(4b),起动齿轮(7)在转动过程中飞溅的润滑油经挡油板(4a)和水平通孔(4b)引入第二轴承(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平衡轴卸油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油孔 (6a)与平衡轴(1)的轴线重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平衡轴卸油压结构,平衡轴(1)的右侧轴颈支承在右曲轴箱(2)的第一轴承(3)上,平衡轴(1)的左侧轴颈支承在左曲轴箱(4)的第二轴承(5)上,在所述平衡轴(1)的右半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水平油孔(6a)和垂直油孔(6b),水平油孔(6a)和垂直油孔(6b)构成的泄油通道(6)将经过第一轴承(3)的压力油导入右曲轴箱(2)内。该结构避免了第一轴承油压过高造成的轴承松动、平衡轴机构损坏等问题,显著提高了平衡轴工作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F01M1/16GK102392711SQ20111037349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田亚平, 程志明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