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486861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粮食品质感官检验研究领域,一种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研制的方法,确定评定专家组;统一评定标准;选取标准样品的原材料;根据黄大豆各种类型不完善粒的起因,研制不完善粒;对研制的不完善粒样品进行筛选;对筛选合格的不完善粒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对经过均匀性检验的不完善粒样品进行标识和包装;对已包装好的不完善粒样品进行稳定性检验,得到最终的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本发明提供一套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研制的方法,研制得到的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直观清晰,是不完善粒标准定义的具体解释,统一判定目光,减少感官检验的主观误差,为该检验领域开展质量控制活动提供可靠科学的物质基础。
【专利说明】
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黄大?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研制的方法,属于粮食感官品质检验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我国大豆进口量近年来持续增长,自2013年已突破6000万吨,进口大豆已占国内供给总量80%以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头号大豆购买国。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粮食价格直接与粮食等级挂钩,不完善粒定等指标的含量直接影响经济利益。因此,大豆不完善粒项目的检验工作是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0003]目前,大豆中不完善粒项目的检验均是感官检验,检验技术人员的经验、眼光等人为因素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由于没有精密的仪器的辅助,大豆破碎的程度、热损伤使子叶变色的深浅、发霉的程度等等这些在不完善粒检验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均会因为不同的检验人员而产生误差,有时这些误差会直接导致结果不同,严重影响工作质量。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套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研制的方法,研制得到的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直观清晰,是不完善粒标准定义的具体解释,统一判定目光,减少感官检验的主观误差,为该检验领域开展质量控制活动提供可靠科学的物质基础。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研制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流程实施:
(1)确定评定专家组:确定5名及以上专家组成评定专家组;
(2)统一评定标准:由专家组进彳丁审议,确定指导性强、表达清晰的黄大?不完善粒的判定文字标准;
(3)选样研制:选取制备黄大?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的原材料;根据黄大?各种类型不完善粒的起因分类,研制不同类型的不完善粒研制样品;根据日常黄大豆不完善粒检验工作的实际情况,造成黄大豆不完善粒的主要原因包括:热损伤、破碎、生霉、虫蚀、未熟;
(4 )对研制样品进行筛选;①初筛:针对研制得到的不完善粒样品进行初步筛选,选出符合该类型不完善粒状态的样品;②细筛:由5名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一个评价小组,根据统一评定标准,对初筛的样品进行细筛,细筛过程要关注样品个体间的判定特征的细微差别;
(5)均匀性检验:对筛选合格的不完善粒样品,通过专家评定的形式,进行均匀性检验;(6 )标识和包装:对经过均勾性检验的不完善粒样品进行标识和包装;
(7)稳定性检验:对已包装好的不完善粒样品进行稳定性检验,得到最终的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
[0006]所述(I)确定评定专家组:专家资质条件是从事粮食品质感官检验工作10年及以上,并技术职称为副高级及以上。
[0007]所述(2)统一评定标准:由专家组进行审议,确定指导性强、表达清晰的黄大豆不完善粒的判定文字标准;文字标准主要从黄大豆不完善粒的形态、起因等指标进行描述定义;
所述(3)选样研制:模拟大豆容易发生不完善粒原因的存储环境,选取正常大豆颗粒放置于其中,按设定的时间段进行收集,最后汇总,按不同的不完善程度进行归类。
[0008]所述(5)均匀性检验:随机选取经筛选后的不完善粒样品平分5等份,分别分配给评定专家组,由专家组对样品进行评定,筛选出无歧义的样品,完成均匀性检验。
[0009]所述(6)标识和包装:采用无色透明的树脂将不完善粒样品镶嵌于模板中,并标记标准样品名称。
[0010]所述(7)稳定性检验:通过设计不同的保存环境,对已包装好的不完善粒样品进行稳定性检验。在设计不同的保存环境时,充分考虑到标准样品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如设计出光照、温度、潮湿度、振动等不同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确定这些保存环境的改变是否对形态产生影响。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标准样品制备方法符合农产品感官检验标准样品制备的要求,流程简洁清晰,样品制备严格,标准统一,采用树脂镶嵌样品的包装方式解决了样品特征保持稳定的问题,为黄大豆不完善粒项目检验提供直观的参照物,减少主观误差,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对于粮食品质感官检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研制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下述实施例仅作为解释和说明,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4]实施例1
一种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研制的方法,以黄大豆热损伤粒标准样品为例,具体按照以下流程实施:
(1)确定评定专家组:在粮食品质感官检验的领域中,挑选5位技术专家,组成黄大豆热损伤粒评定专家组;
(2)统一评定标准:组织专家,确定指导性强、表达清晰的黄大豆热损伤粒定义文字标准。黄大豆热损伤粒定义为:因受热而引起子叶显著变色和损伤,子叶呈褐色或深褐色的颗粒;
(3)选样研制:黄大豆热损伤粒标准样品原料选取:原料来源于国内外贸易流通的黄大豆,形态上相对一致的正常黄大豆;
黄大豆热损伤粒标准样品研制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大豆发生热损伤的原因,模拟大豆容易发生热损伤的存储环境,选取不同水分含量的正常大豆颗粒放置于其中,按设定的时间段进行收集,最后汇总,按不同的热损程度进行归类;
黄大豆热损伤粒研制的具体步骤:将挑选的黄大豆分为若干份,采用喷雾着水法,边加水边搅拌,分别将样品水分调至试验所需水平,然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于5°C冰箱中平衡1天。样品水分最终调至4个梯度:10%、12%、13%和15%;每个梯度50粒,共计4等份,装入具塞50ml玻璃广口瓶中,分别放于50、55 °C恒温箱中储藏。试验期共计28天,每隔7天收集,放置至IJ4 一 8°C的冰箱中低温保存;
(4)对研制样品进行筛选;对研制的黄大豆热损伤粒进行筛选。具体步骤包括:第一步,将研制的大豆样品倒在白磁盘中进行初筛,为最大限度减少人为主观误差,标准样品的初筛工作一般由普通工作人员完成。初筛的过程主要是根据大豆子叶变褐色的深浅程度进行归类,类别分为2类:受损粒(子叶变色但未达到褐色)、热损伤粒(子叶变色呈褐色或深褐色),并逐一做好标识,将分类的的种子准备进行细筛;第二步,细筛工作一般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一般由5名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一个评价小组,在对已确定的评定标准达成一致认识以及统一目光后,对初筛的样品进行细筛,经细筛后,得到的热损伤粒样品分为5类:I)子叶局部(小于1/2)呈褐色的样品;2)子叶1/2呈褐色的样品;3)子叶呈褐色的样品;4)子叶呈深褐色的样品;5)子叶呈黑色的样品;
(5)均匀性检验:对细筛后的黄大豆热损伤粒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主要针对个体间均匀性检验。具体步骤包括:从上述细筛后的每类大豆热损伤样品中分别随机选取50粒,各分成5组,每组10粒,把5组分别寄给5位专家进行鉴定。要求专家首先对每类大豆样品分别进行判定,评出哪类属于热损伤粒;其次,比较属于热损伤粒的每一个个体间是否存在差异,存在的差异是否会对判定结果产生影响,给出热损伤粒个体间均匀性结论。最后,专家对每类50粒种子的鉴定结果没有疑义,鉴定结论均为大豆热损伤粒。每一位专家均认定大豆热损伤粒个体间存在的细微差异对判定结果不会产生影响,黄大豆热损伤粒个体间在形态上是均匀的;
(6 )标识和包装:对经过均勾性检验的黄大豆热损伤粒样品进行标识和包装。具体包括:加工制备用无色透明的树脂做成的长方体模板,模板大小为120*60*18mm,长方体按5等分挖圆槽;将5种类型的热损伤粒样品各I粒,分别按子叶变色的程度由浅至深的顺序,用树脂包裹镶嵌于长方体模板中;
(7)稳定性检验:对已包装好的黄大豆热损伤粒样品进行稳定性检验,得到最终的黄大豆热损伤粒标准样品。具体包括:通过肉眼观察或使用放大镜或解剖镜进行观察,在不同保存条件、不同“瓶间”种子的鉴定特征是否发生变化,发生的变化是否影响结果鉴定,从而验证大豆热损伤粒标准样品稳定性。因为黄大豆热损伤粒标准样品被镶嵌在树脂中,避免了氧化、发霉、变质及外部机械力量损伤而导致的形态变化,所以保存条件的变化对标准样品外部形态没有影响,不同“瓶间”的标准样品也没有差异,标准样品的鉴定指标在很长时间内都是稳定的,因此,标准样品的有效期暂定为5年,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样品有效期进行最终确定。
[0015]具体实施例中研制的黄大?热损伤粒标准样品的技术说明为:
术语:黄大豆热损伤粒
英文名:heat_damaged kernel of yellow soybean
定义:因受热而引起子叶显著变色和损伤,子叶呈褐色或深褐色的颗粒。
[0016]成因:主要受存储温度以及黄大豆含水量的影响,据相关研究报道,大豆水分超过13%,无论采取何种储藏方式,当粮温超过25°C时,即能发生热损伤。
【主权项】
1.一种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研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流程实施: (1)确定评定专家组:确定5名及以上专家组成评定专家组; (2)统一评定标准:由专家组进彳丁审议,确定指导性强、表达清晰的黄大?不完善粒的判定文字标准; (3)选样研制:选取制备黄大?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的原材料;根据黄大?各种类型不完善粒的起因分类,研制不同类型的不完善粒研制样品; (4 )对研制样品进行筛选;①初筛:针对研制得到的不完善粒样品进行初步筛选,选出符合该类型不完善粒状态的样品;②细筛:由5名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一个评价小组,根据统一评定标准,对初筛的样品进行细筛,细筛过程要关注样品个体间的判定特征的细微差别; (5)均匀性检验:对筛选合格的不完善粒样品,通过专家评定的形式,进行均匀性检验;(6 )标识和包装:对经过均勾性检验的不完善粒样品进行标识和包装; (7)稳定性检验:对已包装好的不完善粒样品进行稳定性检验,得到最终的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研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确定评定专家组:专家资质条件是从事粮食品质感官检验工作10年及以上,并技术职称为副尚级及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研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统一评定标准:由专家组进行审议,确定指导性强、表达清晰的黄大豆不完善粒的判定文字标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研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选样研制:模拟大豆容易发生不完善粒原因的存储环境,选取正常大豆颗粒放置于其中,按设定的时间段进行收集,最后汇总,按不同的不完善程度进行归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研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均匀性检验:随机选取经筛选后的不完善粒样品平分5等份,分别分配给评定专家组,由专家组对样品进行评定,筛选出无歧义的样品,完成均匀性检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研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6)标识和包装:采用无色透明的树脂将不完善粒样品镶嵌于模板中,并标记标准样品名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大豆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研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7)稳定性检验:通过设计不同的保存环境对已包装好的不完善粒样品进行稳定性检验。
【文档编号】G01N1/28GK105842025SQ201610162561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2日
【发明人】王有福, 陈萍, 刘卉秋, 曹冬梅
【申请人】王有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