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旋转台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788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RFID旋转台检测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rfid旋转台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物流rfid检测通过人工将待检物(如包装箱)送入检测设备附近,再使用手持设备或固定设备完成扫读,其过程全部由人工完成,搬运待检物、检测及分拣的效率低下,而且使用人员多,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物流rfid检测过程全部由人工完成,存在效率低下、占地面积较大等不足,本发明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小整个设备的占地面积、检测及分拣的效率高且能够增加系统的灵活性的rfid旋转台检测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种rfid旋转台检测设备,具有罩壳、传送线、旋转平台机构、上检测天线组件、下检测天线组件以及侧检测天线组件,其中,传送线、旋转平台机构、上检测天线组件、下检测天线组件以及侧检测天线组件均设于罩壳内部;罩壳中间部位为检测仓,其内设有于旋转平台机构,罩壳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为与旋转平台工作面同高的传送线;上检测天线组件设于旋转平台上方,下检测天线组件安装于旋转平台工作面以下,侧检测天线组件设置在检测仓两侧。

所述旋转平台机构的工作面为带动力的传送线。

罩壳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设置有自动滑门,包括门、直线滑轨、驱动装置以及传动装置,其中门滑动安装于直线滑轨上,门通过传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直线滑轨上进行开、闭动作。

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直线滑轨及同步带,其中主动部分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设于安装架的第一侧板上,与安装于该侧板另一端面的驱动装置输出端联接;从动部分包括第二桶步带轮、第二安装架,其中第二同步带轮安装于第二安装架的第一侧板上,通过连接轴与第一侧板另一端面的轴承座组件连接;直线滑轨设于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之间,门通过滑块与滑轨活动连接;同步带安装于第一同步带轮及第二同步带之间,形成环形同步带;门包括左门及右门,其中左门通过连接板及同步带压块与环形同步带下部分连接;右门通过连接板及同步带压块与环形同步带上部分连接。

直线滑轨包括上直线滑轨及下直线滑轨,门通过滑块活动连接于上直线滑轨及下直线滑轨之间。

所述罩壳或自动滑门具有屏蔽结构,即所有接缝均为折边搭接、焊接,相连接的两构件均折边后,其一构件上固接一搭板,再与另一构件搭扣结合。

所述传送线为皮带线或辊子输送机构。

旋转平台为180°或360°旋转。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发明采用旋转平台机构的rfid检测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对待检箱内rfid标签的扫读,待检箱的前后输送可灵活配置皮带线及挂胶动力辊子线等输送设备,进出口处均设置有自动滑门,配合优化的外壳可解决干扰信号的串读,旋转平台机构能有效减小整个设备的占地面积。

2.本发明可将扫读后的待检箱从前后两个方向输出,增加系统的灵活性,检测过程中可从上、下及两侧4个方向对待检箱内标签进行扫读。

3.本发明提高了机械负载能力,使得设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硬件负载在85%以下,以防止动力部分长时间满负荷运载造成的过度损耗,此外通过对框架结构进行缓震加强,避免设备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发生意外冲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rfid旋转台检测设备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俯向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侧检测天线组件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自动滑门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自动滑门机构主动部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自动滑门机构从动部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罩壳接缝结构示意图。

1为罩壳,2为自动滑门机构,201为上直线滑轨,202为下直线滑轨,203为门,204为同步带,205为第一安装架,206为第一同步带轮,207为直线滑轨安装座板,208为第二同步带轮,209为第二安装架,210为连接轴,211为滑块,212为第一同步带压块,213为同步带连接板,214为第二同步带压块,3为一米挂胶动力辊子线,4为旋转平台机构,5为下检测天线组件,6为上检测天线组件,7为辊子输送机构,8为侧检测天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4所示,本发明一种rfid旋转台检测设备具有罩壳1、传送线、旋转平台机构4、上检测天线组件6、下检测天线组件5以及侧检测天线组件8,其中,传送线、旋转平台机构、上检测天线组件、下检测天线组件以及侧检测天线组件均设于罩壳内部;罩壳中间部位为检测仓,其内设有于旋转平台机构,罩壳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为与旋转平台工作面同高的传送线;上检测天线组件设于旋转平台上方,下检测天线组件安装于旋转平 台工作面以下,侧检测天线组件设置在检测仓两侧。

所述旋转平台机构4的工作面为带动力的传送线。本实施例采用辊子输送机构7

本发明rfid旋转台检测设备,在入口端和出口端配置前后动力辊子线实现自动输送待检箱,设备内部的旋转台配合上、下以及两侧4个方向的检测天线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可完成对箱体内标签的扫读。旋转平台机构4的旋转台由伺服电机通过齿轮带动回转支承实现旋转,旋转台上安装有小型的动力辊筒线,此机构可使待检箱定位和旋转,实现待检箱全方位扫描。扫描完成后可对待检箱实现前后两个方向的输出,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如图5所示,设备进出口处有自动开关的自动滑门,保证扫读时良好的屏蔽性。自动滑门包括门203、上直线滑轨201、下直线滑轨202、驱动装置以及传动装置,其中门203安装于上、下直线滑轨201、202之间,门203通过传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于上、下直线滑轨201、202之间进行开、闭动作。

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直线滑轨及同步带204,其中主动部分如图6所示,包括第一安装架205、第一同步带轮206,第一同步带轮206设于第一安装架205的第一侧板上,与安装于该侧板另一端面的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从动部分如图7所示,包括第二同步带轮208、第二安装架209,其中第二同步带轮208安装于第二安装架第一侧板上,通过连接轴210与第二安装架第一侧板另一端面的轴承座组件连接;上直线滑轨201设于第一安装架205与第二安装架209之间,门的上端通过滑块211与上直线滑轨201活动连接;同步204带安装于第一同步带轮206及第二同步带轮208之间,形成环形同步带;门包括左门及右门,其中左门、右门分别通过各自的连接板及同步带压块与环形同步带下部分及上部分连接。

本实施例中,使用左右两套n字形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上面为门组件的安装板,连接组件背面立板为直线滑轨安装座板,连接组件正面立板为两块,一块为电机减速机安装座板,另一块为轴承组件安装座板,减速机输出轴与轴承组件中心连接轴均安装同规格同步带轮,使用开口同步带绕两个同步带轮,形成环形,环形同步带两侧各安装一对同步带压块与连接板,安装位置为一组与同步带上方连接,一组与同步带下方连接,两组同步带压块与连接板分别连接两扇门,两扇门的背面均与直线滑轨的滑块连接,通过电机减速机侧的同步带轮旋转,可使同步带带动门在直线滑轨上滑动,因为门与环形同步带的上下两侧连接,可实现门的同步反向运动,可通过调整电机减速机的旋转方向来调整门的同步开启和关闭;

为保证门的运行稳定性,可在门下方加装一套直线滑轨,确保门的稳定运行。本发明使用一套电机减速机、驱动主动同步带轮,利用同步带和从动同步带轮,带动两扇门联动同步动作,实现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同步性好等优点

罩壳1及自动滑门机构2均设计为屏蔽结构,即所有接缝均为折边搭接、焊接,相连接的两构件折边后,其一构件上附一搭板,先焊接,再与另一构件搭扣结合,防止信号泄漏,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罩壳1只有一层,是靠搭接部位折边,门203和框架之间减小缝隙和粘贴屏蔽海绵,确保信号不泄露。

罩壳1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传送线为皮带线或辊子输送机构,本实施例采用挂胶动力辊子线.

旋转平台为180°或360°旋转,扫描完成后对已检箱实现前后两个方向的输出。

本发明同时优化设备外壳的整体结构,更好的阻断屏蔽箱外标签信号的干扰,防止数据的串读,设备整体占地面积小,可实现高效稳定的检测和分拣,整套系统的动力部分,本设备适当提高了机械负载能力,使得设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硬件负载在85%以下,以防止动力部分长时间满负荷运载造成的过度损耗,此外通过对框架结构进行缓震加强,避免设备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发生意外冲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