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冷系统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229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制冷系统和汽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具有所述压缩机的制冷系统和具有所述制冷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电动汽车,其车载空调中的卧式压缩机,压缩后的气体直接排放到压缩机的壳体内,容易造成壳体内部气流紊乱、油面不稳定,不利于排气消音及油气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具有内部气流和油面稳定、噪音小、便于油气分离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压缩机的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制冷系统的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低压腔和高压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低压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所述高压腔连通的出气口;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在所述高压腔内且包括泵体和多个消音器,多个所述消音器分别与所述泵体限定出多个初级消音腔且多个所述消音器中的一个与所述泵体和所述壳体限定出与多个所述初级消音腔和所述高压腔连通的次级消音腔,所述泵体包括多个气缸且每个所述气缸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多个所述气缸的吸气口与所述低压腔连通且多个所述气缸的排气口分别与多个所述初级消音腔连通;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构的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低压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具有内部气流和油面稳定、噪音小、便于油气分离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泵体上设有连通多个所述初级消音腔的气流通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低压侧壳体,所述进气口设在所述低压侧壳体上;高压侧壳体,所述出气口设在所述高压侧壳体上;高低压分隔板,所述高低压分隔板安装在所述低压侧壳体和所述高压侧壳体之间,所述高低压分隔板与所述低压侧壳体限定出所述低压腔且与所述高压侧壳体限定出高压腔,多个所述消音器中的所述一个与所述泵体和所述高低压分隔板限定出所述次级消音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消音器包括第一消音器和第二消音器,多个所述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泵体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设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第一消音器与所述第一轴承限定出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排气口连通的第一初级消音腔且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轴承限定出分别与所述第一初级消音腔和所述高压腔连通的次级消音腔,所述第二消音器与所述第二轴承限定出分别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排气口和所述第一初级消音腔连通的第二初级消音腔;气缸隔板,所述气缸隔板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以分隔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初级消音腔通过贯通所述第二轴承、所述气缸隔板和所述第一轴承的气流通路与所述第一初级消音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轴承的上部设有连通所述次级消音腔和所述高压腔的至少一个气体排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泵体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缩机还包括:油气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设在所述次级消音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机,具有性能可靠、噪音小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制冷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制冷系统,具有性能可靠、噪音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第一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第一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压缩机1、

壳体100、低压腔101、高压腔102、进气口103、出气口104、低压侧壳体110、高压侧壳体120、高低压分隔板130、

泵体200、气流通路201、气缸202、第一气缸210、第二气缸220、第一轴承230、第二轴承240、气缸隔板250、气体排出口260、

消音器300、初级消音腔301、次级消音腔302、第一消音器310、第二消音器320、第一初级消音腔330、第二初级消音腔340、

电机400、

油气分离装置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压缩机1可以应用于车载空调,其制冷剂可以采用CO2制冷剂,例如R744制冷剂。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包括壳体100、压缩机构和电机400。

壳体100内具有低压腔101和高压腔102,壳体100上设有与低压腔101连通的进气口103和与高压腔102连通的出气口104。

所述压缩机构设在高压腔102内且包括泵体200和多个消音器300。多个消音器300分别设在泵体200上且分别与泵体200限定出多个初级消音腔301。多个消音器300中的一个与泵体200和壳体100限定出次级消音腔302,次级消音腔302分别与多个初级消音腔301和高压腔102连通。泵体200包括多个气缸202,每个气缸202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多个气缸202的吸气口与低压腔101连通,这里可以理解地是,多个气缸202中的任一个的吸气口与低压腔101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是间接连通。多个气缸202的排气口分别与多个初级消音腔301连通。

可以理解地是,所述压缩机构为旋转式压缩机构,即气缸202内设有活塞和滑片等。

电机400设在低压腔101内,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构,例如通过曲轴带动活塞偏心转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的工作过程。

低温低压制冷剂由进气口103被吸入低压腔101,并通过吸气口进入多个气缸202,多个气缸202中的制冷剂被压缩后分别通过对应的排气口进入对应的初级消音腔301,进行一次消声,多个初级消音腔301内的制冷剂汇总至次级消音腔302混合,进行二次消声,并排出至高压腔102,最后从出气口104排出压缩机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被压缩后的制冷剂依次经过初级消音腔301和次级消音腔302,被压缩的制冷剂经过两次消音,大幅降低了噪音,并且多个初级消音腔301内的制冷剂汇总至次级消音腔302后排放至高压腔102,可以对气流整流后集中排出,使高压腔102内的气流更加稳定,保证高压腔102内油面稳定,并利于油气分离,提升了可靠性。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具有内部气流和油面稳定、噪音小、便于油气分离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压缩机1。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包括壳体100、压缩机构和电机400。其中,压缩机1可以为高低背压卧式压缩机,即壳体100的中心轴线、泵体200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沿水平方向延伸,低压腔101和高压腔102沿水平方向间隔开。

可选地,如图1所示,泵体200上设有连通多个初级消音腔301的气流通路201,多个初级消音腔301内的制冷剂通过气流通路201先汇总至一个初级消音腔301内,再由该初级消音腔301进入次级消音腔302,从而进一步提高气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压缩机1还包括油气分离装置500,油气分离装置500设在次级消音腔302内,不仅可以提高油气分离效果,且由于次级消音腔302的设置,方便了油气分离装置500的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00包括低压侧壳体110、高压侧壳体120和高低压分隔板130。

高低压分隔板130安装在低压侧壳体110和高压侧壳体120之间,三者可拆卸地安装,例如通过螺栓安装,以便于维修。高低压分隔板130与低压侧壳体110限定出低压腔101,且高低压分隔板130与高压侧壳体120限定出高压腔102。进气口103设在低压侧壳体110上且开口朝上,出气口104设在高压侧壳体120上且开口朝上。多个消音器300中的所述一个与泵体200和高低压分隔板130限定出次级消音腔302,由此,可以充分利用压缩机1的结构来构造出次级消音腔302,从而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降低压缩机1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消音器300包括第一消音器310和第二消音器320,相应的,多个初级消音腔301包括第一初级消音腔330和第二初级消音腔340,多个气缸202包括第一气缸210和第二气缸220。换言之,压缩机1为双缸压缩机,消音器300为与气缸202数量对应的两个。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压缩机也可以为三缸、四缸等,相应的,消音器300的数量与气缸202的数量一致。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泵体包括第一气缸210、第二气缸220、第一轴承230、第二轴承240和气缸隔板250。

第一气缸210和第二气缸220沿水平方向排列且设在第一轴承230和第二轴承240之间,其中,第一轴承230邻近电机400以充当主轴承。第一消音器310设在第一轴承230上且与第一轴承230限定出第一初级消音腔330,第一初级消音腔330与第一气缸210的排气口连通。第一消音器310与高低压分隔板130和第一轴承230限定出次级消音腔302,次级消音腔302分别与第一初级消音腔330和高压腔102连通。换言之,高低压分隔板130与第一轴承230之间的空间被第一消音器310分隔成第一初级消音腔330和次级消音腔302。第二消音器320设在第二轴承240上且与第二轴承240限定出第二初级消音腔340,第二初级消音腔340分别与第二气缸220的排气口和第一初级消音腔330连通。气缸隔板250安装在第一气缸210和第二气缸220之间以分隔第一气缸210和第二气缸220。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二初级消音腔340通过依次贯通第二轴承240、气缸隔板250和第一轴承230的气流通路201与第一初级消音腔330连通。

下面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的工作过程。

低温低压制冷剂由进气口103被吸入低压腔101,并通过吸气口进入第一气缸210和第二气缸220,第一气缸210内被压缩的制冷剂通过第一气缸210的排气口进入第一初级消音腔330并进行一次消声,第二气缸220内被压缩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气缸220的排气口进入第二初级消音腔340并进行一次消声,第二初级消音腔340内的制冷剂由气流通路201流入第一初级消音腔330,与第一初级消音腔330内的制冷剂混合后进入次级消音腔302并进行二次消声,经次级消音腔302二次消声后排出到高压腔102内,最后由出气口104排出到压缩机1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图4所示,第一轴承230上设有至少一个气体排出口260,气体排出口260位于第一轴承230的上部且连通次级消音腔302和高压腔102,次级消音腔302内的制冷剂可以通过气体排出口260排出至高压腔102,且由于气体排出口260位于第一轴承230的上部,可以避免被高压腔102内的冷冻机油浸没,保证排出的可靠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本实用新型对气体排出口260的数量和形状不做具体限定,例如,气体排出口260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圆形孔,也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非圆形孔,气体排出口260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多个,也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一个。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压缩机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压缩机1,具有性能可靠、噪音小等优点。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制冷系统,所述汽车可以为电动汽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具有性能可靠、噪音小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和汽车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