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汽油发动机直联的无油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2146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与汽油发动机直联的无油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汽油发动机直联的无油空压机。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气体压缩设备,无油空气压缩机是属于微型往复式活塞式压缩机,现有的汽油发动机通过皮带轮对压缩机曲轴进行驱动旋转时,通过连杆的传动,具有自润滑而不添加任何润滑剂的活塞便做往复运动,由气缸内壁、气缸盖和活塞顶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则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从气缸盖处开始运动时,气缸内的工作容积逐渐增大,这时,气体即沿着进气管,推开进气阀而进入气缸,直到工作容积变到最大时为止,进气阀关闭;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反向运动时,气缸内工作容积缩小,气体压力升高,当气缸内压力达到并略高于排气压力时,排气阀打开,气体排出气缸,直到活塞运动到极限位置为止,排气阀关闭。当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再次反向运动时,上述过程重复出现。即:活塞式压缩机的曲轴旋转一周,活塞往复一次,气缸内相继实现进气、压缩、排气的过程,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目前,市场上还存在着很多皮带式空压机,比如申请号为CN2056388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皮带式空压机,它包括气缸、汽油发动机座和空压机装置,所述汽油发动机座和空压机装置固定在气缸的上方,所述汽油发动机座位于空压机装置的左侧,所述汽油发动机座上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空压机装置上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设置有三角皮带。电动机和三角皮带相连接,皮带轮与空压机相连接,电动机转动带动皮带轮转动,皮带轮再带动空压机运作。这种皮带式空压机往往有一部分能量消耗在皮带传动上,能量利用比较低,并且结构体积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缸无油直连空压机,具有汽油发动机直连运作,机械能转换利用高,结构紧凑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单缸无油直连空压机,包括汽油发动机、曲轴箱、引风罩、气缸、活塞装置,所述曲轴箱安装在汽油发动机一侧;所述活塞装置设置在气缸和曲轴箱内,包括摆杆、皮碗和固定皮碗的压板,皮碗设置在摆杆上,紧贴气缸内壁,压板和皮碗通过螺栓连接;气缸设置在曲轴箱上,气缸设有独立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汽油发动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偏心的曲轴,摆杆套接在轴承上和曲轴构成连接;引风罩设置在曲轴箱背向汽油发动机一侧。

通过上述设置,汽油发动机输出轴直接连接带动曲轴,不但摒弃了一些额外的传动机构,减小了整体的空间,而且能量不用多次转换,中途出现损耗;活塞装置在曲轴的驱动下沿着气缸壁做上下往复运动,无需润滑油的作用;活塞装置向上时运动时气缸内的气体被压缩,通过阀组从出气口出去,活塞装置向下运动时产生吸气效果,从进气口吸进气体通过阀组到气缸,皮碗紧贴汽缸内壁,实现良好空气压缩的目的。

优选的,摆杆下端设置为螺纹孔结构,螺纹孔设有锁紧螺丝与其螺纹配合。

通过上述设置,摆杆通过锁紧螺丝与轴承锁紧配合,未锁紧时摆杆可以调整位置,使其活塞装置跟气缸同心,这样安装和拆卸便利。

优选的,曲轴箱内设有偏心风叶,偏心风叶与曲轴背对汽油发动机输出轴一侧连接,所述偏心风叶通过转动轴和驱动轴与曲轴相连,所述转动轴的轴线和汽油发动机输出轴的轴线重合,所述驱动轴位于转动轴的一侧。

通过上述设置,无需另外设置散热装置,曲轴箱内置散热,其偏心风叶被带动旋转,产生的风量远远超过光靠汽油发动机的风叶,将外界的气体通过引风罩进入曲轴箱中,给活塞和气缸降温,整体结构紧凑。

优选的,引风罩包括引风片和第二散热孔,引风片设于引风罩罩面,第二散热孔设于引风罩顶部。

通过上述设置,引风片不但起到引导气流的作用,还能阻隔一定的灰尘和雨水,使其不能直接进入曲轴箱中,散热孔的作用加大进气量,使散热效果更佳。

优选的,曲轴箱顶部设有对称两排第一散热孔。

通过上述设置,曲轴箱中被离心的气体从散热孔中散出,不但带走曲轴箱内部的热量,而且给气缸二次散热,使散热效果更佳。

优选的,所述气缸为单个。

通过上述设置,单气缸的设置只要一组活塞装置就能满足需要,且整体散发的热量用上述的散热系统就能满足,结构上也不影响散热,无需另外设置散热装置,使整体的结构紧凑合理,能量充分利用。

优选的,所述气缸和储气罐之间还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靠近储气罐的端部。

通过上述设置,止回阀靠近储气罐的端部从而原理油缸或是汽油发动机,从而可以减少震动,提高设备安全性能。

优选的,所述储气罐的底部设置有轮子和支座,所述支座包括支柱和套接在支柱底部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呈波纹状,所述橡胶垫和支柱的底端通过螺柱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支座可以对储气罐进行支撑,轮子则是便于储气罐移动,由于橡胶垫是进行上下调节的,可以使得轮子和橡胶垫底部能够处于一个水平面上,对于汽油发动机的震动,橡胶垫可以的波纹状结构可以提高减震缓冲作用,而且橡胶垫拆卸更换也是比较便利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曲轴与汽油发动机直连,避免了用皮带造成的能量损耗,能量使用效率更好;活塞装置直接在气缸中做上下往复运动,无需润滑油的作用;散热性能良好;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图2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主要展示曲轴箱内部结构;

图4为本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图4沿B-B剖面线的剖视图,主要展示曲轴箱内部结构的连接情况;

图6为本实施例的曲轴箱内装置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曲轴箱内装置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施例的图7沿C-C剖面线的剖视图,主要展示活塞装置跟曲轴的连接结构;

图9为本实施例的曲轴箱内装置的前视图;

图10为本实施例的图9沿D-D剖面线的剖视图,主要展示各部位的连接结构;

图11为本实施例无油空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油发动机;101、输出轴;2、曲轴箱;21、第一散热孔;3、引风罩;31、引风片;32、第二散热孔;4、气缸;41、出气口;42、进气口;5、曲轴;51、连接孔;6、活塞装置;61、摆杆;611、螺纹孔;62、皮碗;63、压板;64、螺栓;7、轴承;8、偏心风叶;81、转动轴;82、驱动轴;9、锁紧螺丝;10、阀组;11、储气罐;12、止回阀;13、轮子;14、支座;15、支柱;16、橡胶垫;17、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与汽油发动机直联的无油空压机,如图1、图2和图3,包括汽油发动机1、曲轴箱2、引风罩3、气缸4、活塞装置6,曲轴箱2安装在汽油发动机1一侧。在图3中,活塞装置6设置在气缸4和曲轴箱2内,包括摆杆61、皮碗62和固定皮碗62的压板63,皮碗62设置在摆杆61上,压板63和皮碗62通过螺栓64连接;气缸4设置在曲轴箱2上,气缸4包括阀组10和缸盖,阀组10设置在气缸4上部位,缸盖设有独立的进气口42和出气口41;引风罩3设置在曲轴箱2背向汽油发动机1一侧。

如图5,汽油发动机1的输出轴101上设有偏心的曲轴5,摆杆61套接在轴承7上和曲轴5构成连接;汽油发动机1输出轴101直接连接带动曲轴5,不但摒弃了一些额外的传动机构,减小了整体的空间,而且能量不用多次转换,中途出现损耗;活塞装置6在曲轴5的驱动下沿着气缸4壁做上下往复运动,无需润滑油的作用;活塞装置6向上时运动时气缸4内的气体被压缩,通过阀组10从出气口41出去,活塞装置6向下运动时产生吸气效果,从进气口42吸进气体通过阀组10到气缸4,皮碗62紧贴汽缸内壁,实现良好空气压缩的目的。

摆杆61下端设置为螺纹孔611结构,螺纹孔611设有锁紧螺丝9与其螺纹配合。摆杆61通过锁紧螺丝9与轴承7锁紧配合,未锁紧时摆杆61可以调整位置,使其活塞装置6跟气缸4同心,这样安装和拆卸便利。曲轴5包括两个大小形状都相同的分曲轴,分曲轴设有连接孔51,螺钉依次穿过两个连接孔51。螺钉穿过分曲轴,使曲轴5与汽油发动机1输出轴101的连接成为可拆卸结构,给安装和维修提供方便。

结合图4和图5,曲轴箱2内设有偏心风叶8,偏心风叶8与曲轴5背对汽油发动机1输出轴101一侧连接,偏心风叶8通过转动轴81和驱动轴82与曲轴5相连,转动轴81的轴线和汽油发动机1输出轴101的轴线重合,驱动轴82位于转动轴81的一侧。

偏心风叶8被带动旋转,产生的风量远远超过光靠汽油发动机1的风叶,将外界的气体通过引风罩3进入曲轴箱2中,给活塞和气缸4降温。引风罩3包括引风片31和散热孔,引风片31设于引风罩3罩面,散热孔设于引风罩3顶部。在图中,散热孔包括第一散热孔21和第二散热孔32,引风罩3中的引风片31不但起到引导气流的作用,还能阻隔一定的灰尘和雨水,使其不能直接进入曲轴箱2中,第二散热孔32的作用加大进气量,使散热效果更佳。曲轴箱2顶部设有对称两排散热孔。曲轴箱2中被离心的气体从散热孔中散出,不但带走曲轴箱2内部的热量,而且给气缸4二次散热,使散热效果更佳。

选用的气缸4个数可以为单个。单气缸4的设置只要一组活塞装置6就能满足需要,且整体散发的热量用上述的散热系统就能满足,结构上也不影响散热,无需另外设置散热装置,使整体的结构紧凑合理,能量充分利用。

在图6-图10中,详细的体现了活塞装置6和偏心风叶8以及曲轴5的连接运行情况,汽油发动机1运行使汽油发动机1输出轴101带动曲轴5旋转,由于曲轴5的偏心设置使活塞装置6在气缸4中往复运动实现吸气压缩的过程,气体从气缸4的进气口42和出气口41以及阀组10的作用进气和压出;偏心风叶8随之工作,与汽油发动机1输出轴101同轴心旋转产生气流,给整个工作组降温冷却,气体再通过散热口排出,汽油发动机1直接驱动曲轴5也使能量利用更高效,节省能源;曲轴5和摆杆61的连接孔51设计,使整个装置的安装维修更加简便,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

如图11所示,气缸4和储气罐11之间还设置有止回阀12,止回阀12靠近储气罐11的端部。止回阀12靠近储气罐11的端部从而远离油缸或是汽油发动机1,从而可以减少震动,提高设备安全性能。

储气罐11的底部设置有轮子13和支座14,支座14包括支柱15和套接在支柱15底部的橡胶垫16,橡胶垫16呈波纹状,橡胶垫16和支柱15的底端通过螺柱17连接。支座14可以对储气罐11进行支撑,轮子13则是便于储气罐11移动,由于橡胶垫16是进行上下调节的,可以使得轮子13和橡胶垫16底部能够处于一个水平面上,对于汽油发动机1的震动,橡胶垫16可以的波纹状结构可以提高减震缓冲作用,而且橡胶垫16拆卸更换也是比较便利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