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轮同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883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轮同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整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
轮同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振动试验台,主要用于摩托车振动耐久性考核试验。试验时摩托车发 动机不启动,设备滚轮拖动摩托车运转,可减少摩托车户外试验对环境的依赖。摩托车振 动试验台是摩托车企业研制开发新型摩托车的重要试验设备,但是以往常用的震动检测装 置,前后轮各有一套传动系统,前后轮很难达到同步,传动系统采用同步带,存在易打滑等 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振动试验台 前后轮同步装置,其结构简单,前后轮只需一套传动系统,摩托车前后轮同步运转;试验成 本低、周期短、安全可靠;采用齿轮传动,不会出现打滑现象,试验数据可比性高,可有效减 少道路试验中人为等不确定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轮 同步装置,包括底架和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 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转鼓的旋转轴一端相连接,所述主动转鼓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相位角 调节装置与齿轮箱一输入轴相连接,所述齿轮箱一输出轴与花键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花 键轴的另一端与齿轮箱二相连接,所述齿轮箱二的输出轴与从动转鼓的旋转轴相连接;所 述底架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侧位于主动转鼓和从动 转鼓中心所在直线位置依次设置有冷却风机、前轮固定装置、加载装置和后轮定位装置以 及车把固定装置。 所述相位角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主动转鼓旋转轴一端的主动齿轮和与齿轮箱一 输入轴相连接的从动齿轮以及使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连接或脱开的活动齿套,所述主动齿 轮和从动齿轮外侧设置有活动齿套,活动齿套与摆杆相连接,所述摆杆一端与固定支座相 铰接,所述摆杆一端与活动支座相铰接。 所述主动转鼓和从动转鼓外圆圆周表面设置有凸台,所述主动转鼓和从动转鼓侧 面设置有角度刻度线。 所述齿轮箱一为Z12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二为Z20齿轮箱。 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转鼓的旋转轴一端通过皮带相连接。 所述齿轮箱一输出轴与花键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齿轮箱二的输出轴
与从动转鼓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前后轮只需一套传动系统。该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轮同步装置结构简单,结构简单、前后轮只需一套传动系统,操作非常简便; (2)试验成本低、周期短、安全可靠; (3)采用齿轮传动,不会出现打滑现象,试验数据可比性高,可有效减少道路试验 中人为等不确定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该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轮同步装置 很多部件都非常便于生产购买,因而其生产成本很低,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4为图2的I放大图。图5为图2的II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l-底架; 2-驱动电机;3_主动转鼓;4-齿轮箱一; 5-花键轴;6_齿轮箱二 ;7-从动转鼓; 8-支架;9_支撑板;10-冷却风机; 11-前轮固定装置;12.-加载装置13-后轮定位装置;14-车把固定装置;15--主动齿轮16-从动齿轮; 17-活动齿套;18.-摆杆;19-固定支座; 20-活动支座;2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轮同步装置,包括底架1和驱动电 机2,所述底架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转鼓3的旋转轴 一端相连接,所述主动转鼓3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相位角调节装置与齿轮箱一 4输入轴相 连接,所述齿轮箱一 4输出轴与花键轴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花键轴5的另一端与齿轮箱二 6相连接,所述齿轮箱二 6的输出轴与从动转鼓7的旋转轴相连接;所述底架1上设置有支 架8,所述支架8上部设置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上侧位于主动转鼓3和从动转鼓7中 心所在直线位置依次设置有冷却风机10、前轮固定装置11、加载装置12、后轮定位装置13 以及车把固定装置14。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相位角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主动转鼓3旋转轴一端的主 动齿轮15、与齿轮箱一 5输入轴相连接的从动齿轮16以及可以使主动齿轮15和从动齿轮 16连接或脱开的活动齿套17,所述主动齿轮15和从动齿轮16外侧设置有活动齿套17,活 动齿套17与摆杆18相连接,所述摆杆18 —端与固定支座19相铰接,所述摆杆17另一端 与活动支座20相铰接。 如图1所示,所述主动转鼓3和从动转鼓7外圆圆周表面设置有凸台21,所述主动 转鼓3和从动转鼓7侧面设置有角度刻度线。[0032] 如图2所示,所述齿轮箱一 4为Z12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二 6为Z20齿轮箱。 如图1-图3所示,所述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转鼓3的旋转轴一端通过 皮带相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齿轮箱一 4输出轴与花键轴5的一端通过联轴器相连接, 所述齿轮箱二 6的输出轴与从动转鼓7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轮同步装置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将待测摩托车 置于该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轮同步装置上,使待测摩托车前轮置于从动转鼓7上,待测 摩托车后轮置于主动转鼓3上,用前轮固定装置11、后轮定位装置13、车把固定装置14和 加载装置12分别将待测摩托车前轮、后轮、车把和车身固定。 启动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带动主动转鼓3转动,通过齿轮箱一 4、花键轴5和齿 轮箱二 6以及各传动轴传动,从动转鼓7随主动转鼓3 —起转动,从而可测定待测摩托车 前、后轮是否同步。 调整相位角调节装置的活动支座20,活动支座20带动摆杆18转动,从而使摆杆 18带动活动齿套17滑动,使主动齿轮15和从动齿轮16连接或脱开,从而起到调整相位角 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 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轮同步装置,包括底架(1)和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转鼓(3)的旋转轴一端相连接,所述主动转鼓(3)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相位角调节装置与齿轮箱一(4)输入轴相连接,所述齿轮箱一(4)输出轴与花键轴(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花键轴(5)的另一端与齿轮箱二(6)相连接,所述齿轮箱二(6)的输出轴与从动转鼓(7)的旋转轴相连接;所述底架(1)上设置有支架(8),所述支架(8)上部设置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上侧位于主动转鼓(3)和从动转鼓(7)中心所在直线位置依次设置有冷却风机(10)、前轮固定装置(11)、加载装置(12)和后轮定位装置(13)以及车把固定装置(14)。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轮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 角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主动转鼓(3)旋转轴一端的主动齿轮(15)和与齿轮箱一 (5)输入 轴相连接的从动齿轮(16)以及使主动齿轮(15)和从动齿轮(16)连接或脱开的活动齿套 (17),所述主动齿轮(15)和从动齿轮(16)外侧设置有活动齿套(17),活动齿套(17)与摆 杆(18)相连接,所述摆杆(18) —端与固定支座(19)相铰接,所述摆杆(17)另一端与活动 支座(20)相铰接。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轮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 转鼓(3)和从动转鼓(7)外圆圆周表面设置有凸台(21),所述主动转鼓(3)和从动转鼓(7) 侧面设置有角度刻度线。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轮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 箱一 (4)为Z12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二 (6)为Z20齿轮箱。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轮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 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转鼓(3)的旋转轴一端通过皮带相连接。
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轮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 箱一 (4)输出轴与花键轴(5)的一端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齿轮箱二 (6)的输出轴与从 动转鼓(7)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振动试验台前后轮同步装置,包括底架和驱动电机,所述底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转鼓的旋转轴一端相连接,所述主动转鼓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相位角调节装置与齿轮箱一输入轴相连接,所述齿轮箱一输出轴与花键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花键轴的另一端与齿轮箱二相连接,所述齿轮箱二的输出轴与从动转鼓的旋转轴相连接;所述底架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侧依次安装有冷却风机、前轮固定装置、加载装置、后轮定位装置以及车把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有如下特点前后轮只需一套传动系统;试验成本低、周期短、安全可靠;试验数据可比性高。
文档编号G01M17/013GK201532298SQ200920245610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日
发明者任宝生, 王奎顺, 顾怀宁 申请人:西安新威尔特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