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手动摩擦制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815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手动摩擦制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带有制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手动摩擦制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全球工业正走向工业4.0,在工业领域迅速蔓延开来的背景下,旋转类机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旋转类机械必然需要在导出轴端安装起制动作用的装置,以加快轴的停止,如车床、铣床等电机输出端。在小型设备上,由于此种工况要求制动力矩不大,张力控制精度不高,就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操作维修简便、安全可靠的装置来实现张力控制。

目前的手动制动设备在使用中存在以下两个主要不足点:

1、锁死状态不稳定,多数制动装置在制动过程中,制动盘与轴进行制动时,接触不均匀,造成制动锁死状态的不稳定,加快制动装置的失效,甚至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2、轴旋转启动时的安全可靠性不足,很少制动装置安装有安全复位传感器,若在制动装置没有安全复位的情况下启动电动机带动轴旋转,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手动摩擦制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装置,以解决现有制动装置存在的锁死状态不稳定,轴旋转启动时的安全可靠性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快速制动和设备安全启动的功能,并且快速制动后若制动装置出现问题可切断设备电源,实现安全启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电动机箱组、电动机装置和制动装置,其中电动机箱组放置在工作台面上,电动机装置放置在电动机箱组内,制动装置安装在电动机箱右壁上;

所述的电动机箱组包括电动机箱、轴承组,其中电动机箱固定在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电动机箱的右壁上下各加工有通孔,轴承组包括轴承套、制动轴、第一角接触球轴承、第二角接触球轴承、套筒、轴承端盖,其中轴承套套在制动轴上并从右至左放进电动机箱右壁的上部通孔内,并固定在电动机箱右壁的外表面上,第一角接触球轴承从右至左套在制动轴上并放进轴承套内,与制动轴的轴肩左端面接触,套筒套在制动轴上,并与第一角接触球轴承接触,第二角接触球轴承套在制动轴上,并与套筒接触,轴承端盖套在制动轴上并通过螺栓与轴承套固定;

所述的电动机装置包括电动机机座、电动机和联轴器,其中电动机机座固定在地面上、位于电动机箱内部,电动机安装在电动机机座上,联轴器主动端连接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从动端连接在制动轴上;

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制动盘、轴套、T型螺杆、操纵手柄座、操纵手柄、第一连杆固定架、第二连杆固定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一橡胶摩擦片、第二橡胶摩擦片、第一橡胶摩擦片固定块、第二橡胶摩擦片固定块、第一弹性钢片、第二弹性钢片、支承钢板、保持弹簧、限位螺杆、行程档块和行程触发器,其中制动盘通过键与制动轴过盈配合,位于电动机箱右壁的左侧,轴套从右至左放进电动机箱右壁的下侧通孔内,并固定在电动机箱右壁的外表面上,T型螺杆左端铣有键槽,第五连杆套在T型螺杆上,与T型螺杆左端面贴合,并通过半圆型键与T型螺杆过盈配合,T型螺杆放进轴套内,操纵手柄座穿过T型螺杆并通过螺钉固定在T型螺杆上、位于轴套右侧,操纵手柄通过尾端的螺纹拧在操纵手柄座上,转动操纵手柄从而带动T型螺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五连杆转动,第一连杆固定架和第二连杆固定架通过螺栓对称的固定在电动机箱右壁的内表面、位于轴承组上方,第一连杆上端连接在第一连杆固定架上、可绕第一连杆固定架转动,第二连杆的上端连接在第二连杆固定架上、可绕第二连杆固定架转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下端分别连接在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一端,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连在第五连杆的两端,第一橡胶摩擦片和第二橡胶摩擦片分别固定在第一橡胶摩擦片固定块和第二橡胶摩擦片固定块上,第一橡胶摩擦片固定块和第二橡胶摩擦片固定块分别铰接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第一弹性钢片固定在第一连杆上、位于第一橡胶摩擦片固定块与第一连杆之间,第二弹性钢片固定在第二连杆上、位于第二橡胶摩擦片固定块与第二连杆之间,电动机箱右壁内表面上焊接有支承钢板,保持弹簧一端固定在支承钢板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的连接处,限位螺杆一端固定在支承钢板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留有一定间隙,行程档块固定在第一连杆下侧,行程触发器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动机箱右壁的内表面上,行程挡块与行程触发器的常态是相互接触的。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结构新颖,采用连杆结构作为制动臂,驱动固定杠杆绕固定轴转动,使制动摩擦片组件相向运动抱紧制动轮,实现制动,制动装置的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计操纵机构,采用操纵手柄带动制动装置制动,实现了快速制动和安全简便的目的,在机床和实验台上易于安装和使用。本实用新型采用扇形摩擦片,扇形摩擦片和轴的同轴度容易保证,实现了摩擦片和制动轴更加均匀的接触,保证了制动的平稳性。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行程触发器,若制动结束后装置复位时,行程挡块没有与行程触发器接触,则驱动轴旋转的电动机无法启动,实现了对设备的安全启动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电动机箱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I部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制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电动机箱组1、电动机装置2、制动装置3、电动机箱101、轴承组102、轴承套10201、制动轴10202、第一角接触球轴承10203、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0204、套筒10205、轴承端盖10206、电动机机座201、电动机202、联轴器203、制动盘301、轴套302、T型螺杆303、操纵手柄座304、操纵手柄305、第一连杆固定架306、第二连杆固定架307、第一连杆308、第二连杆309、第三连杆310、第四连杆311、第五连杆312、第一橡胶摩擦片313、第二橡胶摩擦片314、第一橡胶摩擦片固定块315、第二橡胶摩擦片固定块316、第一弹性钢片317、第二弹性钢片318、支承钢板319、保持弹簧320、限位螺杆321、行程档块322、行程触发器323。

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电动机箱组1、电动机装置2和制动装置3,其中电动机箱组1放置在工作台面上,电动机装置2放置在电动机箱组1内,制动装置3安装在电动机箱101右壁上;

所述的电动机箱组1包括电动机箱101、轴承组102,其中电动机箱101固定在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电动机箱101的右壁上下各加工有通孔,轴承组102包括轴承套10201、制动轴10202、第一角接触球轴承10203、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0204、套筒10205、轴承端盖10206,其中轴承套10201套在制动轴10202上并从右至左放进电动机箱101右壁的上部通孔内,并固定在电动机箱101右壁的外表面上,第一角接触球轴承10203从右至左套在制动轴10202上并放进轴承套10201内,与制动轴10202的轴肩左端面接触,套筒10205套在制动轴10202上,并与第一角接触球轴承10203接触,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0204套在制动轴10202上,并与套筒10205接触,轴承端盖10206套在制动轴10202上并通过螺栓与轴承套10201固定;

所述的电动机装置2包括电动机机座201、电动机202和联轴器203,其中电动机机座201固定在地面上、位于电动机箱101内部,电动机202安装在电动机机座201上,联轴器203主动端连接在电动机202的输出轴上、从动端连接在制动轴10202上;所述的制动装置3包括制动盘301、轴套302、T型螺杆303、操纵手柄座304、操纵手柄305、第一连杆固定架306、第二连杆固定架307、第一连杆308、第二连杆309、第三连杆310、第四连杆311、第五连杆312、第一橡胶摩擦片313、第二橡胶摩擦片314、第一橡胶摩擦片固定块315、第二橡胶摩擦片固定块316、第一弹性钢片317、第二弹性钢片318、支承钢板319、保持弹簧320、限位螺杆321、行程档块322和行程触发器323,其中制动盘301通过键与制动轴10202过盈配合,位于电动机箱101右壁的左侧,轴套302从右至左放进电动机箱101右壁的下侧通孔内,并固定在电动机箱101右壁的外表面上,T型螺杆303左端铣有键槽,第五连杆312套在T型螺杆303上,与T型螺杆303左端面贴合,并通过半圆型键与T型螺杆303过盈配合,T型螺杆303放进轴套302内,操纵手柄座304穿过T型螺杆303并通过螺钉固定在T型螺杆303上、位于轴套302右侧,操纵手柄305通过尾端的螺纹拧在操纵手柄座304上,转动操纵手柄305从而带动T型螺杆303转动,进而带动第五连杆312转动,第一连杆固定架306和第二连杆固定架307通过螺栓对称的固定在电动机箱101右壁的内表面、位于轴承组102上方,第一连杆308上端连接在第一连杆固定架306上、可绕第一连杆固定架306转动,第二连杆309的上端连接在第二连杆固定架307上、可绕第二连杆固定架307转动,第一连杆308和第二连杆309的下端分别连接在第三连杆310和第四连杆311的一端,第三连杆310和第四连杆311的另一端分别连在第五连杆312的两端,第一橡胶摩擦片313和第二橡胶摩擦片314分别固定在第一橡胶摩擦片固定块315和第二橡胶摩擦片固定块316上,第一橡胶摩擦片固定块315和第二橡胶摩擦片固定块316分别铰接在第一连杆308和第二连杆309上,第一弹性钢片317固定在第一连杆308上、位于第一橡胶摩擦片固定块315与第一连杆308之间,第二弹性钢片318固定在第二连杆309上、位于第二橡胶摩擦片固定块316与第二连杆309之间,电动机箱101右壁内表面上焊接有支承钢板319,保持弹簧320一端固定在支承钢板319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杆309和第四连杆311的连接处,限位螺杆321一端固定在支承钢板319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09留有一定间隙,行程档块322固定在第一连杆308下侧,行程触发器323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动机箱101右壁的内表面上,行程挡块322与行程触发器323的常态是相互接触的。

本实用新型对电动机的快速制动过程如下:

首先调节电动机202,使电动机202的转速降低,当转速降低到500r/min左右时,关闭电动机202电源,然后缓慢向下压操纵手柄305,带动T型螺杆303转动,进而带动第五连杆312转动,进而在第三连杆310和第四连杆311的带动下第一连杆308和第二连杆309开始分别绕第一连杆固定架306和第二连杆固定架307对称的相向转动,即第一连杆308和第二连杆309下端互相接近。由于第一橡胶摩擦片313固定在第一橡胶摩擦片固定块315上,第二橡胶摩擦片314固定在第二橡胶摩擦片固定块316上,而第一橡胶摩擦片固定块315铰接在第一连杆308上,第二橡胶摩擦片固定块316铰接在第二连杆309上,所以第一连杆308和第二连杆309相向转动时第一橡胶摩擦片313和第二橡胶摩擦片314形成的圆弧直径变小,从而抱住制动盘301,使制动盘301表面摩擦力增大,迫使制动盘301减速,进而使制动轴10202减速,最终电动机202的转速降为零,电动机202停转。其中保持弹簧320的作用是提供操纵手柄305的阻尼以及整个制动装置3的复位;限位螺杆321的作用是限制制动装置3复位的位置;行程触发器323的作用是:当电动机202开始工作时,行程挡块322和行程触发器323是保持接触的,若制动结束后制动装置3复位,行程挡块322和行程触发器323没有接触,则无法打开电动机202电源,起到安全启动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