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737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属于发动机机油冷却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发动机采用机油冷却器已越来越普遍,无论是嵌入机油冷却器、半独立式机 油冷却器,还是独立式机油冷却器,工作原理基本一致水冷式机油冷却器通过冷却液在冷 却器水腔中的循环和高温机油在冷却器芯油腔中的循环进行对流换热,用温度较低的冷却 液对温度较高的机油进行循环冷却,以保证机油温度控制在较理想的范围内,从而来保证 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和排放要求。在现有的机油冷却器中,冷却器芯大多数采用板翅式的,这 种冷却器芯冷却效率比较高,性能比较可靠,生产制造技术也很成熟。冷却器外壳一般有铸 造和焊接两种型式,无论哪种形式,壳体本身没有设计散热结构,,冷却器部件基本上都布 置在发动机缸体的侧面,有的甚至布置在发动机缸体的排气侧,由于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使得冷却器部件换热效率降低,因此由冷却器壳体和冷却器芯组成的冷却器部件整体换热 效率很难进一步提闻。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 总成,该结构机油冷却器总成,不但能使冷却器芯中的机油与冷却水对流换热进行得非常 充分,而且还可有效利用周围环境进行散热,从而保证了冷却器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在日 后使用过程中具有易于清垢,便于维修,可靠性好等优点。[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包括冷却器部件和齿轮 室,所述的冷却器部件由冷却器壳体、板翅式冷却器芯和冷却器密封圈组成,板翅式冷却器 芯位于冷却器壳体与齿轮室形成的冷却水腔内,且通过螺母和垫片与冷却器壳体连接在一 起,冷却器部件与齿轮室之间用冷却器密封圈密封,整个冷却器部件通过螺栓安装在齿轮 室上,特征是所述冷却器壳体上设有放气接头和散热筋片,冷却器部件安装在发动机的上 方,且冷却器部件与发动机齿轮室的结合面高于气缸盖与气缸盖罩结合面。[0005]所述齿轮室上设有齿轮室出油口和齿轮室回油口,板翅式冷却器芯上设有进油口 和出油口,且齿轮室出油口和齿轮室回油口分别与板翅式冷却器芯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 通。[0006]所述的齿轮室上设有齿轮室出水口和齿轮室回水口,冷却器部件上设有进水口和 出水口,且齿轮室出水口和齿轮室回水口分别与冷却器部件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所述 板翅式冷却器芯为四个。[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在冷却器壳体上布置了多条散热筋片,以及整个冷 却器部件布置在发动机上方空间相对较大的地方,使该冷却器总成内部在进行对流换热的 同时,能更充分地利用周围环境介质进行散热;冷却器壳体上设置放气接头,方气接头通过 管路与发动机放气阀连通可保证冷却器总成内无气阻,从而保证板翅式冷却器芯内的机油与冷却水对流换热进行的更充分,冷却器部件中设有4个可互换的板翅式冷却器芯,保证 了冷却器总成的热交换能力,因此该机油冷却器总成具有冷却效果好,机油温度合理稳定, 可靠性好等优点;因齿轮室、冷却器芯和冷却壳体是相对独立的几个零件,所以该机油冷却 器总成还具有易于清垢,便于维修等优点。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油冷却器总成外形结构图。[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油冷却器总成府视图。[0010]图3为图2的冷却器部件A A剖视图。[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器部件轴测图。[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齿轮室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0014]如图1 图5所示,包括冷却器部件1、齿轮室2、放气接头3、散热筋片4、冷却器密封圈5、螺母6、垫片7、冷却器壳体8、板翅式冷却器芯9、进油口 10、进水口 11、出油口 12、 出水口 13、齿轮室出油口 14、齿轮室出水口 15、齿轮室回油口 16和齿轮室回水口 17。[0015]本实用新型中釆用板翅式冷却器芯位9于冷却器壳体8与齿轮室2形成的冷却水 腔内,且通过螺母6和垫片7与冷却器壳体8连接在一起。所述板翅式冷却器芯9设置有 四个,且可以互换,(板翅式冷却器芯9具体指过滤机油的冷却器芯部件,无其他结构,但尺 寸规格可以有多种,本实用新型中四个为同一规格的冷却器芯,在A-A剖视图中可以清楚 地看到其内部结构)冷却器部件I与齿轮室2之间用冷却器密封圈5密封,整个冷却器部件 I通过螺栓安装在齿轮室2上,特征是所述冷却器壳体8上设有放气接头3和散热筋片4, 冷却器部件I安装在发动机的上方,且其结合面高于气缸盖与气缸盖罩结合面。[0016]所述齿轮室2上设有齿轮室出油口 14和齿轮室回油口 16,且齿轮室出油口 14和 齿轮室回油口 16连通着板翅式冷却器芯的进油口 10和出油口 12。[0017]所述的齿轮室上设有齿轮室出水口 15和齿轮室回水口 17,且齿轮室出水口 15和 齿轮室回水口 17连通着冷却器部件的进水口 11和出水口 13。[0018]当发动机工作时,来自齿轮室出水口 15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水经冷却器部件I的进 水口 11进入冷却水腔,温度较高的机油经齿轮室出油口 14、进油口 10进入板翅式冷却器 芯9内部,二者通过板翅式冷却器芯9进行热量交换后,冷却水经出水口 13、齿轮室回水口 17流回齿轮室水道内,把机油热量带走,冷却后的机油经出油口 12、齿轮室回油口 16流回 齿轮室主油道,最后经齿轮室主油道流向发动机机体主油道。在冷却器总成内部冷却水与 机油进行热交换的同时,冷却水通过冷却器壳体8上的散热筋片4与冷却器总成上部较大 的外界空间环境也在进行热量交换,使冷却水温度降低,当冷却器总成水腔内气阻较大时, 水蒸气通过冷却器壳体8上的放气接头3及其相应的管路将水蒸气输送到放气阀处进行放 气,确保了冷却器总成内的冷却水温不会过高和较好的可靠性,从而使该机油冷却器总成 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进而保证发动机可靠稳定地的运转。
权利要求1.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包括冷却器部件(I)和齿轮室(2),所述的冷却器部件(I)由冷却器壳体(8)、板翅式冷却器芯(9)和冷却器密封圈(5)组成,板翅式冷却器芯(9)位于冷却器壳体(8)与齿轮室(2)形成的冷却水腔内,且通过螺母(6)和垫片(7)与冷却器壳体(8)连接在一起,冷却器部件(I)与齿轮室(2)之间用冷却器密封圈(5)密封,整个冷却器部件(I)通过螺栓安装在齿轮室(2 )上,其特征是所述冷却器壳体(8 )上设有放气接头(3 )和散热筋片(4),冷却器部件(I)安装在发动机的上方,且冷却器部件(I)与发动机齿轮室的结合面高于气缸盖与气缸盖罩结合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其特征是所述齿轮室(2)上设有齿轮室出油口(14)和齿轮室回油口(16),板翅式冷却器芯(9)上设有进油口(10)和出油口(12),且齿轮室出油口(14)和齿轮室回油口( 16)分别与板翅式冷却器芯(9)的进油口( 10)和出油口(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齿轮室(2)上设有齿轮室出水口( 15 )和齿轮室回水口( 17 ),冷却器部件(I)上设有进水口( 11)和出水口( 13 ),且齿轮室出水口( 15 )和齿轮室回水口( 17 )分别与冷却器部件(I)的进水口( 11)和出水口(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翅式冷却器芯(9)为四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包括冷却器部件和齿轮室,所述的冷却器部件由冷却器壳体、板翅式冷却器芯和冷却器密封圈组成,板翅式冷却器芯位于冷却器壳体与齿轮室形成的冷却水腔内,且通过螺母和垫片与冷却器壳体连接在一起,冷却器部件与齿轮室之间用冷却器密封圈密封,整个冷却器部件通过螺栓安装在齿轮室上,特征是所述冷却器壳体上设有放气阀安装孔和散热筋片,冷却器部件安装在发动机的上方,且其结合面高于气缸盖与气缸盖罩结。该机油冷却器总成,不但能使冷却器芯中的机油与冷却水对流换热进行得非常充分,而且还可有效利用周围环境进行散热,从而保证了冷却器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具有易于清垢,便于维修等优点。
文档编号F01M5/00GK202851104SQ2012203056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7日
发明者肖亨琳, 高文海 申请人: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