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2929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器,特别涉及具有减速机构的减速器,所述减速机 构包括外齿轮,其以相对于输入轴偏心的方式进行摆动;内齿轮,其 与外齿轮具有少许齿数差,并且与外齿轮内切啮合;以及输出轴,其用 于取出外齿轮的自转分量。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有下述部件的减速器输入轴;偏心体,其利用输 入轴的旋转而旋转;外齿轮,其安装在偏心体上并摆动;内齿轮,其与 外齿轮内切啮合;以及输出轴,其与仅取出外齿轮自转分量的取出部件 连接(参照专利文献l)。
通过这种减速器,能够对输入轴的旋转进行减速并使输出轴旋转。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034630号公报
但是,上述的减速器的输出轴配置在输入轴的轴线上。因此,在轴 线方向上配置有下述部件输入轴;取出部件,其用于取出外齿轮的自 转分量;传递部件,其将由该取出部件取出的外齿轮的自转分量传递至 输出轴;以及输出轴。因此,减速器的轴线方向的厚度增大,存在无法 实现小型化的问题。由此,以往,在数字照相机等要求小型化的电子设 备中难以采用这种减速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减小轴线方向的厚度而实现 小型化的减速器。
上述目的是利用下述的减速器达成的,所述减速器具有减速机构, 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外齿轮,其以相对于输入轴偏心的方式进行摆动;内齿轮,其与所述外齿轮具有少许的齿数差,并且与所述外齿轮内切啮 合;取出部件,其仅取出所述外齿轮的自转分量;传递部件,其将所述 外齿轮的自转分量从所述取出部件传递至输出轴;以及输出轴,所述取 出部件、所述传递部件以及所述输出轴并列配置在与所述输入轴的轴线 垂直的方向上。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取出部件、传递部件以及输出轴并列配置在与 输入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因此,与输入轴、取出部件、传递部件以 及输出轴都配置在轴线方向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减速器的轴线方向 的厚度。由此,能够将减速器小型化。并且,能够将外齿轮的自转分量 取出至与输入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
并且,在上述结构中可采用下述结构即,所述取出部件随着所述 外齿轮的自转而旋转,所述传递部件是形成于所述取出部件和所述输出 轴上并且相互啮合的齿。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输出轴随着取出部件的旋转而从动旋转。
并且,不用改变外齿轮和内齿轮的齿数,通过改变齿的齿数,就能 够容易地改变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减速比。
另外,取出部件仅取出外齿轮的自转分量。因此,与在外齿轮的一 部分上直接夹装带部件等来使输出轴进行从动旋转的情况相比,不会受 到外齿轮的摆动分量的影响。
并且,与利用带部件进行从动旋转的情况相比,能够縮短输入轴和 输出轴之间的轴间距离。由此,能够将与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减速器的 尺寸也控制在最小限度。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采用下述结构所述输出轴可旋转地支承在 与所述内齿轮一体形成的轴承部上。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利用内齿轮对输出轴进行定位。由此,由于不 需要另外设置输出轴用的定位部件和轴承部,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并且组装工序也简单化。
并且,在上述结构中可采用下述结构所述减速器具有定位板,所 述定位板具有对所述减速机构进行定位的表面和对电动机进行定位的背
面,该电动机用于向所述输入轴传递驱动力。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利用一个部件对减速机构和电动机进行定位。 因此,能够减少包含电动机的减速器的轴线方向的厚度。并且,由于能 够利用一个部件对减速机构和电动机进行定位,因此组装性得以提高, 伴随于此,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通过减小轴线方向的厚度可实现小型化 的减速器。


图l是减速器的立体图。 图2是减速器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输出轴和盘形件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内齿轮和外齿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边参照图1和图2, 一边对本发明的减速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 是减速器的立体图。图2是减速器的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减速器l具有输入轴10;偏心体ll;以相对 于输入轴10偏心的方式进行摆动的外齿轮20;内齿轮30,其与外齿轮 20具有少许齿数差并且与外齿轮20内切啮合;用于取出外齿轮20的自 转分量的输出轴40;仅输出外齿轮20的自转分量的盘形件(取出部件) 50;上表面罩60;定位板70;转子80;定子90;绕组(coil) 100以及
电动机罩IIO。另外,电动机200由输入轴10、转子80、定子90、绕组 100以及电动机罩110构成。减速机构300包括输入轴10、外齿轮20、 内齿轮30以及输出轴40。
输入轴10借助转子80的旋转与其一体地进行旋转。输入轴10贯穿 在定位板70上形成的输入轴用孔。并且,输入轴IO在轴端部经由偏心 体11与外齿轮20连接,从而使外齿轮20旋转。
在外齿轮20的外周形成有次摆线(trochoid)系齿形(使用作为次 摆线的特殊解的摆线(cycloid)部分时的圆弧齿形)的外齿21。外齿21 与内齿轮30的内齿31内切啮合。并且,在外齿轮20上,以从外齿轮20 的平面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销22。销22与在盘形件50上形成 的销孔52游隙配合。
偏心体11相对于输入轴10偏心,并与输入轴10 —体地进行旋转。 并且,偏心体11安装在外齿轮20上,在偏心体11的与外齿轮20接触 的面上形成有滑动性良好的滑动面。
在内齿轮30的内周形成有内齿31。通过内齿31和外齿21相啮合, 使内齿轮30和外齿轮20内切啮合。内齿轮30 —体地形成于定位板70 上。在内齿轮30外周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并与上表面罩60 抵接的外框部33。另外,在内齿轮30上一体地形成有轴承部32,输出 轴40可旋转地支承在该轴承部32上。
在盘形件50的外周形成有齿(gear)部51。齿部(传递部件)51 和输出轴40的齿部(传递部件)41相互啮合。输出轴40可旋转地支承 在由未图示的轴承部和后述的轴承部32上。由此,输出轴40随着盘形 件50的旋转而从动旋转。另外,在盘形件50上形成有销孔52。
在输出轴40的外周上一体地形成有齿部41 。输出轴40配置在与输 入轴10的轴线不同的区域内。并且,输出轴40与输入轴IO平行地配置。
并且,如图2所示,盘形件50、输出轴40和齿部41、 51并列地配 置在与输入轴10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具体而言,输出轴40与盘形件 50相邻地配置,以使齿部41、 51相互啮合。并且,考虑到盘形件50的 直径和输出轴40的直径等,轴承部32形成在齿部41、 51相互啮合的位 置上。
这样,由于将盘形件50、输出轴40和齿部41、 51并列地配置在与 输入轴10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因此与将输入轴、取出部件、传递部件 以及输出轴都配置在轴线方向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减速器1的轴线 方向的厚度,从而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够将外齿轮20的自转分量 取出到与输入轴10的轴线垂直的方向。
上表面罩60形成为盘状,在其一部分上形成有用于装入齿部41的 切口部62。图1中的切口部62形成为后退至输入轴40的未图示的轴承 部的形状。上表面罩60紧固在外框部33的上端部。另外,在上表面罩 60上形成有向定位板70侧突出的轴部61。盘形件50可旋转地支承在轴 部61。另外,轴部61与输入轴10形成在同一轴线上。
定子90上巻绕有绕组IOO。
电动机罩IIO将输入轴IO支承为可旋转,并且保持着定子90,该定 子90巻绕有绕组IOO。
并且如图2所示,定位板70上形成有供输入轴10贯穿的输入轴用 孔。由此,利用定位板70对输入轴10进行定位。另外,在定位板70上 形成有未图示的定位引导部,该定位引导部用于对巻绕有绕组100的定 子90以及电动机罩110进行定位。由此,电动机200被定位。
如上所述,定位板70夹设在减速机构300和电动机200之间,并且 将减速机构300定位在其表面。另外,将向输入轴10传递驱动力的电动 机200定位在定位板70的背面。由此,能够利用一个部件对减速机构300 和电动机200进行定位。因此,能够减小包含电动机200的减速器1的 轴线方向的厚度。另外,由于能够用一个部件对减速机构300和电动机 200进行定位,因此组装性得以提高,伴随于此,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绕组避让孔部71具有避让绕组100的厚度的功能。由此,能 够减小减速器l的轴线方向的厚度。另外,在定位板70上具有用于对减 速器1进行定位的安装引导部72。由此能够高精度地安装输出轴40。
接下来,使用图3和图4对减速器的作用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输 出轴40和盘形件50的结构的图。图4是示出内齿轮30和外齿轮20的 结构的图。
如图3所示,销22与销孔52游隙配合。通过使外齿轮20旋转,经 由销22将外齿轮20的自转分量输出给盘形件50。因此,随着外齿轮20 的旋转而对盘形件50迸行旋转驱动。并且,利用销孔52吸收掉外齿轮 20的后述的摆动分量。
并且,如图4所示,外齿轮20以相对于输入轴10的轴心偏心的方
式进行旋转。当输入轴IO旋转一周时,伴随于此,偏心体11也旋转一
周。由于该偏心体ll的旋转,使得外齿轮20也要旋转,但是由于外齿 轮20和内齿轮30的啮合,外齿轮20的自由自转受到限制,从而外齿轮 20—边与内齿轮30啮合, 一边进行带有摆动分量的自转运动。
设此时的偏心量为AE,则外齿轮20在距离轴心相当于半径AE的 圆周上进行摆动。其结果是,外齿轮20和内齿轮30的啮合位置依次偏 移下去,输入轴10若旋转一周,则外齿轮20的相位就会偏移外齿轮20 与内齿轮30相差的少许齿数差的量(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8 — 7=1)。 这意味着输入轴10旋转一周可减速为外齿轮20旋转一l/7周(负号表示 反转)。
如上所述,仅将外齿轮20的自转分量输出至盘形件50。由此,在 输入轴10和盘形件50之间达成减速比为一1/7的减速。并且,输出轴40 从动于盘形件50进行旋转。由此,能够对输出轴10的旋转进行变速, 并输出至输出轴40。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减速器1的情况下,盘形件50的齿部51的齿 数为32,输出轴40的齿部41的齿数为8。因此,当输入轴10旋转7周 时,盘形件50旋转1周,输出轴40旋转4周。因此,在输入轴和输出 轴之间达成减速比为4/7的减速。
这样,盘形件50随着外齿轮20的自转而旋转,通过齿部41、 51的 啮合,能够使输出轴随着盘形件的旋转而从动旋转。
另外,不用改变外齿轮20和内齿轮30的齿数,通过改变齿部41、 51的齿数,就能够容易地改变输入轴10和输出轴40的减速比。特别是, 利用树脂一体地成型输出轴40和齿部41,在盘形件50也由树脂成型的 情况下,能够预先成型多个齿部41、 51的齿数不同的输出轴40、盘形件 50,并根据减速器l的使用用途来更换输出轴40和盘形件50,从而能够 容易地改变减速比。
另外,盘形件50仅取出外齿轮20的自转分量。因此,与通过在外
齿轮上直接夹装带部件等来使输出轴从动旋转的情况相比,不会受到外 齿轮20的摆动分量的影响。
另外,与利用带部件进行从动旋转的情况相比,能够縮短输入轴IO
和输出轴40之间的轴间距离。由此,能够将与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减速 器的宽度也控制在最小限度。
另外,如图4所示,输出轴40可旋转地支承在与内齿轮30—体形 成的轴承部32上。轴承部32形成在不影响内齿轮30的内齿31和外齿 轮20的外齿21相啮合的区域内。这样,能够利用内齿轮30对输出轴40 进行定位。由此,由于不需要另外设置输出轴40用的定位部件和轴承部, 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并且组装工序也简单化。
上述实施例只不过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例子,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对这些实施例进行的各种变形也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一步,从上述 叙述可以清楚,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可以有其他各种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兼用输入轴和电动机轴,但是并不限于该结构。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列举了内齿轮和定位板形成为一体的例子, 但是并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用不同的部件构成内齿轮和定位板。
权利要求
1、一种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具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外齿轮,其以相对于输入轴偏心的方式进行摆动;内齿轮,其与所述外齿轮具有少许齿数差,并且与所述外齿轮内切啮合;取出部件,其仅取出所述外齿轮的自转分量;传递部件,其将所述外齿轮的自转分量从所述取出部件传递至输出轴;以及输出轴,所述取出部件、所述传递部件以及所述输出轴配置在与所述输入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出部件随着所述外齿轮的自转而旋转, 所述传递部件是形成于所述取出部件和所述输出轴上并相互啮合的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可旋转地支承在与所述内齿轮一体形成的轴承部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器具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具有对所述减速机构进行定位的表面和对电动机进行定位的背面,该电动机用于向所述输入轴传递驱 动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速器,该减速器(1)具有减速机构(300),所述减速机构(300)包括外齿轮(20),其以与输入轴(10)偏心的方式进行摆动;内齿轮(30),其与外齿轮(20)具有少许齿数差,并且与外齿轮(20)内切啮合;盘形件(50),其仅取出外齿轮(20)的自转分量;齿部(41、51),其将外齿轮(20)的自转分量从盘形件(50)传递至输出轴(40);以及输出轴(40),盘形件(50)、齿部(41、51)以及输出轴(40)配置在与输入轴(10)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
文档编号F16H57/021GK101379318SQ20078000483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9日
发明者川本尚志 申请人: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