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695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槽车与储槽间进行液化气输送时使用的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
众所周知,以往,在槽车与储槽间进行液化气输送时使用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后述图3是表示传统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1的一个例子。
参照图3,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1具有管子2a、2b、2c和连接这些管子的旋转管接头3a、3b、3c以及弹簧平衡器20。在管子2c的顶端设置Y形阀21与接头22,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1通过接头22与槽车的储槽相连。
另一方面,将旋转管接头3a安装在台架23上,在此台架23内配置与储槽(未图示)相连的管子。且通过旋转管接头3a使此管子与管子2a相连。将弹簧平衡器20的壳体固定在管子2a上,使从弹簧平衡器20内向外伸出的拉杆端部与旋转管接头3a的臂部13a相连。
现用图4对弹簧平衡器2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4为表示弹簧平衡器20内部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参照图4,弹簧平衡器20具有壳体24、多根弹簧26、弹簧压板27和拉杆29。在壳体24的一端上安装着盖子24a,将调整螺杆35贯通安装在此盖上,将锁紧螺母安装在此调整螺杆35上。
在壳体24的另一端设置开口部,使拉杆29从此开口部通过,从壳体24内向壳体24外伸出。通过连接销30,使弹簧压板27与拉杆29的一端相连。此外,在弹簧压板27上安装着接头28,通过使调整螺杆35的顶端与此接头28相接触,限制弹簧压板27朝向壳体24一端方向的移动。
在拉杆29的另一端上安装着调整接头31,通过连接销32、使此调整接头31可转动地与臂部13a相连。
此外,在壳体24内设置弹簧保持器25,用此弹簧保持器25保持弹簧26。进而,将限制器33插入壳体24内,在此限制器33上安装着锁紧螺母34。用此限制器33限制弹簧压板27朝向壳体24的另一端方向的移动。
现再参照图3,使管子2a、2b、2c分别通过旋转管接头3b、3c相连,且沿离开旋转接头3a的方向延伸。因此,在施加任一外力,且对管子2a、2b、2c不加约束的场合,这些管子2a、2b、2c将以旋转管接头3a为中心向下方回转。
此时,通过使上述弹簧平衡器20与管子2a和旋转管接头3a的臂部13a相连,在管子2a、2b、2c向下方回转时,使图4所示的弹簧压板27向壳体24的另一端(臂部13a一侧)移动。
据此,弹簧26被压缩,利用由这种压缩弹簧26所产生的反力,使弹簧压板27承受朝向壳体24一端(图4中的调整螺杆35的一侧)返回方向的力。其结果,就使管子2a、2b、2c的向下回转得到限制。也就是说,用弹簧平衡器20将管子2a、2b、2c保持。
例如,操作者用手对如上所述藉弹簧平衡器20而处于被保持状态的管子2a、2b、2c进行回转操作,在规定位置使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1中的接头22和槽车一侧的接头相连。据此,就能从储槽向槽车供给液化气。
然而,通过使用上述弹簧平衡器20,仍存在要说明的种种问题。首先,由于使用弹簧26,使弹性力(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1的保持力)的微调困难,从而使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1保持平衡的操作困难。同时,随之还使弹簧平衡器20的通用性降低,成本增大。进而,也担心弹簧26的弹性力随时间发生变化,经长期使用而性能下降。另外,还存在着由于如图4所示容纳多根弹簧26而使弹簧平衡器20自身变大的问题。此外,对于上述“装料管的保持力”,可定义或称为对装料管中的管子因自重而产生的回转进行限制从而将管子保持住的力。
因此,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进行装料管保持力的微调,能抑制因长期使用所引起的性能下降,且能使装置小型化的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
有关本发明的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包含通过安装在其一端上的管接头而设置成可回转的管子,其特点是用内部已封入流体的气缸,对在不附加外力状态的所述管子的回转进行限制。
由于如上所述使用内部封入流体的气缸,仅须调整封入流体的压力就可对起因于所述气缸的装料管的保持力进行调整。因此,使来自气缸的保持力的微调变得容易,使装料管保持平衡的操作容易进行。此外由于能藉流体压力调整上述保持力,对于具有不同结构的各种形式的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能使用相同的气缸,与以往相比,能使通用性提高。由于能通过使封入流体的空间密闭从而能抑制上述保持力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在密闭空间内的压力发生变化场合,只须利用相应补充流体的措施,就能有效地抑制因长期使用所造成的性能下降。此外,以往在要求有较大保持力时往往需要增加弹簧26的根数等,当使用气缸以封入流体的压力来调整保持力,就能不增大气缸尺寸而确保较大的保持力。据此,也有助于达到装置的小型化。此外,在传统例中,由于在组装过程中需一面压缩弹簧26,一面用连接销32固定调整接头31、因弹簧26的压缩负荷很大,而使组装操作困难。然而,如上所述,由于使用了气缸。仅需在完成组装后封入压缩性流体,故与传统例相比,使组装操作更容易进行。
此外,最好使上述管子可绕第1回转中心回转,使所述气缸的一端与管子外周面相连,成为可沿管子回转方向回转;此外,在气缸内设置可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设置其一端与该活塞相连、而其另一端与上述管接头相连、形成可绕位于与上述第1回转中心分开位置的第2回转中心回转的活塞杆;而且,在上述活塞与气缸的另一端之间的空间内封入上述流体。此处的“回转中心”可定义或称为在管子或活塞杆进行回转时成为回转中心的点。此外,上述“回转方向”可定义或称为管子可进行回转的方向。因此,此“回转方向”不仅是与管子回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也包含其相反的方向。
如上所述,通过气缸一端与管子外周面接触,在气缸内设置活塞,使活塞杆的一端与该活塞相连,管子绕第1回转中心回转,从而也使气缸、活塞以及活塞杆回转。此时,由于活塞杆绕位于与第1回转中心分开位置的第2回转中心回转,成为气缸回转时的轨迹与活塞和活塞杆回转时的轨迹不同。因此,成为通过管子回转,使活塞在气缸内进行往复运动。而且,由于在活塞与气缸的另一端之间封入流体,通过适当选择上述第1、第2回转中心的位置而使活塞向气缸的另一端移动,就能用活塞来压缩流体。这样,由于被压缩流体的反作用力起着将活塞推向气缸一端的作用,就能将此反作用力作为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的保持力使用,就能在不附加外力状态对管子在规定以上的回转进行限制。此外,由于使气缸的一端与管子外周面相连、成为可沿管子回转方向回转,从而即使在管子回转后,能维持气缸的轴芯与活塞杆的轴芯成一致状态。据此,即使在管子回转后,也能用所述气缸可靠地产生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的保持力。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部分表示本发明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剖面图,图2为图1所示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表示传统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一例的侧视图,图4为表示传统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使用的弹簧平衡器内部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以下,参照图1、图2对本发明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为部分表示本发明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剖面图。
图1中,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1具有在其一端上安装旋转管接头3的管子2。在管子2的外周面上安装固定构件12,在此固定构件12上安装连接构件10b、10c与10a。将调整螺杆11拧接在连接构件10c上。通过连接销9b使连接构件10a可转动地与气缸4相连接。
在气缸4内设置活塞5,使其可滑动。因此,活塞5把气缸4内的空间分隔成位于气缸4一端的空间4c与位于气缸4另一端的空间4b。可以使空间4c与大气连通,在空间4b内封入流体。此流体最好为压缩空气等压缩性流体,从设置在气缸4壁面上的压缩流体供给口4a将此流体送入。
此外,最好在气缸4上设置未图示的、为检测空间4b内压力的压力计。设置此压力计、在空间4b内压力下降场合,可向空间4b内适当供给流体。此外,最好在压缩流体供给口4a上安装为使流体仅能向空间4b内方向流动的装置。例如,通过设置逆止阀等可有效抑制流体从空间4b内向外部泄漏。此外,图1中,在活塞5的外周安装O形圈。通过安装此O形圈,可提高密封效果。
使活塞杆6的一端与活塞5相连,使活塞杆6从气缸4内向气缸4外伸出,直至使活塞杆6的另一端与旋转管接头3相连。具体说,在活塞杆6的另一端上安装Y形接头8,通过连接销9,使此Y形接头可回转地与旋转管接头3相连。此外,也可以在活塞杆6的外周上设置O形圈。这样的话,在气缸4的壁内设置O形圈。此外,也可在气缸4的另一端上安设可自由伸缩的挠性管7。
现参照图2对图1所示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为表示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1的管子2进行回转时状态的侧视图。此外,图2中表示管子2正在按箭头方向向下回转的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使管子2向下方回转,也使气缸4、活塞5与活塞杆6向下方回转。此时,由于活塞杆6的另一端与旋转管接头3的臂部13相连,成为活塞杆6绕位于与管子2回转时的第1回转中心C1相隔开位置的第2回转中心C2回转。
这里,考察一下靠近气缸4一端的点d1以第1回转中心C1或第2回转中心C2为中心进行回转移动场合的轨迹。首先,在点d1以第1回转中心C1为中心进行回转移动场合,点d1沿圆弧15移动到d2。对此,成为当点d1以第2回转中心C2为中心进行回转移动场合、移动至点d2’。其结果,在移动后的点d2和d2’间产生间隔D。就是在以第1回转中心C1为中心进行回转场合与以第2回转中心C2为中心进行回转场合,回转后位置产生偏移。
如上所述,由于将气缸4的一端固定在管子2的外周面上,使气缸4与管子2一起绕第1回转中心C1回转。对此,活塞杆6绕第2回转中心C2回转。因此,在图2所示场合,通过使管子2回转、成为使活塞5向气缸4的另一端(旋转管接头3的一侧)移动了距离D。
在此,再参照图1,如上所述,通过使活塞5向气缸4的另一端移动,使封入空间4b内的流体因活塞5而被压缩。此时,由于已封入流体的空间4b被密闭,故由活塞将流体压缩,成为在活塞5上施加了与传统例中用弹簧26得到的弹力相当的反作用力。据此,使活塞5承受朝向气缸4一侧方向作用的力,就能对管子2的规定以上的回转进行限制,也就是说,能用气缸4将管子2保持住。
此外,由于通过连接销9b使气缸4一端与管子2相连,成为能使气缸4沿管子2的回转方向回转。同样,也能使活塞杆6沿管子2的回转方向回转。因此,即使在使管子2回转后,也能将气缸4的轴线与活塞杆6的轴线维持成一致。据此,就能防止伴随管子2的回转而产生的气缸4的性能恶化。
此外,也可以如图3所示,将图1、图2所示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1安装在台架上使用。此外,当然也可以通过旋转管接头使其它的管子与管子2相连。
以上对本发明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必需考虑到本发明所揭示的实施例并不只限于由上述各点构成的示例。本发明范围由其权利要求所示,它意味可在所述权利要求范围内作一切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包含通过安装在其一端上的管接头、设置成可回转的管子,其特征在于,用内部已封入流体的气缸、对在未施加外力状态的上述管子在规定以上的回转进行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管子被设置成可绕第1回转中心回转;使上述气缸的一端与上述管子的外周面相连而成为可沿所述管子回转方向回转,在所述气缸内设置可往复运动的活塞;设置其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管接头相连而成为可绕位于与所述第1回转中心分开位置的第2回转中心回转的活塞杆;在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的另一端间的空间内封入所述流体。
全文摘要
用于在槽车与储槽间运送液化气的自动平衡装料管装置,将气缸4的一端通过固定构件12、连接构件10a、10b、10c以及连接销9b连接在其一端上安装着旋转管接头3的管子2的外周面上,在气缸4内设置活塞5,使活塞杆6的一端与活塞5相连、活塞杆6的另一端与旋转管接头3相连,而且,在活塞5与气缸4的另一端间的空间内封入流体,具有容易进行管子保持力的微调、能抑制因长期使用所引起的性能下降,以及有助于实现装置小型化的效果。
文档编号F16L3/00GK1196458SQ97104648
公开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1日
发明者小西孝治 申请人:宫入商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