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掘进迈步自移式胶带机尾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295273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快速掘进迈步自移式胶带机尾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掘进机胶带机尾移动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快速掘进迈步自移式胶带机尾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胶带机尾的移动方式存在的问题,其包括底座,底座上焊接有液压支架,液压支架包括前部的动力油缸式立柱,立柱顶部设置支架顶梁,支架顶梁的后端与掩护梁上端铰接,支架顶梁和掩护梁之间还通过平衡千斤顶连接,液压支架还包括后部的前连杆和后连杆,前连杆、后连杆、液压支架底座及掩护梁均采用单杆形式,组成四连杆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胶带机尾在前移时对其它设备的依赖性,使胶带机尾能够随时自由移动,节约了移架时间,加快了巷道掘进速度,加快了胶带机尾推进速度,缩减了人工及巷道掘进成本,并可配套用于多种巷道掘进工作面。
【专利说明】快速掘进迈步自移式胶带机尾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掘进机胶带机尾移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掘进迈步自移式胶带机尾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巷道掘进设备中的胶带机尾的移动方式一般有三种:掘进设备拉移、绞车牵引、胶带机尾自移。传统的胶带机尾需要绞车或其它设备辅助才能前移,操作人员作业时,劳动强度较大,安全性也差。掘进设备拉移时,由于掘进机往复调动,底板条件差时对底板破坏性较大,且容易将胶带机拉偏,操作工人工作量大,需要人数较多;绞车牵引时经常影响周边设备,且钢丝绳容易断裂;胶带机尾自移是2根推移油缸前部连接在胶带机尾上,后部连接在顺槽转载机上,通过推移千斤顶推拉实现自移。此自移方式一般用于综采工作面皮带顺槽中,且严重依赖于顺槽转载机设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胶带机尾的移动方式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快速掘进迈步自移式胶带机尾支撑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快速掘进迈步自移式胶带机尾支撑装置,包括横跨于胶带机尾上的底座,底座上焊接有液压支架,所述的液压支架包括前部的动力油缸式立柱,立柱顶部设置支架顶梁,支架顶梁的后端与掩护梁上端铰接,支架顶梁和掩护梁之间还通过平衡千斤顶连接,平衡千斤顶的一端与支架顶梁铰接,另一端与掩护梁铰接,液压支架还包括后部的与掩护梁下端前后部位分别铰接的前连杆和后连杆,前连杆和后连杆又分别与液压支架底座铰接,液压支架底座的上端面为斜面,上端面的前部高端铰接前连杆,后部低端铰接后连杆,前连杆、后连杆、液压支架底座及掩护梁均采用单杆形式,组成四连杆机构。液压支架在升降及撑紧顶板提供支撑力时,因为高度较高,四连杆机构可以保证支架横向和纵向的稳定性,使支架不易倾倒。前、后连杆长度比为1:1,掩护梁上前、后连杆铰点的间距与掩护梁长度的比例为1:4,后连杆在液压支架最高位置时与液压支架底座的顶表面夹角为80°,液压支架在运动过程中支架顶梁与掩护梁铰接点的运动轨迹呈S形双曲线,摆动范围为±6mm。四连杆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如、后连杆受力均勾,最大受力为410KN,且如、后连杆力之和最小。
[0006]所述的支架顶梁的竖向截面为“凹”形结构。顶梁断面设计为“凹”形结构,可以防止顶梁在移动及支撑顶板过程中压坏巷道中的锚杆,破坏顶板的完整性。支架顶梁凹形结构顶部平面部分外沿且为单板结构,在顶板平整时可以有效接触顶板,在顶板不平整时可以产生部分弹性变形以适应顶板条件。
[0007]液压支架底座在立柱底部的部分的宽度大于液压支架底座在四连杆结构底部的部分的宽度,两部分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0008]所述的支架顶梁在其与掩护梁铰接处的接触部位设置有限位圆弧板,限位圆弧板限制顶梁在最低位置上摆角度最大为10°,最高位置下摆角度最大为10°。
[0009]所述的液压支架底座在立柱底部的部分的宽度大于液压支架底座在四连杆结构底部的部分的宽度,两部分之间通过圆弧结构过渡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为胶带机尾迈步自移提供了支撑点,使胶带机尾能快速灵活的自移,大大简化机尾移架前的准备工作。该液压支撑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全部动作均可进行远程控制,当顶板条件不好时,操作人员可以远程操作支撑装置撑顶,有效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并缩短胶带机尾移架时间,加快了巷道掘进速度,对巷道快速掘进工艺来说有较大的意义。
[001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胶带机尾在前移时对其它设备的依赖性,使胶带机尾能够随时自由移动,节约了移架时间,加快了巷道掘进速度。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加快了胶带机尾推进速度,缩减了人工及巷道掘进成本,并可配套用于多种巷道掘进工作面,市场前景良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4]图3为图1的侧视图,
[0015]图4为液压支架最高位置顶梁上摆10°限位示意图,
[0016]图5为液压支架最高位置顶梁下摆10°限位示意图,
[0017]图中:1_支架顶梁,2-立柱,3-平衡千斤顶,4-掩护梁,5-前连杆,6-后连杆,7-液压支架底座,8-底座,9-限位圆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9]快速掘进迈步自移式胶带机尾支撑装置,包括横跨于胶带机尾上的底座8,底座8上焊接有液压支架,所述的液压支架包括前部的动力油缸式立柱,立柱2顶部设置支架顶梁1,支架顶梁I的后端与掩护梁4上端铰接,支架顶梁I和掩护梁4之间还通过平衡千斤顶3连接,平衡千斤顶3的一端与支架顶梁I铰接,另一端与掩护梁4铰接,液压支架还包括后部的与掩护梁4下端前后部位分别铰接的前连杆5和后连杆6,前连杆5和后连杆6又分别与液压支架底座7铰接,液压支架底座的上端面为斜面,上端面的前部高端铰接前连杆,后部低端铰接后连杆,前连杆5、后连杆6、液压支架底座7及掩护梁4均采用单杆形式,组成四连杆机构。
[0020]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掘进迈步自移式胶带机尾支撑装置及其有益效果:
[0021]1、本实用新型在胶带机尾的应用,窄型液压支架结构的设计,支架最宽为500mm,液压支架顶梁短而小可有效节约空间。
[0022]2、液压支架与横跨在胶带机尾上的底座焊接为一体,在升降千斤顶、推移千斤顶的作用下与胶带机尾刚性架实现迈步式自移。
[0023]3、支架顶梁设计为“凹”形结构,避免液压支架顶梁压坏锚杆,破坏顶板完成性。合理的预支撑力设计,顶梁能够给顶板施加适当的预支撑力,既不破坏顶板完整性,又能满足胶带机尾前进所需的拉力。顶梁中部下陷区域是为了躲避顶板锚杆,两侧平面区域既可有效接触顶板,又可以分散接顶压力,防止破坏顶板完成性。
[0024]4、顶梁“凹”式结构两侧的平面部分外沿采用单板结构,在顶板平整时可以有效接触顶板,在顶板不平整时可以产生部分弹性变形以适应顶板条件
[0025]5、液压支架顶梁前部由单立柱支撑,后部与四连杆机构连接,保证液压支架有较强的稳定性。支架后部的前连杆、后连杆、底座及掩护梁均采用单杆形式,组成稳定的四连杆机构,前部由动力油缸立柱提供动力,使支架升高或降低,顶梁与与掩护梁之间采用铰接销轴与平衡千斤顶连接结构,平衡千斤顶可以随时调节顶梁姿态,使顶梁在使用中能更好的适应顶板条件。前、后连杆及掩护梁均采用单杆形式,掩护梁长度与掩护梁上前、后连杆铰点间距之间设计比例为4:1 ;前、后连杆长度比为1:1,后连杆在支架最高位置时与底座夹角为80°,支架在运动过程中顶梁与掩护梁铰接点运动轨迹呈现双曲线,摆动范围为土6mm ;此四连杆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如、后连杆受力均勾,最大受力为410KN,且如、后连杆力之和最小。
[0026]6、液压支架底座采用前宽后窄中部圆滑过渡形式,底座前、后部两个主筋之间宽度分别为350mm和190mm,中间通过R80mm的圆弧进行弯曲过渡,过渡地方要解决前后部的应力集中问题,采用此形式可同时满足前部立柱装配需求及后部四连杆机构设计需求。
[0027]7、支架顶梁与掩护梁在支架最高及最低位置均设计有限位装置,支架顶梁与掩护梁铰接地方焊接有圆弧板,当支架在最低位置上摆10°时,圆弧板上部与掩护梁接触,防止顶梁继续上摆,压坏平衡千斤顶;当支架在最高位置下摆10°时,圆弧板下部与掩护梁接触,防止顶梁继续下摆,拉坏平衡千斤顶。
【权利要求】
1.一种快速掘进迈步自移式胶带机尾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跨于胶带机尾上的底座(8),底座(8)上焊接有液压支架,所述的液压支架包括前部的动力油缸式立柱,立柱(2 )顶部设置支架顶梁(I),支架顶梁(I)的后端与掩护梁(4 )上端铰接,支架顶梁(I)和掩护梁(4)之间还通过平衡千斤顶(3)连接,平衡千斤顶(3)的一端与支架顶梁(I)铰接,另一端与掩护梁(4)铰接,液压支架还包括后部的与掩护梁(4)下端前后部位分别铰接的前连杆(5 )和后连杆(6 ),前连杆(5 )和后连杆(6 )又分别与液压支架底座(7 )铰接,液压支架底座的上端面为斜面,上端面的前部高端铰接前连杆,后部低端铰接后连杆,前连杆(5)、后连杆(6 )、液压支架底座(7 )及掩护梁(4 )均采用单杆形式,组成四连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掘进迈步自移式胶带机尾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顶梁(I)的竖向截面为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掘进迈步自移式胶带机尾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顶梁(I)凹形结构顶部平面部分外沿且为单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快速掘进迈步自移式胶带机尾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连杆长度比为1:1,掩护梁上前、后连杆铰点的间距与掩护梁长度的比例为1:4,后连杆(6)在液压支架最高位置时与液压支架底座(7)的底板夹角为80°,液压支架在运动过程中支架顶梁(I)与掩护梁(4)铰接点的运动轨迹呈S形双曲线,摆动范围为±6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掘进迈步自移式胶带机尾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顶梁(I)在其与掩护梁(4)铰接处的接触部位设置有限位圆弧板(9),限位圆弧板(9)限制顶梁(I)在最低位置上摆角度最大为10°,最高位置下摆角度最大为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掘进迈步自移式胶带机尾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支架底座(7)在立柱(2)底部的部分的宽度大于液压支架底座(7)在四连杆结构底部的部分的宽度,两部分之间通过圆弧结构过渡连接。
【文档编号】E21D9/00GK203430519SQ201320399171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5日
【发明者】赵建武, 王赟, 田永顺, 李刚, 魏勇刚, 李莉, 赵斌, 康富军, 王本林, 郭文孝, 郭猛, 刘磊, 周凯, 周廷, 闫殿华, 马平辉 申请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 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