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排气消声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50560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排气消声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排气消声器。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由外筒和内筒形成为双重结构的车辆用排气消声器。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地,采用的是排气消声器的外周部形成为外筒和内筒的双重结构的车辆用排气消声器,从而抑制从外周部发出的噪音或热量。关于这样的排气消声器,诸如玻璃绒等吸音材料填充在外筒和内筒之间。由于吸音材料也被用作隔热材料,外筒的温度变得比内筒的温度低。因此,外筒的热膨胀量和内筒的热膨胀量之间存在差异。
[0003]为了承受热膨胀量的差异,内筒具有径由支撑环支撑的一个端部,从而能够相对于外筒滑动。因此,构造为可以承受内筒相对于外筒的相对伸长。已有现有技术文献特开平 8-61046。
[0004]同时,为了可以承受内筒相对于外筒的相对伸长,将内筒装配于外筒必须有支撑环。因此,引起部件数量的增加。此外,通过焊接将支撑环固定于内筒会有麻烦。即,关于由外筒和内筒形成为双重结构的排气消声器,难以提高生产率,并且引起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外筒和内筒形成为双重结构的车辆用排气消声器,可以提高车辆用排气消声器的生产率。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排气消声器,该车辆用排气消声器包括:筒部,所述筒部由外筒和内筒组成,所述内筒以与所述外筒间隔开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外筒内;上游侧盖,所述上游侧盖具有排气入口并且封闭所述筒部的上游侧开口 ;和下游侧盖,所述下游侧盖具有排气出口并且封闭所述筒部的下游侧开口。所述上游侧盖和所述下游侧盖中的一者具有从外侧保持所述筒部的周缘凸缘部。所述周缘凸缘部具有外筒保持部和内筒保持部,所述内筒保持部位于比所述外筒保持部靠内的位置。所述内筒的一个端部以能够沿所述内筒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抵接于所述内筒保持部。所述外筒的一个端部固定于所述外筒保持部。所述外筒的另一个端部和所述内筒的另一个端部固定于所述上游侧盖和所述下游侧盖中的另一者。
[0007]内筒可以被保持为在外筒内能够沿内筒的长度方向在上游侧盖和下游侧盖之间滑动,而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构件。因此,可以避免设置吸收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热膨胀量差异用的额外构件,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用排气消声器的生产率。
[0008]关于排气消声器,优选地,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0009](I)所述内筒的所述一个端部向内折曲。
[0010]利用结构(I),沿径向向内折曲的折曲部允许抵接在上游侧内筒保持部的入口部,由此内筒的一个端部被引导至内筒保持部,该内筒保持部待安装于内筒。因此,例如,当上游侧盖通过焊接固定于外筒并且内筒从外筒的下游侧装配时,在内筒的顶端部(一个端部)被折曲部引导的状态下,内筒可以在底部装配于内筒保持部。即,内筒能够在从外部不易被视觉识别的底部容易地装配于内筒保持部。
[0011](2)所述内筒保持部由多个圆弧部构造,所述多个圆弧部沿所述周缘凸缘部的周向以彼此间隔开的方式配置。
[0012]利用结构(2),内筒保持部划分为沿周向配置的多个件,从而可以减少在各上游侧盖和下游侧盖中以凹陷的方式设置内筒保持部的位置的数量。结果,与内筒保持部遍及整个圆周设置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上游侧盖自身的内部容积和下游侧盖自身的内部容积减小,因此,可以确保车辆用排气消声器的容积,从而可以确保隔音性能。
[0013](3)所述上游侧盖和所述下游侧盖为形状基本相同的构件。在所述上游侧盖和所述下游侧盖中的所述另一者中,所述内筒的所述另一个端部固定于所述内筒保持部,所述外筒的所述另一个端部固定于所述外筒保持部。
[0014]利用结构(3),上游侧盖和下游侧盖由形状基本相同的构件构造。因此,使用形成上游侧盖和下游侧盖用的共用工具,可以提高车辆用排气消声器的生产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多用途车辆的左侧视图;
[0016]图2是排气系统的立体图;
[0017]图3是排气消声器的左侧视图;
[0018]图4是排气消声器的分解立体图;
[0019]图5是图3所示的排气消声器的V-V截面图;
[0020]图6是图5所示的排气消声器的VI部的放大图;
[0021]图7是图5所示的排气消声器的VII部的放大图;
[0022]图8是火花熄灭器的竖直截面图;
[0023]图9是图5所示的排气消声器的IX-1X截面图;和
[0024]图10是图5所示的排气消声器的X-X截面图。
[0025]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气消声器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0027][整体结构]
[0028]以下,参考附图将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描述。需要注意的是,出于描述方便的目的,以下描述基于下述前提:车辆的前后方向被指定为排气消声器和其它部件的前后方向,在车辆上的乘客看见的与车辆宽度方向有关的左右方向(从车辆的后方看见的左侧和右侧)被指定为排气消声器和其它部件的左右方向。
[0029]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多用途车辆的左侧视图,其中移除了诸如门等的外壳构成构件。如图1所示,多用途车辆包括:在前侧的左右一对前车轮11和在后侧的左右一对后车轮12 ;位于前车轮11和后车轮12之间的被R0PS13包围的乘车空间14 ;和在乘车空间14的后侧的后行李舱15。R0PS13为翻车防护结构的缩写。
[0030]形成地面的地板16、前座椅17和后座椅18设置在乘车空间14内。发动机20收纳在后座椅18的下方。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部21设置在发动机20的前方。排气系统I连接于排气部21,从发动机20排出的废气在排气噪音被消除的情况下被排气系统I净化,进而被排出到空气中。
[0031][排气系统I]
[0032]参考图2,将对排气系统I进行描述。图2是排气系统I与发动机20和变速器22一起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排气系统I包括:排气管7,其通过凸缘71固定于排气部21的出口部:和排气消声器2,其通过焊接固定于排气管7的下游端部。排气消声器2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大致的中央部位置且配置在后行李舱15的下方(参见图1)。排气消声器2通过排气消声器安装装置8安装在排气消声器安装部24上,该排气消声器安装部24安装在变速器22的上部。
[0033]排气消声器安装部24具有:支撑架241,其固定于变速器22的上部;和杆接合部242,其通过焊接固定于支撑架241的顶面。杆接合部242设置成左右一对并且每个杆接合部242均设置有具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孔的橡胶减振器242a。排气消声器安装装置8的杆82沿前后方向插入橡胶减振器242a的孔内,从而保持排气消声器2。
[0034][排气管7]
[0035]排气管7经由从左侧朝向后侧弯曲以绕过发动机20的管70从凸缘71延伸并且经由入口锥形部73到达排气消声器2。遮热板72附接在管70的外表面上,从而防止热量从管70的表面散布到周围的部件。用于安装废气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凸起74(参见图3)设置于入口锥形部73。
[0036][排气消声器2]
[0037]参考图3至图7,将对排气消声器2进行描述。图3是排气消声器2的左侧视图。图4是排气消声器2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3的V-V截面图。图6是图5的VI部的放大图。图7是图5的VII部的放大图。在图4中,筒部30和下游侧盖34为局部透明的,以示出内部结构,并且未示出排气消声器安装装置8。
[0038]如图3所示,排气消声器2包括:消声器主体3 ;火花熄灭器5,其安装在消声器主体3的后部;和排气消声器安装装置8,其安装在消声器主体3的底部。如图4所示,垫圈9装配在火花熄灭器5和消声器主体3之间。
[0039](消声器主体3)
[0040]消声器主体3具有由筒部30、上游侧盖33和下游侧盖34形成的外壳,上游侧盖33封闭筒部30的上游侧开口且下游侧盖34封闭筒部30的下游侧开口。排气入口部332形成在上游侧盖33处,排气入口部332连接于排气管7 (参见图2)的入口锥形部73。与火花熄灭器5连接的排气出口部342形成在下游侧盖34处。
[0041]上游侧分隔件(s印arator)35和下游侧分隔件36设置在消声器主体3内。第二膨胀室38形成在上游侧盖33和上游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