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轨交通车辆用基础制动二级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635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单轨交通车辆用基础制动二级传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轨交通车辆用基础制动二级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单轨铁路通常为高架,高架单轨具有成本低、工期短的优点。相对于高架的钢轨地铁而言,高架单轨占地少、污染小、能有效利用道路中央隔离带,适于建筑物密度大的狭窄街区。此外,单轨列车和轨道容易检查以及维修养护。因此,单轨不失为大城市客流中等的交通路线和中等城市主要交通线路较好的选择。特别是在地形条件复杂,利用其他交通工具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单轨铁路能体现其优越性。建设和发展单轨铁路是改善我国城市交通状况的一个有效途径。

现有列车用单轨交通车辆用基础制动传动装置的使用条件是传动装置的传动比为2.57,而专利产品涉及的单轨交通车辆传动装置的传动比为1.708(相差1.504倍)。原单轨交通车辆用基础制动传动装置输出的制动力已经无法满足制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降低了制动效能的损耗的单轨交通车辆用基础制动二级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轨交通车辆用基础制动二级传动装置,用于齿轮箱二级传动中间轴的制动的装置,其包括具有空气制动、弹簧制动和弹簧制动手动缓解功能的空油转换装置、用于连接空油转换装置和制动夹钳的托架及用于安装制动活塞及制动闸片的钳体。其中托架作为钳体、空油转换装置两者之间的过渡连接体,同时托架与转向架齿轮箱连接;所述空油转换装置与托架相联,将车上气源转换为装置内液压动力源;钳体油腔与空油转换装置的油缸相通,经油缸产生的油压推动钳体内的活塞运动,最终带动制动闸片夹紧制动盘,产生制动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空油转换装置包括气室膜片、活塞轴、行程指示棒、行程刻度片、停放制动弹簧、活塞及缓解拉索,其中车上气源通过气压管与空油转换装置的A腔相联,即空油转换装置内部的空气制动气室的气室膜片通过充入空气而膨胀从而产生推力,推力作用于活塞轴上从而产生液压实施行车制动;还安装有行程显示棒,行程指示棒随活塞轴的运动而运动,在空油转换装置外部装有行程刻度片,空油转换装置内装有停放制动弹簧,制动弹簧与活塞相连,活塞推动活塞轴组件从而产生液压保证驻车制动;当列车弹簧制动不能正常实施压缩空气缓解,出现抱死故障时,通过拉缓解拉索,将油腔内的油排到油箱内使油腔内油压降低从而达到缓解弹簧制动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空油转换装置具有压缩空气缓解制动和手动缓解制动功能。压缩空气缓解制动是通过向B腔输入压缩空气,推动活塞2.6,克服停放制动弹簧的弹力从而达到缓解停放制动的作用;手动缓解停车制动的状态下,通过拉缓解拉索,将油腔内的油排到油箱内使油腔内油压降低从而达到手动缓解制动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中心线与水平线成33°夹角,在托架的顶端装有排气阀,用于排除油腔内多余的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钳体采用双活塞结构,活塞内有间隙自动补偿机构,此机构可以自动补偿由于制动闸片磨耗造成的间隙,保证制动闸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始终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单轨交通车辆制动系统必备的空气辅助制动装置,与电制动协调配合,控制列车在规定的制动距离内精准停车及指定地点停放。该装置与齿轮箱联接,通过齿轮箱固定在转向架上。采用气-液转换工作型式,将车上气源转换为装置内液压动力源,作用于活塞上产生输出力夹紧制动盘来实施制动。该装置结构型式为钳盘式,采用双活塞结构并具有间隙自动调整功能;制动器具有压缩空气缓解制动和手动缓解制动功能;手动缓解停车制动的状态下,仍可以正常的使用空气制动实施行车或停放制动作用;具有高效的气液压转换倍率;具有敏感的低建压值。双活塞结构合理的利用了产品有限的安装空间;间隙自动补偿机构解决了制动闸片磨耗带来的制动间隙变大的问题;合理的结构,使较低压力的压缩空气转变成了满足制动要求的高压液压;独特的33°安装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制动效能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优选实施例单轨交通车辆用基础制动二级传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单轨交通车辆用基础制动二级传动装置正视示意图,

图中,1—单轨交通车辆用基础制动二级传动装置,2—空油转换装置,2.1—气室膜片,2.2—活塞轴,2.3—行程指示棒,2.4—行程刻度片,2.5—停放制动弹簧,2.6—活塞,2.7—缓解拉索,3—托架,4—钳体,4.1—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细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2所示,一种单轨交通车辆用基础制动二级传动装置,用于齿轮箱二级传动中中间轴的制动,其包括具有行车制动和弹簧制动的空油转换装置2、连接空油转换装置和制动钳的托架3及安装输出制动力活塞的钳体4,其中托架3作为钳体4、空油转换装置2两者之间的过渡连接体,同时托架3与转向架齿轮箱连接;所述空油转换装置2与托架3相联,将车上气源转换为装置内液压动力源;钳体4油腔与空油转换装置2的油缸相通,经油缸产生的油压推动钳体4内的活塞运动,最终带动制动闸片夹紧制动盘,产生制动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空油转换装置2包括气室膜片2.1、活塞轴2.2、行程指示棒2.3、行程刻度片2.4、停放制动弹簧2.5、活塞2.6及缓解拉索2.7,其中车上气源通过气压管与空油转换装置2的A腔相联,即空油转换装置2内部的空气制动气室的气室膜片2.1通过充入空气而膨胀从而产生推力,推力作用于活塞轴2.2上从而产生液压实施行车制动;还安装有行程显示棒2.3,行程指示棒2.3随活塞轴2.2的运动而运动,在空油转换装置2外部装有行程刻度片2.4,空油转换装置2内装有停放制动弹簧2.5,制动弹簧2.5与活塞2.6相连,活塞2.6推动活塞轴组件2.2从而产生液压保证驻车制动;当制动出现抱死故障时,通过拉缓解拉索2.7,将油腔内的油排到油箱内使油腔内油压降低从而达到缓解制动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空油转换装置2具有压缩空气缓解停放制动和手动缓解停放制动功能;压缩空气缓解停放制动是通过向B腔输入压缩空气,推动活塞2.6,克服停放制动弹簧的弹力从而达到缓解停放制动的作用;手动缓解停放制动的状态下,通过拉缓解拉索2.7,将油腔内的油排到油箱内使油腔内油压降低从而达到手动缓解制动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3中心线与水平线成33°夹角,在托架3的顶端装有排气阀,用于排除油腔内多余的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钳体4采用双活塞结构,活塞4.1内有间隙自动补偿机构,此机构可以自动补偿由于制动闸片磨耗造成的间隙,保证制动闸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始终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

行车过程中,向B腔充入气压,将停放制动弹簧2.5压缩,行程指示棒2.3完全处于完全退回状态。行车制动时,B腔保持充入气压,向A腔充入气压,气压作用在气室膜片2.1上产生推力,从而推动活塞轴2.2,活塞轴运动压缩腔内制动液产生液压,液压作用在活塞4.1上产生夹紧力夹紧制动盘,实施行车制动。

驻车过程,A腔、B腔内气体排尽,停放制动弹簧2.5产生弹力作用在活塞2.6上,活塞2.6推动活塞轴2.2,活塞轴2.2压缩腔内制动液产生液压,作用在活塞4.1上产生夹紧力夹紧制动盘,实施驻车制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