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517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定速比传动装置,可用于输入与输出轴之间的正、反向增速或减速传动。
中国专利85200923公开了一种传动装置,其构成包括偏心机构、内齿圈和位于二者之间的传动圈,工作时,其偏心机构在旋转过程中的任一瞬间,除通过滚动轴承、滚动体和传动杆驱动传动圈外,还有一个力矩也通过它们使传动圈紧贴盖板,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导致功率消耗增加,并造成盖板和传动圈早期磨损,与此同时,因传动圈与内齿圈之间没有直接运动联接,所述力矩使得传动圈或内齿圈产生摆动,其结果是噪声增加并难以提高整机的运动精度。为弥补上述不足,中国专利87206687所述的传动装置在其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它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在内齿圈与传动圈之间设置了滚动体或轴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不足。但在其实施例中,若两边是传动杆,中间为一排由内齿圈和传动圈夹持的滚动体,则在运动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仍不足以克服所述力矩,尤其是当传动圈固定,内齿圈或偏心机构输入或输出转矩时,更为明显。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改进的传动装置,它能够更有效地平衡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力矩,减少摆动即径、轴向跳动,以便进一步提高整机的运动精度。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动装置,包括偏心机构、内齿圈和位于二者之间的传动圈,沿传动圈有若干径向导槽,导槽内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两端分别包容滚动体的一部分并使其不与导槽相接触,偏心机构的偏心套上有相对其内孔回转轴线的同心区和偏心区,其同心区与传动圈之间以及传动圈与内齿圈之间分别装有滚动体,传动杆两端的滚动体分别与内齿圈和设置在偏心区的滚动轴承相啮合,其特殊之处在于传动圈与内齿圈之间的滚动体,不少于两排。
而且,夹持滚动体的内齿圈或传动圈的相应部位,由相互配合的两部分构成。
这样,传动圈和内齿圈之间的两排滚动体与原同心区所设的轴承一起构成一个稳定的三点(在每边的各截面上)支承,从而能更有效地平衡正反向旋转所产生的不同方向的力矩,以减小内传圈和传动圈的摆动,并且,即使工况中另存在正、反方向的轴向力,仍可保持足够的运动精度。
按上述构成,可在不提高原型加工精度的情况下,保证径、轴向跳动均不大于0.03mm。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示意整体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沿
图1“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内齿圈、传动圈以及二者之间滚动体的局部缩小剖视图。
参照
图1、图2,从整体上看,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偏心机构[14]、内齿圈[5]和位于二者之间的传动圈[8]。两排相互错开180°的内齿圈[5]之间以垫套[4]相隔,由于垫套[4]实际上可与内齿圈[5]加工成一体,图中所示分开结构只是出于工艺上的考虑,且装配时,仍需以铆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将其固定为一体,故以下所述内齿圈[5]均包括垫套[4]。
进一步的详细结构是沿传动圈[8]有若干径向导槽[16],导槽[16]内有传动杆[7],传动杆[7]的两端分别包容滚动体[6]的一部分并使其不与导槽[16]相接触,以保证滚动体[6]的正常滚动。偏心机构[14]的偏心套[12]上有相对其内孔[13]回转轴线的同心区[10]和偏心区[11],其同心区[10]与传动圈[8]之间装有滚动体[15],例如,轴承,传动杆[7]两端的滚动体[6]分别与内齿圈[5]和设置在偏心区[11]的滚动轴承[9]相啮合。
本传动装置的设计参数(如内齿圈的齿数、相邻导槽间的夹角以及与内齿圈齿数之间关系等)、加工方法、以及本申请未述及的有关局部结构和整机使用方式等,均相同于上述对比文献。
传动圈[8]与内齿圈[5]之间设有两排滚动体[2](如滚珠、滚柱或锥形滚柱等),这样,就和同心区[10]所设的轴承一起构成一个稳定的三点支承,以便更有效地平衡运转时的力矩。当然,如果愿意的话,设三排甚至更多排滚动体[2],从原理上看也是办得到的,但一般没有这样的必要。
夹持滚动体[2]的内齿圈[5]或传动圈[8]的相应部位,由相互配合的两部分构成。这样可以在缺少专用设备的情况下,通过配磨配合面[3]来满足滚动体[2]的间隙要求。配合面[3]可以在内齿圈[5]上(见
图1),也可以在传动圈[8]上(见图3)。装配时可采取铆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使两部分固接。但若加工条件较好,还可以不分为两部分,即为一个整体。
内齿圈[5]和/或传动圈[8]上最好是有一个隔开两排滚动体[2]的明显凸起[1]。其实,在两排滚动体[2]沟道之间一般会自然形成一个凸起,只不过不够明显,而明显的凸起[1]将更有利于平衡上述力矩和轴向力,故实施时,可以根据工况的要求来选定。但是当有配合面时,若配合面[3]在内齿圈[5]上,则凸起[1]最好在传动圈[8]上;若配合面[3]在传动圈[8]上,则凸起[1]最好在内齿圈[5]上,这样将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
权利要求1.一种传动装置,包括偏心机构、内齿圈和位于二者之间的传动圈[8],沿传动圈[8]有若干径向导槽[16],导槽[16]内有传动杆[7],传动杆[7]的两端分别包容滚动体[6]的一部分并使其不与导槽[16]相接触,偏心机构的偏心套[14]上有相对其内孔[13]回转轴线的同心区[10]和偏心区[11],其同心区[10]与传动圈[8]之间以及传动圈[8]与内齿圈[5]之间分别装有滚动体,传动杆[7]两端的滚动体[6]分别与内齿圈[5]和设置在偏心区[11]的滚动轴承[9]相啮合,其特征在于传动圈[8]与内齿圈[5]之间的滚动体[2]不少于两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滚动体[2]的内齿圈[5]或传动圈[8]的相应部位,由相互配合的两部分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传动装置,包括偏心机构、内齿圈和位于二者之间的传动圈,沿传动圈有若干径向导槽,导槽内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两端分别包容滚动体的一部分并使其不与导槽相接触,偏心机构的偏心套上有相对其内孔回转轴线的同心区和偏心区,同心区与传动圈之间以及传动圈与内齿圈之间分别装有滚动体,传动杆两端的滚动体分别与内齿圈和设置在偏心区的滚动轴承相啮合,特征是传动圈与内齿圈之间的滚动体不少于两排。
文档编号F16H49/00GK2123657SQ9220137
公开日1992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5日
发明者朱绍仁 申请人:湖北省电机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