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体曲轴轴承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4572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缸体曲轴轴承座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缸体曲轴轴承座的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是目前缸体曲轴轴承座的示意图,缸体曲轴轴承座侧边支撑结构为单壁厚与强化筋组合模式,此结构受到筋布置,方向性的特性特征很明显(即筋的方向强度较好,筋的截面方向则很差),不能很好的抑制振动噪声;并且缸体回油油路需要单独在缸体外侧布置,极大的增加了缸体的重量和尺寸。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层支撑曲轴轴承座结构,克服现有结构中振动噪声大,缸体重尺寸大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缸体曲轴轴承座结构,包括主轴承盖支撑座以及至少一条设置在主轴承支撑座内部的回油道,所述回油道为贯通的通道。

所述回油道的周壁的厚度为2mm~6mm。

所述缸体曲轴轴承座结构通过铸造而成。

所述回油道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回油道的周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0mm~100mm。

所述主轴承盖支撑座上部为加强结构。

所述回油道内壁为平滑的曲面。

所述回油道的外壁为平滑的曲面。

每个主轴承座设置两个回油道。

所述回油道分布在主轴承座内部两侧。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双层结构所形成的箱式布局,对比常规的单壁结构具有更好的结构性能,有很好的降低该处的振动噪声,且结构更为紧凑,有利于轻量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现有曲轴轴承座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纵向剖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未剖切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曲轴轴承座上部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曲轴轴承座中部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曲轴轴承座下部截面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图2含主轴承盖支撑座1,设置在主轴承盖支撑座1两侧包围主轴承支撑座的回油道2,所述回油道为上下贯通的通道。回油道由依次连接的第一壁3、第二壁4、第三壁5、第四壁6构成双壁箱式布局。这样的设计对比常规的单壁结构具有更稳定的结构性能,同时又减少了噪音。回油道的壁厚为2mm~6mm,回油道的横截面形状随主轴承盖支撑座的形状变化而变化,这样可有效减轻整体曲轴轴承的重量。

如图4至图7所示,回油道设置在主轴承支撑座内部的回油道,距离D表示两条回油道的周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其中50mm<D1<100mm,40mm<D2<50mm,30mm<D3<40mm,距离过小会引起强度不够,距离过大缸体尺寸就会过大。因此两条回油道的周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0mm~100mm。

主轴支承座的上部的厚度逐渐缩小,通过加强板连接两回油道,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使主轴支承座结构稳定,减少多余的材料也有效减轻了整体的重量。

所述回油道内壁为平滑的曲面,外壁也为平滑的曲面。这样可以减少应力,增加强度,具有更好的结构性能。

所述单个主轴承座配置回油道个数优选为两个。

所述回油道分布在主轴承座内部两侧。

其双层结构所形成的箱式布局比常规的单壁结构具有更好的结构性能,有很好的降低该处的振动噪声,且结构更为紧凑,有利于轻量化的要求。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