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的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227373阅读:来源:国知局
和轴颈64的径向扩大66的端面限制第二工作室24’。第三工作室30’通过第三活塞面36’、面对这个活塞面的缸底62内端面、内壳面72、轴颈64的外壳面和在图1右侧设置在径向扩大66上的环端面限制。
[0044]通过液压机和压力管道44以压力介质供给第一工作室22’。在此压力管道44以压力通道的形式穿过外壳盖60。第二工作室24’通过液压机4和压力管道46供给压力介质。在此压力管道46在进入缸底62以后过渡到轴颈64里面的同轴通孔,它在图1左边通到第二工作室24’。第三工作室30’通过穿过外壳20’圆柱形外壳部件的压力管道50供给来自压力介质储罐6的压力气体。
[0045]对于备选调整缸2’的正常运行和特殊或紧急行驶运行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按照前面的调整缸2的描述。在此参照调整缸2相同功能的调整缸2’部件配有相同的、但是增加上撇的附图标记。对于调整缸2备选的调整缸2’由于其同心同轴的结构形式在纵向上更短地构造。
[0046]下面详细描述调整装置101的第二实施例,具有与调整缸2;2’无关的储罐增压机构和缸止动机构。调整装置101的其它部分对应于按照图1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因此对于保留的相同零部件也采用按照图1的附图标记。在图2右上示出类似图1的备选调整缸2’,它同样没有变化。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没有变化的还包括止挡28、调整缸2、以压力介质供给调整缸2; 2’的压力管道44,46、供给第三工作室30; 30’的压力管道50、节流阀58、2/2换向阀12、压力管道52,54、压力介质储罐6、液压机4与其压力介质接头38,40和旁路管道48。与按照图1的第一实施例不同,在从第一压力介质接头38向着第一工作室22;22’的压力介质流动路径上设置以阀座结构形式的控制阀构成的2/2换向阀174,具有可电磁操纵的通流位置(a)和弹簧预紧的截止位置(b)。此外在从第二压力介质接头40向着第二工作室24;24’的压力介质流动路径上设置与换向阀174结构相同的换向阀175,具有可电磁操纵的通流位置(a)和弹簧预紧的截止位置(b)。在此换向阀174通过压力管道44与第一工作室22;22’连接,并且换向阀175通过压力管道46与第二工作室24; 24’连接。压力管道44,46可通过旁路管道48和设置在其中的与换向阀174,175基本结构相同的换向阀177连接。换向阀177与换向阀174,175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通流位置(b)弹簧预紧,而其截止位置(a)可以电磁地通过电磁铁49操纵。
[0047]此外调整装置101具有气体加载的低压储罐178。在其压力介质室179上连接压力介质管道180,在压力介质室里面设置不可压缩的作功压力介质。从压力介质管道180分支出压力管道182,184。压力管道182通过压力管道42与液压机4的第一压力介质接头38连接,其中在从低压储罐178向着压力介质接头38的压力介质流动路径里面设置在这个方向上敞开的止回阀186。以类似的方式压力管道184与液压机4的第二压力介质接头40连接,其中在从低压储罐178向着第二压力介质接头40的压力介质流动路径里面设置在这个方向上敞开的止回阀187。在止回阀186,187与压力介质接头38,40之间的各分段里面从压力管道182,184分支出压力管道188,190,它们分别与换向阀192的一个压力介质输入端连接。换向阀192选择在压力管道182,184中作用的压力中较高的压力并且通知、或者说输出该压力到后面还要解释的压力管道194。
[0048]相对于按照图1的第一实施例,在图2中用于加载压力介质储罐6的储罐增压单元更细节化地实施。储罐增压单元包括由缸单元构成的压缩机108,具有弹性卸载的气体室195和压力介质室196。在此气体室195通过活塞197与压力介质室196分开。压缩机108的气体室195通过抽吸管道150与调整缸2;2’的第三工作室30;30’连接。在调整缸2’情况下缸底62被抽吸管道150或抽吸通道穿过,它通到第三工作室30’。在抽吸管道150里面设置向着气体室195出口的止回阀198。此外压缩机108的气体室195通过压力管道52连接在压力介质储罐6的压力管道54上。在压力管道52中设置在压力介质储罐6方向上敞开的止回阀199。
[0049]压缩机108的压力介质室196通过由阀座结构形式的控制阀构成的3/2换向阀189和压力管道194可与换向阀192的出口连接,并且以这种方式与液压机4的作功压力介质回路连接。在压力管道194里面设置节流阀158。此外液压机4的泄漏接头通过泄漏管道200与压力介质管道180连接。这个管道又通过压力介质管道191与换向阀189的油箱接头连接。在压力介质管道191中设置节流阀159。
[0050]在按照图2的调整装置101的工作运行中,阀门12,175,177和174通电。因此阀门12具有截止位置(b),阀门175具有通流位置(a),旁路阀177具有截止位置(a),并且阀门174具有通流位置(a)。在这种状态下第一工作室22;22’通过压力管道44、阀门174的通流位置(a)、压力管道42、通过液压机4、第二压力介质输出40、阀门175的通流位置(a)和压力管道46与第二压力室24;24’处于压力介质连接。旁路管道48在这个状态通过阀门177的截止位置(a)截止。压力介质室179以不可压缩的压力介质、尤其液压油充满并且以约3bar的低压气体加载。通过在低压储罐178中处于压力下的气体实现气体加载,气体通过薄膜无泄漏地与压力介质室179分开。
[0051]液压机4由电动机5驱动并且输送用于运动活塞14;14’的压力介质到第二工作室24; 24’。通过这种方式活塞14; 14’在图2中在止挡28方向上向左运动。在此由第一工作室22; 22’排出的压力介质通过阀门174的通流位置(a)输送到第一压力介质接头38、或液压机4的抽吸端。从第一工作室22; 22’排出的压力介质量和流入到第二工作室24; 24’压力介质量基本相同大小,因为活塞面16; 16’和18; 18’基本相同大小。
[0052]如果调整缸2;2’的活塞14; 14’要驶入,则液压机3的运动方向简单地反向。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调整缸2活塞杆34运动到第三工作室30里面,由此使工作室30的容积变小并且在其中存在的压力升高。工作室30中的压力升高约为0.2至Ibar。在备选的调整缸2’中相同的过程引起活塞14’从左向右运动,由此径向环带70减小第三工作室30’的容积。即使在活塞14;14’的最大驶入时,第三工作室30;30’里面的压力升高不足以使止回阀198向着压缩机108的气体室195敞开,或者构成截止位置(b)的换向阀12的止回阀向着压力介质储罐6敞开。因此第三工作室30; 30’保持关闭。
[0053]现在对于图2的实施例解释已经在按照图1的实施例中描述过的紧急行驶运行。紧急行驶运行要由此给出,调整装置101的控制电流供给完全失效。在这种状态可操纵的阀门12,175,177,174和189的所有电磁铁49无电流,因此它们控制在其弹簧预紧的控制位置。此外出现电动机5故障,由此液压机4不能带来输送功率。调整装置101这样构成,仅仅由于没有控制电流和阀门弹簧预紧的基本位置使第三工作室30;30’通过换向阀12的通流位置(a)以在压力介质储罐6里面的压力气体压力加载。因此压力介质储罐6至少部分地通过换向阀12在第三工作室30;30’里面卸载并且从那里通过压力管道150和止回阀198在压缩机108的气体室195里面卸载。在此工作室30; 30’中的压力使活塞14; 14’在止挡28方向上驶出。在此从变小的第一工作室22; 22’排出的作功压力介质通过压力管道44、旁路管道48、阀门177的通流位置(b)和压力管道46流到变大的第二工作室24; 24’。如果达到止挡28并因此达到转子叶片的旗帜位置,则活塞14; 14’被在第三工作室30;30’存在的约160bar的气体压力保持在这个位置。由此压力介质储罐6、第三工作室30; 30’和气体室195具有基本约160bar的相同压力水平。
[0054]为了紧接着上述的紧急行驶再以压力气体加载压力介质储罐6,并因此准备重新紧急行驶,假设,按照图2调整装置101又具有供电。对此前提是,可以加载压力介质储罐6,阀门174,175无电流地控制并且具有其弹簧预紧的截止位置(b)。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在操纵液压机4时以压力介质既不供给第一工作室22;22’也不供给第二工作室24;24’,并且以这种方式止动活塞14; 14’。此外旁路阀177通电并且同样具有其截止位置(a),由此防止在工作室22,24或者22’,24’之间的旁路体积流并且夹紧活塞14; 14’。此时活塞14; 14’或其活塞杆驶出直到止挡28。换向阀189通过其电磁铁49通电并因此连接压缩机108的压力介质室196与压力管道194和换向阀102的输出口。此外换向阀12通电控制到其控制位置(b),由此第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