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翻转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8343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手动翻转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翻转装置,涉及一种测漏检测设备,具体为注水式试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手动翻转装置主要应用在注水式试漏设备上,此类试漏设备主要是针对样件毛坯进行泄露部位的检测,以方便修改样件毛坯,为后续毛坯量产提高合格率做铺垫;此类试漏设备只需要气源无需电力,手动控制其上水、下水,方便其观察;在注水试漏设备上,由于需要更直观的观察工件漏点,所以需要装有手动翻转装置,这样可以对工件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原有的手动翻转装置其蜗轮驱动装置是通过支承座安装在安装板上,再通过此安装板和轴安装在水箱和夹具翻转装置上,在安装上比较繁琐同时平面精度要求高;其支承座从动装置的安装方式也是通过安装版及轴安装在水箱和夹具翻转装置上,同样存在安装繁琐,平面精度要求高问题;其蜗杆驱动装置是在其固定端通过螺钉固定,效果不好。因存在上述问题,这样就造成人工成本增大且劳动效率低下。随着工业发展的脚步,产品更新换代及生产节奏的不断加快及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原有的手动翻转装置已达不到要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宄设计一种新型的手动翻转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宄设计一种新型的手动翻转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繁琐、平面精度要求高、造成人工成本增大且劳动效率低下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翻转装置,包括蜗杆驱动装置、蜗轮驱动装置及支承座从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蜗杆驱动装置装于水箱侧壁上,蜗轮驱动装置装于水箱一侧并与蜗杆驱动装置相连接;支承座从动装置装于水箱的另一侧与蜗轮驱动装置水平相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蜗杆驱动装置包括支承机构1、支承机构I1、蜗杆及手轮,支承机构I与支承机构II水平装于水箱一侧中部的外壁上;支承机构I包括轴承座1、挡圈I及深沟球轴承;轴承座I通过螺钉固定装于水箱侧壁外部,蜗杆通过深沟球轴承装于轴承座I上,在蜗杆的活动端上装有挡圈I ;支承机构II包括轴承座I1、角接触轴承I1、轴套I1、轴套II1、轴承端盖II ;蜗杆穿过轴承座II,轴承端盖II安装在轴承座II上,并将角接触轴承
I1、轴套II及轴套III封装与轴承座II与蜗杆之间;通过挡圈I与轴套IV及螺母II将蜗杆固定在轴承座I与轴承座II上;手轮装于蜗杆的固定端。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蜗轮驱动装置包括轴承端盖1、蜗轮、螺母1、轴1、轴套1、角接触轴承1、特康旋转格莱圈1、自润滑轴承I及支承座I ;支承座I内装有角接触轴承1、轴套I并由轴承端盖I固定;支承座I穿过并装于水箱侧壁上;蜗轮通过轴套I和螺母I装于轴I上;轴I装于支承座I内,在轴I与支承座I之间装有特康旋转格莱圈I及自润滑轴承I;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承座从动装置包括轴承座I1、自润滑轴承II (23)、特康旋转格莱圈I1、旋转快插接头、特康旋转格莱圈II1、挡圈I1、端盖、轴II及O型圈;轴承座II装于水箱侧壁上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轴承座II内装有自润滑轴承II和特康旋转格莱圈II ;轴II装在轴承座II内由挡圈II限位;装有特康旋转格莱圈III的端盖前部插入到轴II的端孔内,后部通过螺钉固定在轴承座II上;轴II与端盖上分别加工有通孔形成入气通道,在通道两端分别装有一个旋转快插接头;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具翻转装置的两端分别与蜗轮驱动装置及支承座从动装置相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I为阶梯轴,其大径端的直径小于支承座I装于水箱位置的外径;使蜗轮驱动装置得以整体安装、整体拆卸,便于安装和维修。角接触轴承I与自润滑轴套I配合使用,定位精度高,同时承载能力强。特康旋转格来圈I可靠轴向密封和O型圈端面密封保证不漏水。
[0011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II为阶梯轴,其大径端的直径小于轴承座II装于水箱位置的外径;使支承座从动装置得以整体安装、整体拆卸。工件充气孔侧的端盖固定,轴II内端随动,方便管路连接。轴II和端盖及支承座II之间互相有间隙,可实现翻转夹具长度误差补偿功能。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蜗轮与蜗杆的螺旋升角为5° 42' 38",使得蜗轮与蜗杆具有自锁功能,不会发生蜗轮与蜗杆之间实现自行转动的情况。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蜗杆驱动装置在轴承座II端通过角接触轴承I1、轴套I1、轴承
II1、轴承端盖I1、轴套IV及螺母II固定;轴承座I端通过深沟球轴承及挡圈I安装,此端为活动端,保证蜗杆传动可靠。
[0014]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为:将固定好工件的夹具装在夹具翻转装置上,注水式试漏设备水箱注水,之后通过旋转快插接头通气,操作者通过手轮旋转,当手轮顺时针旋转的时候,由于手轮与蜗杆由键连接,从而实现手轮带动蜗杆顺时针旋转,蜗轮在蜗杆的带动下进行逆时针转,蜗轮与左侧轴由键连接,蜗轮旋转带动左侧轴转动,左侧轴定位采用两个角接触轴承,径向可定位,同时又承受交变轴向力,同时采用自润滑轴套可提高承载能力,而左侧轴与翻转夹具由螺钉连接,进而夹具翻转装置在其带动下实现逆时针转动,工件随着夹具翻转装置实现逆时针转动,此时蜗轮端会给蜗杆固定端一个压力,由于右侧转轴与翻转夹具通过转轴定位和螺钉连接,实现随动功能,同时采用自润滑轴套可提高承载能力,蜗轮端向外受拉力;同理当手轮逆时针旋转的时候蜗杆实现逆时针旋转,蜗轮在其带动下进行顺时针转,进而夹具翻转装置在其带动下实现顺时针转动,工件随着夹具翻转装置实现顺时针转动,此时蜗轮端会给蜗杆固定端一个压力;蜗杆固定端角接触轴承既可以承受这个拉力、同时可以承受压力,使得蜗杆在旋转的时候更可靠。同时由于蜗轮蜗杆螺旋升角为5° 42' 38"具有自锁功能,不会发生蜗轮蜗杆之间实现自行转动的情况。
[00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0016]1.本实用新型用于线外设备,设备成本低,结构简单紧凑,人工手动操作,传动可靠,安装方便,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0017]2.蜗杆定位在轴承座前端通过两角接触轴承背对背安装,后端采用球轴承,定位精度高,同时可承受交变轴向力。
[0018]3.蜗轮定位同样采用两角接触轴承背对背安装与自润滑轴套配合使用,定位精度高,同时承载能力强,保证蜗杆传动可靠。
[0019]4.蜗轮驱动装置整体安装整体拆卸,便于安装与维修。
[0020]5.工件充气孔端盖固定,轴内端随动,方便管路连接。
[0021]6.特康旋转格来圈可靠轴向密封和O型圈端面密封保证不漏水
[0022]7.轴和端盖及支承座之间互相有间隙,可实现翻转夹具长度误差补偿功能。
[0023]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4]本实用新型共有5幅附图,其中:
[002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2为附图1的A部放大图;
[0027]附图3为附图1的B部放大图;
[0028]附图4为附图1的C部放大图;
[0029]附图5为附图1的D部放大图;
[0030]在图中:1、轴承座I 2、挡圈I 3、深沟球轴承4、蜗杆5、轴承端盖I 6、蜗轮7、螺母I 8、轴I 9、轴套I 10、角接触轴承I 11、特康旋转格莱圈I 12、自润滑轴承I13、支承座I 14、轴承座II 15、角接触轴承II 16、轴套II 17、轴套III 18、轴承端盖II 19、轴套IV 20、螺母II 21、手轮22、轴承座II 23、自润滑轴承II 24、特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