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降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6324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式降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式降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石油、废水处理等行业中,通常需要对高压流体进行处理,在对高压流体进行排放或者使得高压流体进入下一处理工段时,需要将高压流体降压至低压或者常压。

在现有技术中,将所述高压流体降压至低压或者常压所采用的降压装置为减压阀或者毛细管,由于高压流体中存在大量的粉尘和有机物,因此,减压阀在使用时受到流体冲蚀使得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而毛细管在使用时通常被弯曲成同心圆结构或者蛇形,以使得高压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克服阻力进行降压,同样地,所述毛细管也会受到流体冲蚀,尤其是所述毛细管的圆弧段受到的冲蚀力较大而容易损坏,并且粉尘容易沉积而堵塞毛细管,使得降压装置的运行连续性和稳定性较差,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管式降压装置,能够在有效降低流体的压力的同时,有效抵抗流体对拐弯段的冲蚀,防止粉尘堵塞,提高降压装置的运行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管式降压装置,所述管式降压装置为用于流经流体的蛇形管,所述蛇形管由竖直设置的多个直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直管的拐弯段组成,所述拐弯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直管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拐弯段的内径为所述直管内径的2-6倍。

可选的,所述拐弯段与所述直管为法兰连接或卡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拐弯段为U型管。

优选的,所述U型管的内侧管壁和外侧管壁均沿所述U型管的两端向中部逐渐增厚。

可选的,所述U型管中部内侧管壁的厚度为所述直管管壁厚度的2-5倍;所述U型管中部外侧管壁的厚度为所述直管管壁厚度的4-8倍。

可选的,所述U型管上还连通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用于沿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吹扫所述U型管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吹气管设置在所述U型管的外侧管壁上,且所述吹气管与所述U型管的连通口位于所述U型管外侧管壁距离流体进入端1/5-1/3处。

进一步的,所述吹气管的中心线与所述U型管的内侧管壁相切;

或者,所述吹气管的中心线与所述U型管的外侧管壁相切;

并且,所述吹气管的中心线与所述U型管中部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55度。

进一步的,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直管沿一直线依次排列;或者,

所述直管在预设范围内成簇状排列;或者,

所述直管沿一圆周依次排列;或者,

所述直管以螺旋环绕的方式进行排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式降压装置,通过使所述拐弯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直管的直径,能够有效降低流体的流速,并能够有效抵抗流体对所述拐弯段的冲蚀,且所述拐弯段不容易被粉尘堵塞,能够提高装置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降压装置容易被流体冲蚀而发生损坏,以及容易发生堵塞而使得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较差,运行成本较高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式降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管式降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式降压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管式降压装置,参见图1,所述管式降压装置为用于流经流体的蛇形管,所述蛇形管由竖直设置的多个直管1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直管1的拐弯段2组成,所述拐弯段2的内径大于所述直管1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式降压装置,通过使所述拐弯段2的直径大于所述直管1的直径,能够有效降低流体的流速,并能够有效抵抗流体对所述拐弯段2的冲蚀,且所述拐弯段2不容易被粉尘堵塞,能够提高装置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降压装置容易被流体冲蚀而发生损坏,以及容易发生堵塞而使得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较差,运行成本较高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拐弯段2的内径为所述直管1内径的2-6倍。所述拐弯段2的内径也不是越大越好,所述拐弯段2的内径过大时,与所述直管1之间的结合较为困难,不利于装置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拐弯段2与所述直管1为法兰连接或卡套连接。由于所述拐弯段2与所述直管1可拆卸连接,便于维修和更换。

其中,对所述拐弯段2的形状不做限定,只要所述拐弯段2与所述直管1连接成蛇形管即可。

优选的,所述拐弯段2为U型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U型管2的内侧管壁和外侧管壁均沿所述U型管2的两端向中部逐渐增厚。由于高压流体中通常含有粉尘和有机物,在流经所述U型管2时,会对所述U型管2的内侧管壁和外侧管壁造成冲蚀,从而使得所述U型管2的管壁逐渐减薄,通过对所述内侧管壁和外侧管壁进行加厚处理,能够有效抵抗流体的冲蚀,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U型管中部内侧管壁的厚度为所述直管1管壁厚度的2-5倍;所述U型管中部外侧管壁的厚度为所述直管1管壁厚度的4-8倍。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高压流体中含有大量粉尘或者淤泥,在所述高压流体流经管道过程中,粉尘和淤泥可能会附着于管壁上,尤其是容易附着于所述U型管2的管壁上,天长日久会使得管道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U型管2上还连通有吹气管3,所述吹气管3用于沿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吹扫所述U型管2的内壁。能够有效减少粉尘和淤泥在所述U型管2内壁上的淤积。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吹气管3设置在所述U型管2的外侧管壁上,且所述吹气管3与所述U型管2的连通口位于所述U型管外侧管壁距离流体进入端1/5-1/3处。能够最大程度上对所述U型管2内壁的淤积面进行吹扫。

其中,对所述吹气管3在所述U型管2上的角度不做限定。由于所述高压流体中的粉尘和淤泥的性状和淤积特点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淤积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设置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吹气管3的中心线与所述U型管2的内侧管壁相切;或者,所述吹气管3的中心线与所述U型管2的外侧管壁相切;并且,所述吹气管3的中心线与所述U型管2中部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55度。这样,能够针对不同的淤积情况对针对不同的淤积部位进行最大力度地吹扫。

其中,对所述直管1的根数和所述U型管2的个数均不作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管式降压装置的总压降等于所述高压流体克服直管1阻力所造成的压降+流体克服所述U型管2阻力所造成的压降+流体克服自身重力的压降。

其中,对所述蛇形管的排列方式不做限定。所述直管1可以在水平面上以任何形式进行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直管1沿一直线依次排列;或者,

所述直管1在预设范围内成簇状排列;或者,

所述直管1沿一圆周依次排列;或者,

所述直管1以螺旋环绕的方式进行排列。

通过将所述直管1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能够节约空间,方便布置。

当然,所述直管1的排列方式不限于此,针对不同的空间,所述直管1的排列以节约空间、方便布置为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