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s皮带张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9857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R-eps皮带张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条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器(R-EPS)的皮带张紧结构。
背景技术
齿条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器(R-EPS)的助力电机和减速机构直接驱动齿条提供助力。该R-EPS—般配备在前轴载荷较重、推力要求较高OlOkN)的车型上。国内外对于平行式布置R-EPS电动转向器,一般均采用带轮减速机构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实现大减速比,该方式结构紧凑,能实现较大输出力。但是,该带轮减速机构位于封闭壳体内,封闭壳体内的张紧力测试无法采用先进的张紧力检测仪(譬如红外线检测仪),对皮带张紧力的调节全靠人工手动进行,微调性较差,准确度不高,而且,人工调节需要调整一次测试一次,操作麻烦,产品一致性得不到保证。再者,由于R-EPS布置于副车架上,其布置空间要求紧凑,因此对于皮带张紧结构而言,其结构需紧凑、简单。而现有的带轮减速机构,小带轮是通过联轴器与助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这样,不仅结构不够紧凑,且传递上存在功率损耗。另外,现有技术中,是先把大带轮和小带轮安装在不同的壳体上,再把两个壳体连接起来,最后调整皮带的张紧力,这样方式安装颇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张紧力可微调、调节准确度高、调节方式简单、产品一致性高、结构紧凑、传递功率损耗小的R-EPS皮带张紧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R-EPS皮带张紧结构,包括助力电机、带轮减速机构、丝杆,所述带轮减速机构包括与助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小带轮、与小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大带轮,所述大带轮驱动丝杆移动;所述助力电机的输出侧固定设置有凸出的偏心圆,该偏心圆的中心偏离助力电机的输出轴中心;所述R-EPS皮带张紧结构还包括可使带轮减速机构外露的壳体,壳体的上部设置有电机安装孔,该电机安装孔包括与所述偏心圆适配的第一安装孔以及可容纳所述小带轮转动的第二安装孔,壳体的下部设置有供丝杆穿设的丝杆安装孔。进一步,所述小带轮直接套装在助力电机的输出轴上。进一步,所述大带轮固定连接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与所述丝杆通过滚珠丝杆副连接。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微调大带轮和小带轮之间中心距的腰形孔,螺栓通过该腰形孔将壳体与助力电机固定。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母上套装有轴承,第一螺母与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螺母上螺纹连接有轴承锁紧螺母,该轴承锁紧螺母与轴承的一端相抵,所述壳体与轴承的外圈靠接,壳体上螺纹连接第二螺母,该第二螺母与轴承的另一端相抵。[0013]优选的,所述大带轮与螺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在于:旋转偏心圆,偏心圆在与其适配的第一安装孔内转动,带动与偏心圆固定的助力电机转动,于是助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小带轮在第二安装孔内转动,由于偏心圆的中心偏离小带轮的中心,显然第二安装孔的孔径要大于小带轮的外径,这样,随着偏心圆的转动,小带轮也绕偏心圆的中心转动,小带轮与大带轮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进而调整张紧力。另外,带轮减速机构外露于壳体,于是可采用红外线测试仪来测试皮带张紧力,这样,张紧力可实现微调,调节准确度高,调节方式简单,产品一致性闻;小带轮直接套装在助力电机的输出轴上,减小了联轴器的使用,结构更加紧凑,而且,传递功率损耗更小。小带轮与大带轮是装在同一壳体上,方便皮带的安装与皮带张紧力的检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皮带张紧力可微调、调节准确度高、调节方式简单、产品一致性高、结构紧凑、传递功率损耗小。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助力电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的助力电机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的左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丝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附图标号:1-助力电机;11_输出轴;12_偏心圆;13_开孔;21_小带轮;22_大带轮;23_皮带;3-丝杆;4_第一螺母;5-壳体;51_第一安装孔;52_第二安装孔;53_丝杆安装孔;54_腰形孔;6_轴承;7_轴承锁紧螺母;8_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7 =R-EPS皮带张紧结构,包括助力电机1、带轮减速机构、丝杆3,所述带轮减速机构包括与助力电机I的输出轴11连接的小带轮21、与小带轮21通过皮带23传动连接的大带轮22,大带轮22通过螺栓与第一螺母4固定连接,第一螺母4与所述丝杆3通过滚珠丝杆副连接,这样大带轮22可驱动丝杆3移动;所述助力电机I的输出侧固定设置有凸出的偏心圆12,该偏心圆12的中心偏离助力电机I的输出轴11中心;所述R-EPS皮带张紧结构还包括可使带轮减速机构外露的壳体5,壳体5的上部设置有电机安装孔,该电机安装孔包括与所述偏心圆12适配的第一安装孔51以及可容纳所述小带轮21转动的第二安装孔52,壳体5的下部设置有供丝杆3穿设的丝杆安装孔53。所述第一螺母4上套装有轴承6,第一螺母4与轴承6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螺母4上螺纹连接有轴承锁紧螺母7,该轴承锁紧螺母7与轴承6的一端相抵,所述壳体5与轴承6的外圈靠接,壳体5上螺纹连接第二螺母8 (壳体采用内螺纹,第二螺母采用外螺纹),该第二螺母8与轴承的另一端相抵,第二螺母8用于防止轴承6向其另一端移动,另外,由于轴承的外径是跟壳体内径配合的,轴承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把丝杆组件配合安装在壳体上。该丝杆组件由丝杆3、第一螺母4、轴承6、轴承锁紧螺母7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小带轮21直接套装在助力电机的输出轴11上。和现有技术相t匕,减小了联轴器的使用,结构更加紧凑,而且,传递功率损耗更小。本实施例中,所述偏心圆12上设置有用于减轻重量的开孔13。所述壳体5上设置有用于微调大带轮和小带轮之间中心距的腰形孔54,螺栓通过该腰形孔将壳体5与助力电机I固定。在腰形孔54的范围内,大带轮和小带轮之间中心距可微调,也即大、小带轮的张紧力可微调。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助力电机I带动小带轮21旋转,小带轮21通过皮带带动大带轮22旋转,大带轮22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母4旋转,第一螺母4带动丝杆3移动。皮带张紧原理:旋转偏心圆12,偏心圆12在与其适配的第一安装孔51内转动,带动与偏心圆12固定的助力电机I转动,于是助力电机I的输出轴11带动小带轮21在第二安装孔52内转动,由于偏心圆12的中心偏离小带轮21的中心,显然第二安装孔52的孔径要大于小带轮21的外径,这样,随着偏心圆12的转动,小带轮21也绕偏心圆12的中心转动,小带轮21与大带轮22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进而调整张紧力;另外,带轮减速机构外露于壳体5,于是可采用红外线测试仪来测试皮带张紧力,这样,张紧力可实现微调,调节准确度高,调节方式简单,产品一致性高。安装时,小带轮21直接安装在助力电机的输出轴11上,形成电机组件。把第一螺母4通过滚珠丝杆副连接在丝杆3上,第一螺母4上套装轴承6,一端用轴承锁紧螺母7把轴承6固定在第一螺母4上,组成丝杆组件(如图2所示)。把丝杆组件穿过壳体5,用第二螺母8把轴承6的外圈固定在壳体5上,这样丝杆组件就固定在壳体5上,然后把大带轮2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螺母4上,再把电机组件安装在壳体上(电机组件与壳体装配时偏心圆不转动),这样大、小带轮就安装在同一壳体的同一侧且是露在外面,有利于皮带的安装与皮带张紧力的检测。大、小带轮安装好后,可以直接把皮带23安装在大、小带轮上(电机组件与壳体装配中偏心圆不转动,皮带就能直接安装在大、小带轮上),图7中,从左往右看,使偏心圆在第一安装孔内顺时针转动,就能调整大、小带轮的中心距,从而调整皮带的张紧力(偏心圆顺时针转动加大大带轮和小带轮之间的中心距)。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可延伸至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能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权利要求1.R-EPS皮带张紧结构,包括助力电机、带轮减速机构、丝杆,所述带轮减速机构包括与助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小带轮、与小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大带轮,所述大带轮驱动丝杆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电机的输出侧固定设置有凸出的偏心圆,该偏心圆的中心偏离助力电机的输出轴中心;所述R-EPS皮带张紧结构还包括可使带轮减速机构外露的壳体,壳体的上部设置有电机安装孔,该电机安装孔包括与所述偏心圆适配的第一安装孔以及可容纳所述小带轮转动的第二安装孔,壳体的下部设置有供丝杆穿设的丝杆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EPS皮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带轮直接套装在助力电机的输出轴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EPS皮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带轮固定连接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与所述丝杆通过滚珠丝杆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R-EPS皮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微调大带轮和小带轮之间中心距的腰形孔,螺栓通过该腰形孔将壳体与助力电机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R-EPS皮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上套装有轴承,第一螺母与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螺母上螺纹连接有轴承锁紧螺母,该轴承锁紧螺母与轴承的一端相抵,所述壳体与轴承的外圈靠接,壳体上螺纹连接第二螺母,该第二螺母与轴承的另一端相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R-EPS皮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带轮与螺母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EPS皮带张紧结构,包括助力电机、带轮减速机构、丝杆,所述带轮减速机构包括与助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小带轮、与小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大带轮,所述大带轮驱动丝杆移动;所述助力电机的输出侧固定设置有凸出的偏心圆,该偏心圆的中心偏离助力电机的输出轴中心;所述R-EPS皮带张紧结构还包括可使带轮减速机构外露的壳体,壳体的上部设置有电机安装孔,该电机安装孔包括与所述偏心圆适配的第一安装孔以及可容纳所述小带轮转动的第二安装孔,壳体的下部设置有供丝杆穿设的丝杆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优点皮带张紧力可微调、调节准确度高、调节方式简单、产品一致性高、结构紧凑、传递功率损耗小。
文档编号F16H7/10GK202992067SQ20122073876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邢诒海, 蔡黎明, 周珑 申请人:杭州新世宝电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