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电子装置的挠型枢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533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翻转式电子装置的挠型枢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挠型枢纽,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翻转式电子装置或挠型显示器,且轴与轴间的距离可随意改变的挠型枢纽。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穿戴式科技的概念发迹,电子产品也随之改变了设计及应用,如谷歌眼镜(Google Glass)及当前盛行的智能手表(smart watch);在此针对智能手表及会有较大显示屏幕的电子产品来说,这些电子产品为了走向穿戴式科技的应用,其显示屏幕也制作成具有可挠的特性。

为了让这些电子产品保持一定的角度变化,当前是通过一些结构来让显示屏幕保持其角度,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M519688可应用在软性显示模块的枢钮装置,当中已说明此结构式对应于挠型荧幕,不同于以往的枢纽装置,最大的差异处在于轴与轴之间会随着翻转的角度来逐渐的改变,让显示屏幕在翻转过程中不会产生皱折的问题;然而这样的结构过于复杂,除了制作的成本上较高,其整体重量也会较重,整体而言是不便于穿戴式科技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挠型枢纽,其目的是显示屏幕在翻转过程中不会产生皱折,并使轴与轴之间的距离改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翻转式电子装置的挠型枢纽,包含一活动关节,活动关节由复数关节组件头尾依序枢接所构成,关节组件包括复数载板、复数第一长孔、一第二长孔、一连动件、一孔洞和一导引部。第一长孔形成于载板上,第一长孔为同走向;第二长孔形成于载板上,第二长孔的走向相异于第一长孔;连动件设于载板之间;孔洞形成于连动件上;导引部位于连动件一侧,导引部位于第二长孔内移动,通过导引部限制连动件的移动方向,使孔洞对应第一长孔且进行同走向移动。

在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载板之间还设有一支撑件,支撑件形成一开放孔,开放孔对应第一长孔。

在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关节组件之间通过一转轴进行枢接,转轴分别穿过第一长孔、连动件及支撑件。

在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连动件于移动时,带动转轴于第一长孔内移动,改变转轴之间的轴心距离。

在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孔洞为非圆孔,而转轴为对应孔洞的非圆轴。

在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转轴于一端处设有产生扭力的扭力产生组件。

在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连动件其主体为一圆型形态,并于一侧处延伸形成一臂部,导引部位于臂部上,而孔洞形成于主体上。

在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臂部上形成一穿孔,而导引部为一对应穿孔的柱体,柱体插于穿孔内结合于臂部上。

在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活动关节的端处各别设置至少一固定架,固定架供一挠型显示器进行结合。

在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固定架上具有至少一固定结构,固定结构用于固定挠型显示器。

藉由上述技术手段,活动关节可任意的进行角度变化,并保持一定角度,藉此让挠型显示器保持弯折状态,此外因轴与轴之间的距离变化,也确保挠型显示器弯折状态下不会产生不平顺的皱褶。

为让本实用新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关节组件的立体图。

图3为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关节组件的分解图。

图4为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5为关节组件轴距变化的示意图(一)。

图6为关节组件轴距变化的示意图(二)。

图7为挠型枢纽角度变化的示意图(一)。

图8为挠型枢纽角度变化的示意图(二)。

图9为挠型枢纽角度变化的示意图(三)。

图10为挠型枢纽角度变化的示意图(四)。

图11为挠型枢纽角度变化的示意图(五)。

图12为挠型枢纽角度变化的示意图(六)。

标识说明:

1 枢纽

11 固定架

111 固定结构

12 活动关节

13 挠型显示器

2 关节组件

21 载板

211 第一长孔

212 第二长孔

22 连动件

221 孔洞

222 导引部

223 主体

224 臂部

2241穿孔

23 支撑件

231 开放孔

24 转轴

25 扭力产生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此外,以下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的,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此先进行说明,在本发明中提到第一长孔211及第二长孔212的"走向"一词,所定义的是长孔延伸形成的方向,而非孔的轴线方向。

请参阅图1,图1为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由图中可以看出整个枢纽1的结构,枢纽1包含了两个较大的区域,中间段的活动关节12及位于头尾两端的固定架11,固定架11上有着固定结构111,而活动关节12是由多个关节组件2所组成。

请参阅图2,图2为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关节组件的立体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关节组件2的整体结构,包含了多个载板21、连动件22及支撑件23,连动件22及支撑件23夹于载板21之间,使第一长孔211及孔洞221重叠,导引部222位于第二长孔212内,藉此让连动件22的移动受到限制。

请参阅图3,图3为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关节组件的分解图,延续上述,根据此图的表现方式,可以看到一组关节组件2包含了四个载板21,二个连动件22及二个支撑件23;载板21两个做为一组,而连动件22及支撑件23各一个做为一组且位于载板21之间,如此孔洞221及开放孔231将会个别的对应于其中一个第一长孔211。在本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连动件22的整体结构,包含了主体223及臂部224,孔洞221位于主体223上,而臂部224上有穿孔2241,让柱状的导引部222插入其中并加以固定。另外,上述的一组载板21,其以相反的摆放方式,构成一组关节组件2,如此在后续活动时才能正确的移动。

请参阅图4,图4为挠型枢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分解图,由图中可以整个看出枢纽1的分解结构,在此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应用了四组关节组件2及五支转轴24,在转轴24的末端上设置了扭力产生组件25,在前述图中已针对关节组件2进行详细说明,故此就不再次说明,另外,位于两端的转轴24,除了穿过关节组件2外,还穿过了固定架11,而中间三支转轴24则穿过了两组关节组件2,组成一个完整的枢纽1。

请参阅图5,图5为关节组件轴距变化的示意图(一),于此图中,以一组关节组件2来进行解说,并简化其他多余的部分,针对转轴24之间的长短距离变化来进行说明,在此视角中,可以看到连动件22大部分是被载板21给遮蔽,因转轴24穿过了第一长孔211及连动件22,且导引部222位在第二长孔212的下方产生限位效果,让连动件22受到导引部222及转轴24的限制成为图中所显示的角度,所以转轴24会位于第一长孔211的较外侧处,如此可知转轴24之间会有着较长的距离X1。

请参阅图6,图6为关节组件轴距变化的示意图(二),延续上述,同样的,整体关节组件2依然保有同样的结构关系,在此情况下,导引部222位在第二长孔212的上方,同样产生限位效果,使连动件22受到导引部222及转轴24的限制成为图中所显示的角度,所以转轴24会位于第一长孔211的较内侧处,如此可知转轴24之间会有着较短的距离X2。

在图5的情况下,转轴24之间有着较长的距离,这是伸展的状态,而在图6的情况下,转轴24之间距离较短,这是紧缩的状态,通过转轴24之间的距离变化,即可使应用的挠型显示器13在弯曲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皱折的问题。

请参阅图7~12,图7至图12为挠型枢纽角度变化的示意图(一)至示意图(六),延续上述的结构及活动说明,将这样的枢纽1结合挠型显示器13来加以应用,挠型显示器13的头尾两边分别结合在固定架11上,当活动关节12开始弯曲时,挠型显示器13也会随之跟着变化,而当中的活动关节12的结构活动方式就如同上述的说明,在此不在赘述。

通过转轴24之间的距离变化,达到活动关节12于0度至180度之间变化,并保持周长一样的目的,藉此让挠型显示器13不会产生皱折的问题;其主要是通过第二长孔212、连动件22及导引部222的结构配合,来实现转轴24变化的目的。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示意性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