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6379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油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机油冷却芯,机油滤座,壳体的第一安装面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与机体连接面形成封闭的冷却水循环腔室,壳体下端设有与机体相通的高温机油进油孔、低温机油出油孔,壳体内设有高温机油进油通道、低温机油出油通道,机油冷却芯在冷却水循环腔室中与壳体固定连接,其两端分别与高温机油进油通道、低温机油出油通道连通;壳体第二安装面用于安装机油滤座,机油滤座与壳体安装后形成高温机油进油腔、过滤机油储油腔、低温机油储油腔;高温机油进油孔、低温机油出油孔是贯通第一、第二安装面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布置紧凑,柴油机自身强制循环冷却水对机油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制造工艺简单。
【专利说明】
一种机油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对发动机转速和升功率等工作性能需求的提高,对起润滑作用的机油其工作温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内的机油温度会迅速升高,高温使机油的润滑性能降低,能够加速发动机的磨损,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在发动机上安装了机油冷却器,现有技术中,中小型发动机机油冷却器是安装在机油滤芯和机油滤座之间的独立的机油冷却装置,体积小,冷却效果差,不能适应发动机机油冷却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机油冷却装置体积小、冷却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冷却效果明显且制造工艺相对简单的机油冷却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油冷却装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原理是:
[0005]—种机油冷却装置,包括壳体I,机油冷却芯2,机油滤座3;所述壳体I的两端面分别为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并与机体连接面形成封闭的冷却水循环腔室,第一安装面下端设有与机体相通的高温机油进油孔4、低温机油出油孔5,壳体I内设有高温机油进油通道6、低温机油出油通道7,所述机油冷却芯2设于所述冷却水循环腔室中与壳体I固定连接,机油冷却芯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高温机油进油通道6、低温机油出油通道7连通;
[0006]所述第二安装面用于安装机油滤座3,第二安装面上设有高温机油进油腔9-1、过滤机油储油腔10-1、低温机油储油腔11-1,所述机油滤座3上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对应的设有高温机油进油腔9-2、过滤机油储油腔10-2、低温机油储油腔11-2;机油滤座3与壳体I安装后分别形成高温机油进油腔9、过滤机油储油腔10、低温机油储油腔11;所述高温机油进油孔4是贯通壳体I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的通孔,联通机体的高温机油出口 19和所述高温机油进油腔9,所述低温机油出油孔5是贯通壳体I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的通孔,联通机体主油道上的低温回油口 20和所述过滤机油储油腔10。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还设有多余机油泄压腔8-1,所述机油滤座3上与所述第二安装面还对应的设有多余机油泄压腔8-2,机油滤座3与壳体I安装后形成多余机油泄压腔8。
[0008]优选地,所述壳体I还设有泄油通道12,泄油通道12的末端设有机油分流孔13,第一安装面下端设有多余机油回油腔14,所述机油分流孔13与所述多余机油回油腔14相通,所述泄油通道12另一端与所述多余机油泄压腔8相联通。
[0009]优选地,所述机油滤座3安装有调压阀部件15,在机油压力达到一定的数值时一部分机油将在调压阀15的作用下,经过多余机油泄压腔8、泄油通道12,从机油分流孔13,进入多余机油回油腔14,经机体上的多余机油泄油孔21回到油底壳。
[0010]优选地,所述机油冷却芯2采用纵向扰流片结构,有效增加散热面积和冷却效果。
[0011]优选地,机油冷却芯2和壳体I之间采用法兰形式固定联接,每个法兰采用两颗螺柱固定,机油冷却芯2和壳体I之间固定连接处采用O型密封圈16、矩型密封圈17密封,以将水、油严密隔离。
[0012]优选地,壳体I的底部设有放水孔18,当柴油机停车时,通过放水孔18放出壳体I水腔内的存水,在冬天气温低时,可以避免因壳体I存水而冻裂机体、壳体。
[0013]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油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机油冷却装置有两路循环,一路是水循环,一路是油循环。当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栗从油底壳内集滤器部件吸入的机油,经过机油冷却装置冷却、机油滤清器过滤,进入主油道开始油循环;从机体冷却水腔流出的水进入封闭的冷却水循环腔室,逆向对机油冷却芯2内通过的机油进行冷却。
[0014]水循环过程:冷却水从机体水套出水孔22进入封闭的冷却水循环腔室,水流从采用纵向扰流片结构的机油冷却芯2的外部,与机油冷却芯2内部的机油逆向流过,从冷却水循环腔室的排水孔23沿机体中设定的冷却水通道进入冷却水栗。冷却水在冷却水循环腔室内的流向与机油冷却芯2内部的机油流向相反,能很好地提高冷却效果。
[0015]油循环过程:从机油栗流出的高温机油经机体上的高温机油出口 19、壳体I的高温机油进油孔4,进入高温机油进油腔9,经过进油通道10,进入机油冷却芯2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机油从机油冷却芯2另一端进入壳体I的低温机油出油通道7,再流经低温机油储油腔11,进入机油滤芯内进行过滤。经过过滤后的低温机油进入过滤机油储油腔10,经过壳体I的低温机油出油孔5、机体主油道上的低温回油口 20,进入机体的主油道开始发动机的完整机油循环。当机油压力超过一定数值时,调压阀部件打开开始工作,多余的机油从调压阀的泄油孔流向多余机油泄压腔8,经过泄油通道12、机油分流孔13,进入多余机油回油腔14,经机体上的多余机油泄油孔21回到油底壳,保证机油压力在合理的范围内安全地运行在主油道和各分支油道。
[0016]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油冷却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油冷却装置,结构布置紧凑,通过柴油机自身强制循环冷却水对机油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且制造工艺简单。机油冷却芯2采用纵向扰流片结构,有效增加散热面积和冷却效果。且机油冷却芯2采用法兰形式浮动的安装在壳体I中,保证机油冷却芯2受热时能自由膨胀,清洗时容易拆卸。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油冷却装置壳体的第一安装面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油冷却装置壳体的第二安装面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0020]图4为机油滤座与第二安装面的结合面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0022]图6为图4的C-C剖视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机油冷却装置在机体上的安装位置及水路循环示意图;
[0024]图8为机油冷却芯与壳体安装位置剖视图。
[0025]1、壳体,2、机油冷却芯,3、机油滤座,4、高温机油进油孔,5、低温机油出油孔,6、高温机油进油通道,7、低温机油出油通道,8、多余机油泄压腔8,9、高温机油进油腔9,10、过滤机油储油腔、U、低温机油储油腔;12、泄油通道,13、机油分流孔,14、多余机油回油腔,15、调压阀部件,16、O型密封圈,17、矩型密封圈,18、放水孔,19、高温机油出口,20、低温回油口,21、多余机油泄油孔,22、机体水套出水孔,23、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实施例1:参考图1-8,一种机油冷却装置,包括壳体I,机油冷却芯2,机油滤座3;所述壳体I的两端面分别为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并与机体连接面形成封闭的冷却水循环腔室,第一安装面下端设有与机体相通的高温机油进油孔4、低温机油出油孔5,壳体I内设有高温机油进油通道6、低温机油出油通道7,所述机油冷却芯2设于所述冷却水循环腔室中,两端分别与所述高温机油进油通道6、低温机油出油通道7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面用于安装机油滤座3,第二安装面上设有高温机油进油腔9-1、多余机油泄压腔8-1、过滤机油储油腔10-1、低温机油储油腔11-1,所述机油滤座3上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对应的设有高温机油进油腔9-2、多余机油泄压腔8-2、过滤机油储油腔10-2、低温机油储油腔11-2;机油滤座3与壳体I安装后分别形成高温机油进油腔9、多余机油泄压腔8、过滤机油储油腔10、低温机油储油腔11;所述高温机油进油孔4是贯通壳体I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的通孔,联通机体的高温机油出口 19和所述高温机油进油腔9,所述低温机油出油孔5是贯通壳体I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的通孔,联通机体主油道上的低温回油口 20和所述过滤机油储油腔10。
[0028]所述壳体I还设有泄油通道12,泄油通道12的末端设有机油分流孔13,第一安装面下端设有多余机油回油腔14,所述机油分流孔13与所述多余机油回油腔14相通,所述泄油通道12另一端与所述多余机油泄压腔8相联通。
[0029]所述机油滤座3安装有调压阀部件15,在机油压力达到一定的数值时一部分机油将通过多余机油泄压腔8、泄油通道12,经过机油分流孔13,进入多余机油回油腔14,经机体上的多余机油泄油孔21回到油底壳,保证机油压力在合理的范围内安全地运行在主油道和各分支油道。
[0030]所述机油冷却芯2采用纵向扰流片结构,有效增加散热面积和冷却效果。
[0031]机油冷却芯2和壳体I之间采用法兰形式固定联接,每个法兰采用两颗螺柱固定,机油冷却芯2和壳体I之间固定连接处采用O型密封圈16、矩型密封圈17密封,以将水、油严密隔离。
[0032]壳体I的底部设有放水孔18,当柴油机停车时,通过放水孔18,可放出壳体I水腔内的存水,在冬天气温低时,可以避免因壳体I存水而冻裂机体、壳体。
[0033]当发动机工作时,从机油栗流出的高温机油经机体上的高温机油出口19、壳体I的高温机油进油孔4,进入高温机油进油腔9,经过进油通道10,进入机油冷却芯2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机油从机油冷却芯2另一端进入壳体I的低温机油出油通道7,再流经低温机油储油腔11,进入机油滤芯内进行过滤。经过过滤后的低温机油进入过滤机油储油腔10,经过壳体I的低温机油出油孔5、机体主油道上的低温回油口 20,进入机体的主油道开始发动机的完整机油循环。当机油压力超过一定数值时,调压阀部件打开开始工作,多余的机油从调压阀的泄油孔流向多余机油泄压腔8,经过泄油通道12、机油分流孔13,进入多余机油回油腔14,经机体上的多余机油泄油孔21回到油底壳,保证机油压力在合理的范围内安全地运行在主油道和各分支油道。与此同时,冷却水从机体水套出水孔22进入封闭的冷却水循环腔室,水流从采用纵向扰流片结构的机油冷却芯2的外部,与机油冷却芯2内部的机油逆向流过,从冷却水循环腔室的排水孔23沿机体中设定的冷却水通道进入冷却水栗。冷却水在冷却水循环腔室内的流向与机油冷却芯2内部的机油流向相反,能很好地提高冷却效果。
[0034]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油冷却装置,结构布置紧凑,通过柴油机自身强制循环冷却水对机油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且制造工艺简单。机油冷却芯2采用纵向扰流片结构,有效增加散热面积和冷却效果。且机油冷却芯2采用法兰形式浮动的安装在壳体I中,保证机油冷却芯2受热时能自由膨胀,清洗时容易拆卸。
[0035]应当指出,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启发将会做出不同于本实施例的改进,任何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机油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机油冷却芯(2),机油滤座(3),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I)的两端面分别为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并与发动机机体连接面形成封闭的冷却水循环腔室,第一安装面下端设有与机体相通的高温机油进油孔(4)、低温机油出油孔(5),壳体(I)内设有高温机油进油通道(6)、低温机油出油通道(7),所述机油冷却芯(2)设于所述冷却水循环腔室中与壳体(I)固定连接,机油冷却芯(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高温机油进油通道(6)、低温机油出油通道(7)连通; 所述第二安装面用于安装机油滤座(3),第二安装面上设有高温机油进油腔(9-1)、过滤机油储油腔(10-1)、低温机油储油腔(11-1),所述机油滤座(3)上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对应的设有高温机油进油腔(9-2)、过滤机油储油腔(10-2)、低温机油储油腔(11-2);机油滤座(3)与壳体(I)安装后分别形成高温机油进油腔(9)、过滤机油储油腔(10)、低温机油储油腔(11); 所述高温机油进油孔(4)是贯通壳体(I)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的通孔,联通机体主油道上的高温机油出口(19)和所述高温机油进油腔(9),所述低温机油出油孔(5)是贯通壳体(I)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的通孔,联通机体主油道上的低温回油口(20)和所述过滤机油储油腔(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还设有多余机油泄压腔(8-1),所述机油滤座(3)上与所述第二安装面还对应的设有多余机油泄压腔(8-2),机油滤座(3)与壳体(I)安装后形成多余机油泄压腔(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还设有泄油通道(12),泄油通道(12)的末端设有机油分流孔(13),第一安装面下端设有多余机油回油腔(14),所述机油分流孔(13)与所述多余机油回油腔(14)相通,所述泄油通道(12)另一端与所述多余机油泄压腔(8)相联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滤座(3)安装有调压阀部件(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冷却芯(2)采用纵向扰流片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冷却芯(2)和壳体(I)采用法兰连接,法兰与壳体(I)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16)和矩型密封圈(1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I)的底部设有放水孔(18)。
【文档编号】F01M5/00GK205445717SQ201521108780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发明人】刘洪德, 田静, 孙圣斐, 梁霜, 彭东雨
【申请人】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