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515905阅读:来源:国知局
集存槽的一个配置。
[0097]图6B示出了处在该偏心凸轮的周向方向上的该工作流体集存槽的该配置。
[0098]图7示出了该工作流体集存槽的另一个示例性配置。
[0099]图8示出了使用一个夹持构件来固定一个滑动构件的另一实施例。
[0100]图9是一个替代性实施例的示意图(未按比例),其中该活塞具有一个部分球形的缸接合活塞环。
[0101]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
[0102]现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然而,本发明意图在于,除非特别指明,尺寸、材料、形状、它的相对位置等等应解释成仅为示例性的并且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103]图1是一种车辆的示意图。车辆I具有容纳一个动力装置5的一个底盘3,该动力装置可以是一个内燃动力装置或由电池(未示出)供能的一个电力动力装置。车轮7和一个或多个其他被致动器件16(如叉车齿致动器或挖掘机臂)也安装到该底盘上。马达5连接到一个旋转轴9上。车辆包括一个液压变速器10,该液压变速器包括连接到旋转轴9上的一个液压泵11、连接到每个车轮上的一个液压马达12以及驱动被致动器件16的一个另外的液压致动器12。
[0104]液压变速器进一步包括在液压泵11与液压马达12之间延伸的一条油管线15。油管线15由以下各项形成:一条高压油管线13,该高压油管线用于将液压泵11的一个排放侧连接到不同液压马达12的一个入口侧上;以及一条低压油管线14,该低压油管线用于将不同液压马达12的一个排放侧连接到液压泵11的一个入口侧上。
[0105]在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同一个变速器驱动车轮和另一个被致动器件16两者,然而,车辆可以包括用于操作一个或多个其他致动器的一个驱动变速器和一个单独的液压变速器,或该液压变速器可以仅用于驱动车轮或仅用于驱动其他致动器如挖掘机设备。
[0106]即使是在单独的液压变速器的情况下,也可以共享一些部分。例如,一个液压泵11包括多个缸19。这些缸19中的一些可能是一个第一液压变速器的一部分,而一些其他缸19可能是一个第二(或第三等等)液压变速器的一部分。
[0107]液压泵11由旋转轴9驱动以便产生高压的操作油。高压油经由高压油管线13供应至液压马达12,以便通过高压的操作油来驱动液压马达12。从液压马达12排放的操作油经由低压油管线14供应至液压泵11,以便在液压泵11中再次对操作油加压,并且之后将已被加压的操作油供应至液压马达12。
[0108]图2示出了液压马达12之一的内部结构。在以下描述中,一个液压马达12被描述成流体工作机器的一个实例。然而,这并不是限制性的,并且该结构也可适用于液压泵11。一些液压马达能够以交替运行模式作为一个泵或一个马达是可操作的。
[0109]液压马达12包括与被致动器件16 (例如,一个车轮7、或挖掘机的一个臂等)的一个旋转轴一起旋转的一个偏心凸轮17、活塞18A至18F、缸19A至19F、以及驱动杆20A至20F,这些驱动杆用于将活塞19A至19F的往复运动传送至偏心凸轮17。活塞18A至18F和缸19A至19F分别与缸盖21A至21F形成工作腔室22A至22F。虽然未在图2中示出,但高压油管线13和低压油管线14连接到每一个工作腔室22A至22F上。借此,呈工作流体形式的操作油的供应和排放是经由一个阀机制(未示出)来执行。
[0110]活塞18A至18F、缸19A至19F和驱动杆20A至20F被提供在偏心凸轮17周围并且沿该偏心凸轮径向延伸。工作腔室22A至22F和偏心凸轮17内的操作油使得活塞18A至18F以不同相位往复运动。更具体而言,在活塞18A至18F各自从一个上止点朝向一个下止点移动时,活塞18A至18F通过从高压油管线13引入到相应的工作腔室22A至22F中的操作油沿一个缸轴线朝向偏心凸轮17径向向内按压。在这个过程中,与活塞18A至18F对应的驱动杆20A至20F按压偏心凸轮17,从而引起偏心凸轮17的角运动。在偏心凸轮17旋转时,位于下止点附近的活塞18A至18F经由驱动杆20A至20F被偏心凸轮17向上按压,以便将操作油从工作腔室22A至22F排放至低压油管线14。
[0111]通过如上所述的活塞18A至18F的周期性往复运动,连接到偏心凸轮17上的发电机16的旋转轴发生旋转。
[0112]在以下描述中,活塞18A至18F统一地描述为活塞18,缸19A至19F统一地描述为缸19,驱动杆20A至20F统一地描述为驱动杆20,缸盖2IA至2IF统一地描述为缸盖21,并且工作腔室22A至22F统一地描述为工作腔室22。
[0113]图3A示出了在偏心凸轮17的一个径向方向上从外部观察的围绕活塞18和驱动杆20的一个结构。图3B示出了在偏心凸轮17的一个周向方向上围绕活塞18和驱动杆20的该结构。图3C示出了在偏心凸轮17的一个旋转方向上围绕活塞18和驱动杆20的该结构。
[0114]驱动杆20包括沿缸19延伸的一个主要部分23、形成在主要部分23的一端处(在偏心凸轮17的径向方向上的一个外侧上)的一个接合部分24、以及形成在主要部分23的另一端处(在偏心凸轮17的径向方向上的一个内侧上)的一个接触部分25。主要部分23大约平行于偏心凸轮17的径向方向延伸,并且将活塞18的往复运动传送至偏心凸轮侧面。主要部分23沿缸19大体轴向延伸,虽然在操作过程中和在一些实施例中它相对于缸19的轴线延伸的角度会变化,但当活塞处在上止点时,主要部分23并不平行于缸的轴线延伸。
[0115]接合部分24用于将主要部分23与活塞18接合。接合部分24被配置成从偏心凸轮17的径向方向的内部通过一个固定销51来保持到活塞18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合部分24具有一个部分球形的形状。
[0116]通过与偏心凸轮17接触的接触部分25,活塞18的往复运动被转换成偏心凸轮17的旋转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接触部分25被配置具有大于主要部分23的直径。借此,来自偏心凸轮17的按压力可以经由驱动杆20均匀地传送至活塞侧。
[0117]主要部分23和接触部分25整体形成,而接合部分24形成为一个分离构件并且通过一个螺栓26固定到主要部分23上。可替代地,主要部分23和接触部分25可以单独形成,接合部分24和主要部分23可以整体形成,或接触部分25可以单独形成,而接合部分24是整体形成。
[0118]液压马达12包括多个保持构件34A至34F。保持构件34A至34F各自围绕驱动杆20的主要部分23安排,以便包围沿缸轴线的方向延伸的主要部分23。在以下描述中,保持构件34A至34F统一地描述为保持构件34。
[0119]在径向向内方向(相对于偏心凸轮17)上通过一个环41来在背侧上保持构件34A至34F。这导致对应的驱动杆20的接触表面27与偏心凸轮17之间的接触。
[0120]图4A是在偏心凸轮17的径向方向上从外部观察的保持构件34的一个结构的视图。图4B是在偏心凸轮17的周向方向上的保持构件34的该结构的视图。图4C是在偏心凸轮17的旋转方向上的保持构件34的该结构的视图。
[0121]保持构件34包括一个圆柱部分35,该圆柱部分包围驱动杆20的主要部分23,同时在缸19的轴向方向(偏心凸轮17的径向方向)上延伸;一个向内凸缘部分36,该向内凸缘部分提供在圆柱部分35的径向向外末端处;以及一个向外凸缘部分37,该向外凸缘部分提供在圆柱部分35的径向向内末端处。
[0122]如图3A至图3C中所示,阶梯式部分38形成在驱动杆20的一个外壁上。在由阶梯式部分38和保持构件34形成的一个环形空间39中,安排了一个按压构件40。按压构件40例如是一个弹簧构件,并且在移动离开阶梯式部分38的方向上按压保持构件34的向内凸缘部分36。
[0123]按压构件40容纳在由保持构件34的圆柱部分35包围的环形空间39中。因此,在液压马达12的操作过程中,可能阻止按压构件40干扰附近部分,从而获得优异的机器可靠性。
[0124]向外凸缘部分37提供在圆柱部分35的径向向内末端处(即,在圆柱部分35中更靠近偏心凸轮17的侧面上)。因此,与由保持环41保持的向外凸缘部分37形成在圆柱部分35的径向向外末端处(S卩,在圆柱部分35中更远离偏心凸轮17的侧面上)的情况相比,由保持环41保持的保持构件34的姿态变得稳定。
[0125]另外,通过在圆柱部分35的径向向内末端处(S卩,在圆柱部分35中更靠近偏心凸轮17的侧面上)形成向外凸缘部分37,可能减小用于保持向外凸缘部分37的保持环41的直径,从而获得一个更紧凑的保持环41。
[0126]一个空隙48被提供在向外凸缘部分37与驱动杆20 (阶梯式部分38)之间。该空隙提前进行设置,这样使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