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

文档序号:583859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 谱法、分光光度法等,前两种检测精度高,能实现每种农药的定量检测,但由于操 作繁杂,仪器昂贵,且需要专人操作,难以满足快速、简便、易行的市场需求。国
家标准GB/T 5009. 199-2003规定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测采用酶 抑制率法。该方法是根据待测样品提取液对胆碱酯酶的抑制率来确定待测样品中是 否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该方法的原理是正常情况下,胆碱酯酶催化 神经传导代谢产物(乙酰胆碱)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利 用其颜色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有高 剂量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可达到 0.05mg/kg。
国家标准中使用的酶抑制率法虽然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出限,而且可以 快速的判断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是否超标,但是 规定的方法需要测定反应前及反应三分钟后的吸光度值,这对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有 较高的要求,否则将会使空白样和检测样的显色时间因时间的延迟而出现偏差,从 而引入误差。这使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局限性,无法准确判断农药残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方法,是根据待测样品提取 液对胆碱酯酶的抑制率来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其 中,所述待测样品提取液对胆碱酯酶的抑制率通过待测样品提取液的色度值确定。
本发明的检测方法除抑制率通过待测样品提取液的色度值确定外,其它步骤均 与国家标准GB/T 5009. 199-2003相同。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 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
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中所述色度值可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使用普通的办公用计算机与扫描仪即可进行图像处理。
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用色度值取代吸光度值确定待测样品提取液对胆碱酯酶的 抑制率,利用普通的办公用计算机与扫描仪代替了实验室专用的精密仪器一分光光 度计,可同时记录24个样品的色度值,保证了同时获取空白样和检测样的显色数 据(色度值),保证了检测条件的一致性,避免了分光光度法中因时间的延迟而出 现显色数据的偏差,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发明的方法尤其适合蔬菜样品大批量的 检测,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高,操作快速简便,需要的仪器设备少,成本低, 对测定的环境条件要求低,无污染。适用于快速判断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有机磷和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


图1为EIS1. 0检测软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一、 标准溶液的配制
(1) 缓冲溶液分别取11. 9g无水磷酸氢二钾与3. 2g磷酸二氢钾,用1000mL 蒸馏水溶解,pH8.0。
(2) 显色剂分别取160mg 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和15. 6mg碳酸氢钠,用20mL 缓冲溶液溶解。
(3) 底物用25.0mg硫代乙酰胆碱,加3.0mL蒸熘水溶解,摇匀后置4。C冰 箱保存备用。
(4) 酶液根据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情况,用(1)的缓冲液溶解,3min的吸 光度变化j。值控制在0. 3以上,摇匀后置4"C冰箱中保存备用。
二、 样品处理选取有代表性的蔬菜叶片,冲洗掉表面泥土,剪成lcm左右见 方碎片,取lg的碎片,放入烧杯或提取瓶中,加入5mL缓冲溶液,震荡lmin-2min, 倒出提取液,静置3min-5min,待用。
1、对照溶液测试先于试管中加入2. 5mL上述步骤一的缓冲溶液,再加入0. lmL 酶液、0. lmL显色剂,摇匀后于37。C放置15min以上;加入O. lmL底物摇匀,立即 放入比色池;然后可按照如下a)或b)步骤进行,
a)用MICROTEK Phantom K8型扫描仪(上海中晶科技有限公司)获取显色反应图片,在电脑上利用photosh叩软件获取不同反应时间的色度值,记录反应3min
的色度值变化值^A。;
b)用MICROTEK Phantom K8型扫描仪(上海中晶科技有限公司)获取显色反
应图片,利用EIS1.0检测软件(版权登记号2007RSBJ3028)获取不同反应时间的
色度值,记录反应3min的色度值变化值^A。。
其中,EIS1.0检测软件的流程图如图l所示,其各步骤为
① 首先调入初始色度图片,在系统提示下进行参数设置,参数设置中检测类型 有两类第一是抑制率检测,通过统计色度信息,计算相应的抑制率,在这一部分 需要调入刚开始反应的图片及反应后三分钟的图片,分析之后将不显示具体的色度 值,直接返回抑制率;第二是色度检测,在这个部分中每次只分析一幅图片,且不 计算抑制率,只是返回检测图片中有效面积内的色度信息,色度信息自动保存在txt
文本中;
② 如在参数设置中选择色度信息检测,则对该初始色度图片进行色度信息检 测鼠标变为小方框,对该初始色度图片进行有效面积的选择,利用直方图及微调
按钮对有效面积修改,统计色度信息,并将其保存在txt文本中;
③ 如果选择了特征色度值及抑制率检测,则提示输入反应三分钟后的色度图 片,输入反应三分钟后的图片后,鼠标变为小方框,此时进行有效面积的选择,利
用直方图及微调按钮对有效面积修改,统计色度信息;并计算抑制率。
2、样品提取液测试将样品处理中所得提取液2.5mL加入试管中,其他操作 与对照溶液测试相同,记录反应3min的色度值变化值AAt。
四、 结果计算
抑制率(%)=[(厶Ao—厶At) /AA。]X100 AA。一 一对照溶液反应3min色度值的变化值; AAt— 一样品溶液反应3min色度值的变化值。
五、 结果判定
结果以酶被抑制的程度(抑制率)表示。
当蔬菜样品提取液对酶的抑制率》50%时,表示蔬菜中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
酯类农药存在。抑制率》50%的样品需要重复检验2次以上。
对抑制率》50%的样品,可用其它方法进一步确定具体农药品种和含量。 下面以检测菠菜叶片中是否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为例,阐
明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实施例1、菠菜叶片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选取10个样品,分别按照GB/T 5009. 199-2003所规定的分光光度法和本发明
的色度法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测定。结果如表l所示,利用两种检测
方法检测抑制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相关系数为0.9975,说明两者具有较高的一
致性,且最终的判断结果完全一致。利用本发明的色度法在获取图片时保证了显色
时间的一致,避免了由于样品和空白样显色时间的不一致而引入的误差。操作更加
简单,更适合快速检测的需要。
_表l分光光度法和本发明的色度法检测结果比较_
"^i 抑制率(%) il~~(△ i)2 判断结果
色度法分光光度 A i 色度法分光光度
表1中tA = 0. 9804 < t0. 05, 11 = 2. 20,表明二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针对同样的样品分别利用分光光度法和本发明的色度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当 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时,每次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其相对标准偏差为 57.86%,因此如果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很有可能对样品的检测结果作出错误 判断。采用本发明的色度法进行检测,每次检测抑制率相差不大,标准偏差为5. 69%, 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表3分光光度法和本发明的色度法检测结果相对标准偏差比较
方法12345RSD
分光光24. 93%17. 43%19. 1%4. 19%36. 78%57. 86%
色度法18. 65%20. 34%20. 76%21. 56%19. 37%5. 69%
表3中RSD代表相对标准偏差。
16. 526. 020.500. 25
216. 4318. 64-2,,214. 8841
320. 3921.67-1..281. 6384
445. 5946. 30-0.,710. 5041
549. 3949. 56-0..170. 0289
658. 8855. 932.958. 7025
762. 5061. 950.550. 3025
876. 6670. 576.0937. 0881
986. 7283.653.079. 4249
1092.6793.62-0..950. 9025
i:7.8463. 726
r = 0. 9975 tA = 0. 9802
各各各各格格格格格格
各各各各格格格格格格
权利要求
1、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是根据待测样品提取液对胆碱酯酶的抑制率来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或/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提取液对胆碱酯酶的抑制率通过待测样品提取液的色度值确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度值通过数字图像处 理获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待测样品提取液对胆碱酯酶的抑制率来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或/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其中,待测样品提取液对胆碱酯酶的抑制率通过待测样品提取液的色度值确定。所述色度值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本发明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尤其适合蔬菜样品大批量的检测,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高,操作快速简便,需要的仪器设备少,成本低,对测定的环境条件要求低,无污染。
文档编号G01N21/25GK101576479SQ20081010625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9日
发明者侯彩云, 瑜 安, 巍 牛, 祝晓芳, 伟 许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