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515905阅读:来源:国知局
得在液压马达12的正常操作过程中,在向外凸缘部分37与驱动杆20之间仍然存在一个小间隙(例如,几毫米),甚至是在按压构件40在液压马达12的操作过程中处于最大压缩状态的情况下。以此方式,通过提供空隙48,可能承受由保持构件34沿驱动杆20的运动引起的冲击,(由此减少它的磨损),并且也可能承受这些部分的制造误差。
[0127]在液压马达12出于某种原因异常操作并且按压构件40变形超出一个期望范围的这样一种情况下,向外凸缘部分37与驱动杆20接触以便限制按压构件40的过度变形。以此方式,即使在存在异常如部件故障的情况下,也可能将按压构件40的变形限制在期望范围内,并且还可能防止保持环41和保持构件34发生不期望地移动,从而防止异常发展成重大故障。
[0128]响应于驱动杆20A至20F,提供了多个按压构件40。保持构件34A至34F在一个径向向外方向上被按压构件40A至40F按压,但在内侧上由保持环41保持。因此,驱动杆20A至20F通过来自按压构件40A至40F的反作用压靠在偏心凸轮17上。借此,可能维持驱动杆20A至20F与偏心凸轮17之间的接触,而不管偏心凸轮17的旋转相位如何。因此,可能减少驱动杆20A至20F的磨损以及偏心凸轮17的磨损。在以下描述中,按压构件40A至40F统一地描述为按压构件40。
[0129]一个滑动构件42可以被提供在保持环41与向外凸缘部分37之间。如图4A至图4C中所示,滑动构件42可以被形成为沿向外凸缘部分37部分地包围圆柱部分35。保持环41未固定到保持构件34上,并且因此在液压马达12的操作过程中,保持环41响应于偏心凸轮17的旋转而在一定程度上相对于保持构件34移动。例如,驱动杆20在相对于缸轴线改变它的角度时接触偏心凸轮17并且进行操作。响应于此,保持环41经由提供在驱动杆20上的保持构件34而在一定程度上经受一个磨蚀力,并且在保持环41的周向方向上前后旋转。
[0130]滑动构件42是例如由PEEK材料(聚醚醚酮)制成。通过将这个滑动构件42安排在保持环41与保持构件34之间,可能减少保持环41和保持构件34的磨损。
[0131]另外,滑动构件42可以通过粘合剂44附接到向外凸缘部分37上。
[0132]在滑动构件34中,形成沿偏心凸轮17的周向方向延伸的一个凹槽43。通过将保持环41装配在凹槽43中,可能调节保持环41的位置。借此,在液压马达21的操作过程中,能防止保持环41从保持构件34脱落。因此,可能改进机器的可靠性。
[0133]凹槽43形成在圆柱部分35的两侧上的向外凸缘部分37中,S卩,凹槽43A和43B分别形成在圆柱部分35的两侧上。在凹槽43A、43B中的每一个中,装配保持环41A、41B中的相应的一个保持环。以此方式,通过在圆柱部分35的每个侧面上形成凹槽43,这样使得保持环41被装配在其中,由保持环41保持的保持构件34的姿态可以是稳定的。
[0134]保持构件34和保持环41是例如由金属制成。保持构件34可以是由铝制成,并且保持环41可以是由铁制成。
[0135]图5A是示出液压马达12中的组成部分响应于偏心凸轮17的旋转而进行的运动的示意图。图5B是示出液压马达12中的组成部分响应于偏心凸轮17的旋转而进行的运动的示意图,在这种状态下,偏心凸轮17的相位与图5A的情况相比偏移了 180度。为了简化描述,解释了一个单元50A,该单元具有活塞18A、缸19A、驱动杆20A、工作腔室22A、保持构件34A以及按压构件40A ;以及一个单元50D,该单元具有活塞18D、缸19D、驱动杆20D、工作腔室22D、保持构件34D以及按压构件40D。该描述当然可适用于其他单元50。
[0136]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了偶数个单元。然而,这并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提供奇数个单元50。另外,这些单元相对于偏心凸轮17的中心对称地安排。然而,这并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不对称地安排这些单元。
[0137]下文解释图5A。
[0138]在液压马达12中,偏心凸轮17与被致动器件16 (例如,车轮7)的旋转轴一起旋转。在单元50A中,偏心凸轮17的旋转在偏心凸轮17的径向方向上向外向上按压驱动杆20A。虽然被向上按压,但驱动杆20A经由按压构件40A在偏心凸轮17的径向方向上向外按压保持环41。以此方式,保持环41在图5A中所示的一个向上方向上移动。
[0139]相反,在具有与单元50A相反的相位的单元50D中,驱动杆20D并不压靠在偏心凸轮17上(取决于一个情况,驱动杆20D移动离开偏心凸轮17)。同时,如上所述,保持环41在图5A中的向上方向上移动,从而导致保持构件34D在一个径向向内方向上被按压。以此方式,起到向下按压保持构件34D的作用的力经由按压构件40D被传送至驱动杆20D。借此,驱动杆20D压靠在偏心凸轮17上,从而维持其间的接触。
[0140]下文解释图5B。
[0141]以与图5A相反的方式,在单元50D中,偏心凸轮17的旋转在一个径向向外方向上按压驱动杆20D。虽然被向上按压,但驱动杆20D经由按压构件40A在一个径向向外方向上按压保持环41。以此方式,保持环41在图5B中的一个向下方向上移动。
[0142]相反,在具有与单元50D相反的相位的单元50A中,驱动杆20A并不压靠在偏心凸轮17上(取决于一个情况,驱动杆20A移动离开偏心凸轮17)。同时,如上所述,保持环41在图5B中的向下方向上移动,从而导致保持构件34A在一个径向向外方向上被按压。以此方式,起到向下按压保持构件34A的作用的力经由按压构件40A被传送至驱动杆20A。借此,驱动杆20A压靠在偏心凸轮17上,从而维持其间的接触。
[0143]如图5A和图5B中所示,响应于偏心凸轮17的旋转运动,保持环41围绕与偏心凸轮17近似相同的轴线旋转。以此方式,保持环41保持在一个径向向内方向上被按压构件40A至40F按压的保持构件34A至34F,并且保持环41并不刚性地固定到任何特定部分上。因此,按压构件40A至40F响应于偏心凸轮17的旋转未被显著地压缩或延伸。与按压构件40A至40F的末端刚性地固定到一个特定部分上的情况相比较,按压构件40A至40F更少地被压缩或延伸。无论偏心凸轮17的旋转相位如何,都可能用近似恒量的力来维持驱动杆20A至20F与偏心凸轮17接触。因此,可能减少偏心凸轮17和驱动杆20的磨损,从而附带提尚其寿命。
[0144]另外,通过在液压马达12中安排按压构件40A至40F,可以填充驱动杆与保持构件之间可能产生的间隙。因此,不必以超过必要的精度来制造每个部分,从而实现较低的制造成本。
[0145]在图3A至3C中,一个内部通道28形成在活塞18和驱动杆20中,以便将来自工作腔室22的操作油供应至驱动杆20与偏心凸轮17的一个接触表面。内部通道28包括形成在活塞28中的一个第一内部通道28A以及形成在驱动杆20中的一个第二内部通道28B。第一内部通道28A和第二内部通道28B彼此联通,以便将从工作腔室22引入的操作油供应至接触表面27。
[0146]第一内部通道28A具有比第二内部通道28B更大的横截面积。借此,即使在驱动杆20相对于缸轴线倾斜的情况下,也可能维持第一内部通道28A与第二内部通道28B之间的联通。因此,无论偏心凸轮17的旋转相位如何,都可能将操作油供应至接触表面27,从而有效地减少接触表面27的磨损。
[0147]第三内部通道28C也形成在活塞18中,以便将来自工作腔室22的操作油供应至活塞18和驱动杆20 (接合部分24)滑动时抵靠的一个接合表面29。借此,一个流体膜形成在接合表面29上,从而减少活塞18和驱动杆20的磨损。
[0148]在第二内部通道28B中,一个孔口 30被提供来调节从工作腔室22引入的操作油的流动。借此,可能调节操作油流向接触表面的流动,以便实现减少接触表面27的磨损的有利效果。
[0149]另外,在图3A至图3C中所示的实例中,孔口 30被提供在第二内部通道28B中。然而,这并不是限制性的,并且替代第二内部通道28B或除此之外,孔口 30可以被提供在第二内部通道28A和第三内部通道28C中的一个或两个中。
[0150]在驱动杆20中面向偏心凸轮17的一个表面(接触部分25)上,使该表面凹陷以便在包括内部通道28的开口 32的一个区域中形成一个工作集存槽32。在工作集存槽32中,经由内部通道18从工作腔室22供应操作油。保存在工作流体集存槽32中的操作油从工作流体集存槽32泄漏出来,以便在接触表面27上形成流体膜。以此方式,流体膜形成在接触表面27上,从而减少接触表面27中的磨损。
[0151]图6A示出了在一个径向方向上从内部观察的工作流体集存槽3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