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脂加脂装置上的增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249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脂加脂装置上的增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润滑脂加脂装置上的增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机械行业在为轴承加注润滑脂时,普遍采用油枪加注,个别企业利用气压站或气泵,采用自制的气动加脂机械加注润滑脂。在生产批量大的情况下,由于油枪容积小,需频繁加脂,再手工压出,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后者虽解决了频繁加脂和工人的手工劳动强度,但也存在些许问题,比如气压源压力恒定,在加注较稠(特别冬季气温很低)的润滑脂时,出脂的压力明显不足,有时甚至压不出,这就阻碍了加脂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只能用刮板加注润滑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加注较稠润滑脂时出脂压力不足、润滑脂压不出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脂加脂装置上的增压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一种润滑脂加脂装置上的增压结构,由高压缸、低压缸、高压缸活塞、低压缸活塞组成,其特征在于:高压缸与低压缸连成一体,高压缸活塞与低压缸活塞通过活塞杆刚性连接在一起。利用两个大小内径的平方比n(1.6)倍的连体缸进行增压的装置,由气压站或气泵供气气压约0.6MPa,气体由低压进出气口A进入低压缸的左腔内,推动低压缸活塞向右移动,从而通过活塞杆拖动高压缸中的高压缸活塞向右移动,此时高压进出口外接油嘴应用手握,放入润滑脂桶内始终接触润滑脂,润滑脂就迅速被吸入高压缸中,当低压缸活塞被推至最大行程,润滑脂吸入过程完成。如图2所示,气体由低压进出气口B进入低压缸的右腔内,推动低压缸活塞向左移动,从而通过活塞杆推动高压缸中的高压缸活塞向左移动,将之前吸入的润滑脂以较高的压力从高压进出油口压出,从而解决低温和较浓稠的润滑脂压不出的问题。高压进出气口处需加过滤装置,防止较脏的固体颗粒进入高压缸内,损坏高压活塞上的密封圈。

例如:气压站气体压力为0.6MPa,高压缸内径为200mm,低压缸内径为260mm,那么高压缸内进出口润滑脂的压力为:0.6×{[(260÷2)2π]÷[(200÷2)2π]}=1.014MPa,这样,压力由原0.6MPa增加到1.014MPa。提高了约1.6倍,从而提高了高压缸进出口润滑脂的压力,解决了低温和较浓稠的润滑脂,由于气压站或气泵压不足而使润滑脂压不出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润滑脂吸入前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润滑脂吸入后结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1.高压缸;2.高压缸活塞;3.低压缸;4.低压缸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有附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润滑脂加脂装置上的增压结构,由高压缸、低压缸、高压缸活塞、低压缸活塞组成,其特征在于:高压缸1与低压缸3连成一体,高压缸活塞2与低压缸活塞4通过活塞杆刚性连接在一起,利用两个大小内径的平方比n(1.6)倍的连体缸进行增压的装置,由气压站或气泵供气气压约0.6MPa。

如图1所示,气体由低压进出气口A进入低压缸3的左腔内,推动低压缸活塞4向右移动,从而通过活塞杆拖动高压缸1中的高压缸活塞2向右移动,此时高压进出口外接油嘴应用手握,放入润滑脂桶内始终接触润滑脂,润滑脂就迅速被吸入高压缸1中,当低压缸活塞4被推至最大行程,润滑脂吸入过程完成。

如图2所示,气体由低压进出气口B进入低压缸3的右腔内,推动低压缸活塞4向左移动,从而通过活塞杆推动高压缸1中的高压缸活塞2向左移动,将之前吸入的润滑脂以较高的压力从高压进出油口压出,从而解决低温和较浓稠的润滑脂压不出的问题,同时高压进出气口处需加过滤装置,防止较脏的固体颗粒进入高压缸内,损坏高压活塞上的密封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