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组件及具有轴承组件的旋转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762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承组件及具有轴承组件的旋转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旋转地支承轴的轴承组件及具有该轴承组件的旋转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组件是可旋转地支承轴的轴承组件,该轴承组件设置在例如盘片装置的马达中。
这种构造的轴承组件的轴的形状为I字型(也称为直线型),并使用润滑油可转动地被支承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特开2002-27703号公报(第1页,图1、图2)[专利文献2]特开平8-335366号公报(第1页,图1、图2)发明内容如专利文献2的图2所示,搭载在专利文献2的马达上的轴承组件的特征在于,马达的搭载有转子部的一侧的动压发生槽的宽度B1比非转子部搭载侧的动压发生槽的宽度B2大。
目的在于通过增大转子部一侧的动压发生槽的宽度B1,来提高转子旋转时的刚性,但是也能得到其他的效果。
其他的效果如下所述。在轴(该情况下为固定轴,不旋转)和动压轴承相对地旋转,动压发生槽产生动压的情况下,轴从静压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移动。换言之,轴从动压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移动,所以,在马达的情况下,轴从宽度小的动压发生能力低的动压发生槽向宽度大的动压发生能力高的动压发生槽的方向移动。即,轴通过与动压轴承的相对的旋转,被推压到推力轴承上,从而刚性增加。
在专利文献2的马达中,为得到转子旋转时的刚性,图1(b)所示的轴承组件也是转子部一侧的动压发生槽的宽度B1比非转子部一侧的动压发生槽的宽度B2宽地构成。
但是,在该马达的情况下,如果轴旋转,就会如前述的那样,轴从动压低的一侧移动到高的一侧,从而造成轴在旋转的同时上浮。
动压的力大,会较高地提升转子部,所以,在例如HDD(硬盘驱动器)用的马达中,不能维持安装在马达上的盘片和记录头的机械精度。因此,产生不能进行正常的记录再生的故障。而且,在风扇马达等中,还存在引起风扇与周围的零件的接触的危险性。
专利文献2的图1和图2所示的轴承组件在使动压发生槽的宽度相对地变化、以谋求马达刚性的提高方面是优良的,但尽管在轴固定的情况下没有问题,而在轴旋转型的情况下,就有转子部和轴一起上浮的缺点。即,轴从动压轴承露出的一侧的动压必须始终是低的。
专利文献1的动压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轴露出侧的动压发生槽为人字形形状,而且露出侧一半的槽深比非露出侧的槽深大。并且,记载有下述优点,即,通过将槽的变化设置在一个动压发生槽中,来将润滑油吸引到轴承组件内部,从而防止润滑油的泄漏。如前所述,轴从动压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移动,换言之,使轴向内部方向移动,所以专利文献1在轴的吸引方面也发挥了效果。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必须用滚轧成形方式或转印方式、蚀刻、放电加工等来对加工的动压发生槽的槽深进行高精度的管理,实际上是困难的,如果实施则存在成本增高的缺点。
于是,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组件及具有轴承组件的旋转驱动装置,该轴承组件解决了上述问题,不会发生润滑油的泄漏,可靠性优良,并且可以可靠地而且低成本地解决由一对动压发生槽的不平衡产生的转子旋转时的轴上浮问题。
本发明是一种轴承组件,其可旋转地支承轴,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露出端部、设置在前述露出端部的相反一侧的外径尺寸小的内端部、在前述露出端部和前述内端部之间的位置上形成的外径尺寸小的中间台阶状变形部的轴;使前述轴的前述露出端部穿过前述空隙露出到外部并具有无缝构造的保持部件;配置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内部,并在与前述轴相对面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前述露出端部侧的第1动压发生槽和前述内端部侧的第2动压发生槽,并且在径向上可转动地支承前述轴的轴承;形成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内部,并且在推力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前述轴的前述内端部的推力轴承;在前述保持部件内,填充在前述轴和前述径向轴承、前述推力轴承之间的润滑油,前述轴的前述内端部的轴向长度m比从前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到前述轴的包含中间台阶状变形部的部分的轴向长度n小。
在本发明中,轴具有露出端部、内端部及中间台阶状变形部。内端部是设置在露出端部的相反一侧的外径尺寸小的部分。中间台阶状变形部是位于露出端部和内端部之间的外径尺寸小的部分。
保持部件使轴的露出端部穿过空隙露出到外部并具有无缝构造。
轴承具有第1动压轴承和第2动压轴承,在径向上可旋转地支承轴。
推力轴承形成在保持部件的内部。该推力轴承在推力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轴的内端部。
润滑油在保持部件内,填充在轴和径向轴承、推力轴承之间。
轴的内端部的轴向长度m比从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到轴的包含中间台阶状变形部的部分之间的轴向长度n小。
由此,非轴露出侧的轴的内端部的动压可以设定为,比轴露出侧的露出端部的动压大。由此,轴可以容易地作成,并且轴会被吸引到保持部件的内部,从而可以可靠地而且低成本地解决轴上浮的问题。
而且,将润滑油也始终引入保持部件的内部,并且,保持部件是无缝构造,所以,可以可靠地而且低成本地提供不会发生润滑油的泄漏问题的优良的轴承组件。
又,本发明在上述的轴承组件中,前述内端部是前端细的锥形部或者外形尺寸小的台阶状变形部。
在本发明中,内端部是前端细的锥形部或者外形尺寸小的台阶状变形部。
又,本发明在上述的轴承组件中,前述内端部的外形尺寸D比前述中间台阶状变形部的外形尺寸的d大。
在本发明中,内端部的外径尺寸D比中间台阶状变形部的外径尺寸d大。
由此,可以使非轴露出侧的动压比轴露出侧的动压大,所以,可以进一步解决轴的上浮问题和润滑油的泄漏问题。
又,本发明在上述轴承组件中,前述中间台阶状变形部是使与前述第1动压发生槽相对面的前述轴的外周部以前述露出端部侧变小的方式形成的台阶状变形部。
又,本发明在上述的轴承组件中,前述第1动压发生槽和前述第2动压发生槽为人字形槽,前述第1动压发生槽的流入角度α比前述第2动压发生槽的流入角度β大。
在本发明中,第1动压发生槽的流入角度α比第2动压发生槽的流入角度β大,所以,可以使非轴露出侧的动压发生槽的动压比轴露出侧的动压大。
又,本发明是一种具有轴承组件的旋转驱动装置,具有可旋转地支承轴的轴承组件的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露出端部、设置在前述露出端部的相反一侧的外径尺寸小的内端部、在前述露出端部和前述内端部之间的位置上形成的外径尺寸小的中间台阶状变形部的轴;使前述轴的前述露出端部穿过前述空隙露出到外部并具有无缝构造的保持部件;配置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内部,在与前述轴相对面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前述露出端部侧的第1动压发生槽和前述内端部侧的第2动压发生槽,并且在径向上可转动地支承前述轴的轴承;形成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内部,并且在推力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前述轴的前述内端部的推力轴承;在前述保持部件内,填充在前述轴和前述径向轴承、前述推力轴承之间的润滑油,前述轴的前述内端部的轴向长度m比从前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到前述轴的中间台阶状变形部的轴向长度n小。
在本发明中,轴具有露出端部和内端部及中间台阶状变形部。内端部是设置在露出端部的相反一侧的外径尺寸小的部分。中间台阶状变形部是位于露出端部和内端部之间的外径尺寸小的部分。
保持部件使轴的露出端部穿过空隙露出到外部并具有无缝构造。
轴承具有第1动压轴承和第2动压轴承,在径向上可旋转地支承轴。
推力轴承形成在保持部件的内部。该推力轴承在推力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轴的内端部。
润滑油在保持部件内,填充在轴和径向轴承、推力轴承之间。
轴的内端部的轴向长度m比从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到轴的包含中间台阶状变形部的部分的轴向长度n小。
由此,非轴露出侧的轴的内端部的动压可以设定为,比轴露出侧的露出端部的动压大。由此,轴可以容易地作成,并且轴会被吸引到保持部件的内部,从而可以可靠地而且低成本地解决轴上浮的问题。
而且,将润滑油也始终引入保持部件的内部,并且,保持部件是无缝构造,所以,可以可靠地而且低成本地提供具有不会发生润滑油的泄漏问题的优良的轴承组件的旋转驱动装置。


图1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轴承组件的电子机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所使用的风扇马达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风扇马达的立体图。
图4为详细地表示风扇马达的剖视图。
图5为放大表示轴承组件的剖视图。
图6为表示轴承组件的第1动压发生槽和第2动压发生槽的形状例的图。
图7为放大表示图5的A部分图。
图8为表示根据动压发生槽中的流入角度而产生的动压的例子的图。
图9为第1动压发生槽的图和表示第2动压发生槽的动压力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合适的实施方式。
又,因为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合适的具体例,所以在技术上附加了优选的种种限定,但是,只要在以下的说明中没有限制本发明的主旨的记载,本发明的范围就不限于这些方式。
图1示出了手提电脑1作为应用了具有本发明的轴承组件的马达的电子机器的一例。
电脑1具有显示部2、本体3,显示部2通过连结部4相对于本体3可转动地连结着。本体3具有键盘5和筐体12。筐体12中设置有散热装置10。
图2表示了图1的筐体12的E-E截面构造例。图3为表示设置在图2所示的筐体12内的散热装置10的构造例的立体图。
在图2中,筐体12中收纳有散热装置10。该散热装置10具有图3所示那样的构造。散热装置10也称为冷却装置,具有金属制的底座20、马达30、作为旋转对象物的风扇34、风扇壳36、散热片38。
底座20的一个面(相当于下表面)21具有安装面50、安装面52、安装面54。安装面50、安装面52及安装面54形成为例如大致L字型,在安装面50的一个面21上,使用传热密封件44固定有发热元件40。该发热元件40为例如CPU(中央处理器),在通过通电而工作时发热。
在安装面52上固定有风扇壳36和马达30。在风扇壳36的内部收纳有风扇34和马达30。风扇壳36具有圆形孔48。如图2所示,该圆形孔48形成在与筐体12的下表面的孔60相对面的位置上。风扇壳36在作为供给冷却风的冷却对象物的散热片38一侧具有孔37。
在安装面54上固定有散热片38。该散热片38为例如波纹状或鳍状的散热片,是用散热性优良的金属,例如铝制作的。底座20和风扇壳36可以用散热性优良的金属铝或铁制作。
在底座20的必要的部位上设置有安装用的孔70,穿过这些安装用的孔70,相对于筐体12的内表面一侧,底座20经由图2的凸起部72通过螺钉固定着。
图2及图3中所示的散热片38位于与筐体12的侧面的孔76相对应的位置上。由此,通过马达30工作而使风扇34在R方向上连续旋转,从而使筐体12内部的空气从孔60和孔48经过箭头D1,D2,D3,从侧面的孔76排出到外部。
此时,发热元件40产生的热通过底座20的安装面50,52传导至安装面54,所以,发热元件40的热被传导至散热片38。通过风扇34旋转而产生的空气的气流沿箭头D1,D2,D3流动,由此,传至散热片38的热可以穿过筐体的侧面的孔76放出到外部。
图4表示图3的马达30的截面构造例。该马达30具有转子80和定子84。
在风扇壳36中收纳有马达30和风扇34,定子84一体地设置在风扇壳36的上表面部36A侧。定子84具有定子轭(ステ一タヨ一ク)88和轴承组件90、线圈164及磁芯160。
定子轭88可以是与风扇壳36的上表面部36A一体的物体,也可以是分别形成的物体,是用例如铁或不锈钢制作的。轴承组件90的壳体120通过压入或粘接或通过这两种方法固定在定子轭88的保持架92中。保持架92为圆筒状的部分。
图4所示的轴承组件90大致具备轴100、径向轴承110、推力轴承130、保持部件(也称为壳体)120及润滑油150。
图5更加详细地表示了图4所示的轴承组件90的构造。参照图5,对轴承组件90的构造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轴100是所谓的I字型(也称为直线型)的轴。该轴100是由例如不锈钢制作的。
轴100具有露出端部160、轴外周部161、内端部162、中间台阶状变形部170、锥形部100A。
露出端部160和轴外周部161的各外径尺寸可作成相同尺寸。
锥形部100A是位于露出端部160和轴外周部161之间的锥形的部分。该锥形部100A从轴外周部161向着露出端部160,前端变细。露出端部160从保持部件120的空隙S露出到外部,锥形部100A形成于与该空隙S对应的位置上。
轴100的内端部162相对于保持部件120的推力轴承130可转动地支承在推力方向上。该内端部162的形状,可以是如图5所示那样的台阶状变形部的形状,当然也可以是锥形的。在锥形的情况下,内端部162是前端细的锥形。内端部162的直径用D表示,轴向的长度用m表示。
如图5所示,在轴100的中间部分上,形成有中间台阶状变形部170。该中间台阶状变形部170的直径用d表示。中间台阶状变形部170优选地由阶部171、外周部179和上述锥形部100A的一部分形成。
内端部162的直径D设定为,比外周部179的直径d大。而且,内端部162的轴向长度m设定为,比从保持部件120的端面121至包含中间台阶状变形部170的部分的位置的轴向长度n小。
这样,外径尺寸D设定为,比外径尺寸d大(D>d)。而且,优选地,内端部162的轴向长度m设定为,比中间台阶状变形部170的轴向长度小。
其次,对图5所示的径向轴承110进行说明。
径向轴承110是圆筒状的部件,将轴100的轴外周部161可转动地支承在径向上。作为一例,在径向轴承110的内周面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第1动压发生槽201和第2动压发生槽202。优选地,第1动压发生槽201以重叠在中间台阶状变形部170的附近的方式形成。第2动压发生槽202形成在内端部162一侧。第1动压发生槽201可以称为轴露出侧的动压发生槽,第2动压发生槽202可以称为非轴露出侧的动压发生槽。
径向轴承110可以用黄铜或不锈钢等金属,或者烧结金属制作。在使用烧结金属或金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滚轧成形、转印、放电、蚀刻处理等方法来形成人字形槽那样的动压发生槽。
图6(A)表示第1动压发生槽201的形状例,图6(B)表示第2动压发生槽202的形状例。优选地,第1动压发生槽201的槽的润滑油的流入角度α设定为,比第2动压发生槽202的润滑油的流入角度β大。
图5所示的保持部件120是具有空隙S的无缝构造的部件。保持部件120不是将多个部件组合而形成的,而是相对于径向轴承110,通过对特氟隆(注册商标)、聚酰亚胺、聚酰胺、LCP(液晶聚合物)、PC(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材料或烧结金属进行外嵌成形(アウトサ一ト)而形成的。
保持部件120如上所述地设置有微小的空隙S,但是其周围是无缝构造。保持部件120为收纳有径向轴承110和轴100的轴外周部161的构造。润滑油150填充在轴外周部161、径向轴承110和保持部件120之间。
由于微小的空隙S的截面形状为锥形,所以会产生压力梯度,来形成用于将润滑油引入轴承组件内部的表面张力密封。
又,如图6(A)所示,第1动压发生槽201的轴向宽度W设定为,比图6(B)所示的第2动压发生槽202的轴向宽度W1大。但是并不限于此,当然也可以将宽度W设定为比宽度W1小。
这里,对在上述的各部位尺寸中设置大小关系的优点进行说明。
在轴100相对地旋转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动压Pd,与润滑油的流速u的平方成正比,为Pd∝u2。
流速u与轴100的相对速度U成正比,与轴100和径向轴承110的空隙量h成反比,所以,u∝U/h。其中,U=rω,r轴半径,ω轴转速。
即,动压Pd大致与轴半径r的平方成正比,与轴和轴承间的空隙量c的平方成反比,所以,Pd∝(r/c)2。
结果,轴的外径尺寸细的,动压的产生抑制得低。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图5的轴承组件90中,非轴露出侧的内端部162的台阶状变形部分与轴露出侧的中间台阶状变形部170相比,轴的长度小(m<n),而且,轴径大(D>d),所以,轴露出侧的动压始终较低。
轴100从动压低的一侧向动压高的一侧移动,所以,轴100被引入保持部件120内部的推力轴承130一侧,不会上浮。
进而,为阻止图5的轴100的上浮,在轴100上与第1动压发生槽201对置的部分上设置有中间台阶状变形部170,以使非轴露出侧的第2动压发生槽202的动压大于轴露出侧的第1动压发生槽201的动压。
又,不仅可以通过设置中间台阶状变形部170,使轴露出侧的第1动压发生槽201的动压与非轴露出侧的第2动压发生槽202相比小,而且通过利用轴露出侧的第1动压发生槽201本身,也可以形成始终轴露出侧动压较小的状态,因此,可以更加可靠而且低成本地阻止轴100的上浮。即,轴的内端部162和中间台阶状变形部170可以简单地作成。
如前所述,在以往技术中,是通过变化动压发生槽的深度,来使轴露出侧的动压减小,从而达到将油引入内部的目的的。但是,在本发明的轴承组件中,因为是通过使轴11的外径变化来得到动压的变化的,所以可以特别简单而且低成本地作成,并可靠地得到同样效果。
对上述效果进行整理,在比较轴露出侧的动压和非轴露出侧的动压时,若根据轴100的形状,轴露出侧较低,若根据动压发生发生槽,也是轴露处侧较低。这样,都是设定为轴露出侧较低,所以可以可靠地防止轴的上浮。换言之,轴承组件90是可以将润滑油可靠地引入轴承组件的内部并保持的,高可靠性的低成本轴承组件。
这里,进一步对设置图5所示的作为非轴露出侧的内端部162的台阶状变形的必要性进行说明。
以往,是用多个部件将周围包围来防止润滑油的泄漏的,但是,要完全地密闭连接部并不容易,需要涂填环氧树脂等密封材料,因而,成本增高,并且缺乏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轴承组件90中,包围周围的保持部件120通过对LCP等高分子材料进行外嵌成形,除空隙S部的表面张力密封部以外,完全地采用了作成无缝的方式,因此成本低而且可靠性优良。
但是,如图7所示,保持部件120在例如100℃~250℃的高温下对树脂进行外嵌成形以后,回到常温。此时,由于由烧结金属等构成的径向轴承110和由高分子材料构成的保持部件120的收缩率不同,所以保持部件120的边缘部E会在径向轴承110的内周侧产生稍许突起。为防止边缘E和轴100的接触,需要轴100的内端部162的台阶状变形部或锥形等接触防止机构。
即,在为完美地防止润滑油泄漏而使用无缝的高分子材料制的保持部件120的情况下,需要内端部162那样的台阶状变形部等接触防止机构,结果,需要对根据轴形状产生的动压的发生量进行调节,因此,需要本发明那样的构造。
但是,本发明的轴承组件90的构造是以防止轴的上浮为目的的,所以保持部件的结构根本不受限制。
如图6所示,为使轴露出侧的动压与非轴露出侧的动压相比相对地降低,而将动压发生槽201,202作成人字形,进而,也可以在人字形的流入角度α、β上想办法。
图8为人字形槽的流入角度分别为20°、30°、40°的情况下的动压的计算结果。在横轴上,是轴100和径向轴承110之间的空隙量c与空隙量c和人字形的槽深h之和的比,(h+c)/c。纵轴表示产生的动压力。
与流入角度为20°的情况相比,流入角度为30°、40°变大的动压变小,所以,如果使轴露出侧的第1动压发生槽201的流入角度α比非轴露出侧的第2动压发生槽202的流入角度β大,就可以更可靠地防止轴100的上浮。
使用图9对具体的设计方法例进行进一步叙述。
图9在横轴上表示空隙量c与空隙量c和人字形的槽深h之和的比,(c+h)/c,纵轴上表示动压力。空隙量c和槽深h示于图9(B)中。
数据之一表示轴露出侧的第1动压发生槽201的动压,另一数据表示非轴露出侧的第2动压发生槽202的动压。
其中,即使空隙量c、槽深h的机械尺寸发生离散,非轴露出侧的动压也必须超过轴露出侧的动压。
例如,如果设定空隙量c=1~2μm、槽深h=2~3μm,则(c+h)/c最小值为(2+2)/2=2、最大值为(1+3)/1=4,在图9的曲线中在斜线内的使用范围中,非轴露出侧的第2动压发生槽202的动压始终保持为比第1动压发生槽201的动压大,因而不会出现由机械精度的离散而导致的轴的上浮问题。
这样,为使非轴露出侧的动压始终大于轴露出侧的动压,可以实施前述各种办法。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轴承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轴承组件90设定为,非轴露出侧的动压比轴露出侧的动压大。即,在与轴露出侧的第1动压发生槽201对置的轴上设置中间台阶状变形部170,或者改变流入角度α、β,由此,非轴露出侧的第2动压发生槽202的动压设定为,比轴露出侧的第1动压发生槽201的动压大。
即使对于轴露出侧的动压发生槽本身的动压分布,也设定为,非轴露出侧的动压大于轴露出侧的动压,因此,非轴露出侧的动压变得比轴露出侧的动压大。
其结果,图5的轴100被引向保持部件100的内部,所以不会产生轴100的上浮问题。润滑油150也始终被引向内部,而且由无缝的保持部件120包围,所以,可以提供不会产生润滑油的泄漏问题的可靠性优良的低成本的轴承组件。
又,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轴承组件被作为所谓的风扇马达的轴承组件使用。风扇马达是旋转驱动装置的一种。当然,本发明的轴承组件也可以作为旋转驱动装置的其他例子的泵装置或盘片驱动装置,例如硬盘驱动装置或光盘装置或者光磁盘装置的轴承来使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不会发生润滑油的泄漏,可靠性优良,并且可以可靠地而且低成本地解决由一对动压发生槽的不平衡产生的转子旋转时的轴故障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轴承组件,是可旋转地支承轴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露出端部、设置在前述露出端部的相反一侧的外径尺寸小的内端部、在前述露出端部和前述内端部之间的位置上形成的外径尺寸小的中间台阶状变形部的轴;使前述轴的前述露出端部穿过前述空隙露出到外部并具有无缝构造的保持部件;配置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内部,并在与前述轴相对面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前述露出端部侧的第1动压发生槽和前述内端部侧的第2动压发生槽,并且在径向上可转动地支承前述轴的轴承;形成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内部,并且在推力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前述轴的前述内端部的推力轴承;在前述保持部件内,填充在前述轴和前述径向轴承、前述推力轴承之间的润滑油,前述轴的前述内端部的轴向长度(m)比从前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到前述轴的包含中间台阶状变形部的部分的轴向长度(n)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前述内端部为前端细的锥形部或者外形尺寸小的台阶状变形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组件,前述内端部的外形尺寸D比前述中间台阶状变形部的外形尺寸d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组件,前述中间台阶状变形部是使与前述第1动压发生槽相对面的前述轴的外周部以前述露出端部侧变小的方式形成的台阶状变形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前述第1动压发生槽和前述第2动压发生槽为人字形槽,前述第1动压发生槽的流入角度(α)比前述第2动压发生槽的流入角度(β)大。
6.一种具有轴承组件的旋转驱动装置,是具有可旋转地支承轴的轴承组件的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露出端部、设置在前述露出端部的相反一侧的外径尺寸小的内端部、在前述露出端部和前述内端部之间的位置上形成的外径尺寸小的中间台阶状变形部的轴;使前述轴的前述露出端部穿过前述空隙露出到外部并具有无缝构造的保持部件;配置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内部,并在与前述轴相对面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前述露出端部侧的第1动压发生槽和前述内端部侧的第2动压发生槽,并且在径向上可转动地支承前述轴的轴承;形成在前述保持部件的内部,并且在推力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前述轴的前述内端部的推力轴承;在前述保持部件内,填充在前述轴和前述径向轴承、前述推力轴承之间的润滑油,前述轴的前述内端部的轴向长度(m)比从前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到前述轴的中间台阶状变形部的轴向长度(n)小。
全文摘要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组件及具有轴承组件的旋转驱动装置,该轴承组件不会发生润滑油泄漏,可靠性优良,并且可以可靠地而且低成本地解决由一对动压发生槽的不平衡产生的转子旋转时的轴上浮问题。为此,包括具有露出端部(160)、设置在露出端部(160)的相反一侧的外径尺寸小的内端部(162)、在露出端部(160)和前述内端部(162)之间的位置上形成的外径尺寸小的中间台阶状变形部(170)的轴(100);在推力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轴(100)的内端部(162)的推力轴承(130);在保持部件(120)内,填充在轴(100)和径向轴承(110)、推力轴承(130)之间的润滑油(150),并且,轴(100)的内端部(162)的轴向长度(m)比从保持部件(120)的外表面到包含轴(100)的中间台阶状变形部(170)的部分的轴向长度(n)小。
文档编号F16C35/02GK1697935SQ200480000088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10日
发明者宍户祐司, 矢泽健一郎, 高田清幸, 桥本寿雄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